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心律失常(贴心大夫丛书)
12397200000006

第6章 快速心率失常(4)

(2)减慢心室率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非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TPBZXH1.tif,+3.7mm。3.7mm,BP〗)以及洋地黄类药物。它们作用于房室结,以延长房室结不应期,增加隐匿传导。过去,曾有些临床医师将减慢心室率的药物误解为有转复房颤为窦性心律或预防房颤复发的功能,如洋地黄类(毛花甙丙、地高辛)、〖TPBZXH1.tif,+3.7mm。3.7mm,BP〗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TPBZXH1.tif,+3.7mm。3.7mm,BP〗)和β受体阻滞剂。一些随机双盲的研究表明,毛花甙丙与安慰剂比较,其复律的有效率和恢复窦性心律距开始给药之间无显著差异。奎尼丁曾在我国广泛用于持续性房颤的复律和预防房颤的复发,但临床研究表明,奎尼丁虽可有效治疗房颤,但可能增加病死率。

3.各种类型房颤的治疗对策

(1)阵发性房颤:在房颤发作时,即可选用减慢心室率的药物,也可选用复律的药物。对发作频繁者,在其发作的间歇应使用作用于心房的复律药物,而不应选用减慢心室率的药物。

孤立性房颤和高血压或左室肥厚的非冠心病房颤,首选普罗帕酮或莫雷西嗪,如无效,则选索他洛尔,后选胺碘酮。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后房颤,不用IC类药物。如病人年轻、心功能好,可选用索他洛尔;年龄大、心功能差,选用胺碘酮;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阵发性房颤选用胺碘酮。

(2)持续性房颤:①复律和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复发。②减慢心室率和抗凝。如选对策①,应考虑用作用于心房的复律药物,选药原则同阵发性房颤;如选对策②,应选用减慢心室率的药物。

(3)永久性房颤:是不可能恢复窦性心律的一类房颤,治疗上应选用减慢心室率的药物和抗凝药物。

1)洋地黄类药物,减慢心室率的同时有正性肌力作用,可用于心功能不全的房颤病人。

因洋地黄类药物减慢心室率的机制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间接作用于房室结,延长其不应期,增加隐匿传导,所以,洋地黄类药物可满意控制睡眠与静息时房颤的心室率。而在活动时交感神经占优势或在肺心病、哮喘、急性左心衰竭、围手术期等危重急症时,交感神经兴奋状况下,洋地黄类药物疗效有限。

2)β受体阻滞剂,可拮抗交感神经活性。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而减慢房室传导,减慢心室率,不但对睡眠或静息状态,而且对运动时的房颤均可有效控制心室率。对上述危重急症时,毛花甙丙等药物无效时,可选用地尔硫〖TPBZXH1.tif,+3.7mm。3.7mm,BP〗。另外,预激综合征合并的房颤,禁用洋地黄、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也不用β受体阻滞剂。应选用延长房室旁道不应期的药物,如普鲁卡因酰胺、普罗帕酮或胺碘酮。

心房颤动对心功能有何影响心房颤动时,由于心房肌的不规则乱颤代替了心房有效的一致性收缩,同时,心室率快且极不规则,使心室的血液充盈不完全,因而引起心室充盈不足,造成心输出量减少、冠状动脉缺血。加之,心脏工作量及热能的消耗增加,故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易在房颤发作中促发心绞痛或心力衰竭,病人可有心悸、头晕等症状。检查时可发现心室律完全不规则、心音强弱不等、脉搏强弱不一。心率增快至120~160次/分时,可出现脉搏短绌,心率快于脉率。此外,在房颤发作中,心房内部分血液易发生停滞,而易于形成血栓。血栓脱落还可引起周围动脉或肺动脉栓塞。

什么是局灶性心房颤动

局灶性房颤定义为由激动方式恒定的单个或多个房性早搏诱发的房颤,在房性早搏的起源部位成功消融房性早搏后房颤不再发生。已发现的局灶性房颤发生的关键部位有右心房的游离壁、终末嵴、窦房结附近、冠状静脉窦口周围、左心房的游离壁等,但只占5%左右;而以左心房的肺静脉入口及入口内1~4毫米发生率最高,占90%以上,其中1/3以上在左或右上肺静脉。许多局灶性房颤由2个或2个以上的起源点同时触发。

体表心电图发现单个、多个或成串的单形房性早搏诱发房颤发作,绝大多数的房颤由多个或成串的房性早搏诱发,而多个或成串的房性早搏之间可混有窦性心搏,24小时的心电图中反复出现,同时有频繁的没有触发房颤的房性早搏,形态与发动房颤的房性早搏一致。这类患者多数为特发性房颤,部分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但心房无明显扩大,房颤发作持续的时间长短无明显规律,发作时患者可以没有明显不适。

