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郑子瑜传稿
12448600000036

第36章 扶桑讲学(一)

郑子瑜第一次赴日本讲学,对象是早稻田大学东洋文学研究会同仁。其讲稿后为南洋学会结集出版,名曰《东都习讲录》。

首次讲演题目为《研究古汉语的意义及其方法》,由实藤惠秀担任翻译。

这次讲演不是公开讲演,是小规模的,听讲者仅十余人,除少数为硕士生和博士生外,其余皆为中国语言学和文学的教授,他们在这个领域涉猎颇深,著作丰富。这使郑子瑜诚惶诚恐。这篇简短的讲演稿分四个部分,即语言与文字、古汉语与现代汉语、为什么要研究古汉语和怎样研究古汉语。

由于郑子瑜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精深的研究,以及对修辞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在讲演中轻车熟路、旁征博引又深入浅出,将研究古汉语的意义和门径讲得十分透彻。

首先,郑氏阐述了“语言”与“文字”的本质。在郑氏看来,两者是“一物的两面”,是相辅相成的。他对将两者孤立起来,认为文字与语言各司其职而缺少内在关系的看法不以为然。并对甲骨卜辞以来,中国的汉学在“六书”基础上形成的结构体形作了分析。他指出,许多人只看见文字的变化而漠视语音的变化,并列举了一些汉字今古音的不同,点明了这一“误会”产生之原由。但是,语言与文字虽然是相辅相成的,并不意味着两者同时产生,他认为,“以汉民族的语言和文字的出现来比较,两者的时间之差是一百比一”,“语言是最基本的,文字不过是语言的附庸”。

接着,他指出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是不可分割的,但三者又各司其职,“语音是语言(词的)物理材料,是语言的基本要素”,“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材料,它是概念或意义的表达单位;同时是语言的内容”;而语法“是规定词的变化以及用词造句的规则的综合,是语言的规律”。三种要素只有配合在一起,才能构成语言。为说明这一规律性的现象,他又列举了一些日常的语言现象来支撑这一论点。由普遍规律切入到古汉语,郑氏指出,三要素说适合中国古汉语,但与现代汉语具有不同的外在形式。他又举例了《论语》中所反应的先秦与现代差距很大的语言现象,其关键是词汇和语音的区别,而语法上这种区别则小得多,具有稳固性。但是,这稳固性不排除它的变动成分。郑子瑜总结说: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不同,主要在语音和词汇上(有时连词义也不同)。有了这些不同的地方,于是就形成了两种表现的形式,使我们阅读古汉语发生了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古汉语是已死的语言,便不去研究。最明白的理由,那就是语言不是一天形成的,现代汉语的语言、词汇和语法,都是继承古汉语的传统的;而且在现代汉语中,也还保留若干的古汉语。”郑子瑜能以一种发展的历史眼光,来看古今语言的承袭关系,是一种科学的看法。

在阐述为什么要研究古汉语时,郑子瑜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入手,指出儒家思想,“至少还有若干成分,还是今日一些先进国家所需要的”,将中华文化置身于世界文化范围之内,在此基础上,水到渠成地解决了“为什么”的问题——“研究古代的文献”和“为了进一步了解现代汉语的历史发展”。

最后,郑子瑜点明了“怎样研究”的问题。他反对“读书百遍,其意自见”的笨办法,认为是不讲效率、不注重学习方法、枉然消耗人的精力,从而提出注重词义和注重语法的科学的研究古汉语的方法。

这篇讲演词是针对非华人而言的,其中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渗透了自身治学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