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永远的课堂
12503100000009

第9章 学生热爱学习教育故事推荐(1)

1.孔子韦编三绝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今山东)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多才多艺,学问渊博。孔子曾说自己“并非生而知之者”,他的学问都是通过刻苦钻研得来的。

孔子从小就死了父亲,家境贫寒,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只好通过自修来获得知识。他从15岁起开始发愤读书,因为没有人教,在学习上碰到难题,就多方面向人请教。他问过做官的人;也问过普通人;问过白发苍苍的老人;也问过年龄不大的儿童。他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的学习兴趣很广,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求知的机会,而且无论学什么,都要求个明白。他成年后,离家到各地去游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有一次,他去参加太庙(古代帝王祭祖的家庙)里的祭祀典礼,因为是第一次参加,样样都觉得新鲜,不停地向人打听。等到祭祀完毕,他还是抓住别人的衣袖不放,非问个明白不可。别人看到他老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就说他是“每事问”。

孔子十分好学,他常说:“在学习的时候,我从来不会感到厌倦。一次,他向音乐家师襄子学弹琴,先学习一支曲子,练了十来天,还在不停地练。师襄子催了他好几回,叫他学习新的曲子,孔子都不同意。开始,他说还不懂技法;掌握技法后又说没体会出这乐曲的思想意境。后来,师襄子对他说:“你已经弹得很有感情了,可以学新曲子了。”而孔子却说:“我还弄不清作曲家的为人呢。”

孔子年老的时候,回到家乡从事编书和讲学。虽然很忙,但他仍然坚持学习。

有一次,他得到一部《周易》。这是一本最难懂的古书,许多人都不敢去研究它。但是,孔子决心要读懂弄通。他把用竹木简写成的几十斤重的《周易》抱回家去,逐字逐句仔细阅读。一遍不懂,就读第二遍,还不懂就读第三遍。这样读来读去,因为读的遍数太多了,把串联竹木简的牛皮带子都给磨断了多次,叫做“韦编三绝”。最后,他到底把这部书读懂了,并向别人详细地介绍了这部书的内容。

孔子“学而不厌”,刻苦勤奋的学习钻研精神为后人做出了典范。

2.樊迟学而不厌

孔子一生教过三千多个学生,而得意门生只有七十几人,樊迟就是其中的一个。樊迟谦虚好学,善于独立思考,在学习中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就向老师请教,有时还向同学请教,而且一定非要把这个问题弄懂了不可。

一次樊迟随着孔子闲游,来到一个祈天的祭坛底下。望着高高的祭坛,他不由问道:一个人的品德修养怎样才能积得深厚呢?而人们的隐私怎样才能治得下去?受了私心的迷惑又怎样才能辨别呢?孔子直点头,连连夸奖他问题提得好。

“仁”是孔子倡导的儒家学说的核心。这个问题涵盖性强、抽象、不易理解。樊迟也为这个问题苦恼。有一次,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呢?”孔子回答说:“仁吗,就是爱抚众人。”樊迟又问:“那么‘知’呢?”孔子回答说:“就是善于识别人的善恶。”樊迟还是不能理解,就请老师再做进一步的解释。孔子打个比方说:“从政治方面谈,如果举贤任能,任用正直的有德有才的人而不任用那些无才无德的奸邪的人,那些奸邪的人就会向正直的人学习而变成好人,这就是‘知’啊!”樊迟还是觉得不能深刻理解孔子话的含意。没有彻底弄通这个问题,他心里总是感到不踏实。有一天,他见到了子夏,子夏是他的同学,在孔子的学生中是个佼佼者。樊迟在与子夏交谈的过程中,又把“知”这个问题提出来了。他对子夏说:“前几天我见到了咱们的老师,我问‘知是什么意思?’老师说‘如果任用正直的贤德的人而那些奸邪的人就会变得正直起来’,这是什么意思呢?”子夏说:“这方面的事例多得很呢!譬如说,舜做天子的时候,在众人之中把正直贤德的皋陶提拔起来做宰相执政;商汤做天子的时候,就把正直贤德的伊尹提拔起来做宰相执政。人们都学习他们的良好品德,结果国家治理得很好,这不就是咱们老师说的‘善于识别人的善恶’吗?而善于识别人的善恶,又能任用正直贤德的人,这不就是虞舜与商汤的智慧吗?”樊迟这才真正的明白了。樊迟这种谦虚好学,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千古以来成为学界的佳话。

3.匡衡凿壁偷光

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承(山东峄县西北)人。他家祖祖辈辈务农,没有一个读书人,生活十分贫困。匡衡小时候就喜欢读书,酷爱学习。但因家穷,少年时给财主放牛、放羊,长大了,成了敦敦实实的壮小伙子。农忙季节,父亲让他给地主打短工,做零活,帮助家里维持生活。

