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小老鼠琵科
12493100000002

第2章 小老鼠琵科(2)

那么,小野鼠琵科到底去哪里了呢?其实,琵科仍旧躺在那里,就在这只雀鹰的视线里面。只不过,它背上的毛是褐黄色的,这跟地上的泥土颜色很像,从上面望下来,就只能看见一块泥土的颜色。

这个时候,一只青绿色的蚱蜢,刚好从草里跳了出来。这只雀鹰立即冲下来,抓住蚱蜢就飞,一直飞出了琵科的视线。

琵科不明白自己是因为藏得好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次的脱险,但是,从那天起,它只要一发现远处有敌人,就立即把身体紧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而它背上的保护颜色体毛,也能帮他蒙过那些敌人锐利的眼睛。

强盗红尾勃咾

小琵科在草地上一连跑了几天,找遍了所有的地方,也找不到自己的伙伴。后来,它又窜到了一处灌木丛林。在丛林后边,琵科听到了熟悉的河水的浪花拍击岸边的“哗哗”声。

琵科没有办法渡水,只有转身往其他方向跑去。它整整地跑了一夜,到了早晨,才准备在一个树根下睡觉。它刚躺下不久,就被一阵优美的歌声吵醒了。它抬起头向上面望去,只见在它头上的树枝上有一只有着粉红色胸脯,灰色头和褐红色脊背的小鸟,它的个头就跟一只麻雀的大小差不多,琵科听到的歌声就是从它的嘴里发出来的。

琵科很喜欢听这美妙的歌声,它想要离这只小鸟更近一点去听它唱的歌,便从树根下钻出来,向树枝上爬去。琵科就这样往上爬着,它丝毫也没有想要惊动这只会唱歌的小鸟,所以它也并没有把这位会唱歌的鸟当做敌人,更何况,这只小鸟的个头本来就不大。

让小琵科没有想到的是,这只小鸟是一只被称为“红尾勃咾”

的鸟,虽然它有一个嘹亮的歌喉,但它同时又是一个可恶的强盗,专门喜欢干些伤天害理,残害小动物的事。可是,善良的琵科哪里知道这些呢?当它离红尾勃咾越来越近的时候,红尾勃咾终于发现了它,并向着它凶猛地扑了过来。

红尾勃咾用它钩形的尖嘴向小琵科的后背啄去,小琵科吓坏了,它发出大声地哀叫,惊慌中放松了自己牢牢抓住的树枝,一下子,四脚朝天地从树枝上滚了下去。

真是谢天谢地!琵科幸运地掉在了柔软的草丛中,并没有受一点伤。

红尾勃咾决不能轻易地放过琵科,它从树上飞了下来,想要再次去啄这只小野鼠。但这次,琵科已经很快地发现了自己的危险,当红尾勃咾飞下来的时候,小琵科机灵地往树根下一躲,红尾勃咾就再没有办法伤害到它啦!

红尾勃咾真是狡猾啊,它看见自己不能将树根下的琵科啄出来,就继续回到了树枝上,死死地盯着下面,监视着琵科的一举一动。

为了更快吸引出琵科,红尾勃咾再次唱起了动听的歌声。不过此时的琵科已经没有心情去听歌了,它小心翼翼地坐在树根下,悄悄地观察着红尾勃咾站立的地方,在树根下,琵科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红尾勃咾的落脚地。

那棵树枝上长满了又尖又长的锋利的刺,这些刺的上面插着各种红尾勃咾抢来的食物,有死小鸟,死青蛙、死小虫等。这是红尾勃咾用来放食物的空中粮仓。

小琵科看见这些东西,心想,幸好自己跑得快,不然也会被这只小鸟抢去刺在上面。红尾勃咾在树枝上守了整整一天,直至天黑了,它才飞到其他地方睡觉去了。小琵科又等了好长一段时间,直至觉得自己真的安然无恙了,才从树根下爬出来。它又开始赶路了,还是要去寻找自己的同类。

也许是太着急了,小琵科居然没有留意自己脚下的路,待到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它发现自己又来到了河边,琵科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只好转身朝着另外一个方向跑去。

饱餐一顿

现在,琵科来到了一个没有水的池塘里。这里生长着的全部是枯干的苔草,琵科跑在这个池塘里感到浑身精疲力竭。因为这些苔草不能变成它的食物,苔草内没有一个可以吃的虫子或者可以嚼出汁来的草,饿着肚子的琵科萎靡不振。

到第二天晚上,琵科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它勉强挣扎着来到一个小土坡上,就再也走不动了,瘫痪在地上。它的眼睛粘得睁不开,喉咙里干得要命。它躺下来,舔舔苔草上面冰冷的露水,稍稍润一润喉咙,这才感觉好过一点。

