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耽美纯惠公主传
12446900000011

第11章 筹婚礼公府风波

初六寅时箢儿姐妹已进宫去以后,国公府便开始为二位公子的婚事忙碌。高氏先命人将柔儿姐妹移至集雅苑,房中除青白玉插屏移走以外,一应器物皆不改原位。待一月以后,静宜苑空出,便请大公子远清移至静宜苑。二公子则于原处,只不过是将房舍粉饰一新,又新添了许多器物,比起少爷的居所更有了新房的样子。远澈的居所也更名为‘静和苑’。

因国公府与大理寺卿府,抚远大将军府的婚事由今上赐婚,六礼之中‘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诸事倒也变成了循例之事。纳彩,问名于三月初八完成;纳吉,请期已于圣上赐婚之后便已完成,纳徵定于四月十六与二十,这是上官氏有意要表示长幼有序,虽为同日迎娶,但仍要突出大理寺卿府的长嫂为尊之意;如此高氏便循着日程忙碌着。

高氏将预备好的彩礼单子,拿与上官氏过目,道“夫人可需添些什么?”上官氏边看边道“其他的也没什么,只是海味上,清儿娶妻用八式海味,澈儿六式便可。”高氏又问道“礼金,礼饼和茶叶不着次递减?”上官氏道“只这个便罢了,若是做的太明显,让外人瞧了笑话去,倒嫌国公府小气就不好了。我这么做,也不过是是他知道,长幼有序,君臣有礼。”高氏笑着点头。

纳徵之礼行过以后倒也无事,时至两位府上送嫁妆的日程开始便风波不断。大理寺卿府定于五月初五送嫁妆,抚远将军府意欲一同送嫁妆,来回事的嬷嬷到国公府回禀,上官氏道“如今圣上赐婚本是美意,但若两位府上一同送嫁妆,只怕要干扰路面,还是分开为好。况且大理寺卿府早于事先回明五月初五送嫁妆之事,我看将军府不如在择日送嫁妆吧!”大理寺卿府的嬷嬷们暗暗点头,欢喜上官氏到底是通宵情理之人。将军府的嬷嬷们道“这日子本是我们将军属意的,因连日事忙未来回明是我们疏忽,但如今要改日程叫我们去哪里寻一个好日子?”高氏道“既是如此,不如你们听我一句,五月初八本也是好日子,只是撞到了端午节,不过过了端午节,五月十五更是好日子,你们看如何?”将军府的嬷嬷们觉得甚有道理,也松了气势下来。只是不知该如何回禀将军,面露难色。这时高氏道“你们不要怕交不了差,你们回去就说五月十五更是好意头呢!月圆之日送嫁妆,日圆月圆,双双团圆,是好意兆呢!你们将军定会允准的!”嬷嬷们听了甚觉有理,便向大理寺卿府道歉,回至府中。将军果然大喜,此事便已完满解决。

待至五月初五,大理寺卿府长子带着送嫁妆的队伍出发来至国公府,将嫁妆单子呈与辅国将军与上官氏。道“大理寺卿长男奉家父之命,来送长姐嫁妆,请将军与夫人过目。”辅国将军结果单子,略看了看,便交于上官氏,又对男子道“你辛苦了,其他的事交于我夫人去办吧,我们去书房。”于是带着男子向书房去。上官氏对站在前排的嬷嬷到“你们是少夫人的陪嫁?”前排的嬷嬷行礼道“正是,我们两人是少夫人的乳母,另有四位丫头岁嫁国公府,我等给夫人请安。”上官氏道“起来吧。”又对高氏道“等下,你就带着他们到静宜苑去,一应器物摆设皆有少夫人意愿为准,若有更换,你只需记下来回我便是了。”高氏道是,于是便从上官氏处出来,带着婆子们往静宜苑去。

婆子们一路上看着曲山抱水的美景,暗自替自己小姐开心,到底是这人间仙境才衬得起小姐的人品。高氏带着众人到静宜苑后,便叫众人安排起来。高氏看着礼单上写着‘缎貂皮袍二件、青缎天马皮袍一件。灰鼠皮袍一件、羊皮袍一件。细羊皮袍一件、缎上身羊皮下接银鼠皮袍一件、青缎貂皮褂二件、石青缎貂皮褂一件,石青缎绣花皮褂二件、青石缎银鼠皮褂一件、青缎灰鼠皮褂二件。蟒缎二十匹、大卷闪缎三匹、小卷闪缎三十匹、洋绒三十卷、妆缎三十匹、上用金寿字缎二匹,大卷八丝缎六十四匹、上用缎六匹、大卷宫蚰二十匹、大卷纱二十匹、大卷五丝缎六十匹。小卷五丝缎七十匹、潞蚰八十匹、宫纱二十匹、绫一百匹。金镶玉草筋二双、商银痰盒二件、银粉妆盒一对,银执壶一对,银茶壶一对、银盆二件、银盒一对、商银小碟一对、镀金盒一对、银杯盘十分、银壶四把,玉杯八件。花开富贵白金盘一对、金镶玉珐琅景泰蓝梅瓶一对、黄花梨海水纹书案一件、紫檀嵌染牙广韵十二府槅扇一件、紫檀嵌象牙螺钿牡丹凤纹玻璃屏风一件、黑檀描金海棠方桌青白瓷描金鸾鸟大花瓶一对、金丝楠包角香樟木衣柜一件、金镶玉包角螺钿立柜一件、紫檀八仙八宝顶柜一件。’暗自想到自己的柔儿与和儿出嫁时不知会如何,有些神伤。

将军府这厢听闻大理寺卿的送嫁队伍甚是浩荡,便又叫人有全程张罗各色珍品,一时闹得满城尽知将军府要于大理寺卿府一较高下,一时又纷纷到将军府中献宝。珍品齐全以后,将军又闻大理寺卿府陪嫁奶母两人,侍女4人,便提议陪嫁奶母四人,侍女8人到国公府。有人传言国公府内架子大,娶媳妇竟要将军府陪嫁十数人。一时国公府也被闹得人仰马翻。上官氏与高氏得知,皆道真真是幼稚之举,如此较量财力物力实在无聊,竟也波及国公府惹人非议,要适当挟制他们才好。于是上官氏派人传话到将军府中“国公府乃臣子府第,不敢行大逆不道之举,望将军能通情达理,莫叫喜事为人口舌,图添烦恼。”抚远将军也只是一时头脑发热,如今为人诟病自觉惭愧,如今又恐女儿未至婆家已惹婆母厌烦,便忙道失礼,是自己一时疏忽,改日定到府赔罪。

送嫁妆的风波才就此平息,大理寺卿府处事泰然自若,将军府闹得人仰马翻,国公府一直颇受纷扰,而这次风波的最大获益者便是城中各大商号的掌柜们了。将军府为帮女儿购置名贵嫁妆,数量被辖制只得从贵处入手,将军府因一时大部分银钱都为幼女购置嫁妆,以至个妻妾月利缩减,一时又是各种吵闹,惹得将军头痛,只得将先前淘汰的陪嫁散与诸妾,诸妾虽收到珍品,仍心内不自在,一时平添了许多对此幼女的恨意。就此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