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杨力谈五谷养生
12501500000002

第2章 何谓五谷杂粮

祖国5000年的饮食文化中,衍生了药食同源、食疗养生的理论,强调饮食不仅能充饥果腹,还能调养身体、滋补身心,是天然的、无副毒作用的好医药。《素问·脏气法时论》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可见,我们的祖先就提出了五谷杂粮养生的概念。健康之道、养生为先,养生之道、五谷为先。五谷杂粮是每日饮食的基础,也是预防疾病产生的根本。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探访它们的养生秘密吧!

“五谷”一词最早出现于《论语》中,据《论语》记载:2400多年前,孔子带着众弟子出门远行,子路不幸掉队,遇见一位用杖挑着竹筐的老农,问他:“你看见夫子吗?”老农回答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夫子?”

较《论语》更早的书如《诗经》、《书经》等里面,只有“百谷”之称,并没有“五谷”之说法。从百谷到五谷,是粮食作物的种类减少了吗?当然不是。在当时,人们喜欢把一种作物的几种不同品种起不同名字,所以种类也就多了。而且“百”字在这里也并不是真有100种,不过是用来指多的意思。

“五谷”一词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分类概念,同时反映当时的主要粮食作物有5种。但究竟指的是什么,却没有留下任何记载。直到汉朝,我们才看到有关的解释。汉人和汉以后人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说法是稻、黍、稷、麦、菽;另一种说法是麻、黍、稷、麦、菽。这两种说法的差别在于一种有稻而没有麻,另一种有麻而没有稻。如果我们把这两种说法结合起来看,即有稻、黍、稷、麦、菽、麻6种主要作物。

战国时期的名著《吕氏春秋》里曾记载栽种禾、黍、稻、麻、菽、麦的得时失时的利弊。禾就是稷。这6种作物和上面所说的6种完全相同。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稻、黍、稷、麦、菽、麻就是当时的主要作物。所谓五谷,就是指这些作物,或者指这6种作物中的5种。

《黄帝内经》中的五谷即“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孟子藤文公》中称五谷为“稻、粟、稷、麦、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谷类有33种,豆类有14种,总共47种之多。现在通常所说的五谷杂粮具体包括:小麦、大麦、稻米、燕麦、高粱、荞麦、小米、薏仁、黄豆、红豆、黑豆、豌豆、扁豆、绿豆、蚕豆、番薯、土豆、芋头、山药、芝麻、花生、松子等。随着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五谷的概念在不断演变着,现在所谓五谷,实际只是粮食作物的总名称,或者泛指粮食作物罢了。

五谷杂粮在世界各地均有种植。据2005年第二届中国杂粮发展论坛资料,中国杂粮常年种植面积已达1000多万公顷,已成为世界头号“杂粮王国”。谷子的种植面积与总产均居世界第一,荞麦、黍稷种植面积和总产居世界第二,高粱的种植面积和总产也居世界前列。五谷杂粮不仅是我国人民的主食,在美国农业部公布的食物结构图中,面包、谷类、米和面食类也占了食物比例的50%~60%。所以说,五谷杂粮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贴心小叮咛

白米是五谷杂粮的代表,但营养价值却较低,所以有人认为五谷杂粮并不怎么有营养。其实不然,在五谷杂粮中有的营养价值比白米高出17倍,而有的热量甚至比白米还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