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12397100000003

第3章 东方人脱衣服,西方人穿衣服(3)

中国人把自己四合院里的那个小院子当做一个较封闭的小天地,一方面,他们把自己和外界隔离,另一方面又精心设计自己的小院落,由此形成了“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小环境意识,即家庭房屋的环境比较讲究,却没有大环境意识。拿蔡元培的话说就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衣服、宫室、园亭,知道要美观;不注意于都市的美化。知道收藏古物和书画,不肯合力设博物馆。”这种意识与观念一直延续至今,在城市里经常看到街道、胡同以至家门口环境弄得并不整洁甚至有些杂乱和肮脏,但小院落,小家庭房屋都收拾得干净利索、井井有条。

再扩大些看,中国大土地浪费、小土地珍惜的现象也似乎与此有关。在中国的广大农村,由于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耕作方式,使得大田不成形状而小块地却整齐考究。

中西方的这种不同住宅格局,又造成了人们活动方式的形成,有人就此比较说:“中国人如此安排住房,在美国人看来就很不习惯。然而很多中国人却坚持只在线式住房格局中搞些花样,即使他们有足够空间可以延伸。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四面墙内都是一个整体。美国儿童在家中的活动范围,是有严格的个人界限的,但家中与外界却没有分界。相反在中国就完全不同。中国儿童在家中的活动范围并无界限,而高高的院墙和双重大门却把他们同外面的世界隔绝了。”

欧洲的教堂是西方人开放的阳台思维的典型。欧洲的教堂基本上都建在市内,尤其是天主教堂,无一例外地在市中心。如举世闻名的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以哥特式风格筑成的科隆大教堂等,均交通便利,且全无遮拦,从不收门票,无论善男信女还是参观者,均可自由进入,非常方便于传教,是开放性的建筑。西方的宗教建筑还重在体现人们心中的宗教激情,风格壮丽辉煌,外形超凡脱俗,气势宏伟,易于激起人们朝拜的强烈激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庙宇则隐藏在名山大川之间,深山藏古刹,名山多神庙,那些历史传说中的奇妙的庙宇,只对那些有心朝拜并有勇气和毅力攀登的少数人开放。

卢秋田在罗马尼亚当大使的时候,罗马尼亚对中国是非常友好的,大使馆的墙裂了,野果从墙的缝隙中钻过来,卢大使就找到外交官交涉,问能不能把墙有裂缝的地方堵死,或再加高,对方说墙不能封,卢大使不明白为什么,觉得这是我们的事,我们想封为什么你们不让。后来他才知道,在欧洲人眼里有高墙的是监狱,然而在我们国家的文化里,庭院深深才是权力的象征,我们总是把墙垒得越高越好。

总之,东方文化是内向、含蓄的,建筑上表现为封闭、深沉;西方文化是外向、张扬的,建筑上表现为开放、炫耀。比如中国住宅,四周房子围成院落南方叫天井,北方就是四合院,窗子皆向院内,外面则全封闭。西方住宅正好相反,住宅在院子中央,窗户向四面开放。东方为“房包院”,西方为“院包房”。中国的宫廷、官府、寺庙等,外围皆有高大的围墙遮掩,建筑显得沉稳、含蓄。西方的宫廷、教堂,则面对广场,显得开阔、高耸、堂皇。

这就是东方人的封闭式思维和西方人的开放式思维的表现。换句话讲,东方人脱掉了外面的衣服却在里面紧紧地把自己裹起来。反之,西方人系好了里面的贞操带,外套却相当宽松。

8.东方人先作铺垫西方人先说主题

东方人喜欢唱压轴戏,在陈述事情时总是先作一下铺垫,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来逐渐引出自己想说的内容。西方人则比较直接,他们总是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目的和要求,力求在三言两语之间切入主题。

在商业往来上,一个美国人给日本人写信。日本人一看美国人的信,他马上就火了。因为美国人在信的开头,将自己的要求放在最前面,开门见山,订货多少,什么时候付款等等,后面才讲些客套话。日本人收到信看看开头火就上来了,觉得这些美国佬真不客气,为了保持心理的平衡,日本人收到美国人的来信后,决定先看后面。

而美国人看日本人的信则是越看越糊涂,不知道对方要说明什么问题。因为日本人写信总是先跟他们寒暄客气,到信的末尾有几句才是他要说的问题。这让美国人觉得日本人真啰唆,在浪费他们的时间,所以美国人读日本人的信也是倒过来看。

这种商务信函的不同写法反映出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喜欢先作铺垫的东方人对事物的背景格外重视,喜欢直接切入主题的西方人往往重视事物本身,对事物背景的关注远远不如东方人。

在历史课上,日本的老师们会首先详细确定特定事件的发生背景。然后按年代顺序讲述重要事件的进程,讲每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老师们鼓励学生们通过思索历史人物所处的背景与自己日常生活情景的相似之处去想象历史人物的精神和情感状态,于是很多历史人物的行为就可以用这些感觉来解释。将重点放在最初发生的事件上,这个事件也就是以后发生的事件的推动力。当学生们将自身的情感投入到历史人物身上,甚至包括日本的敌人时,学生就被认为是具备了从历史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日本的课堂上,提出“如何”这样的问题的数量是美国课堂上的两倍。

