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永远的课堂
12503100000018

第18章 学生热爱学习教育故事推荐(10)

有一天,她突然想起一个办法来:睡觉之前,把火炭事先埋在灶灰里,然后才去睡觉。等父母睡着以后,她掀开被子,悄悄地爬起来,轻手轻脚地摸到厨房里,把埋在灰里的火炭扒出来,带到自己的屋里,点燃蜡烛……

为了防止光线射出去,被家人发觉,她就用衣服、被子把窗户遮住,然后偷偷地读起书来。一直到感觉疲倦的时候,才去睡觉。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夜读了很长时间,她十分高兴。

由于李因好学不倦,10岁时就能朗读《诗经》、《尚书》,而且过目成诵,不漏一字。李因还从小养成了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每天都要写几千字的笔记,寒暑不辍。

李因17岁时,便嫁给了光禄寺少卿葛征奇作妾。离家出嫁那天,她陪嫁的东西是装满了几大箱子的书和读书笔记。

本来,在当时的那种条件下,女子结了婚以后,往往因生儿育女和繁重的家务而放弃了自己的学业。李因却不是这样,结婚以后学习的兴趣仍然很浓,而且照样那样勤奋。

李因的丈夫官职常常变动,李因也就常常跟着他到处奔波。在旅途中,李因不论是坐在船上,还是骑在驴背上,都随时随地抓紧时间读书作诗。她的诗集《竹笑轩吟草》和《续竹笑轩吟草》收入的260多首诗,大多数是在旅途中写的。

李因生长在封建社会里,那时候女子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尤其像李因这样一个家境贫寒、身为“侍妾”的人,更被人们所轻视。可是,由于李因刻苦读书,并获得了一定成就,人们却很敬佩她。当时,她丈夫家乡的地方志上,为她作了传记,并把她的诗编成集子出版。

48.陈际泰十岁读懂《尚书》

明朝末年临川有个文学家陈际泰,与当时的文学家艾南英齐名,文章誉满天下。他才思敏捷,一天能作二三十首诗,一生赋诗数以万计,是当时文坛有名的高产作家。

陈际泰幼年时家很穷,父亲务农为生,他家祖祖辈辈就从没出过一个读书人。陈际泰先天聪明,虽无家学熏陶,然而却喜欢读书学习。他看见邻居家的孩子拿着书本上学读书非常羡慕,请求父亲送他上学,然而家里没有钱交学费,因此父亲不允许他去。怎么办呢?别看陈际泰年纪小,可是个有心计的孩子。他与邻居家一个读书的孩子交上了朋友,每天等那个孩子放学了,陈际泰就背着父亲偷偷去他们家学习,看他的读本,不认识的字就让那个小朋友教他,陈际泰就是这样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

有一次,他去表兄家做客,偶然发现表兄家有一本《尚书》。这本书的四角都已经磨秃了,而且封面与前面几章已经丢失了,然而陈际泰却如获至宝,请求表兄把书借给他,表兄爽快地把书送给了他。陈际泰把这本《尚书》带回家之后,他手不离书,看了一遍又一遍,终于弄懂了文义。《尚书》古奥艰深,许多读书人都望而却步,而一个十岁的孩子竟然能自学弄通它的大意,这的确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

还有一次,他到邻居家去玩,看到一本《诗经》放在坛子口上当坛盖用,心痛得不得了,就拿回家去阅读。父亲看见了很生气,骂了他一顿,又督促他到田里干活。到了田里之后,陈际泰又从怀里把《诗经》拿出来,找到一个高岗坐在那儿如醉如痴地看起来。就这样,陈际泰通过艰苦自学,终于在12岁那年通过乡试,而于崇祯七年即他16岁时中了进士,以后又成为文坛上的佼佼者。

49.盲人唐汝询刻苦治学

中国明末清初有个著名诗人,名叫唐汝询,字仲言,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是个双目失明的人。

唐汝询出身于“书香门第”,家庭读书风气很盛。他生下来的时候,长得眉清目秀,双目并未失明。由于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他3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哥哥读书认字了。但是,在他5岁那年,突然出了天花,经过医生抢救,虽然保住了生命,可他的两只眼睛却不幸失去了光明,从此他再也看不见书,看不到世间的一切了。

起初,唐汝询感到非常伤心,觉得这样活着,生不如死。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他逐渐安定下来了。心想,天下无难事,只怕不立志,只要刻苦学习,就一定能学到知识。于是,他每天摸到书房里去,用心听几个哥哥读书吟诗,并把听到的文章和诗歌一字一句地牢牢记在心里。

