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欧阳修著文的“三多”与“三上”
“一生勤苦书千卷”。这是北宋著名书法家和杰出文学家欧阳修的诗句,也是他毕生勤奋学习的真实写照。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今江西)人,他小的时候,父亲病故,贫困的家庭更困苦不堪了。少年时的欧阳修,很爱学习,但没有钱买纸和笔。他的母亲就用芦荻杆当笔,在泥沙上教他认字写字。著名的“画荻教子”的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
在母亲的教导下,欧阳修刻苦学习,不到10岁,就已经具备了自学能力。于是,他就借书回家读,重要的自己抄一遍,并把它背出来,几年以后,他把很多书都背熟了。
有一天,他从废纸堆里发现了韩愈的遗稿,已经破烂不堪了。他把这本书捡回家,经过精心修补,认真地读起来,爱不释手,连读了几遍,废寝忘食。欧阳修一下子就被那汪洋恣肆的文采深深地吸引了,他发誓努力学习,赶上韩愈的水平。
欧阳修非常勤勉。他认为写文章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也”。因此,他平时总是能够做到:多读优秀作品,多练习写作,多和朋友们商讨文学问题。
欧阳修作文,一向虚心向人请教,从不满足。有一次,欧阳修、谢希深、尹师鲁三人各撰写一篇题材相同的文章。结果,谢文七百字,欧文五百字。而尹文只有三百八十多字,语言精练,结构严密。欧阳修自觉不如,甘拜下风。晚饭后,他提了酒亲自到尹家拜访,一见面就说:“小弟向你请教来了。”两人促膝交谈,直到天明。回家后,他没有躺到床上,而是立刻振作精神,字斟句酌地重写一篇。结果,不但比尹文少二十个字,而且显得更加完整,更加凝练了。过后,尹师鲁读了,十分惊叹地说:“欧阳修真是一日千里啊!”
欧阳修在自学中尝到了“看多”、“做多”、“商量多”的甜头,但同时也感到做到“三多”时间是至关重要的。欧阳修当官以后,公事十分繁忙,但为了力求实行政治改革,仍然写下了许多有相当价值的诗词和散文。欧阳修写作态度非常严谨,一字一句,反复锤炼。每写完一篇便贴在卧室的墙上,随时看、随时改,直到尽善尽美,才肯拿出去给人看。他在安徽滁州当太守时,曾写了著名的《醉翁亭记》。开头写滁州的山景就写了几十个字,后来修改时,他想这篇游记的重点是写“醉翁亭”,没有必要用过多笔墨描写山景,最后概括成“环滁皆山也”一句,寥寥几个字,洗练明确。有人好奇地问他:哪来这么多时间思考?欧阳修回答:我生平所作文章,多在“三上”,这就是利用马上、枕上和厕上的时间。
欧阳修到了晚年,已经是赫赫有名的大作家了。可是,仍然把以前所写的文章拿出来一篇一篇地修改,冥思苦想。他的夫人劝他:“何必这样吃苦,又不是小学生,难道还怕先生骂吗?”他捻着胡子,呵呵大笑,说:“我倒不是怕先生辱骂,而是怕后生耻笑!”
经过一生勤苦的努力,欧阳修给后人留下了很多著作。有《欧阳文忠公文集》、《新五代史》等,还与人合修了一部《新唐书》。他的诗词也写得很好,尤其擅长写散文。他文风平易流畅,委曲婉转,对宋代及其以后的散文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我国的文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文学家苏轼称赞他:“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机,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
38.刘恕谢宴借览
北宋史学家刘恕,字道原,筠州人。他是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考证历史问题的重要协助者。
当时编写《资治通鉴》,英宗皇帝指定司马光负责,并让他挑选助手。司马光当即回答说:“馆阁中文学之士诚然不少,至于专门精通史学的,据我所知,只有刘恕一个人而已!”司马光首先选中了刘恕,在修史的过程中,凡遇史实纷杂难治之处,多由刘恕处理。
刘恕一生勤奋好学,惜时如金。白天,埋头读书,家里人喊他吃饭,直到饭菜冰凉,他还顾不上吃;夜间,上床之后,仍然思考古往今来的历史问题,往往通宵不眠。
刘恕家境贫寒,阴历十月还穿不上棉衣,自然无钱买书,只得靠借书、抄书来满足自己求学的需要。甚至不远数百里,外出求书借读。