心房颤动影响心室率的因素房颤的心室率决定于:①房颤的类型、频率。②房室传导系统的功能状态。③隐匿性传导的情况。④自主神经功能。⑤基础心脏病及心功能状态。在一个正常的房室传导系统,如果不使用任何药物心室率总是增快,在患有某些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或应激状态下心室率更快。

究竟怎样的心室率对房颤患者最为合适,没有明确标准,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过快和不规则的心室率不仅会引起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同时也可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治疗的首要目标是维持一个适合患者循环状态的心室率:①休息时心室率<90次/分,患者的自觉症状良好,一般应稍高于窦性心律时的心室率,以补偿失去心房功能的后果。②合适的最快心率,一般男性为227-年龄,女性为206-(0.6×年龄)。③患者有最好的运动耐量(分级运动试验、6分钟步行测试)。

心房颤动是一种心脏病吗房颤不是独立的疾病,它可以并发于许多其他的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可以说所有的心脏病都可以发生房颤,另外,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可以发生房颤。如果病人只有房颤的现象而没发生心脏病,就属于特发性房颤或孤立性房颤。

心房颤动对健康有哪些影响房颤时心跳快且不规则,会产生心慌等不舒服感觉,而且会影响心功能,引起心房跳动的停止,有心脏病者还容易出现心力衰竭、肺水肿、心绞痛、休克等。房颤时心房容易形成血栓,血栓刚形成后很容易脱落,脱落的栓子会随着血流到达身体的任何部位,其一旦卡在某处就会引起栓塞,常见的就是脑栓塞。有危险因素的病人就容易发生,如患心脏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房很大、有过栓塞及一过性脑缺血病史、65岁以上的老人等,脑栓塞后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

何谓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心室扑动时心室有快而微弱无效的收缩;心室颤动时则心室内各部分肌纤维发生更快而不协调的乱颤,两者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均等于心室停搏。心室颤动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冠心病人,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猝死的最常见原因。众所周知,心脏是血液循环系统中的动力泵,而泵功能的完成有赖于整个心肌协调一致的收缩,如收缩变成了不协调的蠕动,此时心脏排血功能几乎完全丧失。由于循环系统失去了动力,血压可消失;由于脑供血丧失,可迅速发生昏厥、抽搐,如不及时抢救,往往迅速死亡。

心室扑动与颤动一旦发生,病人迅即出现心、脑缺血综合征(Adams-Stokes综合征)。

表现为意识丧失、抽搐,继以呼吸停止。检查时听不到心音也无脉搏。

心室扑动表现为规则而宽大的心室波,向上和向下的波幅不等,频率为每分钟150~250次。

心室颤动则表现为形态、频率及振幅均完全不规则的波动,频率为每分钟150~500次。

如何治疗:应立即就地进行心肺复苏的抢救,病人取平卧头低位,以掌根在心前区胸骨下端拳击2~3次后,继以胸外心脏按压及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尽快建立有效的呼吸通道、静脉输液通道,进行心电图监测,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必要时加用阿托品和利多卡因,以及应用一些其他药物,无效者予以电击除颤和心脏起搏,同时给予纠治酸碱与电解质平衡失调、低氧血症等治疗措施,对易发心室颤动而药物预防无效的高危患者,可置自动除颤器。

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的发病机制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目前有多种学说并存,具体因素分述如下:

(1)室性异位激动的频率:当室性异位激动的频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心室肌各部分的不应期不相等,当激动传至各部分心肌时,易发生干扰,形成激动折返。如果激动折返沿着一个固定的途径,则形成心室扑动;若形成多发性的激动折返,激动折返的途径不固定,则造成心室颤动。

(2)室性异位激动的来源:如果心室内有多个异位节律点存在时,易形成多发性激动折返而产生心室颤动。

(3)心肌的状态:当心脏严重受损时,如发生广泛心肌纤维化、严重的心肌缺血、某些药物中毒、严重电解质紊乱等,均易引起心室颤动。其机制有二:一是上述因素提高心肌的应激性,提高了室性异位节律点的频率;二是延长心室肌的不应期,心电图上表现为Q-T间期显著延长,此时室性异位激动,即使不显著提前,也可以落在前一次心动的易损期,而引起室颤。

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的家庭应急处理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是指心室各部分发生快速微弱无效的收缩或快而不协调的乱颤,常是临终前的表现。①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②急向医院求救或速送附近医院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