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校园绘画类活动指导手册
12489400000008

第8章 版画的学习指导(1)

版画的起源和发展

版画的起源

版画是造型艺术中主要画种之一,其特点是作者运用刀和笔或其他手段,在不同材料的版面上进行刻绘或通过一定的化学处理进行制作,并可直接印出多份原作。版画与印刷是不可分离的,所谓的“版画语言”就是绘画利用某种印刷手段产生出来的艺术品种,而不是某种印刷手段去复制绘画。

中国版画的起源,有汉朝说、东晋说、六朝以至隋朝说。现存我国最早的版画,有款刻年月的,是举世闻名的“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图,根据题记,作于868年。四川成都唐墓出土的“至德”本版画,据估计比“咸通”本早约百年。唐、五代时期的版画,在我国西北和吴越等地都有发现的作品。作品大多古朴俊秀,奏刀有神。内容题材以宗教经卷为主。

宋元时期的佛教版画,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刻本章法完善,体韵遒劲。

同时,在经卷中也开始出现山水景物图形。其他题材的版画,如科技知识与文艺门类的书籍、图册等也有大量的雕印作品。北宋的汴京,南宋临安、绍兴、湖州、婺州、苏州、福建建安、四川眉山、成都等,成为各具特色的版刻中心。

同一时期的辽代套色漏印彩色版《南无释迦牟尼佛像》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彩色套印版画,在世界文化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由于实用的要求,在宋代也出现了铜版印刷,主要用于印制纸币和广告。元代的“平话”刻本是我国连环版画的前身。

明清两朝是我国版画的高峰时期,在许许多多文人、书商、刻工的共同努力下,版刻出现了各种流派,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不仅宗教版画在明代达到顶点,欣赏性的版画也在明代大大兴起。画谱、小说、戏曲、传记、诗词等,一时佳作如涌,不胜枚举。尤其是文学名着的刻本插图,版本众多,流行广泛,影响深远。

版画的发展

版画的发展始终与刻书业密切相关,宋元时代的中心在福建的建安和浙江的杭州,在明代的时候则转移到南京和北京。但是真正使得版画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是徽派版画的兴起。自15世纪以来,徽派版画即以刻制闻名于时,高手如林,尤其以黄、汪两个家族最为突出。明清两代新安黄氏一族所刻书达200余部,能图者有100多人,成为一支阵容庞大的队伍。代表作品有《养正图解》、《古列女传》等。在徽派版画以典雅、精巧的风格畅行于世的时候,金陵(南京)、武林(杭州)、苏州等地的版画插图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鲁迅是木刻版画的倡导者,早在20世纪20年代他就开始在他编辑的《奔流》杂志中采用欧洲版画做插图,向中国观众介绍西方版画。

1931年,他又亲自主办了最早的“木刻讲习会”,并先后出版了《近代木刻选》、《新俄画选》、《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等多种版画选集。对我国现代版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新中国的建立为新兴版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早在1949年7月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和全国“艺术作品展览会”的举办,便使国统区和解放区两大区域版画汇成新中国版画发展的新格局。这种新格局,并不同于新兴版画兴起之初以暴露和批判为主的投枪匕首式的黑白木刻,也不同于解放区的以表现战争或战争中的劳动生产为主的“民族化”与“大众化”的版画,新中国的建立使整个社会进入了和平时期,版画随着新中国建设的几度社会转型和思想文化的数次观念更新而形成了三次思想突围与审美转换。

新中国版画的第一次审美转换主要体现在题材审美视点的转向上,这一时期的版画表现了社会制度的改变给人们精神面貌带来的巨大变化。

20世纪80年代初,迎来了新中国版画史的第二个创作高潮,其创作风貌主要体现在“乡土”、“风情”、“形式”这三个主题词上。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美术以调整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和中国现实社会形成的时代上下文的错位为特征,并以多元美术的格局回归到真正的中国本土艺术的现代性问题的切入上。这一时期的版画家们,鲜明地使中国版画转换到主体精神的彰显和本体语言的拓展这个当代性审美品格的确立上,由此开启了新中国版画的新局面。

版画的种类和特点

版画的种类

版画是以“版”作为媒介来制作的一种绘画艺术。只要艺术家运用刀、笔或其他工具,在金属、石板、木板、纸板、塑料板等不同板材上,进行绘制、雕刻、腐蚀等方法的制版过程,再通过印刷而完成的艺术作品均被认为是版画。

版画的种类根据制版方式,主要分为4种,也有说5种。4种是指凸版、凹版、平版和孔版,5种是在此基础上加了综合版。

凸版是版画中最常见的类型。画家在平面的木板或其他金属等板面上,进行雕刻或腐蚀,将不需要印刷的部分铲除,保留凸起部分形成画面,经上墨、印刷所产生的作品称之为凸版画,最典型的是木刻,另外还有麻胶版、石膏版画等。

凹版是指在平面的金属板面上用钢刀将需要印刷的部分雕刻出深凹的线纹,形成粗细、深浅不同的沟槽,然后将油墨填入凹缝中,再经铜版印刷机的压印,使油墨粘在纸面上出现图画,称为金属版画。

