书城文化中华民俗文化:中华民居
12504500000008

第8章 各具特色的民居(5)

站在楼上放眼,大院屋顶起伏有致的变化丰富而有韵律,令人心折。

古建筑凡平面为长方形,屋顶为硬山、悬山、歇山、庑殿的木构架建筑,称为“正式建筑”,其他形式的建筑统称为“杂式建筑”。硬山、悬山、歇山、庑殿就是正式建筑屋顶的四种基本类型。

硬山、悬山是两坡顶,其区别为:悬山顶的檩木悬挑“出梢”。屋顶悬出山墙之外,以防护山墙免受雨淋。硬山顶的檩木完全包砌在山墙内,屋顶不悬出山墙,垂脊就落在山墙上。这是明代盛行砖砌山墙,不怕雨淋而产生的新屋顶形式。

平顶是一种经济省钱的建筑。晋中地区少雨,民宅多平顶。但乔家的平房顶上铺砌方砖,用的是石灰、米汤、蜂蜜相拌的“三合土”,经年不漏,顶上有人走动,房里也听不到任何动静。

歇山顶是两边带半截“撒头”的不完全叫坡顶。庑殿顶是完全的四坡顶。歇山、悬山、硬山屋顶还可分为带正脊和不带正脊两种,不带正脊者为卷棚。卷棚的比尖山的下降半等。正式屋顶有严格的等级序列。按重檐庑殿、重檐歇山、单檐庑殿、单檐歇山、卷棚歇山、尖山式悬山、卷棚悬山、尖山式硬山、卷棚硬山依次降低等级,当然,等而下之就是单坡顶、平顶。最高等级重檐庑殿,用于皇宫。悬山、硬山,官府、民宅都用。

唐代《营缮令》中规定,帝王宫殿可建有鸱尾的庑殿屋顶;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可用歇山屋顶,不可超过五间;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宽三间,只可用悬山屋顶。

明代《明会典》规定,公侯,前厅七间或五间,中堂七间,后堂七间;一品、

二品,厅堂五间九架;三品至五品,厅堂五间七架;六品至九品,厅堂三间七架。

“间”是指房屋的宽度,两根柱子中间算一间。

“架”是指房屋的深度,屋顶内部用几根檩条就叫几架。

乔家东北院、西北院的过厅,亦即厅堂,采用了五间八架结构,就是体现主人乔致庸的次子乔景俨二品官员的身份。因此,此二厅堂除了实际功能,也是标明主人身份地位的建筑符号。

礼制的等级在乔家房屋的宽度、深度、屋顶形式及装饰程度与样式都有充分的表现。像所有建筑一样,乔家的宅院也形象地体现了礼制的内容,或为一种身份的标志与象征。

其中,大门作为建筑的主要入口,所具有的标志与象征尤其明显和重要

《阳宅上亡宗》中有“门为一宅之主宅”之说。历代礼制对门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包括样式、规模、屋顶形式、油漆颜色、装饰物件等。“人主宜黄,人臣宜朱”,这是汉唐的讲究。明清两朝,朱漆大门至尊至贵。王府以下都是黑色大门。清代一般府第常用三间五架硬山或歇山。王府是五间七架。普通住宅大门不许用筒瓦及安坐兽,帝王贵族及庙宇大门可以安坐兽乃至大吻。

门罩,也称门头,即从墙壁上伸出一面坡的屋顶,由左右两个“牛腿”支撑在屋檐下。乔家北面三个院落的大门,都是倒座上嵌门罩。面阔三间,明间辟门,次间是翼墙,明柱内嵌门框,两扇黑色实榻大门。明柱间有横枋,屋檐下有斗栱,斗栱三踩(两北院)或五踩(东北院),翘昂并用,屋檐上有瓦,有屋脊,脊两端有吻兽,是很铺张的。

建房时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加的弓形承重结构叫栱;垫在栱与栱之间的斗形木块叫斗。斗栱基本由斗、栱、昂、枋组成。翘是向外出挑的栱。

梁枋上有雕饰、彩绘。彩绘为仿苏式彩画,沥粉贴金。明清两代“庶民庐舍”是“禁用斗栱、彩色”的,乔家大院兼容了官僚府第和富商巨贾的气派和奢华,单这几座大门就显示出主人的社会、经济地位。

二门是分隔标准四合院内外院的。即旧式妇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二门。东北院、西北院的二门为两层倒座上出厦,面宽一间,是垂花门,明柱,歇山屋顶,柱头间有额枋和雕花雀替,斗栱为五踩双昂,翼角翘起。南部东南院和新院二门随墙设,只用砖雕作出线脚和屋檐状。二门内正面设有四扇或多扇屏门,平时不开,从侧门出入,是又一道阻隔院内视线的屏障,避免了内宅妇人与外人的过多接触。只有来了尊贵客人,或家里办喜事,屏门才大开。