太阳又一次地升起来了,琵科从小土坡上远远地看到长满苔草的山岭,再往前,就是滋润的草地。那些小草,每一棵都是那么饱满,长得如同墙一样的高。

琵科垂涎地望着那片离自己还很远的草地,却实在没有力气走到那里去。太阳越升越高,将苔草上的露水很快晒干了。

琵科觉得自己就要死掉了,它使出最后一点力气向前爬去,可是马上又倒下来,从小土坡上滚了下去。它的背先落地,四脚朝天,现在它的眼前看到的仍然是那个长满苔藓的小土坡。

不过,琵科这次在这个小土坡里,看到了一个深深的、黑黑的小洞正对着自己,只是这个小洞太小了,琵科根本就钻不进去。

琵科仔细地往洞内看去,发现有个什么东西在动弹。不久,这个洞口出现了一只胖胖的毛茸茸的昆虫山蜂。它从小洞里爬出来,用脚搔搔圆圆的肚子,抖抖翅膀,飞到空中去了。

这只小山蜂在小土坡上面兜了几个圈,向着它的小洞飞回来,落在洞口上。它在那儿站着,用它的坚硬的翅膀做起工事来,翅膀扇起的风一直打到琵科的身上。

“嗡嗡嗡!嗡嗡嗡!”这只小山蜂用翅膀发出这样的声音!

琵科觉得,这只山蜂,应该是山蜂群里的吹号手。它把新鲜的空气赶进小洞,给洞里换上新的空气,使蜂房里的空气变得流动起来,同时也叫醒还在巢里睡觉的伙伴。

不一会儿,所有的山蜂,一个跟着一个地从小洞里飞出来,往草地那边飞去了,它们是到那边采蜜去了。那个吹号的山峰最后一个飞了过去。只剩下琵科独自留在那里了。在这个时候,琵科觉得自己可以活下去了,它已经想到了该怎么做。

琵科拼命地爬过去,爬爬停停,停停爬爬,终于,它来到了山蜂们的洞口外面。琵科向里面嗅嗅,一股香甜的气息直冲到它的鼻子里,那是多么诱人的蜂蜜呵!

琵科用鼻子撞开泥土,让泥土落下来。它不停地撞击着,直至挖出一个洞来。洞底下是灰色蜂蜡做成的大蜂巢。在有些蜂房里,躺着山蜂的孩子们,在另一些蜂房里,则装满了香气扑鼻的蜂蜜。

琵科爬到那个装满蜂蜜的蜂房里,大口大口地舔了起来,等它舔完了所有的蜂蜜,它又转向了另一个蜂房,把山蜂的孩子们活生生地吃掉了,真是斩尽杀绝。饱餐后的琵科高兴极了,立即精神大振,这是它自从开始流浪以来,吃得最好的一顿饭了。

吃完了这里的食物,琵科继续挖泥土,现在,它已经挖得很快了,并且很快又找到了又是装着蜜、又是装着山蜂孩子们的新蜂房。突然,琵科感到什么东西在自己的脸上刺了一下,真疼呢!它立刻跳开去,一只大母蜂从地下向着它爬过来。

琵科想要向着这只大母蜂扑过去,可就在这时,它听见自己的头顶发出一阵巨大的“嗡嗡”声音,这是山蜂们从草地里回来的声音,它们一整群地向着琵科直冲过来。

琵科知道自己的麻烦来了,它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只好拔脚就跑了。

吃饱了的琵科跑得飞快,它连跑带跳着跑着,山蜂们飞在它的周围想要刺它的身体,好在琵科身上有一层厚厚的毛,替它挡住了山蜂们的这些针刺。可是山蜂们仍不甘心,它们专门选择琵科身上毛生得稀少的地方来刺,刺它的耳朵、脚、额头。

为了不使这些山蜂们伤害到自己,琵科使劲地向前跑着,它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跑得那么的快,一口气的工夫居然就跑到了它先前看到的那片草地上去了。琵科一头扎到高大的草丛中,悄悄地躲了起来。

山蜂们追到这里,也就放过了琵科,重新回到它们刚刚遭过抢劫的巢里去了。这一天,琵科走过这块湿漉漉的草地,不知不觉又来到了河岸边。它来到了一个杂草丛生的荒凉小岛上了。

在小岛上安家

琵科来到的这个小岛,是没有人居住的,当然也没有它的同伴。在这里,它只能见到鸟、蛇和青蛙,因为它们要越过一条宽阔的河,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琵科不得不在敌人的包围里,孤苦伶仃地生活下去。

享有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头衔的《鲁滨逊漂流记》里面的鲁滨逊,当他第一次来到一个荒岛时,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独自地生活下去。鲁滨逊经过一阵前思后想,决定替自己盖起一所房子来,以便抵御风雨和敌人的袭击。然后再聚积食物,好准备度过以后的漫长岁月。

琵科只不过是一只小野鼠,它想问题不可能像鲁滨逊一样周到,但是,它现在所做的第一件事,也正好跟滨逊一样,要为自己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屋子。

