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小老鼠琵科
12493100000021

第21章 戴记号牌的大雁(1)

(第一章)

白顶母雁伏身站在鸟房边上,用硬嘴使劲去啄它脚上拴着的绳子。但是,一旦它听到有人走近的脚步声,就立刻停下来,伸直脖子昂起头。

单从外形上看,它与家鹅没有什么两样,只是个头要小得多。

但仔细看,还是能看出它是一只野生飞禽。它的羽毛鲜亮而光滑,这是所有家禽所不具备的。

另外它的体型非常匀称,十分健壮,前胸舒展宽阔,脖子微曲。它的腿比家鹅更短,但是脚蹼撑得特别宽,走在地面上能够更稳当一些。头顶上一块半圆形雪白的斑块特别醒目。

当父子两人走近大雁的时候,它高声叫着躲开了。但是结实的绳子又一下把它猛地拉了回来,它被拽得翻了一个跟头趔趄。咪撒的爸爸趁此机会,从后面一把抓住了大雁的翅膀,一下抱了起来。

爸爸对咪撒说:“快把绳子解开。”

在咪撒解开拴住大雁脚杆的绳子过程中,它一直拼命想要挣脱。咪撒的爸爸甚至都要抓不住它了。

绳子终于解开落到了地上,爸爸对咪撒说:“好了孩子,现在我们向白顶大雁再见吧,咱们祝它一路顺风!”

咪撒伸出手去要去抚摸大雁的背上的羽毛。大雁却使出全身力量挣扎着,它伸出硬硬的嘴喙去啄咪撒的手,并大叫着吓唬他。咪撒可不想让大雁再啄一次。他已经尝过这种苦头了,他腿上那块一片斑痕一直挂了半个月之多。

爸爸笑着说:“小伙子,别怕它!我抓着它的脖子它怎么会啄到你呢。脚环和钳子在我右边的衣袋里,帮我拿出出来。”

咪撒帮爸爸掏出了这两样东西,交给爸爸。爸爸接着说:“现在把脚环打开,套到它腿上。好了没有?嗯,再用钳子捏紧。好,就是这样。现在,如果它再落到别人手中,咱们就能知道它的情况了。”

咪撒半信半疑地嘟囔了一句。爸爸说:“哦?这好像是你说的对吗?你看到脚环上镌刻的地址和门牌号码了吧?如果再有人捉住了咱们这只白顶大雁,那他就会按照脚环上的地址,把大雁的情况写信告诉莫斯科的鸟类保护协会。我呢,不是已经写信给协会寄去了吗,请他们转告我们大雁的情况,到什么地方了?被什么人捉住的?等等,明白了吧?”

咪撒仍然疑惑地说:“明白,我是明白了,但我还是有点不相信,再次捉住它的是好人还是坏蛋呢?”

爸爸说:“那你怎么就料定它不会落到好人手上呢!好了,现在我们来放飞它。我的手都抓累了,马上就抓不住它了。”

爸爸把大雁使劲向空中抛了出去。白顶大雁呼扇着大翅膀,在很低的空中绕着圈子飞。但当它忽然发觉自己已经不再受到绳子的束缚时,它立刻奋力向高空升去,它飞越了围墙,飞到房顶上空。

它在空中发出欢快的鸣叫声:“噶!噶!”

仅过了大约一分钟,空中只能看到一个小点了。

父子俩人一直目送着它远去。爸爸让咪撒把写好的信,寄给保护鸟类协会。

(第二章)

白顶大雁飞翔在高高的云端。风在耳旁呼啸。再没有其他鸟儿飞行在它的身旁,它迅速而欢快地穿行在五彩的云朵里。大雁俯瞰着大地,到处只有一团灰暗,泛着亮光的只有那些洼地里的积雪。

