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12397800000002

第2章 学校安全工作管理(2)

教学活动进行的安全管理

各科教师及相关人员应在教学活动进行前,准备教材、教具、检视教学设施、教学环境,了解是否堪用?有否危及安全因素?活动进行时,应指道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活动结束后,应该再检视各项器材、设施是否收拾妥当?是否复原与归位?各项设施器材若有损坏,应立即报修。此外,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更应发挥教师专业伦理,提高师生间之良善人际互动,俾便教学活动能安全有效进行。

寒暑假期间的安全管理

寒暑假期间,学校的教学活动较少,学校总务处及相关人员应在假期中全面检修学校建筑、消防设施、水电设备、运动游戏器材、教学设备等,以维持其完整、堪用与安全。

特殊情形的安全管理

当不可抗力的因素,例如台风、水灾、火灾、地震等天然灾害发生时,必须特别再加强安全管理的项目,事前有预警者,应进行妥善的防范措施,事后亦应进行检验和灾后重建工作;无预警状况者更发挥应变能力,以减少损害的程度。

5.校园安全事件的处理

学校平时应积极注意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在危机发生时,更需能够妥善的处理。危机处理最重要的原则是,当危机发生时,要能即时应变,把握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将伤害减轻到最低程度。因此,除了一般校园安全事件的通报与处理方面,需作普遍性原则危机处理外,在面对性质特殊需涉及不同行政体系问题者,需作更具体性的特殊校园安全与灾害事件处理。

一般校园安全事件之通报与处理

(1)一般校园安全事件通报作业。

秉持速度、精度、广度和深度等通报原则,按照事件等级判定原则与通报事件的分类,区分事件的严重性与属性,尽速将事件通报上级主管机关,了解整体情况作完善的协调与联系沟通。

(2)一般校园安全事件处理。

对于校安事件应整合学校行政资源,建构校园灾害管理机制,执行灾害管理工作,当校安事件发生时,应马上启动应变小组,进行危机处理,减低灾害发生与扩大,并作事后追踪。

(3)与新闻媒体之沟通应对。

新闻媒体对学校公共关系而言,是一项重要的管道,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学校的能见度以及消息传播的速度,并能够充分将学校理念传达出去,建立大众对学校的良好印象。最重要的是在学校危机处理时,能适当运用媒体以降低大众对学校的负面印象。所以学校与媒体应建立良好关系,以传达学校正确的消息与学校的能见度。

特殊校园安全事件之通报与处理

一般事件之处理,依据教育部函颁之“校园事件通报管理系统实施要点”订定相关处理办法与流程即可,而面对影响校园安全之人、事、物等特殊突发状况,非学校所能单独解决并需集思广益采取妥善防范措施时,亟需有更具体的相关专业性参考资料。

(1)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处理;

(2)儿童及少年保护与家庭暴力及性侵害事件;

(3)天然灾害处理;

(4)校园疫情处理;

(5)校园暴力事件。针对此五项提供相关处理要领、流程、注意事项等,让学校得以迅速妥善处理,使学校及师生的伤害减至最低。

6.校园安全的防范管理

学生在校内进行体育活动、集体活动和劳动时,在宿舍休息时,都可能发生意外。因此,加强自身防范,警惕各种影响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对保护自我安全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体育活动安全

(1)体育老师要讲清体育活动安全。

(2)活动课老师不得离开。

(3)学生不做不安全的活动。

(4)在无人保护下不做危险活动。

学校集会与集体活动安全

可能发生的伤害:中暑、挤伤、跌伤、骨折、窒息、烧伤、脑震荡、死亡。

(1)上下楼梯不要拥护、礼让慢行。

(2)不互相追逐疯打。

(3)不开无味的可造成伤害的玩笑。

校内劳动安全

(1)严禁学生擦楼房外窗玻璃。

(2)做清洁时、防止滑倒跌伤、玻璃划伤、钉子刺伤。

(3)严禁学生用湿布擦电器旋扭开关。

学生住宿安全

(1)不得允许非住宿人员入住宿舍。

(2)不得私自接用电器电线。

(3)不得疯疯打打。

(4)不得将贵重物品带入宿舍。

(5)不得在宿舍使用蜡烛。

7.校园安全管理的具体方法

提供师生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是学校责无旁贷的工作。至于如何进行校园安全管理呢?以下提出具体的作法,供参考。

