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永远的课堂
12503100000020

第20章 学生热爱学习教育故事推荐(12)

16岁那年,华蘅芳偶然在父亲的乱书堆里发现一本画有各种图式的旧书,便好奇地拿起来翻阅。原来是清朝以前刻印的一本中国古算书,缺头少尾,字迹模糊不清。即使这样,他也非常珍惜,终日废寝忘食,在房中苦心研读。只用了短短几个月时间,就领会了这本古算书残卷的全部内容。华蘅芳不仅搞通了古算学的珠算解题法,而且领略了一些古算理。他觉得算学有明显的实际用途,更加坚定了他钻研算学的志向。

他先后学习了《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经》、《孙子算经》、《王曹算经》等许多种中国古代算术。这些算书,都是历代流传下来的中国古代算学名著。这么多书,又这么深奥,从何学起呢?他决定抓住重点,各个击破,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逐步攻下古代算学这个堡垒。从16岁到19岁,华蘅芳几乎足不出户,每天伏案沉思。对上自秦汉下至明清时期的中国古代大量算学著作,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地学习和钻研,从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向近代数学新的制高点攀登。

华蘅芳开始向近代数学探索,可是他再也找不到这类参考书了。正在他十分苦恼的时候,听说上海有个数学家正同外国数学家伟烈亚力合作,翻译国外科学著作。这对华蘅芳来说,太有吸引力了。他急忙来到上海,借来了已经译出的《代微积拾级》手稿,在旅馆逐字逐句抄录下来。他心里有说不出的愉悦,下决心,一定要把这部外国算学著作的奥妙探索明白。

华蘅芳经过多年的探索,在吸取我国古代算学遗产的基础上,终于登上了世界近代数学的新高点,积跬步至千里,成了当时中国著名的数学家。

59.魏源月余完成《大学》注释

魏源(1794—1857),字默深。清代湖南邵阳人,是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也是最早向西方学习的革新家之一。他从小沉默少语,喜欢独自静坐,所以取号叫做“默深”。

他七八岁时,被送进书塾里学习。他读书很用功,尤其喜爱阅读诗文、史地方面的书籍。白天在书塾里读书,他总是埋头苦读。当小伙伴们休息时,他却一动不动地坐在座位上,津津有味地读着先生讲过的文章。先生早将这些看在眼里,他总是捋着胡须,语重心长地对自己的学生说:“你们当中无论是谁,要想成大器,我看非有魏源这种刻苦勤奋的学习精神不可……”

在家里也是如此,他往往读书到深更半夜,有时遇到好书爱不释手,竟一直读到天明。母亲心疼他,怕他小小年纪累坏了身体,常常催他早点休息,魏源嘴上答应着,却迟迟不肯放下手里的书。母亲无奈,只好把灯吹灭逼着他去睡觉。但是等到母亲入睡后,魏源却又悄悄地起来,点上灯,用被子遮着光,继续读起来。

勤奋的小魏源插上了智慧的翅膀。9岁那年,魏源就参加了县里的童子试。

考试这天,几十名儿童熙熙攘攘上堂,县令亲自主持童子试。点名时,县令见魏源眉清目秀,举止潇洒,十分可爱,但不知才学如何,于是叫来魏源,指着自己茶杯上画的太极图对他说:“杯中含太极”。

当时,魏源怀中正揣着母亲给他的两张大饼,他用手摸了摸胸口,从容答道:“腹内孕乾坤。”

众人听后都很震惊,县令也觉得奇怪,问他:“何谓乾坤。”

魏源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天地谓乾坤,我怀中揣着的两张大饼,不正像乾坤吗?我吃了两张大饼,就要考虑天地间大事!”县令连连点头,赞叹他年幼而有大志。

魏源21岁时,随父亲来到北京。条件变了。可魏源那股勤奋学习的劲头并没有变。他博览群书,废寝忘食。他给自己定下规矩,要“足不出户,闭门读书”。父亲多次劝他说:“京城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你应当出去看看,也好换换脑子。”

魏源听后,指着桌上的书说:“等我看完了这几本,一定听从父亲的话……”

