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劳动生存的教育
12440000000018

第18章 学生劳动生存教育的故事(6)

王次翁虽然学问很深,可是毫不满足,仍锐意进取,后来他放弃了教学这一职业,又考进了京师太学学习。当时京师太学是全国最高学府,王次翁希望能使自己在太学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他进太学学习靠的是几年来教书积攒的一点钱交纳学费,然而学费很贵,外加自己的吃穿与零花钱,他教书得来的那点钱很难维持,只能节衣缩食,把省下来的钱用在买学习用品和书籍上。晚上,他连点灯用的油都舍不得花钱买,就到邻舍太学生的房间里去与人家共用一盏灯读书。他一读书就是到半夜。人家困了,想休息,可是看他读书那专心致志的样子又不忍心撵他走,只好陪着他读。时间长了,两个人在学习上相互切磋,倒成了很要好的朋友。王次翁在太学毕业以后,终于考中了第一名进士。

50.李清照夫妇苦研金石学

宋朝的李清照(1084-1151)和赵明诚,是中国古代夫妻好学的典范。他俩志趣相同,勤奋学习,精心研究金石艺术的故事,历来被传为佳话。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是宋朝着名的女词人。她嫁给赵明诚时年18岁,当时赵明诚还在太学里读书,家庭情况很不宽裕,夫妻俩省吃俭用,过着俭朴的生活。他们两人都十分酷爱金石艺术,常常互相切磋进行研究,每逢初一、十五,太学放假,赵明诚总是拿些衣物到当铺去质押五六百文钱,步行到相国寺的书摊上,买几本有研究价值的金石碑刻,回家与李清照共同探讨。

两年以后,两人对金石艺术摸到了门径,就立志要“穷尽天下古文奇字”,一一加以研究。他们勤奋地摹写坊间不易见到的孤本书和金石拓片,生活克勤克俭,积下钱来购买名人书画和古玩奇器。

有一次,有个画贩知道李清照夫妇喜欢收藏书画,就拿了一幅南唐名画家徐熙的代表作《牡丹图》向他们兜售,要价20万钱。夫妻俩见画后如获至宝,先把画留下来,然后翻箱倒柜,估算家里可以典卖的一切衣服什物。可是估算了几个晚上也还是凑不足这笔钱,只好把画还给画贩。为此,夫妻相对惋惜不已。

后来,赵明诚考试及第,在青州和莱州一连做了两任太守,生活宽裕些了。于是,便大量搜集书画古玩,从中研究古文字的演变,订正古史中的谬误。

这以后,为了加快研究的进度,他俩不再像以前那样一个人说出一件古书上记载的事,另一个人说出这件事见于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了,而是分头去研究。每当夜深时,这对夫妇常常是一方被劝回到床上休息后,劝人者却又坐到了桌前。

因为李清照夫妇如此勤奋努力,所以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几年以后,他们收藏的金石碑刻达到了二千卷,他们对每一卷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最后,夫妻俩通力合作,分头整理,写成了在考古学上有着重大参考价值的《金石录》一书。

51.王冕潜心绘荷画梅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

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的读书声,心中十分羡慕,就偷偷溜进了校门,躲在窗外听老师讲课,听学生们读书。学生放学了,他脑子里还想着刚才听过的课文,竟忘记把牛牵回家。从此,他就经常在放牛的时候偷着去听课。有时候光顾听课,没有把牛拴好。牛到处乱跑,被别人送到他家,免不了向他父亲告状,说耕牛把田里庄稼踩坏了。父亲听了大怒,常常把他狠揍一顿,但每次打过之后,王冕还是照样去听课。

父亲不再阻止他了。家里省吃俭用,省下一点钱,让他到学堂买几本旧书来读。白天,他常坐在柳树下看书;晚上,没有钱买油点灯看书,他就到附近一个庙里,借着长明灯的光亮读书。由于他刻苦勤学,学问渐渐长进了。

这样过了三四年。有一年的黄梅季节,一阵大雨过后,王冕出去放牛。他坐在绿草地上,只见天空里镶着白边的黑云渐渐散去,透出太阳光来,照得满湖通红。湖边山上,青一块、紫一块、绿一块。树枝像铣过一样。湖里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王冕看着这美丽的景色,心里想:“古人说‘人在画中’,真是一点不错。可惜我这儿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下来。”他转念一想:“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自己为什么不画它几枝?”