熟悉相关法令

在一个讲求民主法治的社会里,应该重视与自身权益、行为规范有关的法律常识,而父母或教师更应该了解、配合与遵守保护学生的相关法令,才能更周全有效的保护学生。

成立救援组织

在平时,每个学校都应该将维护学生的安全,当作第一要务;因此,不论是公、私立中小学,都应该成立安全管理的组织,统筹推动各项安全维护的工作,进行各项防灾救护的教育训练与宣道,增加成员专业准备度,加强忧患意识的培养,与提升防灾救护技能。

在校安状况发生时,应该立即启动危机处理小组,进行各项防灾救护的紧急任务,以加速危机的处理与解除,减少生命与财产的损失,迅速恢复环境与心理的安宁。

明订处理流程

学校应该明订校园安全事件的处理程序,透过教育训练,让全校师生知道,以提升安全管理的成效。在平时,相关设施与教学设备的检修,必须缩短查报、请购、修护、验收的流程;使得使用者、管理者、查报者知道向哪个单位报告、如何填写修缮单、请购单、维修时要如何做好监督、维修后应如何验收检验,以收安全管理时效。

校安状况发生时,更须有一快速妥善的处理流程,使得发现者、受害者、督道者能够迅速反映校安状况,学校能够立即启动危机处理小组,做好分工、采取快速救援行动,积极掌控、处理、请求支援,以消除校安状况,并立即进行各种善后处理,迅速恢复人安、事安与心安。

妥善事件处理

正确掌握校园安全事件预防和处理的基本常识、原则和方法,有效积极预防潜在性校安事件的征兆,及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面对突发事件,能冷静、积极应对,妥善处理,尽最大可能减少损失和危害。

因此,在校安事件发生前,透过演练、随机教学、研习等方式充实危机处理知能与强化处理意外事件的经验,平时不定期检核以减少意外事件发生的机会;安全事件发生时,马上启动紧急应变小组,以学生利益与生命安全为先之原则,依事件性质及考量主客观环境之情况,召开会议,协调工作,务期将伤害减到最低点;校安事件发生后,依事件性质,针对当事人及相关事项做必要的辅道及补救措施,适时开会检讨,记取经验及教训。

争取有力支援

安全事件发生时,必须临危不乱,依据各种校园危机或灾害的处理与通报,沈着应变,妥善处理,主动请求权责单位或上级机关的支援与协助,千万不可隐匿不报,坐失救援良机,以致损害程度扩大。

平时进行检核时,若有技术上的困难,可依附录一校园安全资源机关(机构)及网站所提供的社会资源,寻求援助与支持;尤其是总务单位更应主动协助各处室及教师,检修各项设备器材。

善后的处理,更应该主动请求心理辅道机构与医疗机构的专业支援,进行各种生理与心理的重建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校师生必须熟悉校园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法令、要领,以及社会资源,才能防范未然,消弭不安全因素,确保学生平安健康的成长。

(1)要了解第一章绪论关于校园安全管理的意义、重要、原则、范围与时机,以确立校园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体认其重要性,熟知基本原则,掌握适切时机,如此必可养成忧患意识、防范未然,随时提高警觉,确保校园安全。

(2)对于第二、三章中各项安全管理,应依各项管理“提要”的指引,迅速了解该主题的整个概念;然后遵照“管理要领”的流程与步骤,逐一进行检视与处理。再者,利用各项安全管理所设计的“检核表”,将检视结果逐项填写,送请相关行政人员签办存查。本检核表的功能,除了提供各校作为改进设施或活动设备等的参考之外,也是工作人员“善尽管理责任”的明证。