琵科建造房子的本领是它与生俱来的,不需要任何人教它,它的这种本领是保存在它血液里面的老鼠的根本生存方式,它盖出的房子和所有琵科的同类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在沼泽地上,长着高高的芦苇,中间夹着小丛草,这两种草,对琵科来说,是建造房子的最好材料。它拣了几支并排长着的小芦苇,爬到它们上面,把顶端的那部分咬断,再用牙齿把上端咬得裂开。琵科的个子很小,它的身体又是那么的轻,所以这几颗小芦苇茎能够轻松地把它支撑起来。

接着,琵科再去寻找叶子。它爬上小丛草,把叶子从叶柄的地方咬断。叶子掉落下来了,它就爬到下面,用两只前爪举起叶子,把叶子从紧紧咬住的牙齿间扯过去,于是,这些叶子上就只剩下满是纤维的筋了。琵科再将这些东西叼到那几颗小芦苇茎旁,平平地把它们嵌在裂开着的小芦苇茎的上端。

琵科爬上同样细的芦苇上面,把它们压倒在自己的身下,把它们的上端,一个一个地连接起来。这样,琵科就有了一所轻轻的、圆圆的小屋子,看上去就如同一个鸟巢。琵科的整个屋子,也就跟我们小朋友握成的拳头那么大而已。

在屋子旁边,琵科又做了一道可以顺利进出的门,而它的屋子里,是用苔草、叶子和细小的草根铺成的。然后,琵科开始做它的小床了,它从其他地方找来一些柔软温暖的花絮,把自己的卧室铺得特别的温馨,看上去真是棒极了!

现在,琵科已经有躲避风雨休息和躲避敌人的地方了。它的这个房子就隐藏在高高的芦苇和茂密的丛草里,就算是最最敏锐的眼睛,从远处也是不容易发现它的。而且,琵科将自己的巢悬在了草丛的半中央,离地面也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就算是一条蛇也不能轻而易举地爬到它的房子里去。

哈哈!这样的房子真是太好了,或许就是聪明的鲁滨逊,也不会造出这么巧妙的房子吧!

不受欢迎的客人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琵科幸福地住在自己的空中小屋里,一天天的长大了。它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小野鼠了,可是,就算是这样,它的房间也富富有余地将它装下。因为,琵科是属于身体弱小的一种鼠类品种,它的身子,本来就比我们平时看到的老鼠要小得多。

转眼就到夏天了,琵科常常会离开家一段时间,那是在天气很热的时候,它要离开屋子去不远的一个池塘里洗澡。

有一次,琵科是在傍晚时分走出家门的,它在草地里找到两个山蜂的巢,它在蜂巢里吃得饱饱的,就钻进一旁的草丛里,美美地睡过去了。

琵科睡啊睡啊,一直睡到第二天早上才醒过来,它想到自己大白天待在草地上,太危险了,就立即往家中赶去。

可是,当琵科赶到家门口的时候,它发觉了异常的情况。一条宽宽的黏液,黏在地上和一根茎上,一条胖胖的尾巴,从琵科的小家里露了出来。

琵科被这一情景吓得目瞪口呆,它想起自己看见的蛇吃青蛙的情景,怀疑自己家中的这个家伙,应该是条光滑肥胖的蛇。

琵科转而又想,它上次看到的蛇的尾巴是硬的,上面还有鳞,可家门口的这个尾巴是光的,软的,上面还全是黏液。

琵科鼓起勇气,沿着草茎向自己的房子爬去,它想要看清楚家里的这位不请自来的客人到底是谁?这时,那个家伙的尾巴慢悠悠地开始转动,它这一动,把可怜的琵科吓得一咕噜地滚到了地上。

琵科在草丛里躲了起来,在这里,它可以仔细地观察到这一个怪物的一举一动。

最开始,那个怪物的肥胖的尾巴在巢的门口不见了。接着,从琵科的巢门口出现了两只长长的软角,角的最上端各顶着一个小泡泡。然后,又是两只同样的角,不过是比刚刚的角短多了,最后这个怪物的整个怪模怪样的头伸了出来,它正慢吞吞地从琵科的家中爬出来。

其实,琵科看到的这个怪物,是一条身体硕大的大蜗牛!它从头到尾共有5公分左右长,全身又光又软、满是黏糊糊的液体,从琵科的屋子里爬出来。

大蜗牛向着地面爬下来。它柔软的肚皮牢牢地贴在茎上,只要是它爬过的地方,都会留下了一条宽宽的液体。没有等大蜗牛爬到地上,琵科就自己先转身跑掉了,它担心这个奇怪的动物会对自己不利。当然,柔软的大蜗牛是不会伤害琵科的。

琵科躲在另一边偷偷地看着大蜗牛慢腾腾地离开,它觉得自己真是恶心极了,它非常讨厌这个迟钝的、满身黏液的动物,那些黏糊糊的液体看着真难受啊!

直至了太阳已经升得好高好高了,大蜗牛才离开琵科的视线。

琵科总算松了一口气,往回家的路上爬去。

琵科钻进自己的房间,发现整个屋里到处都是黏着讨厌的黏液。琵科特别生气,它愤怒地把所有的苔草都统统地扔了出去,再重新找了新的花絮铺在床上。干完这一切后,琵科觉得很累,就躺下去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