匡衡是一个有雄心大志,善于动脑筋给自己创造学习条件的聪明人。打短工的时候,他身边总是带着书,有空就拿出来看。哪怕在地头歇息的一点点工夫,他也要看上几段书,由于能够这样地刻苦学习,充分利用时间,他把《春秋》、《诗经》、《论语》、《礼记》,甚至《尚书》、《易经》都读了。天长日久,学问越来越大,但是他从不自满,学习起来总是孜孜不倦。

白天匡衡为财主干活,晚上不怕累,原想读点书,可是,学习需要时间,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晚上看书更需要灯光。可他家里连做菜都舍不得用油,哪肯用油点灯呢!为了省油,天刚黑,他妈妈就催他早早睡觉。匡衡一心想读书,怎么能睡着觉呢?他常常在一片漆黑的房间里背诵文章,有背得流利的,也有丢字的,他想看书对照一下,没有灯,真是心急如火。他心里烦,睡不着,耳朵就特别灵,隔壁吵吵嚷嚷的声音听得特别清楚。他走出草房,只见邻居财主家灯火通明,财主家经常大吃大喝,闹到半夜也不熄灯。可惜屋里隔了一堵厚墙,光线射不进来。一天晚上,他正默诵文章,发现从墙缝里透过来一丝微弱的光,灯光!灯光!嘿!灯光有了。再也不愁无灯看书了,匡衡连忙捧着书,靠在墙边对着缝孔,贪婪地看了起来,他全神贯注,忘记了一天的疲劳和夜晚的倦怠。

第二天,瞅着邻家财主出门会客,家中无人,他非常小心地在墙壁上钻个小洞,小洞一直透到隔壁,然后他用纸小心地把小洞遮挡好。一到晚上,他就轻轻地把纸挪开,果然,一束光线射了进来,他捧着书对着小孔,书上的字能看清楚了。从此,他每天晚上在自己的房间里,借着偷来的灯光,勤奋读书。

匡衡的求知欲望越来越强。苦于无书可读,他到处设法借书。真正书多的还是富人家,书是很难借到的。聪明的匡衡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去向一个藏书多的富人借书,表示愿意给他做工,不要工钱,只借书看,富人答应了他的要求。

匡衡很勤奋,白天做工,晚上看书,富人被他的强烈求知欲望,勤奋好学的精神所感动,就把全部藏书借给他看,不长时间,他就把那个富人家的全部藏书读完了。

匡衡的书越读越多,越读越精,六艺经传他都有研究,最后终于成了博士,他这个博士可不一般,当时的学者都钦佩他,纷纷赞扬说:“对经学研究得透彻的除了匡衡之外,找不出第二个来。”这事连朝廷也知道了,汉宣帝就颁诏让他作了平原文学,以后还做过宰相。

匡衡还能诗善文,尤其善于解说“诗经”,常引经据典来议论国家政治得失。当时的儒生给他编了这么几句话:“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非人颐。”意思是:你们不要随便地解说《诗经》呀!匡衡就要来了,匡衡解说的《诗经》呀,是那么生动,能逗得人个个乐的不停。

匡衡在事业上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是从小勤学得来的。

4.黄霸狱中苦学不歇

黄霸字次公,西汉年间淮阳阳夏人。他为官清廉,为人正直,是当时著名的清官,深受老百姓的拥戴。

汉宣帝初年,诏书为汉武帝立庙乐,并让满朝文武大臣们讨论。讨论中,大臣们认为皇帝的这个主意很好,但一老臣夏侯胜却表示反对,他说:汉武帝虽然有开疆扩土的功劳,但他生活非常奢侈,乱杀无辜,强征于人民,使得“天下虚耗,百姓流离”,既然“无德泽于民”,当然就不应该给他立庙乐。

黄霸当时正做着丞相长史的官,也参加了讨论。他对老臣夏侯胜的议论,很有几分赞许,所以既没有当场制止,事后也没有向皇帝劾奏。结果,夏侯胜被加上“非议诏书,诽谤先帝,大逆不道”的罪名,被抓入狱。黄霸也被加上附和、纵容“逆臣夏侯胜”的罪名,和夏侯胜关在一起,准备处以死刑。

夏侯胜是研究《尚书》的专家,在当时很有名气。黄霸虽然知道自己已被判处死刑,但觉得和这么一位专家在一起,实在是一个难得的学习好机会,便主动请教夏侯胜,请他给讲解一下《尚书》。

夏侯胜觉得此时此地还研究《尚书》,已无什么实际意义,便婉言劝说:“你我都是犯罪做牢的人,说不定明天就会被推出去砍头,还讲《尚书》有什么用呢?”

