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13岁前,“富养”女孩的100个关键
12434800000015

第15章 教女孩学会节俭,那将是她一生的财富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能使国家昌盛,而奢侈会使国家灭亡。其实,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家庭,还是一个国家,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有幸福可言,都离不开“勤俭”二字。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日益丰富,提到“节俭”,我们是不是觉得已经过时了呢?我们大多数父母有这样的想法:自己小的时候生活比较艰苦,所以“再苦不能苦孩子”,一定要在物质上给女孩最大的满足。其实,“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观念是不正确的,这样很容易让女孩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坏习惯。

女孩学不会节俭,自然就会学会浪费、攀比,而浪费和攀比带给女孩的最直接影响就是不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而是关注外在的一些东西。当女孩把心思都花在物质的攀比上时,她自然不会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提高学习和个人修养方面。所以,我们要及时给予引导,使浪费、攀比心态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动力。

《弟子规》言:“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当一个人的品德、学问、才能和技能不如他人时,才应该勉励自己,靠自己的努力去赶上并超越他人。但是,在物质生活方面,就没有必要与人攀比。这样的教诲,是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懂得的,也是我们教育孩子时一定要去做的。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天,一对年轻父母带着刚上小学的女儿去逛街。在一个繁华的路口,他们看到一位老爷爷正在卖《北京晚报》。爸爸从兜里掏出5块钱,把钱交给女儿,让她去买10份晚报。然后,父母跟她商量:我们再按原价把晚报卖出去,看看能不能很快卖完。

女孩在父母的支持和帮助下,用了很长时间、费了很大劲,才把10份晚报卖出去。父母又让女儿去问卖报的老爷爷,一份报纸能赚多少钱?女孩从老爷爷那里知道,卖一份报纸只能赚几分钱。女孩很快算了一笔账,她刚才用了很长时间、费了很多口舌,才挣了几毛钱。

然后,女孩一本正经地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以后不能随便乱花钱了,赚钱太不容易了。”父母肯定了女儿的想法,并及时表扬了她。

这对年轻的父母是有智慧的,他们采取了很好的教育方法,女儿通过这一次的亲身体会明白了赚钱的不容易,进而知道了节俭的重要性。相信,在父母的良好教育下,这个女孩一定会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节俭的美德是传家宝,在女孩身上应得到继承和发扬。因为女孩长大以后要操持一个家庭,如果在她小的时候,我们没有教她学会节俭,那么她以后恐怕很难管理好一个家庭。如果女孩具备了节俭的美德,那么这将是她一生的财富,对人对己都有百利而无一害。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去做呢?

第一,以实际行动感染女孩。

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很多父母自身也存在浪费、攀比的现象,比如,吃、穿、用上处处讲究名牌,浪费水电,随便丢弃食物,频繁换手机,等等。女孩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自然会学会浪费和攀比。

所以,我们要给女孩树立榜样,杜绝浪费和不切实际的攀比,以实际行动感染女孩。无论家境如何,我们都要勤俭持家,“丰年莫忘歉年苦,饱时莫忘饿时难”。只有我们具备了节俭的美德,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下,女孩才会学会节俭。

第二,让女孩体验艰苦的生活。

生活环境对女孩有很大的影响,现在的女孩都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体验不到艰苦的生活,自然不知道节俭的重大意义。因此,我们可以提供机会,让女孩亲身体验一下艰苦的生活,比如,带她到贫困山区生活几天,看一下那里的小朋友是在怎么样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的,切身体验一下艰苦的生活。

我们的女孩都读过唐代诗人李绅写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是,又有哪个女孩能真正理解劳动的艰辛和食物的来之不易呢?其实,我们有机会可以带女孩去农村体验一下生活,让她知道农民伯伯是如何播种、锄草、施肥、浇水的,让她也参与到劳动中,亲身体验一下“粒粒皆辛苦”。

第三,让女孩体验赚钱的辛苦。

当女孩不知道钱财来之不易时,花钱当然就会无所顾忌,也会逐渐产生浪费、攀比的心理和行为。而我们给女孩讲一千遍我们赚钱的辛苦,远远不如让她亲身体验一次。比如,让女孩利用假期去送报纸、带着女孩一起去上一天班,等等。当敏感的女孩体验到赚钱的辛苦时,她自然就会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第四,教给女孩在生活中的节俭细节。

当女孩懂得了节俭的重要性、有了节俭的意识后,我们还要教给她生活中的一些节俭细节,比如,吃饭的时候不要剩饭,水龙头要关严,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拖地或冲马桶,离开房间要关灯,电视没人看就要关掉,等等。在我们的引导和带动下,久而久之,女孩就会逐步养成节俭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