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历史政治百科
12398100000017

第17章 世界部分(8)

1988年,两伊战争也陷入了僵持局面。法国一家报纸将两伊比喻为“两个精疲力竭、旗鼓相当的拳击手,谁都无力击败对手”。早在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立即停火。此时,在联合国的多次调解下,两伊终于接受了598号决议,于1988年8月20日停火。

两伊战争是20世纪80年代伤亡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物资消耗和经济损失最大的一场战争。双方造成200多万人伤亡,经济损失达八千亿美元,给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给世界经济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伊朗和伊拉克是两个毗邻的穆斯林国家,两国的共同边界全长1208公里,其中有100公里是以阿拉伯河为界。

阿拉伯河的两岸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为了争夺石油资源,两伊在阿拉伯河的主权划分上有重大的分歧。

东德开放柏林墙和两国边界使两德迅速“统一”吗?

1949年5月23日,在美英法三国操纵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德国西部诞生,首都定在波恩,世人称之为“西德”;1949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联占领的德国东部成立,世人称之为“东德”。沦落的“第三个帝国”从此分裂成为两个德国。

1989年10月,昂纳克因病辞职后,东德进入克伦茨时代。11月9日,克伦茨宣布开放隔断东西德联系的柏林墙和两国边界。开放的第一天即有5万人涌入西德,此后进入西德的东德公民犹如潮水一般,势不可挡。

面对东德急剧变化的局势,西德的政治家们果断地采取行动,以期结束德国分裂,实现民族统一。1989年11月28日,西德总理科尔提出了统一德国的“十点计划”。1990年2月1日,东德提出了统一德国的“四步方案”。2月13日,东西德首脑在波恩会谈,商谈统一德国的有关事宜。

1990年8月底,两德在东柏林签署了“政治统一条约”,为两德统一完全铺平了道路。1990年10月3日零时1分,两德实现正式统一。

在40多年的“冷战”中,西德和东德处于“北约”、“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前沿,这使两个德国的分裂愈发加深。

1990年12月2日,统一的德国首次大选,原西德总理科尔当选为统一后的第一任德国总理。

实行“新思维”改革政策是造成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吗?

1922年,列宁亲手缔造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这是一个拥有世界上领土最大的第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乌兹别克等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在全世界举足轻重,只有强大的美国可以与之抗衡。

然而,自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总书记以来,就开始着手进行政治、经济制度改革。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在他的“新思维”指导下进行的。在所谓“新思维”影响下,民族纠纷愈演愈烈。至1990年,较大的民族冲突流血事件多达几十次,死伤数千人。1990年,立陶宛、亚沙尼亚、拉脱维亚、格鲁吉亚的激进民族组织在本加盟共和国的选举中取得了多数席位,组成了非共产党政府,纷纷要求退出联邦,于1991年8月19日前,宣布独立。

8月24日乌克兰宣布独立,8月25日,白俄罗斯紧步后尘,此后乌兹别克、哈萨克、摩尔多亚、吉尔吉斯、塔吉克亚美尼亚、土库曼、阿塞拜疆等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接着就是俄罗斯宣布独立。而俄罗斯是15个联邦中最大的一个国家,是苏联的主体,它一独立,实际上就是宣布了苏联的解体。1991年12月25日19时,前苏联总统发表了宣布辞职电视讲话。

前苏联解体原因很多,其中主要一条是由戈氏在6年零9个月实行错误的“新思维”改革政策造成的。

关于苏联解体后各共和国的关系,叶利钦倡议应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叶利钦说,创立独立国家联合体是俄罗斯和其他共和国保持稳定的惟一办法。联合体的参加国具有创始国的平等地位,谁也不享有任何特权。但最主要的是,联合体的创立避免了相互对抗的连锁式反应。

苏联解体后,有4个加盟共和国具有核武器,经过商谈,这4个国家签订了一个核协定。他们将奉行共同的核政策。而且,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核按钮只有一个,并且委托俄罗斯总统掌握。

欧盟的成立始于《欧洲煤钢联营条约》的签定吗?

1946年9月,英国保守党领袖丘吉尔在苏黎世大学发表演说,号召建立“欧洲合众国”。之后,主张欧洲统一的各种组织纷纷出现,欧洲联合真正被提上议事日程。

第二年初,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六国的外长在巴黎签署《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在通往欧洲统一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欧洲六国在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后,继续探索欧洲联合道路。1957年,六国签订《罗马条约》,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这三个共同体在60年代合并为欧洲共同体(又称欧洲共同市场),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关税、经济和贸币同盟。从1973年到1986年,英国、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相继加入,共同体成员国扩大为12个。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共同体在政治领域的合作也不断加强。70年代,共同体通过了关于政治统一问题的报告,开始定期协调对外政策,努力在国际事务中“用一个声音说话”。80年代,又签署了关于建立欧洲联盟的声明。1991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改名为欧洲联盟,即欧盟。

“欧盟”是欧州联盟的简称,它的原名是欧州共同体。欧盟在当今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90年代,欧洲的联合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993年1月1日,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成员国之间实现了商品、资金、劳务和人员的自由流动。欧盟还做出了在1999年实行单一货币——欧元的决定。目前,欧元已在市场上流通。

海湾战争是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而引发的吗?

