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文化:中华择吉
12497200000009

第9章 节日择吉

在国人的观念中,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风俗,也是人们对吉祥追求和如意企盼的缩影。节日的饮食和习俗、节日的信仰和禁忌,无不在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本章介绍传统节日的有关择吉及忌讳。

一、春节

正月初一一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因为它居岁首,古代称之为“元旦”,又叫“三元日”,意即这一天为“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早在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迎春的娱乐活动日。汉武帝时,司马迁创造了《太初历》,确定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辛亥革命后,各省都督代表集会南京,决定使用公历,规定公历1月1日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在人们的习惯语中,春节又叫做“过年”。

1.年的来历

关于“年”,我国古籍《谷梁传·宣公元年》说:“五谷大熟为有年。”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也解释为“年,谷熟也。”可知古人是以每收获一次庄稼为一年,过年就表示一次庄稼收获完毕。年,是古代农事的记录,是庆祝丰收的日子。

“年”的名称,也几经变易,夏代称年为“岁”,商代改岁为“祀”,周朝才称之为“年”。不过,周朝那时的“年”是以建子十一月初一为岁首。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创造太初历,又重新使用夏代的夏历,确定以“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元旦。自此,我国从汉到清两千余年一直使用夏历,其间虽有几个帝王做过改变,但为时很短。年节,就一年一度以固定的日子沿袭下来了。

说到“年”的来历,民间还有个优美的传说。

相传商朝时期,岁时节日定得不准,人们无所适从。当时,有个叫“万年”的青年,以打柴为生。他生性聪颖,心灵手巧,看到五花八门的岁时节令,决心把节日定准,为天下人做一件好事。

万年上山砍柴,总琢磨着节令的事儿。他苦苦思索,从山上那移动的树影得到启发,动手设计了一个专门测日影记天时长短的日晷仪。天晴时测量天时长短的问题解决了,可一到天阴雾雨,日晷仪发挥不了作用,万年又从山上悬崖间的泉水有节奏的滴落现象中,悟出了道理,做了个五层漏壶,里面装有立箭,并在立箭上划分了100个刻度记时。就这样,他利用测量日影和漏壶滴水记时的办法,慢慢地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次,每个周期最短的那一天就在冬至,最长的那一天就在夏至。这样,定准了春分和秋分、夏至和冬至。

万年测定天时长短的消息不胫而走,传到了天子祖乙那里。天子祖乙喜出望外,立即将万年召进宫中,在天坛前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让他专门观测,并选派了12名童男童女让他调用。同时,下令停止了朝廷祭拜天神请求天神定节日的活动。这下,引起了朝廷节令官阿衡的嫉妒。他用重金收买了一名刺客,阴谋杀害万年。一天,当万年走上日月阁时,倏地从角落里飞出一支冷箭,射中了万年的胳膊。万年大叫一声,卫士闻声赶来,将刺客捉住,扭送到天子那里,天子将刺客处以极刑,阿衡也受到了惩罚。随即,天子登上日月阁,看望受伤的万年。此时正值年轮交替,万年感动不已,说:“此刻夜交子时,旧岁已完,新春又始,请天子定个节名吧。”天子高兴地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

寒来暑往,万年迎送了一个个晨昏,他仔细观察和精心推算,终于把历法定准了。当他将太阳历呈献给天子时,天子祖乙见他已是满头白发,银须飘飘,深受感动,特地把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并敕封万年为日月寿星。如今,人们过年挂上寿星图,就是为了纪念这位德高望重的万年。

这个传说,虽不足为据,但给春节的来历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由此,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浓厚的神话色彩中拉开了帷幕。

2.门神的传说

“门神门神骑白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这是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唱词,她唱出了春节人们贴门神,以求保护自家安宁的心态。

国人信仰门神的现象,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出现了,《礼记·曲礼》就有“春祀户祭”的记载,当时的“五祀”之中,门神就在祭祀之列。汉代,门神有了具体的姓氏,那就是古代的勇士成庆。成庆短衣大裤,手执长剑的画像张贴在西汉广川王刘去的殿门上。到了南北朝,门神改为神茶、郁垒两兄弟。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云:“岁旦,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茶、右郁垒,俗谓之门神。”神茶、郁垒被尊为门神,是因为他俩善打鬼驱鬼。

据说沧海之中,有一座度朔山,山上长着一株大桃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连绵3000里。桃树枝桠间的东北有一个鬼门,是万鬼出入之处。神茶、郁垒两位神将领受着黄帝的命令,把守在这里,一旦发现了危害人间的恶鬼,就马上用芦苇绳捆绑起来,送到山上喂老虎。这样,妖鬼们望而生畏,一个个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于是,人们在每年岁首,用桃木雕成神茶、郁垒的模样,挂在门上,使恶鬼不得入内,保护阖家一年平安。

唐代时,门神换成了太宗李世民手下的两员大将秦叔宝、尉迟敬德。他们变成门神也是因为打鬼有功。在明人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中,有这样一段神话:径河龙王因和卜算如神的袁守诚打赌,故意将行雨推迟一个时辰和落雨数量减少三寸八点,因此触犯天条被唐朝宰相魏征所斩。这件事,龙王事前曾向唐太宗求救,唐太宗心下应允,便邀魏征下棋。君臣对弈,不料到了午时三刻,魏征忽然在棋桌上睡着了。唐太宗以为这下龙王可以得救,谁知魏征却在梦中元神出窍赴天庭斩下龙头。从此,龙王便向唐太宗索命,闹得宫中鬼哭神号,人人寝食不安。正在危难之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敬德全身披挂,执铜持鞭,把守宫门,才镇压住邪祟。太宗大喜过望,但想到二位大将太辛苦,心中过意不去,于是诏画师将二人的威武形象画出,悬挂在宫门两侧,以代替真人守卫。后来,民间的百姓也争相效仿。至今,秦叔宝、尉迟敬德仍然履行门神之职,有的地方称他们为“白脸将军”和“红脸将军”。

