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悬疑的未解之谜
12486400000042

第42章 文明之谜(2)

这帮伪造者的最后一件赝品是“大武士”。在这座塑像完成之前,里卡多·里卡迪从马背上摔下来死了。此塑像卖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之后,这帮伪造者散伙了,从此停止了他们的欺骗勾当。

伪造时的错误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于1933年2月展出了这三件“文物”。许多意大利专家对它们的真实性提出怀疑。直到1937年该艺术馆发表一篇关于这三件“文物”的论文时,争论才得以公开。

即便如此,该馆直到22年后才开始对各种不同看法进行调查。经彻底检验之后发现,这三件泥塑表层上的釉料含有锰。这种着色剂大约在公元前800年盛行,但伊特拉斯坎人不懂得使用。

该馆的权威人士还不相信他们受了骗。一年以后他们才从检验过真正的伊特拉斯坎人工制品的专家那里找到了证据。他们发现,伊特拉斯坎人烧制陶器时总是成件地制作,在窑里烧烘时,塑像总有排气道,以便通气。

但里卡迪这伙人所制的塑像却是分段制成的,且没有排气道——这个错误表明,他们的塑像显然是赝品。

最后是参与伪造这些塑像的雕塑家艾尔弗雷多·菲奥拉文蒂澄清了这个问题。1961年1月5日,他到美国驻罗马领事馆签了坦白书。

为了证明他说的是实话,他从口袋里拿出那个断掉的“古代武士”的大拇指——他一直保存的“纪念品”。

5、南美洲石球从哪里来

石球究竟从何而来或者说它们的形成究竟需要一些什么特定的条件呢?至今还是一个难解的谜。

世界各地的石球发现

在南美洲哥斯达黎加的一些森林沼泽地带,分散着许多圆球形的石头。它们虽然大小不一,但表面各点的曲率几乎是完全相同,是非常理想的圆球。

哥斯达黎加的森林沼泽并不是世界上唯一发现石球的地方。在联邦德国的瓦尔夫格保、埃及的卡尔加、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和新墨西哥州、以及新西兰的黑埃拉·鲍尔达海滩等许多地方都曾发现过神秘的石球。在我国山西雁北地区和新疆的第三纪砂岩中也曾发现过砂岩类石球。

火山附近多石球

此外,在一些火山附近,人们也曾发现过石球。早在1930年,美国矿山工程师戈登就在墨西哥哈利斯科州一处银矿附近发现过一个大石球队。接着,考古学家斯特林在其附近的阿梅卡山上发现了一个更为壮观的“石球王国”。后来,美国地质学家史密斯进行考察,他推测,约在4000万年前,阿梅卡曾发生过火山爆发。我国河南信阳上天梯珍珠岩矿区的刘家冲流纹岩中也有一处火山石球带。

石球由来

这些神秘的石球到底从哪里来呢?科学家们提出了种种看法。美国的直克罗夫斯基等人就哥斯达黎加石球作出这样一个有趣的解释。他认为,这些大小不同的圆球队放在这里有一定目的。比如说它们代表天上不同的星球,彼此相隔的距离表示星球间的相对位置。这可能是宇宙来客给地球的纪念品,他们想向人类表示某种意思。也有一些考古学家断言石球是石器时代人类创造的,把它作为防御和狩猎的设施和工具,或是为某种亲友放的祭祀品。但大多数科学家反对这种观点,他们认为是大自然的天生之物。关于火山附近的石球,有不少科学家认为,可能与熔岩的压力作用有关。但以上多种说法都没有足够的证据让人信服。

6、球形巨石是怎么回事

新西兰南岛达尼丁城以北的默埃拉·鲍尔达海岸,位于南纬46°。默埃拉·鲍尔达,新西兰词是“球形巨石”的意思。因为这里的沙滩、海滨和海水里,有几十块巨大的球状岸石。

球石海岸

大的球石直径约3米左右,重量可达几吨重;小的球石直径也在1米以上。球石一般被淹没在较深的海水中,只有在波浪冲打的一刹那,偶尔才能露出球体。在海底高达5~6米的土丘断面上,也埋有这类巨石,风浪冲击它时,常被冲到沙滩或浅海里。在海浪长期冲击、拍打下,有的巨石像裂开了,甚至整个儿四分五裂,成为无数碎片散落在沙滩上。