如人民币上的人像图案、雕版邮票等。金属板有铜板、钢板、铝板、锌板、铁板等,艺术家最常用的是铜板,故凹版画一般指铜版画。

平版不是依靠版面凹凸不平,而是以油水相拒的原理来印刷。平版印刷是现代滚筒印刷术的前身。以往的布告、音乐的五线谱等都是用石版印刷的,由于用手工印刷费力、效率低、误差大,所以金属感光制版术一出现,滚筒式印刷代替了平版印刷,石版印刷术则被人们逐渐遗忘。而画家利用平面的石版印刷技术与绘画相结合,创作出优美的石版画。平版有石版画、锌皮版画等。

孔版也称漏版。一般是指通过绢、涤纶、尼龙、丝等材料,利用其织纹的漏孔,将水或油质的颜料,用刮板由下至上地刮印,漏印于纸上。过去印刷版的主要材料是真丝网布故称丝网版画,现在通用的名词是绢网版画。

在中国,丝网版画是新兴的画种,从开创到兴盛不过20年左右的光景。孔版有丝网版画、纸漏版画等。

综合版画是利用凸、凹、平、孔各版式,两种或采用两种以上结合套印的产物。综合版往往是以一种版式作为主版,其他为副版,有的局部只利用一些特殊肌理效果。

版画的艺术特点

在欣赏版画近千年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大量作品时,有以下一些艺术特点值得注意:

1.尽可能利用对象的本色,显出木味。

2.巧妙利用“留黑”手法,对刻画的形体作特殊处理,获得版画特有的艺术效果。

3.发挥刻版水印的特性,让大块阳刻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4.通过巧妙构图,以丰满密集和萧疏简淡等不同风格来衬托表现主题风格。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版画在历史长河中有它自己的发展轨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

木版画的制作与技法

木版画概述

传统木刻只是版画中的一种,据考中国为木刻版画的故乡。历史上木刻多用于重制图画,绘、刻、印分工,称为复制版画,后来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本形式,由作者自画、自刻(制人自印,便称为创作版画。木刻,俗称“木版画”。为最普及的版画种类。用刀在木板上刻画,再用纸拓印出来的一种图画;是中外版画的最早形式。

使用的木板有梨木、黄杨木、白桃、白果木等,用树的纵部板面刻制的叫木面木刻、用横断版面刻制的叫木口木刻。以凸线为主构成白多于黑的画面叫阳刻;以四线为主构成黑多于白的画面叫阴刻;亦可阴刻、阳刻交替混合使用。运用多块木板套印出两种以上颜色的作品,称为套色木刻。又因拓印使用的颜料性质不同,分为油印木刻和水印木刻等。

木刻的最大特点是“以刀代笔、以木代纸”。这也决定了木刻具有“单纯、强烈、鲜明”等独特的艺术效果。由于木刻始于民间,工具简单,材料易取,画幅随意,制作方便,便于保存,所以能最广泛地被普及、应用、提高、发展。

木刻的工具与材料

木刻的工具包括刻制工具和拓印工具,刻制工具主要是各种刀具,一般有三棱刀、圆口刀、方口刀(均有大、中、小各型号)、平口刀、斜四刀,根据需要还可配备三角尖刀、排刀及大小凿刀,亦可自制一些特殊的异型刀具。拓印工具又分为油印工具和水印工具,油印工具主要有大小各种滚筒(用于套色上墨)、调墨铲刀、墨台(可用玻璃板代替)、墨托、木蘑菇、金属勺等。

水印工具主要有喷壶,各种上色的笔、刷、棕子刷或马连(用于按摩拓印)。木刻的材料包括制版材料和纸张颜料,制版材料除了梨木、白果木等外,质量较好的白杨三合板、五合板均可使用,主要以木质细而不松、软而不脆的为好。

油印木刻的颜料以胶版油墨为主,套色可适当用油画颜色调配。

油印用纸一般宣纸、皮纸、道林纸均可。宣纸易于保存;道林纸虽色彩响亮、效果佳,但日久会发黄、变脆,不易久藏。

水印木刻的颜料一般国画色、水彩色、水粉色均可,还可以用墨汁及民间染料,用纸一定要选择能吸水晕化的,纸质要厚实,一般吸水纸、过波纸、夹宣都比较理想,民间的土纸、皮纸亦可使用。

木刻的制作与技法

木刻的制作分为起稿、复稿、刻制、拓印四个阶段。起稿除了为表达思想,表现情感,还需要形体、结构准确,并要以木刻的特点处理好黑白关系、点线面的组合,然后用复写纸或其他手段将画稿反复印于经磨平处理的版材上(因为最后成品经拓印与画稿是相反的),修稿后涂上底色(一般用蓝墨水即可,为了刻制时刀触清楚),便可刻制,刻制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不是简单地复制画稿。一般木刻是先刻白、再刻中间灰色调、最后留黑,刻制过程中始终要有整体——细部——整体的观念,根据内容、结构来组织刀形、刀法,随时注意取舍和刀痕的保留,木刻只能作小幅度的调整修改,故在刻制中要反复推敲,精心安排,没有把握宁可不动,留有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