在打鬼英雄中,人们传说还有一位专门捉鬼、斩鬼、吃鬼的鬼王钟馗。他是继秦叔宝、尉迟敬德之后,又一个被世间敬奉的门神。钟馗被尊为门神,也是始于唐王宫廷,其故事更加动人心魄。

据说唐明皇李隆基,有一年从骊山校场讲武回宫,忽然得了重病,御医们使出浑身解数,疗治了一个多月仍不见转机。一天深夜,李隆基梦中看见一个牛鼻子小鬼,身穿红衣,一只脚穿着靴子,另一只脚光着,靴子挂在腰间。这个小鬼环顾四周,偷偷盗走了杨贵妃的紫香袋和明皇的玉笛,正急忙奔出宫殿。李隆基见了大怒,大声呵斥。这时,突然出现一个大鬼,头顶破帽,身穿蓝袍,腰束角带,他一下抓住小鬼,用手剜出小鬼的两眼,接着又把小鬼撕成两半在口里咀嚼起来。唐明皇忙问大鬼姓名,大鬼上前奏道:“我本是钟南山进士钟馗,因科举考试落第,撞阶而死,死后成了鬼王,誓当除尽天下恶鬼妖孽。”

俄顷,唐明皇大梦醒来,霍然痊愈,于是,诏令大画家吴道子依梦中所见,画了一张“钟馗捉鬼图”。图画好后,李隆基看了赞叹不已,重赏了吴道子,又御示天下百姓,每年岁末挂钟馗图像镇妖驱邪。由于皇帝的大力推崇,钟馗占据了头号打鬼门神的地位。

以后,随着社会的更替,又出现了以历史上的著名武将为崇拜对象的门神,诸如赵云、马超,薛仁贵、盖苏文,燃灯道人、赵公明,萧何、韩信,岳飞、杨再兴等等。

继武将门神之后,后世又出现一了文官门神,称为“五福临门”或“纳福迎祥”,含有迎福进财之意。这样,门神上常常添画一些吉祥物,多用谐音取其吉利,如爵、鹿、蝠、喜、马、宝、瓶、鞍等,寓“爵禄福喜,马报平安”。即使像前面谈到的怒目圆睁、凶猛吓人的钟馗像,画面上也常配有蝙蝠或蜘蛛,蝙蝠的“蝠”与“福”同音,意味着“幸福来临”。门神崇拜,已由当初的驱鬼逐邪衍化为祈福求祥。形形色色的门神张贴在大门上,“良宵盛会喜空前”,构成了中华民族欢度春节的第一道景观。

3.春节的禁忌

新年第一天,谁都希望一年的开始百事遂意。有个好兆头。因此,禁忌极多,集中体现了人们趋吉避凶,祈求福佑的心理。

首要的一忌是不能扫地和倒水,怕因此带走了财气。这一大忌,似乎全国皆然。然而,大年初一,全家人团聚,再加上拜年的人们进出不断,吃花生、嗑瓜子、吃甘蔗、吃水果、吸香烟、剥下的壳、渣、皮、纸屑、烟头满地都是,不扫不行,于是人们就想出个变通的力、法一改往外扫为往内扫,象征财宝进门,扫好后装在撮箕里不倒掉,财宝便留住了。上海人往内扫地时还不住地念着歌谣:“一扫金,二扫银,三扫扫到个聚宝盆;聚宝盆上插金花,左金花,右金花,金花上掉下个金蛤蟆。”这样,破财就变成了发财,岂不美哉!《录异传》一书就说出了这一禁忌的来历。相传,有个叫欧明的商人,出外经商路过彭泽湖,常以钱财祭祀湖神。湖神青洪君为了报答情意,特邀欧明去水晶宫作客,并决意要欧明在宫中任选一件礼品。欧明推辞不得,只要了“如愿”。青洪君虽然舍不得,但有言在先,只好唤出了如愿。原来,这“如愿”是青洪君的佣人,一个美丽的姑娘,更是个无价之宝,你无论需要什么只要向她一说,马上就可以得到。成语“如愿以偿”就来源于此。欧明带着如愿回家后暴富起来,日渐骄横。有一年正月初一早晨,如愿起床迟了点,欧明挥鞭就打,如愿气恼不过,一下子钻到了秽土堆里。这时,欧明用钱杖敲打秽土堆,口里呼唤着如愿。如愿却永远消失了。欧明的家境很快败落下来。因此,大年初一忌讳扫地倒水,怕如愿(即人们想像中的财神)从扫帚里跑掉,或是从水里逃遁,使家道衰败。

这一天,还有其它许多禁忌,如:五更时不能躺在床上打喷嚏,如实在憋不住,必须赶快爬起来穿上衣服,倘若来不及穿而在床上打了喷嚏,将会一年多病;不能躺在床上聊天;门外有人叫唤不可回应,因为这天清晨在门外呼喊俗谓“呼鬼”,是绝对不能回应的;这一天不能吃开水泡饭,也不能用汤泡饭,否则不但出门必雨,而且注定一年里只有吃稀饭的“穷命”;还不准用剪刀,否则会断绝财路仕途,甚至断子绝孙,所以人们往往把刀剪藏了起来;这一天,小孩子不许说不吉利的话,为防止万一,许多家庭早贴上了“童言无忌”的小红纸条以破解;这一天,不能打破杯盘碗盏,打破了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紧说一声“碎碎(岁岁)平安”;这一天,妇女不可动针线,否则这女子一年到头和别人争吵不休或浑身会有针刺般的感觉;这一天,也不得下河挑水洗菜,因为河神封住了水埠头,凡人不得随便用水;这一天,无论有什么病痛也不得请医生,请医生会一年到头都生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总之,人人规规矩矩,绝不乱说乱动。