成因不明的球形巨石

穿过裂缝,人们可以看到它的外壳由灰色的坚硬岩石构成,厚度约为20~30厘米。外壳的内侧,布满了奶黄色结晶体,结晶体的表面凸凹不平。球形巨石的核心,是一些质量很轻的岩石碎片、爬虫类骨骼、贝壳片等,周围布满一层碳酸钙、硅酸盐、氧化铝和氧化铁等物质。球形巨石是如何形成的呢?有人认为:球形巨石在距今约1.65亿年白垩纪后期的海洋沉积层中形成。巨石是以某些物质为核心,与海洋中物质起化学作用,逐渐地形成球形。可是,为什么球形巨石体形这么大?为什么它的核心与外壳有一定的空隙?为什么同样在海里形成,又会分多层沉积?最难理解的是,既然沉积而成,就应像仓库里堆放东西一样,先沉积的在下,后沉积的在上,而它为什么会形成球形呢?地球表面约有71%是海洋,具有相同状况的海域不只是默埃拉·鲍尔达海岸一处,为什么全世界只有在这一带海岸才形成球形巨石呢?

这一连串恼人的疑谜,同多如繁星的海洋之谜相比,只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愿人类能够早日“征服”海洋,这样球形巨石之谜也会随之而解。

7、贝加尔湖是湖还是海

在俄罗斯中西伯利亚高原的南部,有一个不寻常的湖泊——贝加尔湖。

淡水海洋

贝加尔湖虽然宽只有25~79.5千米,但长度从东北向西南延伸达636千米,湖面面积31500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八位,最深处达1620米,比许多大海还要深!两侧还有1000~2000米的悬崖峭壁包围着,蓄水量达23000立方千米,约占世界淡水湖泊总蓄水量的五分之一,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因此,有人把它称作“淡水的海洋”。在它的周围总共有336条大大小小的河流,汇入贝加尔湖,而只有一条安加拉河从湖中流出。假如没有水流入贝加尔湖,让安加拉河以目前的流量不间断地流出,也需要400年才能把水全部流完。

奇特的渔场

贝加尔湖还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俄罗斯的主要渔场之一。湖中一共有600种植物和1200种动物,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淡水湖里的动植物都多,其中有1083种还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特有品种。最使科学家感兴趣的是生物的古老性。西伯利亚其它江河湖泊里的许多淡水生物已经绝迹,只有在几千万年前甚至几亿年前的地层里才有它们的化石。更令人奇怪的是,很多生物要到相隔甚远的地方才能找到。

稀奇的物种

此外,虽然贝加尔湖的湖水一点咸味也没有,可湖里却生活着许多地地道道的海洋生物,海豹、海螺、海绵、龙虾等,贝加尔湖湖底还生有一种1~15米高,像浓密的丛林似的海绵,这在任何湖泊里是找不到的。怪模怪样的龙虾就躲藏在这个丛林里。着名的贝加尔鲨鱼,白色无鳞,大而透明的鱼鳍像蜻蜓的翅膀,专吃小虾,不产卵,能直接产下小鲨鱼来。贝加尔海豹从前特别多,喜欢成群结队活动,现在每年仍然可以捕获约5000头。一般的鲟鱼都生活在沿海,而贝加尔鲟鱼已经完全变成了淡水鱼类。

贝加尔湖究竟是湖还是海?是湖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海洋生物呢?这一切叫人迷惑不解。

二、历史之谜

1、谁是杀害拿破仑的凶手

27岁的拿破仑作为法国意大利军团总司令第一次率兵出征。他在1年时间里,带领4万3千名士兵,打了65次胜仗,俘敌16万,迫使奥地利在“坎波福来奥和约”上签字。从此,全欧洲怀着前所未有的震惊,认识了拿破仑。

雾月政变

1798年5月19日,拿破仑作为远征军总司令出征埃及,要实现他儿时的东方梦想。在这场与英国争霸的殖民战争中,他占领了马耳他岛,征服了上、下埃及,进军叙利亚,消灭了两支土耳其军队,洗劫了巴勒斯坦和加里列。就在这时,法国政局动荡不安。在国内,西部和南部发生了封建复辟势力的叛乱,人民的反抗运动日益高涨;在国外,俄、奥、英等6国又组成了“反法同盟”,从三面向法国发动进攻。在这种形势下,督政府的统治显得苍白无力,大资产阶级渴望着“铁腕人物和利剑”来保障其政治上的特权和经济上的利益。

1799年11月9日(雾月18日),拿破仑在大资产阶级的支持下发动了“雾月政变”。

不败的帝国

1804年,当了5年第一执政的拿破仑,通过各种手段,被参议院加冕为法兰西皇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从1799年执政到1815年止,法国经历了6次反法联盟战争。其中有许多战役足以显示拿破仑卓越的军事才能,奥斯特望茨战役就是突出的一例。这一战,摧垮了第3次反法联盟;也是这一战,使英国首相皮特心力交瘁,一病不起,几个星期后就逝世了。临终前,他要人摘下挂在墙上的欧洲地图,悲伤地说:

