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突破自我缺陷
12486900000017

第17章 怎样突破嫉妒型性格缺陷(1)

1.嫉妒的本质及定义

同处一个系统中的A与B两个的物体本来能量场大致相等,方向相同,但当A的能量场突然大于B的能量场时,如果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时,B的能量场将会限制或试图限制A的能量场的增大,B的这种限制或试图限制A的能量场增加的欲望就叫做嫉妒。反之,如果B的质量小于A的质量时,B的能量场将无能力限制A的能量场的增加,反面将会被A的能量场带动增大,B的这种试图被A的能量场带动增大的欲望叫做羡慕。

中国人向来崇尚“中庸”之道,“不患寡而患不均”,形成一种特定的“平均主义”心理定式。一旦这种状况被打破,且自己又处于劣势,内心就自然而然地出现心理失衡,产生嫉妒情绪。

一般来说,性格有缺陷的人容易产生嫉妒心理。而具有强烈自我中心意识的人,更希望在各个方面超过别人,一旦自己无法或不愿超过他人时,常常会产生对他人的嫉妒,以求得心理平衡。另外,嫉妒容易发生在彼此的生理属性(如性别、年龄、容貌、健康状况等)、心理属性(如能力、性格等)和社会属性(如文化程度、职务、社会地位、生活状况和所处境遇等)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人们之间。

消极是嫉妒的显着特征。嫉妒心理总是与不满、怨恨、烦恼、恐惧等消极情绪联系在一起,构成嫉妒心理的独特情绪。不同的嫉妒心理有不同的嫉妒内容,但尤为突出的就是名誉、地位、钱财、爱情。

嫉妒具有四大特征:一是具有明显的对抗性,往往不看别人的优点、长处,而总是挑剔别人的毛病,甚至不惜颠倒黑白,弄虚作假;二是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一般在同事或同学中,看到那些自认为原先不如自己的人都冒了尖,于是嫉妒心理油然而生;三是具有不断发展的发泄性,如言语上的冷嘲热讽,行为上疏远被嫉妒者,甚至是攻击性强的报复行为;四是具有不易察觉的伪装性,如本来是嫉妒某人的某一方面,却不敢直言,故意拐弯抹角地从另一方面进行指责或攻击。

嫉妒几乎人人都有,它是人们普遍存在的病症。从本质上看,嫉妒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无论是何种形式和内容的嫉妒,都有害于保持正常的人际交往及健全的社会生活。

嫉妒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嫉妒心理往往深藏于人不易觉察的潜意识中,如自己与某同事相处很好,对于他的名誉、地位等并不想施以攻击,不过每念及此,心中总会感到有一种淡淡的酸涩味。进入第二个阶段,不再完全压抑,而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显露出来,如对被嫉妒者进行间接或直接的挑剔、造谣、诬陷等。到了第三阶段,嫉妒者已完全丧失理智,开始向对方作正面的直接攻击,欲置别人死地而后快,这容易导致伤人、杀人等极端行为。

嫉妒心理不仅对当事人的生活、工作、事业产生消极影响,而且还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医学家已证实,妒火中烧而得不到及时、适宜的发泄时,内分泌系统会功能失调,导致心血管或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久之会导致器官功能和免疫力下降。

2.来自“金屋藏娇”的启示

武帝幼时,他的姑姑馆陶长公主想把自己的女儿阿姣许配给他,便半开玩笑的去征求他的意见,童稚的刘彻当场答曰:“好!若得阿姣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长公主大悦,遂力劝景帝促成这了桩婚事。这就是“金屋藏娇”一词的来历。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刘彻这次极到位的回答一方面使他从此赢得了长公主强有力的政治支持,另一方面也注定了西汉王朝未来几十年的奢靡。但可怜的阿娇并没有等来刘彻许诺给她的“金屋”,贵为皇后的她根本无法让刘彻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元光五年(前130年),汉武帝使有司赐皇后书,以“惑于巫祝”为由夺其玺授。一场以阿娇终身幸福为筹码的赌博式的政治婚姻结束了。几年后,阿娇郁郁而终。

汉武帝很快找到了自己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史书上说,武帝去其姊平阳公主家做客,席间去洗手间的时候同前来侍奉的婢女卫子夫发生了关系。宴会散后,武帝即将卫子夫带回了宫中。然而不谙赌术的卫子夫一进宫就输得精光——她被风流成性的武帝给忘到脑后去了,直到一年以后才得以复见,卫子夫“涕泣请出”,武帝怜之,于是再次临幸,卫子夫遂有身孕。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子夫为刘彻生下了后来的戾太子刘据。母以子贵,同年,卫子夫被册立为皇后。然而到了武帝晚年,宫中发生了着名的“巫蛊之祸”,刘据遭诬陷自杀,卫子夫虽身为皇后也受到牵连,被迫自尽。这场刘彻自娱自乐的赌博最终以卫子夫母子的惨败而收场。