此外,还有忌丧葬、忌丧家拜年、忌吵架骂人、忌请医生、忌剃头理发等。又忌条凳倒地,因为人死停柩是搁在两条长凳上的,出殡时挹起棺材,踢倒条凳才起步,等等。

更有趣的是,为了正月初一顺顺当当,开个好头,家长们早在除夕的晚上就准备了干净的草纸,放在枕旁。初一早晨,小儿刚刚睡醒未开口说话以前,就急忙于草纸擦揩其嘴,称为“揩屁股”,意思是说儿童的口不足信,即使说了不吉利的话也只当是放屁。但孩子们何尝懂得这番苦心?他们只是对这种恶剧作发生兴趣,便模仿大人,到毛厕间里去拿张草纸来,公然地向同辈、甚至长辈的嘴上乱擦。被擦者绝不忿怒,只是掩口而笑,或者笑着逃走。于是满堂哄起热烈的笑声。

4.喜迎财神

正月初五,相传是五路财神(或称路头神)生日,一大早,人们就焚香放炮迎接财神了。清人顾铁卿《清嘉录》里,引了一首清人蔡云的《竹枝词》,描写人们迎接财神的情形说:“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财神爷是世人最为崇拜的神抵之一。直到今天,报纸、刊物、电台里报道农民聘请科技人员下乡扶持他们发家致富,文章的标题也往往使用“抢财神”、“请财神”等词汇。

财神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文财神是比干和范蠡;武财神则有赵公明、关羽,等等。

人们普遍敬奉的文财神叫“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他的绘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财帛星君脸白发长,手捧一个宝盆,“招财进宝”四个字就是由此而来的。

比干是商纣王的嫡亲叔父,为人耿直。他目睹纣王荒淫失政、暴虐无道的行径,多次劝说纣王,劝来劝去,纣王火了,他恼羞成怒地说:“我听说圣人心有七个窍。大家都说你是圣人,我倒想看看你的心有几个窍。”说完,马上叫人将比干开膛破肚,挖出了心脏。

后人将比干敬为财神,是因为他忠耿正直,公正无私。民间传说:纣王要挖比干的心,比干将自己的心摘下,走出宫网。他虽然没了心,但因吃了仙人送的仙丹而未死去。正因为无心,也就无偏无向,力、事公道。因之,人们将这位童叟无欺的正派君子敬为财神。

另一位文财神,是先从政而后经商发了大财的范蠡。范蠡原来不过是楚国宛邑三户村的平民,后来投奔越王勾践,成为越王勾践的大臣。他足智多谋,帮助勾践报仇雪耻。战胜了吴国后,知道越王勾践心胸狭窄,只能和他共患难,不可与他同安乐,便坚决辞官不做,驾一叶扁舟泛游江湖。后来,他到了齐国经营农业和商业,尤其喜爱盘弄珠宝,发了大财。他发财后,把赚来的钱财都散给亲戚朋友,最后在齐国的陶邑定居下来,自号“陶朱公”。范蠡是一位理财好手,人们尊他为财神,也是很自然的。

后来,财神又出现了武财神,以赵公明(赵公元帅)名气最大,人们礼拜最勤。赵公明的传说由来已久,在明人许仲琳的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说是道士赵公明在峨眉山罗浮洞修道,他不仅武艺高强,并且有黑虎、铁鞭和定海珠三大宝贝。后来,商封王召赵公明下山,他依照封王的旨意大破“十绝阵”,把姜子牙打得一败涂地。由于赵公明助封为虐,陆压散人在西岐山用“钉头七箭书”将他杀死。姜子牙得胜后,害怕赵公明阴魂报复,就封他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即财神,手下还有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神,主要管“迎祥纳福”。

元末明初,赵公明的形象被描绘为:头戴铁冠,手执铁鞭,面黑多须,胯下一只黑虎。这正是民间所祀武财神赵公元帅的典型图像。

再后来,赵公明的财神画像皆黑面浓须,顶盔披甲,持宝擎鞭而不骑虎。画像周围,常画有招财童子、聚宝盆、大元宝和珍珠、珊瑚之类,以显示财源茂盛。

值得一提的是,赵公明还被奉为门神。大概到一了明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风尚也随之改变,所谓“金令司天,钱神卓地”就是很好的概括。金钱在人们心目中地位日益重要起来,人们都企望有一位神通广大的人能保护其经济利益不受侵犯,于是他们打起了赵公明的主意。在他们看来,赵公明道术高超而又生财有道,为何不把他绘贴门上,保护自家的财富不受侵犯呢?这样,赵公元帅既当财神又当门神,“一身而二焉”,其影响就当然很不一般了。

武财神,还有一位是关羽。

关羽,字云长,俗称关公。山西解州人,三国时为蜀国大将,以忠义著称于世。他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情同手足。他屡建战功,留下了秉烛达旦、千里寻兄、过关斩将、义释曹操、单刀赴会、刮骨疗毒、玉泉山“显圣”等千古传颂的故事,深受中华民众的敬仰。历代帝王把他作为忠义的化身,先后有16个皇帝为他御旨加封,追封为“武圣”,与“文圣”孔夫子齐名。尤其是明代,关羽被加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夭尊关圣大帝”,其地位更加至尊至上。关羽成了天神,民间都相信他具有司命禄、佑科举,乃至招财进宝、庇护商贾等多种法力。因此,正月初五,商家贾人要给关圣大帝朝拜一番,以求关圣君保佑其大发利市。如今,曾为三国古战场的湖北当阳市,响亮地提出“依托关公文化,实施名牌战略”,生产出的“关公义酒”,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中国三国学术研究会副会长李悔吾教授,特地为当阳关公酒厂题诗赞道:“温酒斩华雄,威名震寰中。当阳有佳酿,屈指数关公。”

