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路:漫谈好节目的克隆与创新之道
12391000000019

第19章 《行走天下·听大使讲故事之大使学车记》

题目:听大使讲故事之大使学车记

播出时间:2009年11月28日

节目时长:22分56秒

代表作简介:

《听大使·讲故事》是《行走天下》栏目在2009年重点推出的一个特别系列,内容为结合“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一主题,联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展开对中国前驻外大使的系列人物专访,并在后期做了精心制作和加工。

本期节目的主讲人是前驻也门、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大使郑达庸先生。郑大使本人是一位有着传奇故事的老外交家,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外交经历甚至和真假萨达姆都有过接触,在一切归于平凡后我们也发现他同样有着很多普通人的情感内涵,比如对车的喜爱。

20多分钟的时间里,性格直爽、风趣幽默的郑大使不仅生动讲述了他早期学车、开车的一些经历,讲述了与阿拉伯国家人民的友谊,同时还有感而发对现代中国社会的汽车文明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点评,让人在忍俊不禁中悟到一些道理。

节目采用人物访谈加主持人旁白的方式,将人物的精彩讲述和适当的背景穿插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辅以主题音乐的铺垫,让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生动地展现在听众面前。

文字稿:

“《行走天下》总片头、《听大使讲故事》片花”

他们是一组特殊的北京市民,新中国成立60年来,他们为祖国的外交事业呕心沥血。

他们也是一组普通的北京市民,结束了传奇的外交生涯,他们回归家庭,回到平凡。

现在,他们愿意去讲述那些曾经珍藏多年的故事,带我们在故事中再次去体验他们的曲折人生和国之大爱。

《行走天下之天下一家人》联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推出特别系列《听大使讲故事》,敬请收听。

“主持人开场”

听大使讲故事,各位好,我是牛力。

今天和我们一路同行的这位嘉宾也是一位有着传奇故事的老外交家。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他亲眼见证也亲身经历了祖国的外交发展,不过在一切归于平凡后我也发现他同样也有着很多普通人的情感内涵,比如对车的喜爱就算一个。

欢迎今天故事的主讲人:前驻也门、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大使郑达庸先生。

“小片花”

主持人旁白:一位对车有着特别感情的古稀老人。

郑达庸同期:我从小就喜欢车。

主持人旁白:其实原来从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外交官。

郑达庸同期:我是做梦也没想到。

主持人旁白:他风趣幽默。

郑达庸同期:我说我的心怎么能给你呢?我不能给你!

主持人旁白:他机智果敢。

郑达庸同期:五个人我们最后一架飞机走。

行走天下之天下一家人,本期特邀嘉宾:前驻也门、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大使郑达庸先生。

“访谈”

主持人:您觉得您跟车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缘分?

郑达庸:我从小就喜欢车,但是在当时来讲这种喜欢也是一个空想或者是梦想,因为那个时候看到车,想开,但是不可能成为事实。后来上了大学,1958年毕业后分到外交部,1959年我被派去中国驻苏丹大使馆,在王雨田大使的领导下工作。那时候中国在国外建立的大使馆并不多,我们去的时候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来做,而偏偏在开车的问题上,我们却要依赖“外援”,也就是聘请当地的司机。

主持人:因为咱们大使馆里面没有能开车的?

郑达庸:没有,不会开车。当然有一个是给大使开车,我们一般都叫一号车,这是国内派出的司机,专门给大使开车。当时我在办公室工作,负责对外联络、采购还有安排约见事宜,平常只能靠外国司机开车带着我上街,也不认识路,很被动。当时王大使就讲:“人家别的使馆都是职员、外交官开车,为什么我们使馆就非得请当地的司机?我们自己也可以学嘛。”这在当时算是很开放的观点了。

主持人:我记得早期的时候,新中国刚成立不久,那时候开车还是一门职业,司机嘛是一门专业,似乎很少有我有一个工作,同时也自己开车,不像现在咱们基本上很多人都是自己有车,然后自己也开车。

郑达庸:所以当时王大使让我学开车,因为我在办公室工作。我相当紧张,一紧张就害怕撞车,害怕撞人,出事不仅是事故,特别是大使馆的工作人员。第二,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外汇也不是很多,买一辆车也不容易,如果把车撞坏了就是国家的损失。不过能学开车也挺高兴的,因为许多年来我都一直梦想着开车,现在机会终于来了,心里还真有点跃跃欲试的感觉。

“旁白”

郑达庸,1935年生于天津,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阿拉伯语专业,随后进入外交部西亚非洲司工作,这一干就是40年,其间他先后担任过中国驻阿拉伯也门共和国、伊拉克共和国以及沙特阿拉伯王国大使,自己也因此成为深谙中东问题的资深专家。

不过,谈起自己的驻外生涯,郑先生更津津乐道于在苏丹的经历。1959年,郑达庸人生中第一次作外交官,就是被派往这个红海西岸、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里,而且一呆就是6年,也正是在这里,他学会了开车,尽管在苏丹考驾照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访谈”

