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科学技术百科
12389500000001

第1章

我国最早的计算工具是算筹吗?

古时候,人们没有发明数字,遇到要计算的时候,怎么办呢?

最初,人们用手指计数,遇到1个物体,就伸出1个手指,但是遇到一些大数目时,这种计算方法多辛苦呀,而且容易忘记。后来人们就发明了“结绳记事”的方法,遇到重大而次数发生频繁的事情的时候,就结大疙瘩。可是“结绳记事”虽然比用手指计数要先进一些,但还不很方便。后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一种最早最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算筹。

“筹”是一种加工后的小棍子(有木制、竹制、骨制的),它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灵活排布于地上和盘中。筹算时,一边计算一边不断地重新布棍。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正数和负数及分数的概念,它们用不同形状和颜色区别开来。

[我还想知道]

直到今天,在欧、亚、非大陆的某些地方,仍然有一些牧人用在棒上刻痕的方法来计算他们的牲畜。

秘鲁的印第加族人古时每收进一捆庄稼,就在绳上打个结,用来记录收获的多少。

电子计算机因可以代替人脑的一部分功能而被称为电脑吗?

电子计算机是能够把信息自动高速存储和加工的一种电子设备。它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指计算机的一切电器设备,如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计算机本身的物理机构;软件指为了运行、管理、维修和开发计算机所编制的各种程序及其文档。硬件与软件结合成为完整的计算机系统。一般来说,电子计算机包括数字式、模拟式、数字模拟混合式三种,通常我们说的电子计算机就指数字式电子计算机。

正因为电子计算机有计算、记忆和逻辑判断的能力,它可以代替人脑的一部分功能,或者说,它是人脑功能的延伸,所以有人把电子计算机叫做电脑。

科学家们认为电子计算机在许多方面和人脑并不相同,但是人们出于习惯,还是用“电脑”来称呼它。

[我还想知道]

1985年,世界上第一台声控电脑诞生。

电子计算机语言分为三类:机器语言、符号语言和高级语言。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被命名为“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简称“ENIAC”(埃尼阿克)。这台电子计算机的研制耗资50万美元。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内装18万个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

电脑因只能部分代替人脑而不能超过人脑吗?

当今社会,电脑已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运用,它能绘画、能看会说,计算起来准确无误,不知疲倦而又速度极快,让人类望尘莫及,但它是否就能代替人脑呢?实际上,电脑所拥有的本领不过是按人类所编制的程序照章办事而已,它归根到底只是人类所创造的一种信息处理工具,它只能部分代替人脑,不可能完全代替人脑。

现在有很多人在研究如何能使电脑自己编程序,如何借助于生物技术,使电脑有可能不再依靠电能,而从有机化合物中自行获得能源。只要科学家们孜孜不倦地钻研下去,具有生命智能的电脑并非没有出现的可能。

[我还想知道]

最早提出电脑设想的是一个名叫查尔斯·巴贝奇(1791—1871)的英国人,他的很多设想都未能实现。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两位年轻的工程师埃克特和莫克莱,才用电子管制造出了第一台真正的电脑。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导纤维传递信息的吗?

光纤通信技术是现代通信中,最先进的传输手段。它利用光在一种极细的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光导纤维即为一种光的“导线”,它的结构分为两层,中间的一层为纤芯,直径只有几微米,外面有一层对光反射能力极强的,用玻璃或石英制成的“包层”,光纤的外层还裹有厚厚一层塑料,这样光就被紧紧地封闭在光纤里。当信息传送时,文字和图像会变成强弱不同的光信号,以每秒30亿次的速度传送到远方。一根光纤在几秒钟里就能传送几千万字的书籍信息。而且无论它怎样弯曲,只要入射光的角度合适,就能准确无误地传递信息。

光纤通信的容量大得惊人,在一根比头发丝还细的光纤中,可以同时传输几万路电话或者几千套电视节目。光纤通信不怕辐射,不怕雷,不受电磁干扰,因而保密性好,通信质量高,抗干扰力强。

[我还想知道]

光纤可以像电缆一样做成多芯的光缆。

光纤的石英,也就是沙子,来源非常丰富。

光纤通信不怕辐射,不怕雷击,不怕电磁干扰,因而保密性好,通信质量高,抗干扰力强,应用广泛。

计算机病毒因性质不同而破坏程度各异吗?