在关羽的故里山西运城地区,更是多次举办了“关公文化节”,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吸引了大批港商进行商品交易活动,利用外资达千万美元。关羽,这位武财神,还真的给人们带来了财富,难怪商家贾人新年之际要敬奉他了。

二、民俗的其他主要节目

在民间乡土社会的观念中,除春节外,还包括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以及正月十三祭刘猛、二月初二祭土地等等。下面择要予以介绍。

1.管蝗虫的刘猛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国人在敬奉诸神的活动中,祈盼农业丰收,于是创造出了一个专管害虫的虫神-刘猛将军。

说到农业虫害,最严重的莫过于蝗虫。据历史文献记载,我国主要蝗灾区华北平原,平均每六七年就发生一次大蝗灾。蝗灾发生后,官民想方设法驱蝗,邻县之间扯皮之事不断发生。据说,有个叫米元章的人任雍丘县令时,邻县发生蝗灾,其县尉带领全县老百姓日夜驱蝗,上上下下都说是雍丘县将蝗虫赶到了他们那里。于是,县尉一纸最后通牒下到雍丘县:“请勿以邻为壑。”米元章看了来文,当即写了一首诗回敬:

蝗虫原是飞空物,天遣来为百姓灾。

本县若还驱得去,责司却请打回来。

人们御灾无术,只好寄情于神灵,于是,请出一位专司驱蝗的刘猛将军。

刘猛将军正月十三日出生,人们在这一天祭祀他,请他保佑种田种地不发生蝗虫灾害。刘猛并不是这位虫王爷的姓名,而是指一位姓刘的猛将军。那么,这位将军究竟是何人呢?有人说他是南宋抗金名将、四大元帅之一的刘錡;也有人说他是刘錡的弟弟刘锐;还有人说他是南宋绍兴年间主张辅祭的刘宰;更有人说他是元代人刘承忠。总之,他是一位善于驱蝗虫的猛将。

这里,且说说刘錡。

刘錡,甘肃静宁人,为著名的“八字军”(全军将士脸上皆刺有“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故名)的统帅。在《说岳全传》中,刘錡将军曾大破金兀术的金龙阵和“铁浮陀”,立下赫赫战功。

刘錡后来受奸相秦桧排挤,被革去军权而做了地方官。他为官一任,造福万民,在任上整顿田亩,治理水患,为老百姓干了不少好事。后来因为驱蝗有功,宋理宗封他为“扬威侯天曹猛将。”古人认为刘将军“生则敌汽效忠,死而捍灾御患,其世祀也固宜”,说他死后做了虫王爷,是当之无愧的。

无锡有座刘猛将军庙,庙联这样赞颂道:

卧云保岩疆,狂寇不教匹马返;

驱蝗成稔岁,将军合号百虫来。

刘猛将军为国为民如此尽忠,人们庆贺他的诞辰日也就隆重。官方要进行祭祀,民间还要举行热闹的迎神赛会,抬着他的神像游街。《河南文史资料》第五辑中的《开封春节钩沉》一文,对人们供奉刘猛将军的情形作了如下描述,据此,农家祭祀虫神可见一斑:

正月十三日为刘猛将军诞辰。开封有刘猛将军庙,供有木牌位,上刻“敕封扬威侯天曹猛将之神位”。开封郊外乡民,每至神诞日夜晚,结队鸣锣击鼓,集于庙前,架木柴成井字形,举火焚之,烟焰烛夭,名之曰“烧蝗”,以为可以避蝗灾。然后人们手持火炬,呼啸而去。

2.元宵节的传说

正月十五是传统的“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道教把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元宵节”的正式确定在汉朝,而关于元宵节的起源有四种不同的说法,其中以民间传说的东方朔诓骗汉武帝最具传奇色彩,也最为人们称道。

相传汉武帝时,朝廷里有个叫东方朔的文人,他个子虽矮,却足智多谋、滑稽风趣,常在武帝面前逗乐,汉武帝很喜欢他。有一天,东方朔到御花园给武帝摘梅花,见到一位宫女泪流满面,正欲投井自尽,东方朔急忙上前拦救。一打听,原来这宫女名叫元宵,自选入宫闱后,深居宫中,与世隔绝,她想念父母双亲,却总不能团聚,思念之情难以解脱,便想一死了之。

东方朔问明了情况,便心生一计,到长安街头卖起卦来,并到处宣传:“长安在劫,火焚帝阀,十六天火,焰红宵夜。”一听说火神君将派员火焚帝宫,京城里一片恐慌,汉武帝听说,也胆战心惊。东方朔看到这些,连忙向武帝献计,十五日夜晚宫廷内人员一律外出避灾。并请武帝传谕京都臣民一齐动手做灯,将大街小巷,庭院屋门统统挂上红灯,装作满城熊熊大火,以欺骗火神君不再派员降灾长安。这还不够,他又说火神君最喜欢吃汤元,宫中的元宵姑娘做汤元的手艺最好,让她做些汤元,由万岁焚香上供、敬奉驾临长安上空的火神君。这样,即使火神真的来长安,或许会悯天怜人不降灾难。

武帝听罢,欣然同意。于是,长安城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城内城外的官员、百姓都上街观灯。当晚,元宵的妹妹领着父母进城观灯,元宵见到了父母,她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诉说衷肠。元宵姑娘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闹了一夜灯火,京都长安安然无事,武帝大喜。此后,每年到这一天,晚上张灯放焰火,虔诚供汤元,相沿成习。因十五上供的汤元数元宵姑娘做得最好,人们为了纪念她,就把汤元改叫元宵,把这一天叫做“元宵节”。自此,中华民族增添了一个十分热闹的节日。