忽然,它看到在它的更高空,一动不动地伸展翅膀浮翔着一群黑鸟。偶尔会有一只收拢翅膀,迅捷地降到低处,并对地面发动突然袭击,然后迅速返回天空,回到鸟群中。

原来是一些白嘴鸦。它们飞得太慢了,因此不一会就从大雁的视野中远去了。

大雁继续向前飞行。从它重获自由之后,已经一直飞了几个钟头了。大雁现在当务之急是尽快找到它的同类,好加入它们的团体中,以便完成秋季漫长的迁移。这种迁移每次都充满了危险。

但大雁一直飞了几个小时,竟没有看到一只白顶雁。它正飞向半年前被猎人捉住的地方,因为它熟悉那个地方。那里是海边。万里迁徙飞行,必须到那里停泊休息。它与其他同类,还包括天鹅、野鸭、鹬鸟以及另外一些栖息在海滨的鸟,共同组成一个很长的飞行队伍。但就在那次长途飞行中,它与它的同类,其中包括它的爱侣——一只公白顶大雁——失散了。

或许它现在再到那个熟悉的地方,能够很快重新找到自己的“老公”呢。当时它被猎人装在一只严密的袋子里,所以它不知道是沿哪条路去的彼得堡。但大雁具有自己指示方向的本能。

长时间快速的飞行,大雁却不会感到累:鸟儿从不会想到休息。翅膀每扇动一次,都会把新鲜的空气灌进肺叶里,肺叶就像一个大气囊,它再将氧输送给全身的细胞。大雁在飞行的时候,甚至都用不到骨骼参与工作。使翅膀产生扇动的那些肌肉,在一推一拉的同时,也对这些气囊拉挤、伸缩,空气就可以自由出进,呼吸顺畅。因为大雁就像在地面一样呼吸均匀。它只有饿了才会主动降到地面。

白顶大雁也开始饿了,它有了一种明显的疲倦感,扇动翅膀也有些困难了。它在空中慢慢降低高度,以便于选择觅食的地方。

单独觅食是很危险的。常常有鸟儿只顾钻到水里或在地面吃东西,却忽略了正埋伏着要进攻它的敌人。大雁向地面上四处观察:

看看是否有能结成觅食联盟的鸟儿——就算只是寻找食物这一会短暂联合一下也是好事。

它望到了田野、树林和麦苗。并且还有一群小小的云雀,低空中传来一阵阵它们的歌声。地面上还有一些慢慢蠕动的小黑点,那就是人、牛、马的身影。

大雁尽量避开人和牲畜,贴着树梢飞。森林里活跃着一群群的飞鸟。它们跳跃穿行在枝叶间,不断地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它们都一群一群的,“叽叽喳喳”、“啁啁啾啾”、“噶噶啊啊”一边叫着一边往前飞。大部分都集结在林边。

叫得最欢快的数穿着五彩花衣的梅花雀,交喙鸟飞快地扇动着白色带黄只纹的翅膀,呼呼作响,穿着灰袍的鸫鸟则不住嘴地叽里喳啦说个不停。

一会儿,鸟儿们一下同时从树枝上落到地面。它们欢快地蹦跳着,小脑袋一下一下地啄着食物。突然又像接到几声的命令,又呼啦一下蹿到树上,不停地穿行在树枝间。

白顶雁看到这么多的旅伴可高兴了。但它实在是饿坏了。这让它无暇顾及太多旅伴们的表演。它现在最急于找到一个既安全又能填饱肚子的地方。

它终于发现了,前面的黑土上闪着一只亮光,那是一溜水流。

而且还不断向前延伸。大雁飞在附近看清了:那是一只宽阔的河流啊!丰沛的河水淹得河滩的矮树只剩半截黑树枝露在外面。而且水面上还有许多鸟儿在四下游动。

大雁的心顿狂跳起来,它自己都不敢相信:这里竟然有这么多白顶雁吗!?

它扯开嗓门大声地呼唤:“噶!噶!噶!”

马上有回应声从河面传过来:“呷!呷!呷!”