王冕看天色渐渐黑下来,就牵牛回家了。第二天,他托人到城里买了些胭脂、铅粉之类,学画荷花。开始画得不好,练了三个月之后,他画的荷花活像从湖里摘下来贴在纸上的那样。乡亲看他画得这样好,都争着来买他画的荷花。

当时绍兴城里有个叫韩性的老先生,听说王冕如此好学,感到十分惊喜,就收王冕为弟子,教他读书,王冕高兴极了。他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多成架的书籍,因此如饥似渴地读起来。到二十岁的时候,他已经把不少天文、地理、历史和经书读得滚瓜烂熟。同时,他还继续学画,尤其喜欢画梅和竹,并且逐渐入门了。

由于勤奋好学,王冕的学识大有长进,在学友中的威信也越来越高。老师韩性去世后,同学们就把他当作老师。

王冕是个很有抱负的人。他研究过兵法,练习击剑,常常自比诸葛亮,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但是,参加过几次进士考试,没有考中,他希望干一番事业的理想也成了泡影。

后来,他教书、卖画攒了一些钱,雇了船,到江南一带作了一次旅行。在杭州,他欣赏了西湖的山光水色,也目睹了人民忍饥挨饿的惨状,尤其看到了南宋皇帝的坟墓和北宋诗人林和靖的坟墓被饥民所盗的情景,心情很不平静,增加了他对元朝黑暗统治的不满,于是写下了《江南民》《江南妇》《伤亭户》等反映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诗篇。

王冕后来,还做过一次远游,渡长江,过淮河,去大都。在大都,礼部尚书因为非常喜欢王冕画的梅竹,就想方设法把他留下来居住,还想请他做师爷。他谢绝回乡。

这次数千里的游历,王冕领略了祖国北方的风光,扩大了眼界,开拓了胸襟,使他的画进入了更成熟的境界。

王冕回到家乡,从此一直隐居在九里山,以种田卖画为生。他在园子里种上了千枝梅树,把他的画室命名为梅花屋,自称梅花仙。他仔细观察梅花的生长过程,从发芽吐叶、含苞待放到万蕊千花,他都十分清楚,因而作起画来,各种姿态的梅花,在他的笔下总是一挥而就,栩栩如生。

他画的梅以密取胜,但密而不乱,多而不繁。他首创的“以胭脂作没骨体”的画法、(不用线条勾画轮廓,而用胭脂打底稿)对后世影响很大。王冕还把自己画梅的经验写成《梅谱》一书,传给后人,留传至今。

52.宋应星力着《天工开物》

宋应星,明朝时期人,中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我国古代四大科学名着《天工开物》的着作者。

公元1615年,宋应星经乡试,中举人。但宋应星对功名富贵却毫不在乎。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已有萌芽,一些读书人开始致力于实际学问,宋应星也走上了这条路。他决心写书,写一本与老百姓吃饭穿衣密切相关的书。

宋应星经过一番实际考察和资料查阅后,看到古代关于吃饭穿衣的书已经有过不少。可是,全面而又详细的记载各种科学技术和制造工艺的书,还不曾有过,而且有些书还需要补充和订正。据此,宋应星决心写一本包罗衣食住行学问的书。

宋应星从农业开始写起:人所以能活在世上,靠食五谷为生。五谷是靠人种植的。在养活人们的粮食中,稻占十分之七。稻分两大类,有粳米、有糯米……

写到这里,宋应星写不下去了。他皱起眉头,想道:下面该怎么写,稻是怎么种出来的,可自己实在一点都不懂。

于是,宋应星就拜农民为师,学习水稻的种植和其它农作物的栽培。他还自己开辟了土地,作为实验田。经过一番艰苦的劳作与学习,掌握了实际知识,自己开辟的实验田也获得了丰收。望着丰收的景象,他不胜感慨:真是像辛弃疾在《西江月》词中说的那样,“稻花香里说丰年”啊!后来他就是这样把农作物学艺一点点的搞得十分精通。之后又开始了科技与工艺方面的学习。

当时是明朝末年,江西的景德镇已经成为全国的瓷业中心。因此,他首先从瓷器制作写起。经过一段的苦学,瓷器、陶器的制作工艺,他都掌握纯熟了,就又进行铜、铁器铸造的工艺学习。宋应星将钢铁工场看到和听到的浇铸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全都记了下来,还专门调查研究了采矿、冶金、造纸、榨油,以及车船、兵器的制造过程等等,积累了着书的丰富资料。

可正当宋应星要积极着书的这一年,他却被派到奉新县西南的分宜县担任主管教育的小官——教谕。这是一个清闲的差使,他买下了一间小小的草屋,继续他的着书。他白天、黑天写啊、画啊、改啊、抄啊,把原稿涂了又涂,改了又改;许多地方,墨笔写的黑字被红色的笔涂没,改上去的红字又被墨笔的黑色抹去,补充的文字写不下去,由一根粗线引到纸的背面。或者做上记号用另一张纸补入……

也不知大叠大叠的书稿,曾凝聚着他多少的心血啊!