然而,比较可信的元宵节起源是与周勃、陈平等人平叛诸吕有关。据记载汉惠帝刘盈死后,其母吕雉篡位,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吕雉死后,周勃、陈平等人协力于公元前180年扫除诸吕,拥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因勘平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所以每到了这天晚上,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以示庆贺。古时正月又称元月,“夜”在古语中叫“宵”,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到后来,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还有一说,将元宵节的起源后移到东汉明帝刘庄。刘庄喜好佛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对佛教感兴趣的皇帝。当时,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知道了印度也有张灯结彩的习俗。刘庄为了推崇佛权,就下令正月十五“烧灯表佛”,用以象征佛家学说大放光明。此举流传到民间,士族庶民,一律于正月十五夜晚张挂华灯。《事物纪原》记载说,汉代西都长安城有执金吾负责宵禁,“晓瞑传呼,以禁夜行”,唯有正月十五夜晚,皇帝特许执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允许百姓踏月观灯。这就是元宵节时许多地方写有“金吾不禁”的由来。

第四种说法与道教有关。他们认为元宵节起源于汉朝皇帝祭祀太乙神。太乙是位至尊至贵的神,祭祀时全城张灯结彩通宵达旦。

3.古人对土地的崇拜

二月二日这天,又是民间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在老百姓所敬奉的神抵中,土地神是地位较低而又心肠最好的一位,人们亲近他,供奉他,称他为土地公公、上地爷爷。

土地神的前身是社神。东汉应劭所撰《风俗通义》引《孝经援神契》道:“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以为社而祀之。”敬土地,是分了档次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建立后,全国性的大土地神名为“后土”,由国家祭祀。现存的北京社稷坛,就是明清两朝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处所。社稷坛为正方形露台。寓“天圆地方”之意。坛上铺有五色土,中为黄土,东为青土,南为红土,西为白土,北为黑土,土由各地贡来,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坛中央有社主石,又名江山石,表示江山永固之意。我国以农业立国,将社稷奉为国家的象征,所以,天子每年春秋都要在此举行大典,祭祀土神和谷神。地方乡里的小土地神,名“社公”或“当坊土地”,其在基层,便由各地自行奉祀。

敬奉土地神,起源于远古人民的土地崇拜。土生万物,中国以农立国,土地是人民的“衣食父母”。人们平时所说的“穷窝难舍,故土难离”,“土地无偏心,不负勤劳人”,莫不是珍惜、崇敬土地的心理反映。

说土地公公地位较低,是因为民间几乎每个村都有土地庙,土地庙十分简陋,有的地方连塑像也没有,简陋到只有一个写着“土地公公之神位”的木牌子或一块石碑。清人李凤翧的《觉轩杂录》中,就这样记述过:“土地,乡神也,村巷处处奉之,或石室或木房。有不塑像者,以木板长尺许,宽二寸,题主曰某土地;塑像者其须发皓然,曰土地公,妆髻者曰土地婆,祀之纸烛肴酒或雄鸡一。”因之,土地公公有真名实姓的很少,大多数是通用的土地爷。土地公公常常用泥塑或石雕而成,形象为一穿长袍戴乌帽、慈眉善目、银须飘洒的白发老翁。他旁边的老妇人就是土地奶奶。当然,也有极少数的土地公公具有真名实姓,有的地区就尊崇唐代韩愈为土地神。传说韩愈由其侄子韩湘子带上天堂成仙后,总惦记着凡间的老伴,凡心难除,于是被贬下人间为土地,并且在土地庙里和老伴朝夕相处。

土地神受人爱戴,在于他肯行善事,给乡民以诸多帮助。从缔结婚姻到求生贵子,从捉贼追赃到保佑风调雨顺,他都尽量满足要求。黄梅戏《天仙配》中七仙女就是靠土地公公才与董永结为百日缘的。湖北大冶流传一则土地公公有求必应的趣事:一天下午,从东南西北方向同时来了四个人,都求土地公公帮忙。打鱼的要明天出大太阳好晒干鱼,种菜的要明天下雨好下菜秧子;两个驾船的一个要刮东风逆水行舟,一个要刮西风好顺流而下。土地婆听了左右为难。一筹莫展。土地公公一下子就想出了办法,他说:“早起东风晚刮西,顺风顺水船如飞。夜里下雨日里晴。鱼也干来菜也青。”四个人各不相同且彼此对立的要求都得到了满足,大伙都称赞土地公公会办事,欢喜而去。

土地神的职责,只是管理某一地面或某一地段。在湖北沔阳,老百姓有这样的习俗:通常一个土地神管十户左右,每户敬奉一年。到二月二日这一天,这十来户的户主就聚在供奉的主人家,一起烧香祭拜,觥筹交错庆贺一番,然后从这一户搬到另一户去。土地公公,原来是乡间的一位“吃派饭”的神。

然而,土地公公享有一项特殊待遇-有老婆相伴。这是除玉皇大帝外,其他任何神低都不得享受的特权。土地神虽说在地头乡间,夫妻俩却能厮守在一起,恩爱有加,倒也快活自在。

4.端午节的民俗

农历五月五日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又叫重午节、端阳节。这个节日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它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中华三大节日。

“端者,初也。”因此,“初五”也就是“端午”。而古代五月正是“午月”,“端五”又写作“端午”。这“五月五日”的两个“午”字重复,故又叫“重午”。古人还把“午时”当作“阳辰”,于是“端午”也可以说成“端阳”。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各地说法不一。影响最大的一说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五月五日这天抱石自沉湖南泪罗江,人们为了救他,竞相划船寻觅并向水中抛粽子。这一说法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还有的认为过端午是为了驱邪避毒。《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士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攘毒气。”《风俗通》中也这样述说:“五月五日以彩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古人认为,“善正月,恶五月”,五月是个多事的月份,这是一种“恶日说”。俗传“不举五月子”,即不把五月份出生的孩子抚养成人。东晋北海郡人王镇恶生于宁康元年五月初五,其父母不悦,大有弃之意图。后来,他做了皇帝刘裕的大将,其名字叫镇恶,就含有镇服恶日之意。

