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12378600000047

第47章 不能滥用金钱奖励

父母不要试图把金钱奖励视为控制孩子的工具,使孩子过于看重金钱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要知道,对于任何年龄的孩子而言,仅是给他们一些钱,却不让他们承担责任,其结果只能让他们成为冲动的消费者,不可能教会他们其他任何东西。

吴勇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十分相信金钱的力量。对孩子的教育,他也用了金钱奖励的方法。他给上初三的儿子制定了奖励制度,规定了各科成绩考到多少分以上可以获得多少数额的奖金,参加哪些竞赛取得好成绩也可以得到奖励。

刚开始时,这种方法还真的管用,儿子有一段时间对学习特别有热情,学习成绩也有较大的提高,可就在吴勇暗暗得意的时候,儿子却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即使吴勇增加奖赏的力度,儿子也不为所动。看着儿子越来越不好好学习,吴勇心急如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富裕的家庭开始用金钱奖励孩子,例如,让孩子倒垃圾、洗碗、拖地等一次给孩子多少钱。此外,孩子改正坏习惯、孩子考得好等也有相应的金钱奖励制度。有些孩子曾经这样说,他们的收入与考试成绩的好坏直接挂钩。

为了多赚点零用钱,一些孩子在父母这种制度的激励下,抢着表现自己。一些平时懒散的孩子帮家里干上了家务,原本不爱学习的孩子也开始认真读书了……

很显然,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这种金钱奖励的方式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这也让一部分家长认为没有钱办不成的事,人为地夸大了金钱的力量。

这种激励从短期来看或许是有用的,但要提醒家长们注意的是,物质奖励应适度,切不可以滥用,否则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一方面,长期用金钱奖励孩子,容易使孩子滋生拜金主义,形成金钱至上的观念,认为没有钱就什么事情也做不好。一位妈妈向人倾诉说:“今年过母亲节时,儿子亲手给我做了张贺卡,收到礼物时,我开心得不得了,但没想到,他竟问我送卡片能得到多少奖励。当听到儿子的这句话时,我的心一下子就凉了。”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获得的奖励过多,很容易因为手中有了过多的金钱而滋生享乐主义情绪。孩子的分辨能力有限,有钱了就容易沉迷于与朋友的吃喝玩乐之中,不利于孩子们培养正确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甚至还有可能导致孩子走上犯罪的道路。

另外,金钱奖励一旦开始了,就必须一直进行下去,而学习却是一件长期的任务,最重要的是要从内心深处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要想长期奏效,仅仅依靠物质奖励是远远不够的。孩子的欲望会不断膨胀,总有一天,他会对物质奖励失去兴趣,这时孩子就不会再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了,而且,以金钱为动力,很容易让孩子把学习作为一个获得金钱的手段,而对学习产生本能地排斥,这是很危险的。

当然,我们并不是完全否定金钱或物质奖励的作用,这种激励方式可以偶而为之,但绝不可滥用。而且,在运用这种金钱奖励的方式时,要把握下面两个要领:

第一,对于某些实务或技能的学习,如果孩子不积极,不妨加重奖赏的力度。因为孩子尚小,对这些事不具有任何内在动机,所以不必担心他的心灵会受到影响。反而,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过家长要清楚这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计,等孩子有了兴趣之后,就不必再给奖赏了。

第二,对于某些复杂的活动,孩子尚未具备应有的基本能力,不敢去尝试,更谈不上从中获得内心的满足。在这种时候实施奖赏,先诱导孩子学习那些基本能力,等把看起来复杂的事情做的得心应手了,内在动机就随之增强了。

父母应该更多地使用口头表扬,用这种荣誉的激励冲击孩子的内心,让他们感觉自己是有用的人才,激励他们做得更努力,这能在无形中提高孩子的内在动机。父母应该告诉孩子,金钱可以带来一定的物质满足,但不代表一切,幸福、快乐、成就并不是金钱可以买到的,学会选择,也要学会放弃,从而让孩子成为金钱和财富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