两伊战争前,伊拉克外汇储备达300亿美元,战争后,债务高达1000亿美元。萨达姆为了摆脱经济和财政困难,把目光转向富足的科威特。科威特在二战后因发现黑色宝藏而暴富。科威特在两伊战争中,借款120亿美元资助伊拉克。

1990年5月,在巴格达召开的阿拉伯非正式首脑会议上,萨达姆宣称,他与伊朗打的是一场圣战,是抵制伊朗的“伊斯兰革命输出”,是为阿拉伯的世界流血牺牲,所欠阿拉伯国家300亿美元应一笔勾销,还要科威特另外补偿100亿美元给伊拉克。萨达姆的无理要求遭到拒绝。7月下旬,伊拉克陈兵10万于伊拉克边界,频频举行军事演习。7月底,沙特、埃及和约旦等国首脑调停无效,海湾局势顿时剑拔驽张。

1990年8月2日凌晨2时,10万伊拉克士兵越过边境直扑科威特城。伊拉克人在第二天的上午11时,完全占领了科威特。

伊拉克的侵略行径遭到国际舆论遣责,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浩浩荡荡开进海湾。一场震惊全球的“海湾战争”由此爆发。

2月28日当地时间上午8时,布什总统下令美军及其盟国的军队暂停军事行动。3天后,回天无力的萨达姆宣布停火,并无条件接受联合国安理会的几项决议。至此,海湾战争结束。

科威特的面积仅有18万平方公里,西、北部与伊拉克接壤,南部与沙特阿拉伯交界。

海湾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打的一场高科技战争。

海湾战争的多国部队一方实施了高科技电子战,在电子战干扰下,伊方几乎没有能力反击。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虽然赢得了战争,但并没有真正赢得和平,海湾的局势也没有真正稳下来。

领导“民族之矛”使曼德拉被判终身监禁吗?

非洲人国民大会被取缔后,公众人物被迫转入地下。这时,刚刚获得自由的曼德拉审时度势,建议非国大建立自己的军事力量。1961年6月,非国大领导采纳了曼德拉关于使用暴力手段的建议,秘密成立了非国大的武装力量“民族之矛”,由曼德拉领导该组织。流亡生活使曼德拉成为军事战略家,他成了南非黑人的偶像和英雄。这期间,曼德拉于1962年1月到英国访问,在那儿,43岁的他体味到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回国不久,因政局动荡,曼德拉又被南非当局逮捕,被判5年苦役。

1963年,当非国大和“民族之矛”的许多领导人都被逮捕时,曼德拉又和他们一起受审,罪名是企图以暴力推翻政府。曼德拉在法庭上陈述了4个小时,他痛斥南非统治者“你们才是真正的罪犯”。1964年6月12日,包括曼德拉在内的被指控者中的8人被判终身监禁。从1964年到1982年,曼德拉被囚于开普敦附近的罗宾岛监狱,后来又被监禁于大陆附近的波尔斯穆监狱。

获释之后的曼德拉全身心地投入他终生的事业,为实现民主、自由、平等的新南非而努力。1991年,在非国大自从1960年被禁之后首次于南非境内举行的全国大会上,曼德拉当选为非国大主席,奥利弗·坦博,他一生的朋友与同事成为这个组织的全国协调人。

当时南非有700万失业人口,暴力事件不断,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曼德拉向人民承诺重塑南非,他是个言出必行的人,历经沧桑的曼德拉果然给这个国家带来了和平。这是20世纪的奇迹。

1989年2月,原南非教育部长德克勒克被选为国民党领袖,他在任职后第一次讲话中号召建立一个非种族主义的南非,呼吁就这个国家的前途举行谈判。同年9月,他当选总统,德克勒克立刻解除了对非国大的禁令,二个月内废除了种族歧视制度,并在1990年2月11日释放了约尔逊·曼德拉。

1993年10月,纳尔逊·曼德拉和威廉·德克勒克“因其结束种族隔离制度和平努力,因其为民主的新南非奠定了基础”而荣获本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1994年5月10日,曼德拉就任南非总统,在他的领导下成功地改变了人民的生活,使南非得以安定。

北约轰炸科索沃是因南联盟拒绝加入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吗?

北约始建于1949年,是为对付前苏联组建的一个防御性军事集团而建。北约包括北美和欧洲的19个成员国,1994年,美国控制下的北约向原华约集团推行“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结果包括俄国在内的绝大部分成员国加入了这一“计划”。但是,南斯拉夫联盟是个例外。

在涉及主权和国家利益的问题上,南斯拉夫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政策。南因此成为北约的“眼中钉”。为了拔掉这颗“钉”,北约精心制定了对南实行肢解和打压的政策。于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从自己利益出发,纷纷向南联盟发出威胁,但南联盟丝毫不向西方大国妥协。

1999年3月24日19时,在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兼美军驻欧洲部队总司令四星上将韦斯利·克拉克的指挥下,北约向南联盟发起了大规模空袭。科索沃战争由此开始。

北约轰炸开始后,江泽民主席立即致信美、南领导人,强调指出:中方强烈要求北约立即停止对南军事干涉,科索沃问题应尊重南主权。5月4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与切尔诺梅尔金、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杰克逊等高级官员举行会晤,为争取政治解放科索沃危机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6月5日,北约与南联盟的将军们在马其顿会晤,就塞军撤出科索沃的时间举行谈判。9日,双方签署了南军撤退的协议。至此,北约连续78天的对南轰炸结束。

科索沃战争结束了。北约在军事上赢得了胜利,却输在道义上。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的轰炸开了一个军事集团绕过联合国侵入一个主权国家的危险先例。这极大地警醒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也促使更多的人加入维护世界和平的行列。

科索沃战争,北约共出动了1万多架次飞机,摧毁了南联盟境内几乎所有横跨多瑙河的桥梁,空袭给南联盟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000亿美元。

这场持续了78天的战争,美国为了支付高昂的军费开支,每天就耗资达1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