在江浙一带,人们认为:“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伍君就是吴国大夫伍子胥。他因遭谗言诽谤被吴王夫差所杀,并将其尸首装入皮袋里,扔入钱塘江。从那时起钱塘江便常常掀起怒潮,人说是伍君显灵。他的女儿曹娥便在这夭驾舟,去拜见父亲。人们出于对伍子胥的崇敬和对曹娥的同情,便驾舟相伴,后来演变成竞舟活动。

现代学者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即古代吴越人-一个龙图腾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古吴越地区百姓断发纹身以像龙子,他们每年五月五日举行图腾祭。

还有的认为端午节源于夏至,即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范哗的《后汉书》就持此说。

端午节的主要活动是龙舟竞渡,其主要目的也是“拯救”屈原。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云:“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泪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揖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屈原出生在湖北秭归县三闾乐平里,战国时代楚国人。由于他学识渊博,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便做了楚怀王的左徒。他主张对内“举贤授能”、“励精图治”,对外“联齐抗秦”,最后达到统一中国的目的。然而,他的这一政治主张却遭到楚国一班奸臣贼子的反对,他受到排挤和陷害,被顷襄王放逐到湖南一带。他流落在洞庭湖畔,不久,又听到楚国都城被秦国军队攻破的消息,亡国之痛难忍,于是就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

龙舟竞渡,全国流行,荆楚大地尤盛。清《月令粹编》转引《岳阳风土记》云:“岳州濒江诸庙,皆有船四月中旬下水,击画鼓,人歌以擢之。”唐人张说《岳州观竞渡》诗云:“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张建封的《竞渡歌》更是写出了龙舟竞渡的激烈场面:“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掉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干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宋人庄季裕《鸡肋篇》记述江陵地区的竞渡情形说:“湖北以五月望日为大端阳,泛舟竞渡,逐村之人,各为一舟。”明代“公安三袁”的袁中道《午日沙市龙舟》诗云:“旭日垂杨柳,倾城出岸边。黄头郎似马,青黛女如仙。龙甲铺江丽,神装照水鲜。万人齐著眼,看取一舟先。”这些诗文,无不生动地刻画了龙舟竞渡的激烈和壮观。

处于荆楚腹地的沔阳州城关--沔城的赛龙舟,独树一帜,别有趣味。

沔阳州治所沔城建于隋代,是一个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古县城,历来为郡、州、县长官所驻节。唐高宗时的一代名相狄仁杰,曾任沔阳刺史,至今,古城还有“狄梁公问政处”遗址。沔城赛龙舟与众不同的是:不设标不夺标不颁发奖品,但竞渡却异常激烈。城东门外的莲花池,水面宽广,四周绿柳成荫,能容纳成千上万的观众。莲花池西北角的半球形小屿-屈子台,相传是屈原流放汉沔时逢渔父作《渔夫》之赋的地方,著名的沔阳州八景之一的“沧浪渔唱”也在此。沔城人赛船,谁先跳上屈子台,谁就是胜家,屈子台成了竞技的目标。

沔城有五个城门,即东门、南门、古柏门、建兴门和九贺门。五城门中,前四门的主要街道在城内,为龙舟竞赛的一方;九贺门的主要街道在城外闹市区下关,连同城外的的红花堤、七里村、小桥和江北四码头为竞赛的另一方。所谓“五门四码头”,实际上是指龙舟竞赛时城内城外两大阵营的对垒。为了区分,城内四门的龙舟,依次为金黄、翠蓝、朱红、白色;城外的龙舟则依次为水红、浅黄、深蓝、绛色、老红五色。五彩斑斓的龙舟在水面上游弋,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四周的船迷们妆红着绿,撑伞摇扇,摩肩接踵,好生热闹。

首先对垒的是城内建兴门和城外小桥的竞赛。一阵土铳剧响,观众的目标都集中到池南八角地一角了。原来,建兴门的白龙舟盯上了小桥的绛色龙舟。白龙舟在前一二十米,明显占有优势,掌头者一面用手旗约战,一面暗示划手放慢速度,以使绛龙舟上的人上当。绛色龙舟上的人心中有数,他们扳动尾舵,扭头便走。白龙舟扭向紧追,绛色龙舟上的人又斜向划行,并频频挥动手旗,表示既不示弱,又不上当。这样辗转游弋,终于,白龙舟、绛色龙舟和南门的翠蓝色龙舟三龙平行在距八角地约200米的水面上了。经各自目测,认为条件相当,不会吃亏,于是开始比赛。这时划速加快,各自的码头也以土铳助威,在观众“划呀划”的急叫声中,三船直奔目标,领头者各自跳岸不分胜负。然而,各船的掌头者、划手及本码头的船迷却认定己方取胜,掌头者骑上自己的龙头,开始第一波的“乐乐”,划手们挥动挠板,高呼“乐乐乐”;掌头者又用各种不同的旗语炫耀自己,嘲笑对方。一时,“乐乐”声、铳声、鞭炮声、锣鼓声交织在一起,组成欢乐的大合唱。龙头上彩带飘舞,赛船上旗帜飞扬,划手红衣红帽,掌头者绶带绸袍,加上形形色色的船迷呐喊助威,一直是这边“乐乐”,那边“紧鼓”,不是南面喊划,就是北面叫胜,扣人心弦。

随后是南门的翠蓝色龙舟和江北的老红色龙舟分别在南北两方约300米处争夺屈子台。“紧鼓”之后,两船旗鼓相当。观众正为这硬打硬拼的竞赛喝彩时,而散弋在池西边角的水红色龙舟,趁翠蓝色龙舟和老红色龙舟“紧鼓”之际,从斜刺里冲出,冲在两船前面抢先跳上了屈子台。这种不光彩的“撮短水”,被观众和船迷们横挥芭扇,表示谴责。于是,人们也把九贺门谐称为“狡猾门”,引起笑声一片。