垂花门,因屋顶前檐的两根柱子悬在半空不落地,柱子顶端雕刻成花状而得名。因为有屋顶、台阶、梁枋和檩椽戗、门枕石、抱鼓石、华板、望板、砖墙等众多物件,又集中了传统建筑装饰手法和风格的诸多要素,成为四合院中最华丽精美的部分。

“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

皇帝祭祖是在太庙,一般官吏则有家庙,普通百姓在明代以前只能在家里供祖宗牌位祭祖。明代以后,百姓才可以建家庙,清代把家庙称为祠堂。家中大事,如结婚、添丁、授官、封赠、丧葬,以及四时之节日,都须来祠堂祭祖。

乔家祠堂呈庙宇构型,面阔三小间,三级台阶,台明前有寿字石栏板,前檐施廊柱,柱间施雕花雀替,内容为玉树交柯、兰馨桂馥、藤萝绕松等图案。当年前檐曾悬有李鸿章所提的匾额“仁週义溥”。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六个院落分列两侧,祠堂成为维系六个院落的核心,与它维系家族绵延的伦理核心地位相匹配,是大院中最神圣的所在。

通过房屋的结构、造型,及其组合的空间序列特征,如轴线贯通、主次分明、内外有别、秩序井然,乔家大院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宗法社会的等级礼制。

在细节上,还有许多体现,如从大门、二门、过厅,到正楼,院落地坪渐次升高;偏院地坪比正院低,里院长辈住,外院和偏院晚辈和仆院的门,门栓在正院一侧等等,每个细节都体现了宗法社会所追求的家族秩序,高低尊卑。

此外,乔家大院独立院落的秩序和总体空间变化还体现了阴阳互动的传统风水文化。

乔家建筑有一点细节颇有意味,后墙砖与砖的缝隙里几乎都嵌着一枚铜钱,在中堂真正成了用“钱”垒造的宅院。商人炫富的心理一览无遗,这是当时晋商普遍存在的难以逾越的局限,优秀如乔家也不可能脱俗。

但建筑是一种蕴涵丰富的文化形态,尤其像乔家大院这样持续营造一百多年,寄托了六代人梦想的家园,即是累累白银的物化,更是主人精神追求的诠释和渲染。除了显而易见无所不在坦荡荡对金钱最大限度的追求向往,深怀敬意对宗法社会礼制等级观念的完整体现,小心谨慎不敢造次的阴阳互动风水文化的应用,特征更明显,更能反映家族追求和理想的是他们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向往。

1990年夏,张艺谋独具慧眼在乔家拍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虽然故事本身与乔家相去甚远,但随着电影的红极一时,这座借为布景的北方深宅大院,以其奇特的布局,精美的装饰,吸引了世人的目光。此后,乔家大小院落、厅堂的门口都挂起了大红灯笼,宛如当年的喜庆佳节。

九、蒙古包

蒙古包是适应游牧生活方式而建造的装配式可移动的居住建筑,是内蒙古自治区典型的传统民居之一,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蒙古包为毡木结构体系,构造简单,轻便耐用,易于拆装,便于迁移,材料可就地取材。其骨架由统一参数的“哈那”(墙,沿蒙古包周边设置可伸缩的网状木杆架)、“陶脑”(天井,蒙古包顶上的天窗圆木杆)、“乌尼”(顶架,是连接哈那和陶脑的木杆,即椽条)等标准构件组成。

蒙古包平面呈圆形,直径一般为4米左右,面积在12~16平方米之间,边高1.4米左右,包中高2.2米左右,包内空间体积为同等面积矩形房屋体积的2/3,空间较小,节约能源,并适合用_牛粪、羊砖等草原上仅有的可燃材料采暖。蒙古包一般架设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以避积沙积水。架设时,用皮条将“哈那”、“陶脑”和“乌尼”绑扎成上部呈圆锥形、下部为圆柱形的网架,根据气温的高低在上面覆盖1~2层毛毡,再用绳索束紧。下部有一圈活动毛毡,夏季掀开后可四面通风。地面铲去草皮,略加平整,有条件时铺沙一层,沙上铺特制加厚毛毡、地毯2~3层。

大型蒙古包直径约在5~8米之间,“陶脑”直径在1.2~2.O米之间,因直径增大,在“陶脑”2~4根,也有将“陶脑”放置在由4根立柱支撑的方形木框上。其制作及安装与小型蒙古包相同。多用于草原盛会“那达慕”或人口众多的富裕家庭。

蒙古包入口朝向为正南或东南,便于采光。包内正对入口处为主位,系主人所居处。主位左为供佛处,或摆设珍贵物品,再左为客位;右为箱柜,再右为妇女所居位。入口之左放置鞋靴,右为餐具燃料。全包中央则为火塘(即地灶)火架。包顶正中“陶脑”用于采光和通风,起天窗作用,毡子白天开启,晚上掩盖。

蒙古包内,“乌尼”、“陶脑”及门框均刷有红色油漆,“哈那”内衬有蓝色布幔,门内外表面均制有彩色图案。蒙古包外表面,在雪白的毛毡上,装饰着红、蓝、黄等颜色布料做成的如意花纹。