郑达庸:我最有感触的还是考驾照。苏丹过去是英国的殖民地,那时刚独立不久,还留下了一些英国的技术人员,在交通局里面就有一些来自英国的工程师,其中给我考试的就是一位英国考官。

看到我是使馆工作人员,考官还是比较客气的,但程序上一丝不苟。一上来他就问了我三个问题,结果这三个问题我都答错了。

他先问我:“你到这儿来学什么?”我说:“我学开车。”“学开什么车?”他接着问。我说:“学开汽车。”“那汽车是什么?”我一下子愣住了,汽车就是汽车嘛,汽车是一个机动车,而且要加汽油,然后打火开走。反正我当时就是这么理解的。

可考官说:“你错了。”然后他很耐心地“启蒙”我:“汽车是机器,不是车,对人来说,用它代步叫车,但是从物质的角度说,它跟别的机器是一样的。机器是会吃人的,也会伤人,你必须拿出管理机器的态度来对待这个机器,不能让它出故障,你自己也不能被机器伤了或者吃了,否则就会出危险,出事故。”

第一个问题我答错了,我承认,我没想到汽车是这个概念。接下来他问我第二个问题:“街上的行人是什么?”

我回答说:“街上的行人是各行各业要办事的,或者是年长的老人在散步,或者是小孩子要上学。”结果他说又错了。“为什么呢?”他告诉我,“你作为一个驾驶汽车的人,或者说驾驶机器的人,应该把在你眼中穿梭的行人都看做是疯子,是神经病。”

我说:“怎么能这样说?难道街上走的都是疯子?”

英国考官笑了,说:“真正一眼就看得出来的‘疯子’,对你来说是安全的。可有些脑子有毛病的人,或者思想开小差的人,你是看不出来的,尤其是当你离他远远的时候,更加难以辨认。可问题是,他一旦发作了,你再反应可就来不及了,那就要出大危险,不是你撞他,就是他撞你,于是造成交通事故。所以说,最安全的思维就是把在大街上走的、穿越马路的人,都要当做不正常的人,这样你的警惕性就高了,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反之,如果你认为所有人都是正常的,你的思想就很可能松弛下来,警惕性就会降低,一旦出现意外,你可能就会措手不及,轻则撞伤,重则将人撞死。当然这个问题很极端,作为司机,你就是要始终给自己提个醒,不能懈怠。因为在路上的懈怠,造成的可能就是生命的终结。”

现在想想,考官的思维用在外交上也是很有意义的,那就是,许多事情,宁可先往坏处想,才能够防患于未然。如果总是想当然,就很容易放松警惕或者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一旦出现失误,可能就是很大的问题了。

考官给我出的第三个问题也不简单,他问:“你开车回家,这个车怎么进车库?”

主持人:倒进去呗?

郑达庸:我不知道,我想当然地说:“打开车库大门,我就开进去呗,只要不碰到两边就好了。”他说:“你又错了,你必须把车倒进去,而且左右两边的距离要一样。”我问:“为什么呀?”他说:“你要记住,往往出去的时候很可能有急事,必须一开门就能开出去,而不需要再调头。而你回来的时候,办完事了,时间一般比较充裕,就要耐心地把车倒回去,为下次出门提供方便。看看消防队的车是怎么停放的,你就知道了。”

三个问题全答错了,我当然很懊恼。但话说回来,考官的三个问题及其答案,对我确实有很大的启发,不仅对我后来开车有好处,对我的工作也很有帮助。

主持人:三个问题都答错了,最后给您过了吗?

郑达庸:没有,当然还得考了,这个题目不叫考交通规则,这叫测验你,是一个面试。看你这个人对车的观念,不是算分,我觉得很好。所以多少年来我都一直记着这些。

“《听大使讲故事》片花”

“旁白”

听大使,讲故事。欢迎继续和我们一起行走天下,我是牛力。本期特邀嘉宾是前驻也门、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大使郑达庸先生。

说起自己在苏丹工作期间的考驾照经历,郑先生可谓是滔滔不绝,考官的解释虽然有些极端,像什么汽车是危险的机器,行人是疯子之类的,不过我这回头一想,从安全第一的角度来看还真是很有道理,要不怎么都过去50年了,大使先生还能记得那么清清楚楚呢?

当然郑先生也坦承,虽然疯子的故事给自己的印象很深,但也没能保证自己后来驾车绝对不出事故,阿拉伯大饼就是其中的一个。

“访谈”

郑达庸:我开车也不是很顺利,也撞过。那是在我考取驾照后第一次开车到铁路局去取货单。我以为铁路局的仓库没人,便开车进了库区,突然一个卖阿拉伯大饼的骑着自行车半路杀了出来。措手不及的我虽然及时把车停了下来,但他还是摔倒在我的车轱辘边上,还好,人没伤着,但是大饼撒了一地。

这可把我吓坏了,我赶紧下车给他钱,道歉。好在没什么大事,这个事就过去了。但人就是很古怪的动物,从这以后我开车上街就怕卖大饼的,专找没有卖大饼的路走。

现在想想挺有意思的,哪有那么多卖大饼的,开车谨慎之后,也不可能再撞着卖大饼的了。这就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后来车开熟了,也就不再那么“恐大饼”了。