再说七里村的深蓝色龙舟和建兴门的白龙舟另一场夺屈子台的竞赛。七里村是武术的老窝,而白龙舟素有“划手身轻似燕,划速快捷如飞”的美称。这两队的比赛,观众十分关注。竞赛开始,除锣鼓声外,再无他音,龙舟宛如腾云驾雾一般。突然,“通通”一阵铳响,人们发现白龙舟窜上前两丈多远,掌头者正准备跳台时,只见深蓝色龙舟的掌头者撩起衣襟,纵身一跃,横跨一丈多远,抢先跳上屈子台,四面八方的人纷纷喝彩。原来,这蒋姓掌头者身怀绝技,他瞄准风势水势能一跃三丈来远。深蓝色龙舟打起“乐乐”声,竖起大拇指,炫耀自己的胜利。

争夺屈子台,不光是掌龙头者要有精湛的功夫,那划“头份”桡板的人也要力大无比,方能力挽狂澜。且看古柏门的朱红色龙舟和小桥的绛色龙舟的一场比赛。这一对子功力匹敌,都是能打硬仗的好手。几分钟内两龙舟齐头并进,难分伯仲。快接近屈子台时,绛色龙舟突然鼓足劲头,加大划速,抢在朱红色龙舟之前,眼看就要捷足先登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朱红色龙舟上的“头份”划手,嗖地跨前一步,用挠板将掌龙头的夺标手撮上屈子台。顿时,船迷们沸腾起来,在狂热的“乐乐”声中,一把把油纸伞挥成了光架子,一顶顶草帽子扔得满池飞;一个抱小孩的船迷竟将孩子的屁股当锣敲……朱红色龙舟的“头份”划手的惊人举动,成为人们的美谈。

5.古人对月亮的向往

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

“中秋”二字,始见于《周礼》:“中春昼,鼓击士鼓吹幽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按照我国古历法的解释是:“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叫”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称”中秋“。十五日夜,当一轮明月悬挂中空,人们望着玉盘般的明月,自然会想到家人的团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因而人们又把中秋节称为”团圆节“。

月亮,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物体呢?千百年来,曾引起人们无穷的遐思与猜想。《唐逸史》中,记载了唐明皇夜游广寒宫的故事。故事说八月十五日夜,鄂州人罗公远与李隆基一块在宫中赏月,他对玄宗说,愿同陛下一起去游月宫,说完就将拐杖向空中掷去,化为一座银色的桥。罗公远请玄宗一同登桥,走了数十里,来到一座大城门前,玄宗抬头见匾上写着”广寒清虚之府“,只见几百个白衣仙女,在宽阔的庭院里翩翩起舞,奏着霓裳羽衣曲……

这个传说,反映了人们对月亮的向往。其实,月亮是一个荒凉、坎坷、万籁俱寂、没有生命的星球。月球基本上是一个圆球形,直径为3476公里,相当于地球的四分之一。其表面积是地球面积的十四分之一,差不多与亚洲面积相等。体积只有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它的引力只有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在月球上走动,谁都会轻飘飘的,一跳就可以跳六七米高。

古人云:“一片冰心在玉壶”。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月球上还有水冰,而且北极地区的水冰是南极地区水冰的2倍。近年来,美国科学家采用“月球勘探者”探测器探测月球,发现月宫里藏有水,按照目前用中子光谱仪测量可达到的月面深度。.5米计算,月球上水的总储量大约在1100万吨到3.3亿吨之间。月球水冰的发现,将极大地激发人类登月的愿望,加快人类开发和利用月球的步伐。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本身不发光,月光是太阳光反射的结果,那么,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呢”?

当地球在月亮和太阳的中间,月亮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全部对着地球时,我们就看到“满月”,也称之为“望”。这时我们所见的月亮面最大,月亮也应是最明亮的。

八月十五这天,正值秋分前后,太阳光差不多垂直地射在月亮上,因此月亮反射的光线较强;同时,地球上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空气中的水汽较少,吸收和反射光线的能力大大降低,空气的透明程度也较好,月光能顺利地照到地面口在晴朗的夜空,悬挂着一轮圆月,这时的月亮看上去就显得分外明亮了。

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祭月和赏月的习俗。《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即拜月之意。祭月,其对象是月神一也称作太阴星主、月姑或月宫娘娘。每当中秋月上时,人们设案燃香,陈列月饼瓜果等祭品拜月亮。祭拜完毕,焚烧月光纸,撤下供月食品,散给家人。有趣的是,祭拜月神时,男子只能在一旁观看,不得参与拜月,有的地方甚至要求男子回避,因为月亮是阴象之物,所以拜月纯属女人之事。

云南傣族人中秋拜月,是在月亮升起来以前,在小土房顶上置一方桌,桌上四角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圆饼上插一炷冷香,月亮升起时点燃冷香,对空鸣放火药枪,男女老幼行拜月礼,然后围坐在一起吃饼赏月,直至半夜。

江苏苏州地区,人们称常月叫“走月”。中秋月夜,衣着时髦的姑娘们,有的单独外出借月幽会,与心上人倾诉衷肠;有的结伴而聚,托月寄情;更多的是三五成群的妇女们走街串巷,互拜亲朋,寓月圆人亦圆之意。天上的月亮时隐时现,地上的游人穿梭往返,形成一幅韵味别致、多姿多彩的“走月图”。

湖南侗乡人的中秋“偷月”更别有风趣。晚上,姑娘们打着花伞,悄悄地来到自己心上人的菜园里,借着月光采摘菜园里的瓜果,希望月宫仙女为她牵上红线,托月做媒。倘若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那姑娘就会喜上眉梢,因为这预兆两人相亲相爱,白头偕老。