一次,刘恕得悉在亳州作官的学者宋次道,家中藏书丰富,就绕道跑去借阅。宋次道让这位远道而来的友人住在家里,办了丰盛的酒席招待他。刘恕却对主人说:“你知道,我并不是为了享受佳肴美酒才跑到你这儿来的。这样大吃大喝,岂不误了我的正事!请把这些酒肴都撤走吧,以后不必客气。”他一进书库,立刻就被琳琅满目的图书迷住了。于是,把门一关,独自边读边抄起来。白天顾不得休息,晚上忘记了睡觉。就这样坚持了十多天,把自己所需要的书本全部读完、抄完。临告别的时候,宋次道发现他的双眼都已熬得血红。
刘恕从小聪颖、专心,笃爱史学。13岁时,就从别人那里借来《汉书》、《唐书》阅读。那时的科举考试,不重视历史知识,故一般的读书人对历史几乎茫然无知。而他注重学史,《史记》以下的正史,以至私记杂说、公文案卷,他无所不览;上下数千年的历史事件,也全都了如指掌。
有一天,他和其他一些人陪同司马光去游览万安山,看见山道旁边立着一块古碑,上面写有五代时一些将官的名字。大家都不知道他们是些什么人,刘恕却能一一说出他们的事迹始末。司马光回去一查验有关史书,果然像刘恕所说的那样。
刘恕晚年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半身不遂,关节疼痛难忍。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让家里人借来有关的书籍,校正、补充自己的著作。终年仅仅47岁。但在这短短的一生中,他除协助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而外,还著有《通鉴外纪》十卷和《五代十国纪年》四十二卷(后者今已不传)。可惜还有一些著作他尚未来得及写完,就与世长辞了。
39.徐伯珍在竹叶上练字
徐伯珍是南宋的著名学者,学习刻苦,学识渊博。
有一年夏天的一天,电闪雷鸣,一阵倾盆大雨又铺天盖地而来。这雨,已经下了五六天了。连绵不断的秋雨,导致了东阳太末县北山的山洪暴发。附近的村庄一片汪洋,平地水深一二尺,房屋都浸泡在水中,低洼的地方,水已没了屋顶。水还继续往上涨,村子里的人家都携儿带女地走了。只有村西头的徐家,夜里还亮着灯,当时年仅十多岁的徐伯珍坐在两张叠在一起的床上,就着小油灯正专心致志地看书,水在地面上积了已经一尺多深了,可是他全然不顾,像没看见似的。当洪水暴发的时候,左邻右舍纷纷搬家,好心的邻居见他没有要搬走的样子都来催他早点搬家,可是徐伯珍坚决不走,他实在放不下手中书本,等水越来越大,浸进了屋子,他就把两张床叠起来,把油灯拿到床上,继续读书。
徐伯珍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因家里穷,念不起书,买不起纸笔。北山有很大一片竹林,徐伯珍就把竹叶采下来,然后回到家里在竹叶上面练习写字。竹叶用没了,就用筷子杆在地面上比划着练习写字。他的叔父徐璠之与当时著名的学者颜延之交情很深,颜延之当时正在祛蒙山设馆讲学。叔父看徐伯珍学习这样刻苦,有心培养他成才,就把徐伯珍送到颜延之那里学习。徐伯珍在那里刻苦攻读,成为颜延之的高足弟子,十年之后完成学业时,他已经是一名博通经史的学者了。从此他开始执教讲学,他一生曾教过上千名学生。
40.胡三省注《通鉴》三十年
南宋末年,由于元军南下,大量南宋国土沦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当时,在江陵做县令的胡三省,亲眼目睹了元军的烧杀抢掠,心中悲愤不已,出于爱国激情,毅然投身到抗元的斗争中。
谁知,由于奸相专权,使得南宋朝政非常腐败,胡三省只得愤然弃官,隐居乡里。
胡三省早年读过北宋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这部大书,而且精读过许多遍。一些文人学子读《资治通鉴》时,遇到有不懂的地方常向胡三省请教。胡三省常想:“我给这些人解疑难问题,毕竟人数有限。如能把这部书全都注下来,该给世人和后代带来多大好处啊!
想到这,他的决心更大了,并且立刻动手做起来。
在当时那样的动乱环境下,个人注史,无论从财力、精力,还是劳动量上来讲,都是困难重重的。胡三省不畏艰难,想方设法借来了各种史书,与《资治通鉴》对照着读,然后摘抄整理史料。根据《通鉴》所记的次序,逐条逐句地注解诠释。他日夜努力,寒暑不辍,4年后,终于写成了《资治通鉴广注》97卷和史论10篇。望着用自己的心血结晶而成的书稿,他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1276年,南宋都城临安被元军攻陷。胡三省感到自己责任重大,他要保护书稿。
当时,形势非常紧张,有消息说,元军可能要从海上袭来,攻打浙东。胡三省考虑再三,决定躲避到山区去。他约了几个读书人一道,背着沉重的书稿。翻山越岭,西行向新昌逃难。
谁知,正当胡三省与几个读书人行走在山间小道上时,山腰中猛杀出十来个强盗,他们大肆喊杀,手起刀落,把胡三省的同伴杀了。胡三省滚落山涧才幸免于难。
同伴被杀,胡三省悲痛万分,更伤心的是,《资治通鉴广注》书稿也没有了!