一个双目失明的人,要想记住许多文章和诗歌,自然是十分困难的事。他费尽心机死记硬背,同时也想出了一些办法帮助记忆。他仿照古时候人们使用过的结绳记事法,用几根粗细不一的绳子,在上面打上各种各样的结,把整篇文章和诗歌记录下来。有时,他用刀子在木板或竹竿上刻出各种各样的刀痕,用来记录文章和诗歌。当几个哥哥出去玩耍,没人念书给他听的时候,他就摸着绳结和刀痕,大声地朗读起来。

因为唐汝询肯用功,虽然双目失明,读的书却不比几个哥哥少,成绩也不比他们差。后来,他不但读了许多书,而且学着做诗。他做诗的时候,如果有人在身边帮忙,就大声把诗句念出来,叫人帮他写在纸上;如果没人帮忙,就依旧用结绳和刻刀痕的办法把诗记下来,等有人帮忙的时候,再把它翻译成文字,请人写在纸上。

由于唐汝询刻苦读书,所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一生写下了上千首好诗,出了好几本诗集,如《编蓬集》、《姑蔑集》等。同时,还给一些深奥的唐诗做了注解,书名为《唐诗解》。这是他刻苦自励,不为双目失明而放弃学习,笃志读书,克服重重困难而取得的成就。

50.戴敦元一月读尽室中书

戴敦元是清初著名学者,浙江开化人。他小时候就非常聪明好学,每天手不离书本,有时看书竟然忘了吃饭睡觉,简直成了书迷。

一次,他到舅舅家去,发现舅舅家有个书房。书房里的书可真多啊!很多是自己从来没见过的。戴敦元在书房里翻翻这本,看看那本,舍不得离开。一会儿舅舅来了,他就恳求舅舅留他住下来,他要把这些没看过的书统统看一遍。那时戴敦元才六七岁。舅舅非常喜欢这个勤奋好学的小外甥,于是就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并在书房里给他准备了一张小床,供他休息时用。

戴敦元于是就在舅舅家的书房里住下来,早晚不离开书房一步。早晨天还没亮,就从床上爬起来,点上油灯看书;晚上,一直读到夜里三更左右,还不肯休息。舅舅看着小外甥这样用功学习,又喜欢又心疼,有时就到书房里来催他早点上床睡觉,可是等舅舅一走,戴敦元又从床上爬起来,重新点起灯来读书,舅舅拿他也没有办法。就这样,戴敦元在舅舅家整整住了一个月的时间,当他读完了书架上的最后一本书以后,才与舅舅告别回家。

由于戴敦元勤奋好学,10岁就被举为神童。当时学政彭元瑞给他出作文题,而戴敦元的文章做得典雅得体,竟然可以与当时一流的学者文章相媲美;彭元瑞又对他面试,戴敦元是有问必答,对答如流。学政彭元瑞非常喜欢他,认为他将来必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并鼓励他继续认真读书。从此戴敦元读书更勤奋了,在15岁那年,他就经过乡试考中了举人,以后又在乾隆五十五年中了进士。

51.方以智好学勤记

方以智,字密之,号曼公,安徽桐城人,是明末清初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爱国主义者。他精通哲学、自然科学、文学、医学等许多门科学,一生写下了不少著作,现存的就有28种之多。这些著作,大部分是在他的读书笔记的基础上充实发展起来的。

从少年时代起,方以智就好学勤记。每读一本书,遇到自己特别喜爱的篇章、片段或警句,他就用卡片抄录下来,反复吟读十余遍,然后把它贴在墙壁上。这样,每天都要抄上十几段至少也有六七段。每当读书作文告一段落,在房中散步的时候,他就借此机会再看看、读读墙上的那些篇章、片段。方以智给自己立下一条规则:每天必须有计划地把墙上内容从旧到新地读上三五遍,直至滚瓜烂熟,一字不漏为止。四周墙壁都贴满了,就把前两天所贴的收下来,藏到书笼中,再把当天刚刚抄录的,贴补在空白之处。这样,每天收下一批,又补上一批,从未间断过。他用这种办法积累了上万段精彩的文字,为以后写文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用此方法外,他还勤于记读书笔记。每读完一本书,他都要写很详细的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摘录书上重要的文句,常常一天要写十几条或几十条。他的笔记本很多,有的用来记录为人处世的道理,有的用来记录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有的用来记录地方上的风俗习惯和奇闻异事,有的用来记录奥妙的哲学道理。每隔一断时间,他就要整理一番,分类归纳,编出索引,以备查阅。