江南等地的农村,还有中秋送瓜的趣俗。倘若结婚后数年不育,其亲友就会去菜园里“偷”冬爪一个,以彩色绘成人面的形状,再以衣服扎成人形,在中秋晚上请寿长命好失抱着,敲锣打鼓送到她家,把瓜放到小夫妻的床上,用被子上,口称“得瓜得瓜”,以期“种瓜得娃”。摘冬瓜时.不能让瓜主知道,否则就不灵验了。瓜钱可以留在瓜田里,或是事后补交。有些地方则希望别人送南瓜,“南瓜”谐音“男娃”。

到了魏晋,已有中秋赏月之举。据《晋书》记载:“谕尚书镇牛渚,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中秋赏月,最盛的要数宋朝。《东京梦华录》云:“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目睹柔和淡雅的月色,历代文人墨客诗兴勃发,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李白旷达豪放,笔下的月色意境开阔:“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使人击节三叹。杜甫抱负远大,他笔下的月色气势恢宏:“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王维遁迹空门,向往佛事,笔下的月色清寂超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苏轼一生不得志,苦闷中寻求解脱,发出的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慨叹。

古人赏月,一往情深,以至于发展到听月。明代翰林编修黄志清,曾建台阁“听月楼”,有人问他何以能“听”,其夫人邱应仪赋诗答道:

夜静高楼接太清,

倚栏听月正分明。

摩空倪兀冰轮转,

捣药铿锵玉杆声。

曲罢霓裳声细细,

斧柯丹桂韵丁丁。

忽然一阵天风鼓。

吹下婢娥笑语声。

相传,清代大学士张玉书也写过《听月诗》,其诗云:

明月高楼接太清,

楼高听月分外明。

扶车咿呀冰轮转,

捣药丁冬玉杵声。

乐奏广寒声细细,

斧修丹桂响铮铮。

无云天际香风起,

吹落嫦娥笑语声。

这两首听月诗,均化无为有,由形言声,将月宫里的传说融于一体,摹写出真切的“听月”感受。你听,扶车冰轮辗转吱呀吱呀,蟾蛛玉杵捣药叮叮咚咚,广寒宫宫女婆娑起舞,霓裳羽衣曲婉转悠扬,高大的桂树下吴刚挥斧砍伐,嗵嗵声震荡山野,一阵清风,又送来嫦娥银铃般的笑声,如此热闹欢快的音响,交织成一场月宫大合唱,怎能不叫多情善感的文人墨客勃发诗兴呢?

谈到听月,还真是妇女们的一项神秘的活动。人们叫“听香”,也有的地方叫“听响”。其方法是妇女在家中所供奉的神像前,点上香烛,向月神祷告,或卜财运,或问子息,如此这般请示过后,再拈香出门,根据在路途窃听到的声音卜测某项事情。此种风俗,在台湾及闽南较为盛行。

6.家家户户祭灶君

中国人过年真是隆重极了,大年之前,还要过一次小年,这犹如举行一次盛大的运动会,之前要进行一次预赛。腊月二十四日,俗称“小年”,这一夜,家家户户要祭灶神,即送灶君上天。

灶神,又称灶君、灶王、灶王爷、灶君菩萨等。

我国最初的灶神是一位女性,《庄子·达生》云:“灶有髻”,这位神抵著赤衣,状如美女“。汉代以后,出现了男灶神。这些灶神都是很有地位的人物。《淮南子》说:“黄帝作灶,死为灶神。”又说:“炎帝于火,死而为灶。”《五经异议》则认为:“火正祝融为灶神。”人们让极受敬仰的黄帝、炎帝和火神祝融来充当灶神,灶神的规格之高是空前的了。

以后,有关灶神的传说越来越多,几成定论的灶神是张单。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卷14载:“灶神名隗,状如美女。又姓张,名单,字子郭。夫人字卿忌,有六女皆名察洽,党以月晦日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三百日,小者夺算,算一百日,故为天帝督使,下为地精。”原来,这张单是一个有六个女儿的人,常在每月的月末上天,向玉皇大帝打小报告,被举报者,大错则减寿300天,小错也要折寿100天。玉皇大帝派他专司监察之职。看来这灶神端的了得,是个不可怠慢的人物。

灶君既然成了主宰各家各户命运的“司命”之神,人们对他岂敢礼不周到?宋代诗人范成大有一首《祭灶词》,描述世间人们千方百汁地讨好灶王爷的心理和行为,虔诚之中又很有幽默感: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

男儿酌酒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大触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民间祭灶,实际上是用酒食来收买和讨好灶神,以免他瞎说乱讲,降灾于人。这样,古代神圣庄重的信仰便趋于滑稽可笑了。《灶君宝卷》中就特地申明说:“更有腊月二十四,子时灶君上天庭。大小一家功与过,奏与玉帝得知闻。本年正月初一日,子时回位坐神庭。来迎去送宜诚敬,不可忽略慢灶君。本是礼时求吉庆,不是媚灶等王孙。”民众祈求吉庆的心理可见一斑。

在文人的笔下,更有借祭灶来诉说自己清贫的苦衷,唐代诗人罗隐的《送灶》诗就这样喟叹道:

一盏清茶一缕烟,

灶君皇帝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

为道文章不值钱。

对灶神,既然惹不起,又躲不起,只好在上供时想点办法。于是每年腊月二十四祭灶时,有的用糖敬它,好把灶王爷的嘴巴粘住,使它不能乱说话;有的用酒糟涂抹灶门,这叫“醉司命”,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笔者故乡沔阳人送灶神,通常为灶君备足一份干粮,以及马料(七节稻草)、茶叶,还放一块麻糖,用茶盘端到灶门口,让灶神心满意足地上天;到了除夕,又焚香化纸,将它接回家与家人一道过年。

民间谚云:“男不玩月,女不祭灶”。祭灶,是男子的活动。此外,祭灶时,人们还在灶神的画像旁贴上这样一副对联:

上天言好事;

下界降吉祥。

这就是人们大献殷勤时心迹的真实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