当事件发生时,第四、五章提供相关危机处理流程与通报作业,进一步掌握紧急事件处理的状况与危机处理时应注意的沟通原则,发挥团队精神,众志成城,谋定而动,以诚恳而且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处理,必能化危机为转机,使伤害减到最低,事件能圆满落幕。

8.学校安全管理的实施措施

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上级对学校安全工作的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宗旨观念,坚持“教育先行、预防为主、多方配合、责任到人”的原则,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点和出发点,抓好各项安全制度、安全措施的落实,努力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确保我市教育系统安全稳定与发展,有力推动打造教育强市、教育名市工作进程。

工作重点及要求

(1)教育先行预防为主。

①学校安全教育以学生为主,同时对教职员工开展教育。学校安全教育包括以下内容:交通安全教育;游泳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饮食卫生安全教育;用电用气安全教育;实验、实习及社会实践安全教育;校内及户外运动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劳动及日常生活安全教育;其他方面的安全教育。

②学校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确定各年段安全教育目标,形成层次递进教育。

幼儿园安全教育应使幼儿初步学习处理日常生活中危急情况的办法,接受成人有关安全的提示,学会避开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和保护自己。

小学安全教育应使学生初步树立安全观念,了解学校和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安全知识,熟记常用的报警、援助电话,具备初步的分辨安全与危险的能力,掌握紧急状态下避险和自救的简便方法。加强交通法规教育,提倡步行上学,禁止未满12周岁的学生骑车上学。

初中安全教育应使学生树立安全观念,自觉遵守安全法规,保护公共安全设施;熟悉学校、家庭、社会中须知的安全知识,掌握事故发生后请求救助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危险判断能力和防范事故的能力。

高中及以上安全教育应使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和社会公德意识,自觉维护公共安全,懂得运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掌握紧急状态下自救自护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抵御暴力侵害能力。

③学校应按照教育部要求,根据安全工作实际全面推进安全知识进课堂,落实计划、教材、课时、师资。

④学校应根据地域、环境、季节特点,利用活动类课程时间,每月定期对学生进行集中安全教育,并将安全教育渗透到教学、社会实践、日常生活及各类大型活动中。

⑤学校必须根据有关法规和布局状况,制定各种安全应急预案,并在公安、消防、防震救灾等部门的指导下,每学期至少组织师生进行一次防火、防洪、防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应急逃生、自救、互救演习,提高师生安全防范能力。

⑥学校应抓住放假前、开学初、夏季来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安全生产月、消防日、消防安全月、禁毒日等安全教育重要时段,充分利用校报、板报、橱窗、校园网、主题校会班会、讲座等各种宣传陆地,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盗、防抢、防骗、防火、防病、防溺水、防洪、防性侵害等安全教育,并传授发生意外事故的自救、自护知识和基本技能。

⑦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起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完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定体系,帮助师生解决心理问题;学校应充分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和家访等形式,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家长对学生安全教育和监督的密切配合,并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障碍疏导工作,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压力,防止和减少学生因心理疾病而发生的他伤、自伤、自残事故。

⑧学校应加强师生法制与道德教育,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学校应与派出所、交警队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并以团队和少先队活动、班会、课堂等多种形式,教育学生遵纪守法,珍惜生命,尊重他人,培养爱心,互谅互让,互敬互爱,遇事不冲动,争做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学校应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保证每学期到校至少作两次有针对性的法制报告。

⑨学校应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教育,开展“绿色通道”建设,纠正师生不良的上网习惯,强化教育和严密监控有“网瘾”的学生,培养健全人格。

⑩学校应在每学期开学初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安全知识,观看安全教育片,对典型事例进行具体分析,从实际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师德水平和道德修养,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2)强化管理,健全制度,狠抓落实。

①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学校内部应层层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切实做到层层有目标、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要充分发挥学校安全管理处(室)的作用。

②学校安全工作常规管理制度。学校应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提出安全要求,并对校内安全防范重点环节和重点区域加强管理,预防和消除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