所谓计算机病毒,其实就是一种使计算机出现错误的程序,它能够以某种途径侵入计算机的存贮介质里,并在某种条件下开始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同时,它本身还能复制,具有极强的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也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良性的病毒不破坏系统和数据,只是大量占用系统时间,使机器无法正常工作。良性病毒具有开玩笑的性质,它往往使你的机器突然发出一阵怪叫声,在冷不防中吓你一跳;或者在计算机的荧光屏上出现一些“不要慌”、“跳舞吧”之类的废话;或者只是使计算机出现暂时的故障,过一会儿就会恢复正常。

恶性病毒与良性病毒截然不同,它极具破坏力,严重时可以导致数以万计的计算机系统的资料在顷刻间丧失殆尽。

有的计算机病毒还有定时发作的特点。比如,“两只老虎病毒”只在每星期五发作,当病毒感染的程序在执行时,计算机每隔4分钟就唱一遍轻松的小曲儿——“两只老虎”。[我还想知道]

有人认为,最早制作计算机病毒的是巴基斯坦的一对自学成才的计算机工程师兄弟,他们制造的病毒被引入美国后,引起争相模仿,结果迅速蔓延开来。

还有人认为,计算机病毒是由美国一些计算机“神童”弄出来的。

便携式电脑的优点是方便携带吗?

按电脑的外形来分,家用电脑分为台式和便携式两种。

便携式电脑就是便于携带的电脑。它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全、一机多能。移动办公的专业人员如:科学技术研究人员、工程设计和工矿企业的专业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经常外出的经贸人员使用它非常方便。

便携式电脑自带电池式电源,显示器、主机、键盘合为一体,并具有台式电脑的各种配置,有的便携式电脑还直接带有打印机和传真功能。新型便携式电脑还有大容量硬盘,模块化全内置,全面端口和双重鼠标器等优良性能。

典型的便携式电脑从外表看像个小箱子,打开就可进行各种计算机操作,好像一个笔记本,常叫它“笔记本电脑”。便携式电脑还有能在膝盖上操作的膝上型电脑,可在手掌上使用的掌上型电脑等种类。

[我还想知道]

1642年,法国着名数学家帕斯卡制成了第一台机械式计算机,但只能做加法计算。

1818年,法国人托马斯设计了一种比较实用的手摇式计算机,并于1821年建厂投产生产了15台。

多媒体电脑的核心技术是声音和图像的数字化处理吗?

多媒体技术将使电脑变得更为有趣、更吸引人。而在未应用的范围中,多媒体电脑也肯定将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多媒体电脑的核心技术是声音和图像的数字化处理,它把电视机、录音录像机及通信功能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一机多能。

多媒体电脑可以自动播放CD唱片,编辑曲目、调整音乐的音质和音量;可以自行录制、编辑音乐各种声音文件;用多媒体电脑可执行多种播放程序,看电视节目,播放VCD、DVD影碟片,对影像可以复制、储存、移动;多媒体电脑通过调制解调器和电话机相连结,这样就可以用电脑打电话、发传真,在各种网络世界里漫游和寻找信息,并可以收发电子邮件,建立电子信箱。

光盘驱动器、音箱、调制解调器、声卡、视卡和声、像编辑软件是多媒体电脑必备设置。

[我还想知道]

多媒体技术目前应用的主要领域是教育。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各类课程制成多媒体课件光盘,它们是电脑辅助教育的好助手。

利用多媒体技术,还能制出声色俱佳的电子词典、电子百科全书。它们体积极小,不仅能提供文字说明,还配有相应的音乐、图,令读者赞赏不已。它还具有灵活方便的查找方式,查找效率极高。

未来电子书因小巧而更便于携带和使用吗?

外表看上去,未来电子书像现在由纸装订的书一样,它的奥妙或差异却在里面。

未来电子书的每一页上都设置了数百万个微小容器,每个微小密封的容器里装有微小粒子。

每个页码上微小容器的数目非常之多。一个“上”字可能就要设置1000个微小容器。容器的数目愈多,字的清晰度就愈高。如果每页尺寸一定,字体尺寸愈小,那么小容器的数目就随之增加。

因未来电子书的文字是电子形式,所以它是可操纵的,可以随时更换新的内容、新的版面、新的字形、新的图像。另外,如果读书人年纪大了,看不见小号字体,那么可以放大页面上的字体。如果读书人爱在书上作批语,可以随时缩小文字占的版面,增大页边空白处,这些写入的内容可以通过微型处理器存储起来。当你购买的“未来电子书”,内含目录不是一本专着时,你还可以在读完一本专着后,通过电子记忆卡输入第二本书的内容。

这类“未来电子书”虽未问世,但是完全可以相信,这种书会走向人间,在人间闪光!