“卷起来吧!今后十年不需要它了。”

天才的哀叹

1815年6月18日,滑铁卢大战打响了,拿破仑的作战计划,被后世认为天才杰作。英军在威灵顿公爵的指挥下,勉强顶住法军排山倒海的进攻,直至最后极限。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布吕歇尔将军率领3万普军赶到,而拿破仑格鲁军却毫无踪影。联军发起全线反攻,拿破仑只有向法国败退。

一切都宣告结束了。1815年6月22日,在议会的逼迫下,他签署退位诏书,结束了法国历史上的“百日王朝”的第二次统治,被囚禁在遥远的圣赫勒拿岛。

在圣赫勒拿岛上,拿破仑度过了6年严加看管的囚徒生涯,终于在1821年5月5日下午4时45分去世。

病死它乡

死于胃癌,是一种最早最为普遍的说法。理由有三:其一,从遗传学的角度考察,癌症是他的家族的遗传症。其二,拿破仑本人也一直认为自己得的是癌症。其三,据传在尸体解剖时,发现其胃已溃烂,肝部微肿,其它内脏完好,身体肥胖。这一结论性的病情报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在史学界享有绝对的权威。

50年代初期,法国和德国的几家医学杂志多次发表文章否定拿破仑死于胃癌,文章认为,拿破仑得的是一种热带病。然而,随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生活了6年的蒙托隆将军,在回欧洲后,否认了这种可能性。他一口咬定拿破仑是死于岛上流行的肝病上。

死于非命

1982年初,《谁是杀害拿破仑的凶手》一书在法国问世,此书以大量的“史料”、“科学的凭证”,推翻了一个多世纪来的“权威”结论,“证实”了拿破仑是被砒霜毒死的。

这本书作者是瑞典医生、毒物学家斯坦·福舒夫伍德。他认真研究了拿破仑病症的记载,发现他在生命垂危之际有慢性砷中毒的各种症状:心悸,身体两侧、双肩和腰部剧痛,肝脏肿大,四肢无力、除头发外全身汗毛脱落……

为了从科学上找到凭证,他四处奔波,几经周折,终于弄到了几绺拿破仑的头发。在化学分析中,测定出受害人体内砷的含量是正常人的13倍。多次化验的结果都证明:拿破仑是被小剂量的砒霜慢慢毒死的。

为了证实这一结论的可靠性,这位瑞典医生还对曾生活在拿破仑身边的人进行了逐一分析,找到实施这一计划的重大嫌疑人犯,那就是他过去的部下,一位在战场上毫无建树的蒙托隆将军。蒙托隆利用负责拿破仑生活日用品供应的便利条件,在他专用的淡葡萄酒中施放砒霜,使之日积月累,逐渐中毒死亡。

福舒夫伍德从大量的历史事件中证明他完全有作案动机,一方面是与拿破仑的私怨,另一方面则是受阿图瓦伯爵之命,充当了拿破仑身边的一名奸细,伺机进行谋杀,以消除波旁王朝因拿破仑的存在而导致的心理上的恐怖与不安。

2、王国为什么突然消失

在土耳其境内、小亚细亚半岛上的安纳托里亚高原,距今3100年以前,曾经出现过一个强盛的奴隶制王国——赫梯王国。

强盛的赫梯王国

赫梯王国建立后,经济、文化发展迅速。赫梯人对苏美尔楔形文字改造后,很快就创造了风格独特的涅西特楔形文字。他们很注重军事力量的发展,还将土着居民的马车改造成实用的战车,使战斗力逐渐增强,为他们四处征战提供了必要的保证。公元前16世纪,他们攻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消灭了古巴比伦王国。并且他们还吸收了巴比伦的文化,在国内进行改革,制定新的法典,使赫梯王国进入了历史上的强盛时期。

文明和进步

又过了100年的时间,赫梯人率先进入了铁器时代,这使他们的军事实力和生产水平大大优于他们的邻国。

赫梯人发达的冶铁业和高超的制铁器技术载入史册。考古学家从波加兹克伊附近的五陵遗址中挖掘出的含镍短剑及其它铁器和铁渣等实物,都充分证明它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铁器文明的古老王国之一。

不可思议的消失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强盛了500多年的赫梯王国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是谁灭亡了赫梯,并且彻底摧毁了它灿烂、悠久的文明成就,使它对后世毫无影响?对这些科学家们甚至连个猜测或假设都没有,只能等后人去找出圆满的答案。

3、亚述人之谜

古代文献中对亚述人的评价往往毁誉不一。有的说他们残忍成性,嗜杀成狂,对战败者决不留情;有的却认为这些住在东面的罗马人为古代社会带来了安定;还有一些把他们看作上帝对希伯莱人施加的怒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