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校园歌咏类活动指导手册
12489600000009

第9章 校园大合唱的方法指导(1)

校园合唱活动的要求

学校合唱团的类型

幼儿歌唱小组,一般7岁以下幼儿组成,人数5至20人,声部为齐唱。

低幼歌咏队,一般小学低年级学生组成,人数10至40人,声部为主二声部。

童声合唱团,一般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一年级学生组成,人数40至80人,声部为二声部至四声部。

合唱活动基本要求

合唱首先是合,它是最重要的人们心灵互通的工具。合唱是要用心唱的。在歌唱的全身心运动中,也无不是在歌唱“真、善、美”

的同时升华着自己。合唱又是集体的音乐活动,当人们的心脏跳动一致、脉搏一致、声音一致的时候所发出的和谐之声是无可比拟的,它客观上造就了合唱团的人们团结、友爱的团队精神。

许多国家的政府也正是看到了它的积极意义而不断地支持、发展人们的合唱活动。这就要求有相应的指挥来从艺术上入手,作好一切的组织工作。

能站在乐队或合唱队前打拍子不一定就是指挥。历史上的指挥,本人必定是个歌者或管风琴手,随着合唱写作水平及演唱技术的竞相提高与复杂化,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有了专门的担负指挥职业的工作。

然而事态的发展又要求能带领歌者、演奏员进入令人激动的音乐世界,用自己人格的魅力去激发大家,鼓舞、训练大家成为音乐家,亲自感受音乐深处的力量,将听众带进有高昂情绪,通过音乐更加慷慨,忘掉世间的肮脏,分一点时间创造另一种天地,这样的人才可以叫做指挥。

也就是说,要求指挥满足一定的条件。

指挥必须首先要忠实于音乐事业。永远用新的信息改善自己,全身心地奉献一生。

指挥是一个忠诚而充满活力的领导者。因为指挥艺术是最高的艺术,他要最大限度地将音乐活动的诸方面综合起来,融为一体。通过排练,传达自己的感受,率领大家完成第二次创作。

认真、彻底地了解总谱,熟悉音乐理论、和声、对位、音乐史、曲式和某种乐器或唱歌,而且通过他有力的手势将作品的内容传达到每位演奏员。

校园合唱的呼吸与共鸣

呼吸

歌唱时的呼吸法,并非与生俱来的,必须经过学习与训练,才能在唱歌时随心所欲的应用。一般而言,唱歌时的呼吸称为“腹式呼吸法”又称“横隔膜呼吸法”。

使用腹式呼吸吸气时,要用口鼻同时吸气,将气吸的深沉一些,直到充满整个胸腔及后背,且要感觉到横隔膜下降、肋间外肌打开,此时肚子会稍微往外撑开;呼气时,则横隔膜回覆到原本的位置、肋间内肌往内,肚子微往内缩。

使用腹式呼吸应特别注意避免太用力且肩膀不可提高,吸气时不可有杂音,老师要随时纠正错误。

1.一般练习方法

先以嘶声吐气,待气全部吐光后快速吸气,此时的吸气动作便是正确的腹式呼吸。

晚上睡觉或平躺时的呼吸,就是身体最自然的腹式呼吸,可让学生特别去体会那种感觉,并练习慢吸慢呼、慢吸快呼、快吸慢呼、快吸快呼。

2.让气流稳定唱出

除了学会运用正确的呼吸方式,在合唱中更重要的是要让气流稳定的唱出,可用这样方式让学生练习:吹小纸片:让纸片维持同一角度,看能吹多久。

准备吹蜡烛,让学生想象要吹熄一根蜡烛,但要求气息平稳,10秒才吹熄。

除了上述抽象的方式,一般会以长音训练气息的稳定性及音量的平衡性,如在发声时从高音D起一个音一个音往上唱,并寻求平顺、轻松、纯净的声音,一开始不要求太大的音量,待做出音质优美的基本要求再逐步放出音量来。

共鸣

发出声音后,必须要藉助共鸣才能使声音更有厚度、更响亮,尤其是低音部分胸腔共鸣要更多些。在合唱的训练中必须让团员找出整个音域中每个音的最佳共鸣位置,并且应用于所有曲子的演唱中。寻找共鸣常用的方法有许多。

闭嘴唇发m的音,注意口腔中要留有空间,此时整个口腔都会感觉麻麻的,然后可以尝试将嘴巴张开发出音,但不要让共鸣的感觉消失。

让团员成90度敬礼的姿势发声,此时整个脸也都会有共鸣的感觉。

用来发声,是最容易发出共鸣声音的方法,在练曲子时可先让学生用一句一句的唱,再套上歌谱或歌词,以找到最佳的共鸣点。

用模仿发出风吹过的声音,因为身体的空间打开了,整个共鸣会达到最高点。

谈到共鸣就要讨论到声区的问题,很多儿童合唱团的最大问题就是在演唱时,声区的转换较难掌握。所谓声区,指是声音在生成及共鸣的过程中,由于振动及鸣响的方式不同,而产生不甚相同的音色,而予以适切的划分。

为了教学需要,在不同音高区域间,先予以适当的、有所区别的唱法运作,可分为胸声区、中声区、头声区及上头声区,且越高音头声越多、越低音胸声越多。但最终的目的仍以达到“统一音色”,唱出优美音质、没有声区境界的美声为理想,而且发高、中、低音间声音的运作应该是一贯的,听起来最好不要有区域分别,或有关卡阻碍的情形,演唱中声区的转换应以气及身体的空间为支撑。

合唱声音训练

一个合唱队是否成功它的声音是至关重要的,那各个合唱队的声音训练可能是不一样的,成人、少年、儿童他们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训练肯定也不一样,那对于初中生的合唱中的声音训练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对于一个合唱团来说,声音是一个不可获缺的决定性因素。对各个年龄层次的合唱团来说,声音训练都是训练中的主要部分之一。