胡三省独自一人来到新昌,在一富人家当家庭教师。书稿丢失,并没有使胡三省灰心,人还在,仍可继续写!于是,他白天教书,晚上为《通鉴》作注。
又经过近10年的写作,胡三省重新写定的《资治通鉴注》完稿了。这时,元军已攻入浙东,胡三省又得逃难了。他吸取上次书稿丢失的教训,把书稿交给自己的好朋友袁洪,千叮万嘱,然后逃到乡下。
袁洪深知这部书稿的价值,他不辜负朋友的嘱托,把书稿封藏在家中的一个地窖中,后来元军入城,虽大肆抢掠,却始终没能搜寻到这个地窖。
时局平静后,胡三省返回袁洪家,见书稿完整无损,他感动得流下眼泪。
胡三省带着书稿回到家乡宁海,继续修改补充。
这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又患气喘病。儿子见老父亲彻夜著书,劝他注意身体,胡三省说:“人生在世,总得作为一番,实现这个目的,只有一个‘勤’字。所以,只要能成此书,劳累死了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的确,从42岁弃官开始,胡三省著书已有30个年头,直到临死前,他的《资治通鉴注》才最终完稿。
41.王次翁借灯读书
南宋有个学者王次翁,是山东济南人。他学识渊博,五经六艺、诸子百家无不通晓。他家里十分贫穷,请不起教书先生,也没钱进学馆学习,读书全靠自学。学习需要书籍、课本,买不起就向左邻右舍的读书人家借着看,借来之后就连夜抄写下来,然后赶紧把书还给人家。工夫不负苦心人,不到二十岁的年纪,他的学问已经很渊博了。而且他刻苦读书、自学成才的名声也在济南传开了,于是很多读书人都主动地向他请教。有许多希望孩子成材的家长,也主动来拜访王次翁,恳请他教育子女。盛情难却,王次翁就开始设立学馆教学。由于他教书教得好,名气越来越大,因此不但当地的来向他求学,还有很多不远千里背着书籍行李来向他求学的。他的学生越来越多,遍及全国各地,真是桃李满天下。
王次翁虽然学问很深,可是毫不满足,仍锐意进取,后来他放弃了教学这一职业,又考进了京师太学学习。当时京师太学是全国最高学府,王次翁希望能使自己在太学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他进太学学习靠的是几年来教书积攒的一点钱交纳学费,然而学费很贵,外加自己的吃穿与零花钱,他教书得来的那点钱很难维持,只能节衣缩食,把省下来的钱用在买学习用品和书籍上。晚上,他连点灯用的油都舍不得花钱买,就到邻舍太学生的房间里去与人家共用一盏灯读书。他一读书就是到半夜。人家困了,想休息,可是看他读书那专心致志的样子又不忍心撵他走,只好陪着他读。时间长了,两个人在学习上相互切磋,倒成了很要好的朋友。王次翁在太学毕业以后,终于考中了第一名进士。
42.岳飞苦读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人。岳飞小时因遭水灾,家里一贫如洗,全家依靠母亲做针线活,纺纱织布,赚得几文钱,糊口过日子。
家境虽然贫寒,岳飞却酷爱读书,在母亲的教诲下,他白天上山拾柴时就抓紧空余时间读书写字。晚上没有油灯,就把白天拾来的枯柴,点起来照明诵读。无钱买纸笔,他就把路边的细沙弄回家来铺平当纸,用树枝作笔,一笔一画地练习写字,写了一遍抹平又写,反反复复从不厌倦。
岳飞很聪明,又很用功,贫穷砥砺了他的志气,学习启发了他的智慧。没有多久,他文才大进。母亲看见岳飞聪明敏锐,说不出的高兴,就到附近的私塾里去找老师,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给岳飞交学费,让他到学校深造。岳飞得到了学习的机会,苦读了几年书,学问增长很大。
岳飞十几岁时,家里实在太穷,只得停止读书,到一个大地主家去干活。那时,尽管农活非常繁重,日子艰难困苦,但是岳飞从不放弃练武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