哦,这不是白顶大雁的声音……而是野鸭的叫声。

但它确实太孤单了,而且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现在遇上野鸭,它同样非常高兴。说起来,这些叫声和它略有不同的野鸭,还总算是它的亲戚吧。它们吃同样的食物。虽然口音不一样,但多少还能懂点它们的话呢。

大雁飞得更慢了。它在河上边兜了3个圈子,越来越慢。然后哗啦一声落在野鸭们身旁,沉重的身体溅起高高的水花。野鸭们都向它聚拢过来,围着它“呷呷呷”地叫个不听:显然,它们在欢迎远来的客人呢!

白顶大雁很快就在野鸭群中找到吃的了。它把头扎进水中,金黄色的蹼不停地拨动着水面,从水底下啄上一团水草和水生动物,不能吃的东西,它很快从嘴两边筛出去,而吞下柔软的食物。

它的身边扇动着一双双宝蓝的翅膀,并时时地在水里翻着跟头。

河面上频频闪动着鸟头或鸟尾。它们每次从水里翻上来之后,都要扬起头来警惕地向四周观察一下。它们从不会让敌人毫无征兆地靠近:一些鸟钻入水中觅食的时候,肯定另一些鸟正露出水面观察。只要发出一声提防的命令,整群鸟就会在一瞬间飞逃而去。

但是,什么事都会发生,意外的灾祸突然降临到它们头上。一只大隼在丛林上空忽闪了一下翅膀,一只野鸭刚刚发现,“呷”地叫了一声,就被苍鹰抓走了。

苍鹰来得太快了,就像一道闪电一样,野鸭们根本来不及反应危险将来自哪个方向。只是呼啦一声,顷刻之间四散开去。白顶雁藏到了一棵矮树下面。野鸭们则扎入了水中,但有一只好像被吓蒙了,竟然向空中飞去。

这正是大隼盼望的,它认准的就是这只野鸭。它唰地掠过一棵矮树,猛地撞了一下这只正上升的野鸭。鸭毛一下在空中飞扬,飘舞着落到水面上。

大隼抓着猎物,远远地飞走了。白顶雁透过树枝惊恐地盯着,只见大隼抓着死鸭飞到河对岸的悬崖上,扯出野鸭的内脏,褪掉羽毛,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大雁再向身旁一看,一只野鸭也不见了。那些心胆俱丧的野鸭们都藏到了矮树下,久久地不敢从那安全网中游出来。

大隼吃完了这顿美味午餐,把钩钩嘴在地上擦干净,然后整理了一下前胸和翅膀上刚才弄乱的羽毛,两腿一缩一缩地向前缓缓走了两步。它那安着巨钩的脑袋,慢悠悠地转动着,一会向左边,一会向右边,射着寒光的大眼冷漠地向四周打量着。

这是一只高空飞翔的健将,名叫“大隼”,是最为凶猛的一种飞禽。

大隼的个头比白顶雁还小,甚至比乌鸦也大不了许多,但是它只要扫一眼白顶雁,就会让大雁不由自主地心生恐惧,魂飞魄散。

这倒不是因为它胆小,而是因为大隼在空中的力量太大了,甚至个子更大的鹭鸶和野鹅,只要一到空中,碰到它也断难活命。

大隼从不在地面或水面上袭击猎物。只有那些经验不丰富的小鹰,才会冒冒失失地在低空攻击鸟儿。因为如果从高处袭击贴近地面的鸟儿,就有可能会撞到地面导致胸骨破碎而死。

大隼都是采取高空埋伏、伺机恐吓、突然袭击的办法,先把猎物吓得魂不附体,然后自己就像一块石头一样砸向猎物。多亏白顶大雁没有惊慌失措地贸然飞向天空,否则,大隼肯定能在群鸭中一眼认出它,那首当其冲倒霉的可就是它了。