[我还想知道]

如果你想往未来电子书中输入新内容时,你必须先进入网络空间,再去查阅电子出版物的书目,选定你所需要的书后,按下输入键后,一部长篇小说花不了1分钟,就可以完成输入操作。然后,你就可以在任何地方阅读这些新内容。

今后,家庭影院的影视节目内容和电子游戏的节目内容,也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络输入未来电子书中。

电子图书不仅能看还能听吗?

电子图书,就是把图书“电子化”。利用光电技术能把浩瀚的典籍浓缩存储在一个直径为13厘米的激光磁盘里。一套900百万个条目的百科全书贮存在里面只占了磁盘总存储量的五分之一空间,还有五分之四的空间可以利用。这种用磁盘存贮的图书就是电子图书。

电子图书能看还能听,有文字还有叙述和音乐,图书中的照片和插图是以动画的形式出现。看电子图书给人以音文并茂的享受。

当我们走进电子化图书馆时,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排排闪着亮点的电脑、条形码识别的自动借书系统、电脑输出微缩胶卷卡片柜和电子监测系统。这里藏有大量的电子图书和各种电子出版物,读者只需按按键盘显示器上就会迅速出现要查的的内容。

[我还想知道]

1906年6月26日,德福雷斯特发明的真空三极管获得了美国专利。后人将这一天定为真空三极管的诞生日。三极管的出现,使世界开始大步迈入电子时代。

从1918年起,各种无线电设备就已普遍采用三极管。正因为有了三极管,无线电通讯、收音机、雷达等发明才纷纷涌现。因此,人们把三极管比喻成无线电的心脏。

电话传递声音是靠电帮忙的吗?

小朋友们在打电话给同学或老师时,有没有想过是谁在为我们传递声音呢?原来,是电在默默地做贡献。

当我们对着电话机的发话器说话,说话的声音使发话器里面的薄铁片发生振动,电磁铁把这个振动变成电波。电波通过电话线传到电话局的交换台,在那里被放大,然后又沿着电话线来到另一台电话机的受话器。受话器和发话器一样,里面也有一块电磁铁和薄铁片,不同的是电波在这里又变成了我们听到的声音。

在相距遥远的两个地方,隔山又隔水,没有办法架设电话线。这时打电话,电话局利用发射台把电波发射到空中,另一个地方接收到电波后,再把它送到电话机的受话器里。这样,无论在多么远的地方,哪怕是在宇宙里航行,也能够随时打电话了。

[我还想知道]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公共电话有:盗情电话110;火警119;急救电话120;电话信息服务台160等等。

电话是由英国着名科学家贝尔在1875年发明的,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就用贝尔的名子作为计量功率等级的单位。

投币电话是根据硬币的直径、重量和厚度等来识别硬币的吗?

在许多公共场所或是电话局,我们有时会看到投币式电话。这种电话只要你向它投进几枚硬币,就可能使用了。如果你投的不是硬币,而是几枚铁片,或者投的硬币不够电话费用就不能使用。

为什么投币式电话能识别硬币呢?

说起来,道理很简单。我国目前使用的硬币有1元、5角、1角、5分、2分、1分。这些硬币的直径、重量和厚度都是不一样的。首先投币式电话根据投进硬币的直径、重量等来区别硬币的面值,然后通过光电计数器,识别投进硬币的数量,当投进的硬币达到规定的金额时,电话就会自动响起拨号音,这时我们就可以使用电话了。

[我还想知道]

红光、绿光和蓝光是光的三原色,用这三种光可以混合成各种颜色的光,就是不能混合成黑色的光,因为黑色的光根本不存在。

纯净的煤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若无色无味的纯净煤气从管道里跑出,而人们又一时难以发现,则时间一长会造成煤气中毒。所以煤中加上一些带臭味的气体,这样一旦煤气管道漏气了,就会出现一股难闻的臭味,使人们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不致引起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