于是,两位皇后的悲惨命运使得李夫人有幸成为千年之下陪伴刘彻的唯一一位女性。

这位有“倾国倾城”之誉的女子的确得到了这个男人所能给予的最大限度的眷顾与恩赐,生前死后都荣极一时。但她却并没有因此而迷失自己。她的心里一直都很清楚,自己只不过是这个暴躁而花心的男人的一件玩物,是自己家族谋取富贵与权力的一件工具。一旦有一天,她让这个男人开始感觉到厌倦,那么所有她和她的家族已经得到的,和将要得到的一切,都会在雷霆震怒中化为乌有。身不由己的她从哥哥李延年煞费苦心的谱写歌曲时开始,就已经被当成一颗小小的骰子抛进了自己娘家与丈夫的赌局之中。在这场巨大的政治赌博中,她随时有可能会粉身碎骨。从某种意义上讲,她是这场赌局中唯一不可能赢的人。

所以,在她临死的时候,身负重任的她拒绝了武帝“一见”的请求,甚至武帝“复言必欲见之”时,她竟“转乡歔欷而不复言”,惹得武帝大为不悦,拂袖而去。要知道,这个飞扬跋扈的男人的一生只有两次被拒,一次是大宛国君拒绝了他用金马换宝马的请求,结果,狂怒之下的刘彻发兵十万,踏平了大宛。然而这一次,他居然被自己心爱的女人,在这种时候,用这种方式拒绝了,这让他怎能不感到懊恼!就连李夫人的姐姐也感到不安了。但李夫人却仍十分清醒:“所以不欲见帝者,乃欲以深托兄弟也。我以容貌之好,得从微贱爱幸于上。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驰,爱驰则思绝。上所以挛挛顾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见我毁坏,颜色非故,必畏恶吐弃我,意尚肯复追思闵录其兄弟哉!”

事实证明,她是了解武帝的,而且很有把握。她死后,武帝以皇后之礼安葬了她。她的家族也得以继续“钟鸣鼎食”的荣华富贵。

在这一场场以生命为筹码的赌博中,他们输掉的难道都仅仅只是生命吗?绝对不是,聪明的读者自会从中有所感悟。

3.客观评价自己、积极赞赏别人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黑格尔说过:“嫉妒便是平庸的情调对于卓越才能的反感。”

做人不但要谦逊,还要自知。老子曰:“自知者明。”苏格拉底说:“你要认识自己。”东西方哲人几千年前说的话竟然如此相似。

认识自己先要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这关系到做出正确选择和确立一种自信的强烈意识。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做出选择的,而缺乏自信更是什么事也干不成。

但认识自己最难的还在于认识自己的短处。权愈大,钱愈多,名愈噪,认识自己的短处就愈难,古今中外此类例子比比皆是。即便是普通人,成绩、学历、门第乃至容貌等等,都可以成为正确认识自己的障碍,故又有“人贵有自知之明”一语,一个“贵”字,道尽了自知之不易。

不过,话说回来,做到这一点也还是有办法的。古时候有这样一件事:

有一天,齐景公设宴招待各位大臣,在饮酒之际,景公射了一箭,并未中靶,宴席上却响起了一片喝彩声。景公立即沉下脸来,把弓箭摔掉了。景公对弦章说:“弦章,我失去晏子,他已经死去十七年了。在这十七年中,我没有听人说过我一次过失,今天我射箭未中靶子,不仅没人批评,反而听到一片喝彩。”

弦章说:“这就是大臣们的不贤!论智力,他们不能发现您的过失;论勇气,又怕冒犯您的脸色。我听说有这样一件事,做国君的喜欢穿什么,做臣子的就喜欢穿什么;做国君的喜欢吃什么,做臣子的也就喜欢吃什么。有一种吃树叶的虫子叫尺蠖,吃了黄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变成黄色,吃了深蓝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变成深蓝色。您是否喜欢奉承的言辞呢?”