春末的一天,宋应星抄完了最后一段,把全部文稿,分门别类地归成二十卷,然后铺开一张白白的连史纸,蘸饱了墨,写下了铁划银勾的正楷字:“天工开物”书名。

宋应星将书名题为《天工开物》,反映了他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而书中所记载的内容,更是详实精妙。

1637年(明崇祯十年),《天工开物》初版本正式问世了。这是一本详细记述中国古代农业、工业和手工业等等技术、闪耀着劳动人民智慧光辉的巨着。刊印没多久,这本书就被译成日文、法文、英文等外国文字,国外称它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宋应星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通过调查研究,立志苦学,得出了许多科学结论;他运用数据计算和比较,作了大量科学的统计和记录,总结了丰富的生产知识,而且提高到科学的理论的水平。他的《天工开物》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科学名着。

53.李贽老年攻书着作更加勤奋

李贽(1527-1602),号卓吾,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他是明朝一位富有战斗精神的思想家。

李贽幼小时,家境贫寒,但刻苦好学。由于他治学认真,意志顽强,终于获得了渊博的学识。

他主张读书人要有“超然志气,求师问友于四方”。他到北京的时候,已经是个年迈老翁,听说澹园老人焦竑(hóng)对《易经》很有研究,就去拜访焦竑说:“您允许我作一个老门生吗?”焦竑比他年轻了15岁,听了这话非常感动。于是就和他结成了好友。李贽跟着焦竑学习《易经》,每天熟读一卦,直到深夜才肯休息。

经过三年刻苦努力,终于把《易经》中的64卦读通。

李贽59岁那年,把家属送回福建老家去,自己单身来到湖北麻城,靠朋友的帮助,在龙潭的芝佛院(寺院)定居下来。照一般人看来,到了这个年龄,已经年老力衰,无所作为了。但李贽却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专心攻书,发愤着作。寺院里比较清静,食宿也不必发愁,李贽就朝夕苦读。从儒家经典到佛教经文,从史书到杂说,从诗词到曲赋,无所不读。他把读书当作最大享受,完全忘记了自己身在外乡,孤身一人,年岁已老。

在他70岁那年,他写了一首《读书乐》的四言长诗,最末两句是“寸阴可惜,曷敢从容!”意思是说,每一寸光阴都是宝贵的,怎么能够随便放过呢!

白发苍苍的李贽,在芝佛院住了十多年。他每天手不释卷,伏案苦思,丹笔批书,墨笔着作,笔不停挥,写下了30多种着作。其中最着名的两部书《焚书》和《藏书》,公开地向封建礼教和道学思想提出了挑战。人们称颂他写文章不循世俗之见,而是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文章深刻、透彻、严肃,具有难能可贵的独创性和反抗精神。

54.女诗人李因苦学勤练

在中国古代,着名的女诗人犹如风毛麟角,是屈指可数的。那些有成就的女作家,大抵都要经过一番比男子更刻苦的努力,李因就是明朝后期一位苦学成名的女诗人。

李因出身于贫寒之家。在封建社会里,女孩子最要紧的是学会针线活和打扮自己,至于读书写字,除了富贵人家的小姐以此来消遣解闷外,穷人家的女儿是很少学习的。再说,女孩子也不能进学堂,赴场考试。李因从小就和别的女孩子不一样,她喜欢读书,不喜欢涂脂抹粉,打扮自己。只要一有空闲,就立刻抓紧时间读书写字,做诗绘画。

李因的家里很穷,买不起纸墨笔砚和灯油。为了学习,她想出许多办法来克服困难。她在每天早上打扫房间的时候,总要先在积有灰尘的桌子上练一会儿字,然后才用抹布把灰尘擦掉。

秋天,柿子树的叶子发黄凋落,李因就把黄叶子扫起来,一筐一筐地留着,当作写字用的纸。夏日的晚上,李因捉来许多萤火虫,把它们放在蚊帐里,依靠它们发出的亮光读书。

李因读书,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她的父母对她说:“你这样不分白天黑夜地读书,迟早是要苦出病来的。”李因总是说:“不会的,真的不会的。”她母亲仍然不放心,规定她只许白天读书,一到天黑就督促她去睡觉。可是,李因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