对于初中生的声音训练,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声乐基础知识。应该注意的是千万不要一上来就搬出一些理论。对于初中的学生,声音的训练重在实践,而且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先以他们更容易听懂的比较通俗的语言进行描述,然后加以示范,再带领他们练习,最后引出术语和理论。这样的程序比较适合他们。

解决音准与节奏问题

音准问题及解决方法

1.出现音准问题的原因

小学阶段合唱团成员的年龄一般在6岁到11岁,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团体,针对音准问题出现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点。

(1)学生本身发育的原因。首先,一二年级年龄段的儿童的音准、咬字、句式都受到限制,因此对音准的感觉是相对差的。六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处于变声期,嗓子易疲劳,对音准也很难把握。

其次,每个人对音准的感觉是有差别的,有的是天生的乐感即音准很好,有些是通过后天的学习乐感很好。单声部演唱是培养和判断音准最好方法。在单声部的练习中,对于音准不是很好的同学总会在演唱中不断寻找准确的旋律作为依靠。

(2)伴奏、指挥及歌唱环境原因。伴奏是合唱中很重要的因素,有时伴奏的不当会使队员找不到准确的音高,低声部通常是合唱中的薄弱部分,伴奏在演唱中过分突出低声部的旋律时会使高声部出现音准问题,更严重则会出现节奏上的问题,反之亦然。

指挥是合唱团队的领导者,指挥的不当提示也会造成音准问题。

例如在合唱中指挥给了过高或过低的手势,或太注重合唱团队的表情使队员情绪紧张,又或指挥者忽略了某处的变化音的提示,等等,都会造成合唱团的音准问题。

2.解决音准问题的对策

音准问题是演唱形式中最重要的标准,然而音准问题又是较难克服的问题,它会受到气息、咬字吐字、排练及歌唱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1)科学的训练方法。合唱是音乐的一种歌唱形式,科学的发声方法有助于儿童更高层次的学习和团队更好的发展。

首先是气息的训练。儿童的普遍问题是气息浅,吸气的方法不对。培养口与鼻子同时吸气的方法,把气吸到肚脐下方,避免吸气过程中出现肩膀上提的错误歌唱姿态。

其次要训练儿童的咬字和吐字,一般按照“一声平读课文的方法”清晰大声地朗诵歌词。

再次,旋律视唱练习。所谓的旋律视唱练习是为了增强儿童的“乐感”,有助于对音准的把握。在合唱歌曲各声部的学习阶段也应采用这种“单旋律”训练。所谓单旋律训练,就是每个声部分开来训练,等各个声部的旋律熟悉以后再合在一起训练,这样有助于避免声部间出现旋律互跑的问题。

最后,“模唱”。儿童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模仿,那么可以根据儿童这一特点,先安排他们听原版,这样可以给他们一个整体上的概念,有助于对歌曲的理解和把握。

(2)专业的指挥和伴奏。指挥是一个合唱团的灵魂,因此专业的指挥应该具有很高的音乐文化修养及专业知识。在演唱过程中指挥可以调整合唱队整体音量的高低、节奏、表情、以及整体的效果,如果指挥不专业是很难发现和做到这些的。在演唱时一旦发现有音准、音色突出的不和谐的音符时,指挥都可以及时委婉地指出,避免因个人而造成的团队不和谐。

一个合格的指挥不但在演唱中发挥作用,在平常的训练中也起到很多的作用,可以引导队员迅速理解作品少走弯路。对一个优秀的专业指挥来说,还应学习一点儿童心理学,关注儿童的心理变化,引导他们处于一个最佳歌唱心理状态。

伴奏在合唱中也很重要,一个专业的伴奏不仅可以减少业余伴奏因台上紧张而出现的种种状况,而且可以准确而美好地表达出作品的风格和和声。合唱伴奏尽量用原谱伴奏不要主旋律伴奏,避免声部之间的不平衡而导致影响到音准问题。

(3)合唱队形的排列调节。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让各声部之间拉开差距,这样可以避免声部间的干扰造成的音准问题。让音准好的同学站在前排或靠近话筒的位置,音准不好的同学均匀的安排在音准较好同学的周围,这样可以帮助音准不好的同学找音准辅助对象。

有排练时的音准状况好的现象,这就要求指挥或者负责人员做好演出前的心理安抚工作,让同学们能在演出中发挥正常的演唱水平,不因场地的变化而影响到合唱团演唱水平的正常发挥和总体效果。

节奏问题及解决方法

合唱中大家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欢快的歌曲学生总是越唱越赶,好像在比谁唱的快一样。各声部之间不能很好地配合控制速度。

合唱队在演唱一部多声部的作品时,每个声部的节奏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他们之间的默契配合,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把节奏单独拿出来训练,而柯达伊节奏训练法是从节奏模仿开始,老师拍节奏学生模仿,起初模仿2小节,渐渐增加到4小节8小节,到后来的2个声部的节奏卡农3个声部的卡农……循序渐进,这种训练能够帮助合唱队员提高声部之间节奏配合的能力。

这种节奏的训练也可以用接龙的形式来训练,老师拍四个小节的节奏,让一个学生模仿,这个学生在模仿完老师拍的节奏型以后自己再创编四个小节由下一个学生模仿,依次循环,在排练的过程学生的节奏协调感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七子之歌》作品分析及音高节奏难点分析作品分析:歌曲是四四拍,复乐段结构,由4个乐句组成,第一部分有领唱,再次演唱第一部分时是齐唱。结束在do音上,第二部分是合唱也是结束在do音上。

音高应该控制在B或者C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