现在大隼已经吃得饱饱的了。即使身边有鸟儿飞过,它也不愿费心思了。它只会在饿得厉害时才猎杀其他飞禽。

野鸭又陆续地从藏身的矮树下游出来。大隼瞥了它们一眼,却一动没动。它黑黑的壮实身体,宽宽的前胸,就像钉在岩石上一样。甚至现在人们都很难把它从岩石和土块中分辨出来。

它背部以及翅膀上的羽毛、带着灰只花纹的胸脯、肚皮、尾巴,都与身边的黑褐色岩石特别接近。只是它肩膀下面有白亮亮的一块,就像镶着一块汉白玉,非常醒目。

野鸭全部从四面聚拢到一起后,似乎有谁下了一道无形的命令般,呼地一下从水面腾身而起,飞向天空,“呷呷呷”鸣叫着从大隼头顶上飞快地掠过。

大隼却把头侧向一边,对它们懒得理会。这只大隼这几天一直跟着野鸭群,饿了就杀一只充饥。因为它与野鸭飞行的路线一致,也正向北方自己的出生地飞去。它吃饱后就先放野鸭先行。等它饿了,就飞快地追上野鸭群。它这一路上就这样从没饿着。

现在它似乎没有注意飞走的野鸭群,其实,已经把它们的飞行方向记在心里了。突然,大隼的眼中闪出两道凶光。它一下挺直了身子,双眼炯炯地望着天空,原来,它在野鸭群里发现了一只大雁。这可是稀罕的美味呀。

从此,注定了白顶大雁这一路厄运相伴——它被这残酷、凶暴的杀手盯上了。虽然白顶雁也有一双强劲的翅膀,也有一副坚硬的嘴,但这都无法使它逃脱被杀手袭击和杀害的灾难。

(第三章)

夜晚清新而明朗。积雪在融化。天空中星星很少,一眨一眨地闪着。从天空望下来,村庄里的灯光逐渐减少。人们都纷纷进入了梦乡。

天地间一片寂静。只有不知疲倦的小河还在“哗哗”流淌,好像低声的倾诉。如果你仔细听,就能听到高空中传来的鸭群扇动翅膀的“呼呼”尖啸声,虽然声音越来越近,但依然看不到它们。到了村落上空,白顶大雁发出“呱呱,呱呱”的鸣叫声。

村里的家鹅听到以后都骚乱起来。它们猛力地拍打着翅膀,并向高空发出一阵阵苦闷凄楚的鸣叫。它们透过透明的夜色,依稀看到飞向远方的野鸭群忽隐忽现。

很快,这隐现不定的群影又出现在另一个村庄上空,立刻就又掠过了第三个村庄。每经过一个村庄,白顶大雁那“呱呱”的叫声,总是如信号般引起家鹅们长时间的骚动。

本来家禽对祖辈久远的自由早已忘怀了,但是这只高空飞翔的大雁的鸣叫声,又会把这种渴望莫名地撩拨起来,怀着对天空的憧憬“扑啦啦”地挥动着翅膀。

然而,它们早已经对飞翔陌生了,那美丽的双翅已经变成了它们的一种装饰,现在即使翅膀扑扇得再厉害,也无法飞上自由的天空了。但它们还是在这寂寞的长夜里久久地回应着大雁的鸣叫,诉说着一种无奈与忧伤的情绪。

与此相反,白顶雁却为自己的自由无比欣喜,它骄傲地扑扇着翅膀,飞过一个个村庄,向远方疾行。实际上,候鸟迁徙的路途充满了艰险,它们很可能是奔向死亡。

但是也不用过分担心,茫茫大海上有一只无形的候鸟航道,它们将会沿着这只道横渡万里海疆,在接下来的旅途中,大雁将一直听着云中旅行家们的激烈讨论声;它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的失散的爱侣可能下盼望着与它团聚呢!

夜色渐渐褪去,黎明即将来临。野鸭群来到一个森林中央的沼泽地带,这里积聚着融化的雪水。这里阴暗僻静。就连风也吹不进来。幽暗的水面荡漾着微微的光亮,倒映着逐渐变亮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