哪里知道,魏源桌上的书看完了,又拿来新的,总也看不完。

当时,大学士汤金钊非常赏识魏源的才识,对他十分器重。两人经常在一起探讨学问,魏源称汤金钊为恩师,并从他身上获得了不少教益。

一天,汤金钊捧着一部《大学》古本,对魏源说:“这部前人留下的著作,太繁杂了,许多人也曾整理过,可惜没能有满意的注释。如今,只好请你来完成了。”

魏源接受这一任务后,五十多天没有去拜见汤金钊,汤金钊以为他病了,便亲自登门探望。

听说汤金钊来了,魏源急忙出来迎接。汤金钊一抬头,只见此人蓬头垢面,满脸胡须;心想,这或许是魏源之仆人吧,便说道:“快去转告魏源,说他的先生看他来了!”

魏源深深一躬,转身捧出那部《大学》古本说:“恩师,学生尊命,已将此书注完,请过目!”

汤金钊不禁叹道:“你勤学罕见,竟至于此!”

原来,魏源在这五十多天中,脸不洗,头不梳,不分昼夜地完成了这部著作的整理和注释。

60.陈寅恪勤学敬业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他不仅是现代著名的史学家,而且是出类拔萃的语言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

陈寅恪从小酷爱史学。他记忆力惊人,勤学不辍。在20岁时,就已经阅读了大量经史古籍。“十三经”、“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等无所不读。“十三经”是中国古代13部儒家经典要著,包括《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还有《诗》、《书》、《易》、《孝经》、《论语》、《尔雅》、《孟子》。这些著作,大多文笔艰深,内容生僻。他几乎能一字不差地背出来。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最有研究。

他还以非凡的毅力攻读了许多国家、许多民族的语言。学会了英文、日文、法文、德文、世界语等七、八种语言,又学通了梵文、巴利文、满文、蒙文、藏文、突厥文、西夏文、波斯文、希腊文、马扎尔文等多种文字。对其中的梵文、突厥文、西夏文等古文字有精深的研究。

他把研究成果写成论著,贡献于世。主要的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等专著和《金明馆丛稿》论文数十篇。

他任过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任过中央文史馆副馆长。

1946年,清华大学在北平复校。50多岁的陈寅恪再次被请去从教。此时,他的眼病更加厉害,以至后来完全失明了。一个用眼睛在知识海洋遨游惯了人,一个著述甚丰的史学家、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家,眼前突然漆黑一片,从一个光明的世界,坠进黑暗王国,能经受得起吗?

他仍坚持给研究生上课,五六个研究生每天来到他的家里。他不用教科书,不用教案,不用讲稿,能准确地说出某书、某卷、某页写的什么话。大家为他非凡的记忆、坚实的基础和超人的思维能力赞叹,为他的精神肃然起敬。

后来,他又跌断了左腿,一位七旬老人,既盲又跛。在病榻上仍念念不忘学习和工作。

多学科大师陈寅恪,以德敬业,以勤敬业,以才敬业的非凡精神,催人泪下,催人律己,催人奋进!

61.毛泽东为救国救民而读书

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主要领导人。

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正是清王朝灭亡的前后。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下,政局风雨飘摇,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华大地黑夜沉沉,数亿苍生挣扎在死亡线上。为了拯救中华民族,毛泽东勤奋读书,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1910年,17岁的毛泽东进入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有一天,他从一个叫肖子暲的同学那里借到一本《世界英雄豪杰传》。这本书,记述了近代西方一些为自己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作过贡献的杰出人物。几天后,毛泽东像是办了什么错事似地把书还给肖子暲,抱歉地说:“对不起,我把书弄脏了!”肖子暲打开书一看,只见整册书上都有用墨笔打的圈圈点点,圈得最密的是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彼得大帝等人的传记。毛泽东激动地对肖子暲说:“中国也要有这样的人物啊。我们应该讲求强国强兵之道,才不致蹈安南、朝鲜、印度的覆辙。你知道,中国有句古话:‘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而且我们每个国民都应该努力。顾炎武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此后不久,毛泽东就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子任”,意思是决心以救国救民为自己的崇高责任。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18岁的毛泽东怀着救国救民的革命热情,在长沙参加了湖南新军,当了一名普通士兵。入伍到新兵连后,毛泽东便刻苦学习军事技术,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他就熟练地掌握了连队里一些基本的军事训练科目。