黄霸求知心切,笑了笑说:“孔子不是说过吗?‘朝闻道,夕死可矣!’如果能够抓紧时间多学一点东西,在被砍头的时候,也心情快慰呀!”

夏侯胜终于被黄霸的这种热爱学习的精神感动了,答应了他的请求。

从那以后,黄霸和夏侯胜时而讲书,时而诵读,时而共同讨论。在三年的牢狱生活中,一个教而不厌,一个学而不倦,都没有虚度光阴。后来被释放出狱的时候,两个人的学问都有了很大的长进。

5.朱买臣负薪苦读

西汉末年,战乱不休,长安城也不平静,饥民塞满了大街小巷,一片凄哀苍凉的景象。

一队给京城运粮的军车,从大街上走过来,车上插的军旗无力地低垂着。第二排靠左边的一个押车的伍卒心不在焉地赶着牲口,好像满腹心事。连年征讨匈奴的战争,耗尽了民力、财力,望着这凄凉的京城,他心目中已孕育着一篇陈述政事的奏章。

军粮运到国库后,他连夜奋笔疾书,第二天来到禁城高高的城门楼下,把奏章交给卫士,希望他们能把奏章转给皇帝。然而一个小小的伍卒,皇宫的卫士怎能把他放在眼里,奏章被压下了,他的希望破灭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个敢以一个普通兵士的身份给皇帝写信陈述国家大事的人,就是后来被起用为中大夫,做过会稽太守的朱买臣。

朱买臣在上书不成,十分懊丧的时候,碰到了同乡严助。严助这时已是侍中大夫,经他的举荐,皇帝终于召见了朱买臣,并起用他也做了侍中大夫。这时朱买臣已是近50岁的人了。见了诏书,他不由得心如潮涌,潸然泪下。眼前浮现出一生勤学苦读的艰难生涯。

朱买臣是吴地人。汉朝时的吴地就是现在的江浙一带。江浙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然而当时土地都集中在大地主手中,百姓还是十分贫困。朱买臣祖上本来有点产业,可是到了他这一代却所剩无几了。他又不善于经营产业,所以不到几年时间就成了赤贫户。朱买臣走到这一步也只好打柴去卖,勉强维持生活。虽然身为樵夫,可他却喜欢读书,《尚书》、《周易》、《诗经》、《春秋》经常不离手。就是挑柴上市去卖的时候也不忘记读书,常常是一边挑着柴禾一边看书,为这个,妻子还跟他离了婚。离婚以后,家中无人照看,日子过得更艰难了,但是妻子背离,生活多难也没有磨灭他的意志。他仍然勤学苦读,最终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

6.路温舒以蒲草练字

路温舒,字长君,西汉巨鹿东里人,父亲在村子里做一个监门小吏,家里生活贫困。贫困的生活锻炼了他。路温舒少年时代就非常爱学习,但那时候不用说像他这样的穷孩子,就是一个能糊口的家庭,出个读书人也很不容易。路温舒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买书本呢?到学堂念书简直像做梦一样。

路温舒一心一意要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上不起学,他就每天给别人家放羊回来后向读书人学识字。几年后,日积月累,也认识了不少字。

路温舒越学习,求知的欲望越强。他每天到田野里放羊,看见别人家的孩子进学堂读书很羡慕。常常想,我上不了学堂,如果能一边放羊,一边读书也行啊,可是书也买不起呀!那时的书,是把字刻在竹简或木片上,或者用墨写在上面,用绳子穿连起来,称作竹简书,非常笨重,一篇文章要刻写好几捆,没有三天五天工夫是办不到的。还有帛书,像路温舒这样连帛做的衣服都穿不上,哪有钱买帛抄书,他只能一边放羊,一边回忆背诵读过的书,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路温舒虽然买不起书,但他没有忘记读书,他连睡觉时也想着读书,他想,为什么不向人家借点书读呢?于是,他就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今天借,明天还,后天再借,如此频繁借还,一年过去了,他才读到了一些有益的书。

书读得多了,越感到读书的乐趣,好像沙漠中的一个跋涉者,遇到一眼清水井,不喝便罢,越喝越觉得井水甘甜。路温舒读了一年以后,眼界开阔多了,书中的知识像草尖上闪亮的露水那样新鲜,那么具有诱惑力,他简直爱书爱得形影不离了。

一天,他有一个句子想不起来了。为了这句话,他不得不去求书登门。向人家去借书看,当他查到这个句子的时候,又厚着脸皮向主人索笔求墨,把这个遗忘的句子写在自己的袖襟上,主人看到路温舒那么酷爱读书很受感动,干脆把这本书赠送给他。他常常以袖襟自勉自励:温舒,你要每天读书不断啊!免得遗忘各句箴言,枉自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