牧民拥有的蒙古包多至6~8座,在游牧时一般约有20~30座蒙古包分群聚集一处。由于经常迁徙,拆卸或安装常需l小时完成。一座蒙古包总重300公斤左右,搬迁时,分别装在勒勒车(一种轮径较大的木轮车)上,用马或牛牵拉。群包每迁移到一个新的地方,根据草场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总体布置方式,一般来说主要有三种:满天星斗式,即一个个蒙古包在草原上星棋罗布;周边式,在一个大“塔拉”即丰美的草场四周布置蒙古包;沿河式,即沿河流两岸布置蒙古包。

此外,还有用生土或砖石建造的固定式蒙古包。现在也有用其他材料建造的蒙古包,如复合板蒙古包、钢骨架蒙古包等等。

十、沈阳张学良旧居

张学良旧居是一组由不同时期建造而成的建筑群组成,旧居既有中国传统风格的,也有中西形式合璧的,还有完全西洋风格的,它反映出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建筑特点。

旧居中的中国形式的建筑,是里面最早建造的四合院,完全采用了中国传统民居的形式。这是一座三进四合套院,坐北朝南,平面呈“目”字形,共有大小房间70余间。门房面阔7间,中间一间为大门洞,两边各3间。大门两侧有石雕,上卧石狮。门前影壁题有“鸿诸”和“福”字。

从大门进去是一进四合院,东西厢房各3问,耳房各2间。面南的垂花门是接见贵宾时举行仪式的地方,故称“仪门”,上有朱漆雕花镂空的牙子彩绘花卉图案,门两侧各有一只小石狮。通过垂花门进入的二进四合院,是办公、会客用的。第三进四合院,是家眷的居所。第二、三进的四合院,房前接有回廊。由朱漆木柱支撑,石柱础雕刻精美。正房窗下镶嵌一米高的石墙裙,精雕细刻着各种鸟兽花卉图案。

房屋结构为中国传统的木构架体系,墙体青砖对缝,屋顶原为青铜瓦,后被日本人更换为青板瓦。窗为单扇内开支摘窗,门为单层双扇内开。居室内为木地板,采用炭火盆、火炉来取暖。

十一、朝鲜族民居

吉林朝鲜族民居与东北其他民族的民居形式较为接近,室内都是采用火炕。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住宅防寒保暖殊属重要,火坑民居是当地一种主要的建筑形式。东北火炕民居的墙壁与屋面较厚,屋顶较低,室内吊有顶棚,这除了装饰效果外,还具有一定的防寒保暖作用。为了取得室内阳光,南窗开得特别大,用双层窗扇,北墙则很少开窗。

朝鲜族民居的采暖方式多为满铺炕,炕面距地面30~40厘米,炕面大,散热好。其他民族的火炕通常比地面高出70厘米,满铺炕适应了朝鲜族地蹲、坐式生活习惯,还可以有效利用空间。炕内筑有长方形的炕洞,炕洞与灶台相连,火炕的烟囱都是独立地建造在住房的两侧,在地下与炕洞连接。烟囱高凌于住宅之上,犹如一座座小塔。朝鲜族民居的烟囱有用木制的方型长筒,立于房子一侧,由于炕洞长,烟火至烟囱已没有多少余热了,所以虽是木板烟道,但很安全。

位于龙井市金乡东汇二队的金昌南家,是一座已有80多年历史朝鲜族民居,也是该村建造最早、保存较完善的一栋。建筑采用对称式的布局,尺度较大,造型显得庄重与威严。平面为六开间对称式,两端分别设有二开间外廊,廊深O.75米。主间占二开间,其中2/3为火炕,另l/3为灶坑(即厨房),上设朝鲜族铁锅3口,灶炕与墙之间铺有活动木板(掀开可下去烧火),与炕、灶面相平。主间左侧设4小间,其中客间2间,供客人或长辈居住,2间里供家中女孩专用。

屋顶结构为三角形木屋架,每隔0.4米设一椽条,上铺望板或柳条捆,抹黄泥后铺瓦。屋顶四角向上起翘形成曲线,增加了建筑物的美感。其门高基本保存了传统建筑的格式,比例适度、做工精细、图案典雅,充分体现了朝鲜族民居的民族特色。

十二、满族民居

吉林市乌拉街镇是一个古老的满族发祥地,至今还保留着许多满族民居建筑。

乌拉街镇“后府”的始建者是赵云生,1880年任乌拉总管,当时颇受慈禧的恩宠。1894年开始,用3年时间建成了气派宏大韵“后府”。“后府”原为二进四合院,占地近l万平方米。但现仅存正房、厢房各一栋。

整个民居院落布局按中轴线展开,布局严谨,正房居中,两厢房避开正房布置。院落宽大舒朗,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正房开间进深均较大,两厢房及外院各房依次渐小。居者的尊卑贵贱和严格的等级观念从单体建筑的尺度上亦可明显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