“旁白”

1987年,郑达庸先生开始了长达11年的驻外大使生涯,先后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阿拉伯也门共和国、驻伊拉克共和国以及驻沙特阿拉伯王国大使。

也就是在这些年里,郑先生深入在中东阿拉伯地区行走,并和那里的人们结下了深厚友谊,因为车,郑先生还得以有机会亲身感受那里人民的真诚淳朴和阿中友谊的亲切温暖。

“访谈”

郑达庸:在阿拉伯国家,助人为乐是很常见的事情,阿拉伯人非常友好,也十分朴实。记得有一次在摩洛哥,我们开车到地中海边,结果陷在了沙滩里,这时许多阿拉伯朋友都把车停下来,一下子就过来七八个人,帮着我们前面弄垫子,后面弄石头,帮我们推。

我们当然很感谢他们,他们却说:“你不要感谢,我们也是开车的,希望你们将来也帮我们。”很朴实的话,但让人感觉很温暖。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在伊拉克、也门、摩洛哥、沙特阿拉伯,我都会经常碰到这样的事情,人们根本不是为了回报,就是很自然地出自善良之心,很有教养,并以助人为乐。

有一个比较特别的例子,我在伊拉克当大使的时候,从巴格达到约旦首都安曼要走一条非常危险的路,那条路被人称为“死亡之路”,大约有1000公里。我们必须在太阳升起来到落下去这段时间走完这段路,不然容易发生意外。但是有一次在距离巴格达还有200多公里的地方,由于油箱漏油,我们的车抛锚了。

主持人:是哪一年?

郑达庸:在打完海湾战争以后,已经封锁了,路上高速公路没人,当地治安情况非常不好,我们很紧张。正在这个时候有一辆车停下来,过来一位伊拉克人,问怎么了?我们说车抛锚了,他看实在没办法就说我拉你们走吧,弄个绳子在前面,愣是开着车用绳子把我们的车一直拉到在巴格达的使馆。无论我们怎么表示感谢,他都不要,后来我就问他姓什么,他不说,就说:“我是穆斯林,朋友有困难我应该帮助,而且中国人民跟我们是友好的,我们两国友好,这是应该做的。”这让我十分感动。

“旁白”

助人为乐,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主动帮助别人,其实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外交官郑达庸先生在自己50年的传奇外交生涯中,仅仅只是通过自己与车的故事,就收获了很多与人相处的感受。

现在,74岁的他已经很长时间没开车了,不过看到自己喜欢的车型依然还会恋恋不舍的围着转上一圈,就算是养眼了。

“访谈”

主持人:从您会开车到现在已经整整50年了,到现在您退休了老伴不让开了,还挺痒痒的?

郑达庸:有时候在街上看到好车就围着转,把人家车主也看毛了,你看我车干嘛,我不好意思,就假装问问这车多少钱,其实我也买不起这车,心里痒痒看见好车。

主持人:不过您好像对于目前咱们中国的汽车发展到现在包括汽车文明、汽车时代还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郑达庸:我有一些看法,我们现在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这么大的光辉成就,特别是现在我们人民生活提高了,很多人都买了车。比如,首都北京几百万辆机动车,特别是小轿车,几乎有能力的人差不多都可以买一辆小车开着,而且一下子这么多的小轿车,光是出租车就有七八万辆在首都大街上跑来跑去。我当时根本想不到,当时认为出现这种状况至少在我闭眼以后,几十年以后,现在看来特别我们大街上走的车跟欧洲还有美国的主要街道来讲没什么区别,甚至我们比他们的车还多。

主持人:50年前绝对没有?

郑达庸:绝对不可能的,我认为现在这个局面,不可能在20世纪80年代就逐渐出现了,一直到现在,你看北京的车,包括上海这些大城市,也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还有我们的人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而且大家思想也开放了。我要开车嘛,特别是年轻人很高兴,我也很高兴,没想到在我活着的时候汽车时代已经到了我们国家。

但是我有一个感觉,汽车时代比较好来,只要经济发展,你有经济条件,你有这个能力你就可以买车,你也可以开车,而且交通部门把道路修好了,我看问题不太大,但我感觉有一个汽车文化的问题,汽车时代的到来不等于汽车文化的到来,汽车文化是属于精神方面的,而道路硬件属于物质方面的,往往物质方面比精神方面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能够实现。但是精神方面需要培养,需要下工夫,需要来熏陶,怎么样在实践中一点一点积累,我主观说一点我的看法,可能不对,我们汽车时代应该是到了,但是我们汽车文化上面还有一些欠缺,也可以夸大点说,还没有到位。

“结束语”

主持人:非常感谢今天故事的主讲人:前驻也门、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大使郑达庸先生。爱车的郑先生,在多年的外交生涯中,还结识了很多政治人物,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就是其中的一位,那么郑先生眼中的萨达姆又是一个人什么样的人呢?听大使,讲故事,这里是行走天下,明天同一时间,让我们继续来听郑先生给我们讲故事。我是牛力,我们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