美国的老师在讲述背景方面则不像日本老师那样花费那么多时间。他们大多从结果开始讲起,而不是从最初的事件或导火索讲起。在讲述的过程中往往打乱了事件的年代顺序。相反,对历史的讲述主要是通过讨论而得出认为是比较重要的因果因素。当学生们能够举出适合某个结果的因果模式的例证时,他们就具备了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推理的能力。在美国的课堂上,提出“为什么”这样的问题的数量是日本课堂上的两倍。

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思维差别很大,对背景的关注程度不同直接导致他们在陈述表达方式上的巨大差别,即东方人喜欢先作铺垫,“千呼万唤始出来”;而西方人则是直来直去,单刀直入。

9.东方人外冷内热西方人外热内冷

西方人的外热内冷表现在西方人对陌生人的热情上,但他们同时又非常理智地和别人划清界限,为自己画一个清晰的圈,圈里圈外区分出两个不同的世界;东方人的外冷内热表现在东方人对熟人事情的过分关心和干涉,而对陌生人冷漠。东方人也为自己画了个圈,不同的是,东方人的圈是大圈套小圈,自己的熟人都在圈里面。

费孝通先生在《差序格局》一文中用过两个比喻恰如其分地阐释了东西方人不同的思维习惯。他说,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棵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很清楚不会乱。在社会里,这些个单位就是团体。西方社会组织像捆柴就表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有一定界限,团体内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很清楚。这种格局也可称为团体格局。而我们中国的社会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因此,在孩子成年后住在家里都得给膳宿费的西洋社会里,大家承认团体的界限。在团体里的有一定的资格。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对他们来说不是人情冷暖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在西洋社会里讲的是权利,而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一圈推出去,越推越远,也越推越薄。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

这种基本特性使我们在讲人情的时候,有明确的对象区别。通常来说,中国人对较为亲近的人,例如父母、子女、兄妹、亲戚、朋友、同学、同乡、师长、同事以及有各种利益关系的人,人情味浓厚,关系密切。而除此之外的关系则较远,陌路的、不相识的、不同单位的人,人情就淡薄。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男士在汽车站排队买票,忽然看到一位女士从后排挤进靠近窗口的位置,说有要事想早点买票。这位男士立即大声喊叫:“喂,别插队,到后面去排队,我们都是有急事的!”话刚说完,只见又一位男士走上前来问那位女士买到票没有。先前喊话的那位男士看到走过来的这位男同志,认出是自己的老同学。后来的这位男士和那位女士还是夫妻。喊话的男士顿时不好意思起来,他红着脸,尴尬地说:“真不好意思,不认识嫂子。来来来,排到我前面来。你们买票去哪儿?”后来的这位男士顺势挤入了买票的队伍。后面排队的人都很无奈,却又觉得不能说什么。

东方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常说“朝中有人好做官”,说的就是这种熟人与熟人之间的处事逻辑,而西方人则与此不同。我们常常听说西方人的父子、夫妻、朋友之间如何在经济上斤斤计较,如何冷淡年迈的父母长辈等事例,这的确可以看做是一般西方社会人情淡薄的一面。但在另一种场合,即我们所见的非亲友、陌生人之间,他们的表现却又与东方人相反。

一位到过美国的中国人在比较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人情差异时说:“在中国作为一个陌生人,当你走进某家商店或者政府衙门时,会面对那些极不耐烦的后娘脸和一问三不知的冷面孔,在美国当你走进一个陌生的环境,感到惶惑时,马上就会有人走过来,主动问一声“CanIhelpyou?”或者“WhatcanIdoforyou?”当你看到发自内心的微笑并且获得热情的帮助时,你又会怎么看待那个人情味问题呢?

一位在澳大利亚留学的中国学生是个方向盲,不管走路还是开车,迷路是经常的事。但是,他上街却从来不怕,因为只要能遇到人,就会有人告诉他路该怎么走。常常是他还在路边研究地图的时候,就有人主动过来问他需要什么帮助。

有一次,我们的留学生在商场里买了东西低着头匆匆赶路,突然被人拉住。一位西方老太太,笑嘻嘻地问他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把他问得莫名其妙。老太太看他一脸茫然,忙解释说看见他蹙着眉头低头走路,所以才拉住他问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是否需要帮忙。这位留学生当时心里就有一股暖流流过。一个陌生人,只因为看见你蹙着眉头,就停下自己的脚步想为你提供帮助,这在国内的氛围内是不可能出现的,我们有句俗话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过分地对陌生人表示关注往往会引起人们的警惕,而这样的事情在悉尼却是屡见不鲜。

美国人在社交方面也是十分热情的,你的车子在路上抛了锚,一定会有人主动停下,帮你修,帮你推,一直到你的车子能开走为止。在都市里,你如果迷路了,显出焦急慌张的神情,也会有热心的人主动上前,不厌其烦地为你指点迷津,或者干脆就用自己的车子把你送到目的地。这一切都会令你感激不尽。

不过,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这种表面的热情背后是美国人的冷漠。实际上,美国人之间感情一般都比较淡漠,在大都市中尤甚。一位教授曾说:“美国人很友善,但不是朋友。”这句话说得极为中肯,因为大家每天都为成功而忙碌,无暇顾及他人的私事。当然这种人情的淡漠,也有其好的一面。除了私人生活可以不受干扰之外,也使人养成独立自主、不依赖别人的习惯,一切都可以或者必须由自己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