景公说:“好啊!今天这一席话,给我很多教益,你做了先生,我做了学生。”恰在这时,海滨的渔民送来了鱼,景公就把其中的50车鱼送给了弦章。

弦章回到家时,送鱼的车辆把道路都阻塞了。他牵住驾车人的手说:“刚才那些喝彩的人都是想得到你送的鱼啊!过去晏子从来不接受赏赐,一心一意为了帮助国君,因此,他不掩饰国君的过错。现在的大臣们一味地谄媚讨好,是为了谋求私利。因此,国君射箭没有中靶,他们还要齐声喝彩。今天,我没有很好地辅佐国君干出一番事业,却接受国君赏赐的鱼,这是违背晏子的道义,而支持那些想讨好国君谋求私利的人的欲望啊。”于是就坚决推辞,没有接受赠送的鱼。

从景公射箭未中靶却博得大臣们一片喝彩声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古代官僚们对上谄媚的腐朽作风和牟取私利的欲望,同时说明弦章是一个不掩饰上司过错的人,他是从不考虑个人的得失和上司的赏赐的。

当今,许多确实靠自己的才能和品德获得较高职位、职务的“大人物”,他们艰苦奋斗的经历,必定使他们最讨厌那种虚假的、不负责的阿谀奉承和吹牛拍马的人。

虽然社会地位差异会给人们带来交往上的某些不便,但是,人都是懂得感情的,以诚相见,是“小人物”结交“大人物”的有效途径。

适当的赞美与溜须拍马、巴结讨好或利用阿谀奉承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有着质的区别。适当的赞美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有利于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增进了解和友谊,有利于双方在心理和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尊重。

有位名人说得好,人的天性就在于喜欢得到别人的赞美,事实也的确如此。试想,在现实生活中,有谁不希望得到对方的尊重呢?又有谁不希望自己应有的地位和荣誉得到肯定和巩固呢?因此,及时的赞美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理解力,使赞美具有针对性;真诚的赞美需要语意恳切,增强赞美的可信度;恰到好处的赞美需要因人而异,措词精当,不使人产生误解,不使旁人难堪。

就像林肯在一次信件开头所说:“每一个人都喜欢别人的赞美。”同样,威廉·詹姆斯也曾经说:“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

记得美国着名心理学家戴尔·卡耐基在对人性做出的阐述中论述过这样一件事:美国商界中年薪最先超过一百万美元的人中有一位是查尔斯·史考伯。他在1921年被安祖·卡耐基选拔为新组建的美国钢铁公司第一任总裁,而当时,他只有38岁。

史考伯不是天才,对钢铁的制造也并不比其他人了解得多。那么,为什么钢铁大王安祖·卡耐基要付给史考伯一年一百万美元,或是一天三千多美元呢?

史考伯说,他得到这么多薪金的原因就在于他和员工相处的艺术,“我认为那些能使员工鼓舞起来的能力,是我所拥有的最大才干。而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如果问我喜欢什么的话,那就是‘诚于嘉许,宽于称道’。”

无论何时,对于别人表示诚实而真挚的赞赏和鼓励,别人在享受它的同时都会很感激地记着你,这是给别人也是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源泉。

正如卡耐基所言:“在你每天所到的地方,不妨多说几句感谢的话,留下一些友善的小小火花。你将无法想象,这些小小的火花如何点燃起友谊的火焰,但当你下次再到这个地方的时候,这友谊的火焰就会照亮你。”

没有一只狗会在打骂中学会站立;没有一个孩子会在批评中产生学习的兴趣;没有一对情侣会在相互的指责中增加彼此的爱意;也没有一对朋友会在嘲笑中增进彼此的友谊。

因此,学会由衷地赞赏和鼓励——给别人机会,也同样是给自己。

当然,赞赏和鼓励他人并不意味可以毫无顾忌,以下两个原则是要注意的:一是真诚。夸奖别人要出于真心,所夸奖的内容是对方确实具有或即将具有的优良品质和特点,不要让别人感到你言不由衷,另有所图,也就是上文所讲的谄媚。如夸奖一位身材矮小者长得魁梧,恐怕就要出现“拍马屁拍在蹄子上”的情况。二是夸奖的内容应被对方所在意。称赞中年妇女身材苗条,赞扬老年人身体硬朗便很容易引起良好反应,而赞美儿童年轻、青年人牙齿坚硬等却很难有积极效果。

4.尊重他人、升华自我

古文字里“嫉”是憎恨比自己好的人,“妒”是埋没贤良的人。嫉妒则指对在才能、品质、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的体验。黑格尔说过:“嫉妒便是平庸的情调对于卓越才能的反感。”

嫉妒心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嫉妒者总是担心别人出成绩。心怀嫉妒的人,整日忧心忡忡,惟恐别人优过自己;自己不好,也不许别人好;你想快步走到我前面,我就设法挡你的道,拖住你的腿。鲁迅先生说过:“他们好像自己是很矮的人,总是瞪着不示弱的眼睛,千方百计地想把别人拉矮,同他们穿一个号码的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