方以智写读书笔记很认真,不仅字写得端端正正,而且还特别详细。他为了研究一个问题,常常要翻看许多书,搜集许多民间生活材料,直到把问题彻底弄清楚为止。

有一次,方以智为了研究明朝以前人们住的房屋、用的器具和穿的衣服,就翻阅了70多种书,还访问了许多老年人,终于把这些方面的问题弄清楚,写出了很详细的研究报告。他经常不断地写笔记,右手握笔的部位都长满了厚厚的老茧,以至老茧最后竟凸起很大一块,朋友们都戏称这为“六指”。

他的读书笔记博及群书,考据精确,这对他后来的写作帮助很大。方以智的著作《通雅》,曾获得世人很高的评价。

52.黄宗羲鸡鸣就枕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洲,浙江余姚人。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黄宗羲17岁那年,他父亲黄尊素遭奸臣魏忠贤陷害,被捉拿进京问罪。临别时,父亲叫他好好钻研家藏书籍,从中探求古今治乱得失之道,以便将来为国家做一番事业。黄宗羲听了父亲的吩咐,明确了读书的目的,从此便在家里刻苦读书。每天,天还没亮他就起床读书,一直读到深更半夜,鸡叫头遍时才上床睡觉。仅仅两年时间,他就把家里丰富的藏书读完了。

在他19岁那年,他的父亲被魏忠贤杀害了。噩耗传来,极度伤心的黄宗羲没有被这巨大的悲痛压倒,他发誓:一定要实现父亲生前对他的希望。

这以后,他回到家乡,拜大儒刘宗周为师,继续刻苦读书。在老师的指导下,他深入地钻研了十三经,阅读了诸子百家及历代史书。并对于天文、地理、律历、数学等,都下苦功研究。

黄宗羲天资并不聪慧,记忆力也不强,每读完一篇文章,他常常对内容记不准确。但他并不灰心,能够做到比常人加倍的努力,来弥补天资的不足。读书易忘,他就用抄书的办法来加深印象,强迫记忆,而且每天仍是读到鸡鸣时方歇,数十年不断。他曾在一篇文中写道:“年少鸡鸣方就枕,老人枕上待鸡鸣。转头三十余年梦,不道消磨只数声。”意思是:我年轻时,读书直到鸡鸣才就枕,老了以后,躺在床上思考问题一直到鸡叫为止。回过头一看,几十年的时间只消磨在鸡叫声中……

这篇文章的确是他一生勤奋苦读的写照。就是在他80岁高龄时,仍然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甚至在他去世前的二三天,还读了好几本书,并在书上写了详细的批语。

53.康熙身体力行学科学

康熙帝(1654—1722)即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他是清朝入主中原后的第二个皇帝。他8岁即帝位,15岁亲政,直到去世。他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罕有的能身体力行学科学的皇帝。

康熙帝爱好自然科学,一有余暇,就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力求把握其中的原理。他兴趣比较广泛,对中国历史、文学有相当的鉴赏能力,又喜欢美术,推崇程朱理学。在天文、历史、数学方面也有比较好的基础。因此,当他接触西方科学的时候,态度是积极的,而且自己也渴望学习这些知识。他早年从南怀仁学习欧几里德几何学,每天听讲,孜孜不倦。后来又学习测量、天文、物理和医学。在宫中设置了研究化学和药学的实验室。南怀仁去世后,他又请耶稣会传教士白晋和张诚在内廷讲学。在讲授之前,先令他们学好满文和汉文,而康熙帝自己却不学外文。传教士讲授的学科有测量、数学、天文、解剖学和哲学等。张诚在到北京的第三年即将几何、三角和天文方面的书籍译成汉文和满文印出,作为教科书和供皇帝阅读之用。这时康熙皇帝已经三十多岁了,但学习的劲头依然很高。

由于努力学习,康熙的自然科学知识,特别在数学、天文学和测量学方面了解较多。例如他能评论著名数学家梅文鼎的著作,曾召见梅文鼎畅谈历象算法;能计算河道闸口流水,昼夜的多少;能用测日晷表,画出正午日影的至处,经检验一点不差。在他58岁那年,巡视大运河时,决定在筐儿港建筑一座拦水坝,随后就在河西务(今河北省武清县东北、运河西岸,当时是漕运要冲)登岸步行二里多路,亲自设置测量仪器,确定方向,钉下椿木,来记录测量结果。

在康熙皇帝的直接领导下,利用耶稣会传教士科学技术方面的长处,清朝的学者与他们合作,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科技项目。除了制定并颁行《康熙永年历》,编著《数理精蕴》、《历象考成》外,康熙还亲自领导完成了全国地图的测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