在新军里,作为一名普通士兵的毛泽东与众不同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他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不断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那时新军里每月发给士兵7块饷银。有的士兵得了饷就上街吃、喝、玩去了。毛泽东却从不乱花一文钱,他除了花二、三元钱吃饭和买水支付外,其余的钱,几乎都用来订阅报刊和购买书籍。

新军退伍后,毛泽东就到湖南图书馆进行他的自学生活。

他每天吃完早饭,就匆匆忙忙地来到湖南图书馆,有时来得太早,馆还关着门,他就站在门外等着。每天一开门,毛泽东是第一个进馆看书的人。他伏在阅览室的桌子上,聚精会神地读,争分夺秒地看,一刻也不肯休息。图书馆关门时,他又是最后一个离开。从夏到秋,从秋到冬,毛泽东日复一日地坚持到图书馆去读书,从不间断。在这半年的时间里,他读了大量的中外著作。

随着年岁的增长,学业的加深,毛泽东挽救国家危亡的壮志愈加坚定。辛亥革命后,他考入湖南师范学校读书。入校后,他除了学习学校规定的课程外,还着重自学和研究了哲学、历史、文学及地理等。毛泽东读书看报时总要带上世界地图、英汉词典和笔记本,特别注重各种知识的积累。有一次,他在学习研究中国历史时,用的笔记本竟装满了一网篮。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还主张既要读“有字之书”,又要读“无字之书”,提倡向社会实践学习,把学得的书本知识与整个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湖南师范学习时,他常常利用寒暑假,邀同伴好友深入工厂、农村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工人、农民的生活状况。同时还主办夜校,向工人群众传授文化知识,以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增长他们的才干。这些为毛泽东后来成为革命领袖和导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2.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苦读

周恩来(1898—1976),浙江绍兴人。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他鞠躬尽瘁,为党为人民建立了丰功伟绩,赢得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周恩来在他的政治和军事生涯中,充分地体现了他的聪明才智、知识渊博和通晓古今,而这些学识都是他中学时期以来刻苦积累而得到的。

周恩来十几岁的时候,便随同伯父来到东北沈阳,在东关模范学校念书。一天,学校的校长给同学们上修身课。当讲到“立命”这一节时,校长突然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啊?”有的学生回答:“为明礼而读书!”也有的回答:“为做官而读书!”还有的回答:“为家父而读书!”等等。

校长并不满意这些世俗的回答,他把目光投向沉思未语的周恩来,微笑着问周恩来:“你为什么到学校来读书?”周恩来从容地站起来,琅然说道:“我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铿锵有力,不同凡响的回答,让大家为之一震,许多同学为自己的鄙俗的志向而羞愧。周恩来正是因为抱有“为中华之崛起”的崇高学习目的,所以才能积极努力地学习知识,用广博的学识来武装自己,为实现远大的理想而奋发苦读。

周恩来在学习上有两条座右铭,借以鼓舞自己,使自己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其中一条是“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周恩来善于独立思考,而且十分虚心好问。他经常和同学、老师一起,交流学习经验,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1920年1月,周恩来同天津市的其他学生领袖因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遭到了反动当局的逮捕。在狱中,周恩来依然努力学习、并且利用学习与敌人进行斗争。他组织了公共读书班,在共同的学习中,加深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解和探讨,并密切中国当时的国情,使大家增强同封建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此时,这座死气沉沉的牢房氛围变了,变成了一个充满勤奋学习,激烈研讨问题的学习世界。周恩来在这里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增强了斗争经验,在艰苦的斗争中逐渐成熟起来。

“善求书外之学问”,这是周恩来的另一条座右铭。他并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的东西。他挤出大量时间,到图书馆学习各种各类的知识,特别认真学习阅读宣传革命思想的书籍。他十分重视实践,还虚心地向工农群众学习。

在学生时代,由于周恩来胸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大志。学习刻苦,奋发努力,他的各门功课成绩十分突出,而且训练了自己参与实践和社会调查的能力,他的演讲才能非常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