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优秀职场男人是甲壳虫
12361900000038

第38章 战神甲虫的旅途——我和我的伙伴们(上)

当然,我们上一章讲到了创业的条件,也谈到了准备永远是不足的问题,所以该出手时就出手。大家千万不要走向另一种思维,说创业就是个简单活,一狠心就动手。该准备的还是要有所准备,作为一名男性创业者,所有的事情我们都可以缺乏准备,唯有“人”这一项我们一定要准备。

对于以理性思维为主的男性创业者来说,创业就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解决了,其他很多事情都会迎刃而解。而几乎在创业里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人”的因素加以解决。

定位对了,心态对了,再加上人对了,创业成功的可能性最少有一半,另一半里有七分是做事的方法和临场处理的能力,还有三分是运气。

之前我们曾经说过,战神甲虫刚刚从幼虫蛹化为成虫的时候,并不是群居的,而是一个虫独自开始孤独地踏遍周围的地域。这很像我们的创业者极为常见的一种情况——独自上路。

一个人的精彩并不少见,很多现在中国内地大名鼎鼎的富豪们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都做过独自一人的个体户。而现在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个人创业的门槛进一步降低,一个人撑起来的网店,一个人搞起来的小制作室等屡见不鲜,有时候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再加上一部电话机就可以放手开打了。

独自上路的模式说白了就是个人创业。对于个人创业者而言,创业之前的准备工作重在自我准备和能力补足。有段相声里这样说的:“董事长、总经理、会计、出纳、迎宾、保安都是我一个人!”这是不是很黑色幽默,同时它也道出某种心酸和无奈。

无论过去如何,在创业者决心创业的那一刻起,就应该想到创业必将面临诸多的事情,除了我们之前原本就很擅长的那些方面,还有很多我们之前也许从未遇到过的问题。财务你明不明白?采购你知道怎么找到最合适的供应商吗?怎样销售才能更快地打动你的客户?正所谓术业有专攻,这些可能都是你在创业中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别的不说,对于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和补充与各项能力的培养是绝对必需的。要创业,我们总得把“我自己”这个公司的头号员工给准备好吧?

另外多说一句,其实不仅是独自上路,无论哪一种人员组织形式,大量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技巧都是需要我们去恶补的。不要想着什么日后花钱雇人来干,你可以不干,但是你不能不明白。

谈完了独自上路,我们再来谈一谈创业中“人”的准备中另外一种常见现象——家族!

家族企业是现在中国企业中非常普遍的一种。很多企业几乎是从公司一创立,家族成员就在创业的过程中陆续加入,更有从创业一开始就是一家子亲戚齐上阵的。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方面很多人都在感叹,很多事情其实本来不错的,只是家里人往里一掺和,反倒砸了;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在下决心,创业是自己的事情,靠家里人帮助算什么?

其实我们对于家族成员加入我们的团队这件事,大可不必如此过虑。家族企业虽然有着种种弊端,但是直到目前为止,依旧是各种企业组织形式中最稳定、最有相互支撑感的组织形式。尤其是在创业初期,公司的生存压力更容易让一家人拧成一股绳,这种来之不易的团结往往可以让新生的创业企业度过最艰难的危险期。

说创业绝不能带上家人的创业者未免有些偏颇,笔者在这里只提两件事情,供持此种论点的创业者参考。你所参与的或者你所见到的以家族成员为主要班底的创业公司是不是做到了这两件事:

(1)作为公司的老大,第一创业人是否很好地培养和培训了自己的家庭成员?培养是指开始创业之前,培训是指开始创业之后。这些第一创业人在这方面做的工作是否到位了?是否让家庭成员的确具备了某些岗位要求的能力?还是因为自己家里人更可靠而把他们放在了某个位置上?

(2)作为公司的老大,第一创业人是否满足了家庭成员的利益,还是因为这些是家庭成员,有一种自己说了算的“无距离感”,对待家庭成员反而不如对待其他利益方那么肯分钱?就算在创业初期就定下了大家如何分钱的规矩,这规矩合不合理?真正执行的情况是不是大家都满意?

对于家庭成员,首先要把他们当做公司或者团队里的合作者看,更要时刻不要忘了他们是亲人。在家庭成员参与创业团队的时候,千万不要在需要别人干活的时候拿亲人当亲人,分钱的时候就拿自己当老板、亲人当员工了。而是应该倒过来,这样效果绝对会更好。而提升家族成员的能力和职业素养,绝对是一个创业者更要重视的问题——亲疏有别,培训家庭成员级的团队成员绝对比培训一般员工成本少,效益高,产出快。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朋友。

对于男人而言,朋友之间拉帮结伙一起下海创业的例子比前两种不差多少。在很多时候,男人与男人之间都会有一种微妙的兄弟情分在里面。

几个同学、几个兄弟一招呼,于是在学校里定下了未来咱们一定要做个大公司的宏图大业……微软、雅虎和谷歌都是这么发展起来的。战神甲虫游历周围的土地与其他甲虫大打出手之后结成一个永不分离的群落。不打不相识的男人们成为朋友,于是就诞生了IBM和奔驰汽车。

与朋友一起创业,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创业基础团队模式。朋友间的彼此熟悉与交情,往往成为创业者初期的坚强基石,对于朋友共同创业的“人”的问题尤其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

好友一起创业,同样具有家族企业创业的一些特点。在这种企业里,团队的责、权、利要清晰。事先签订责、权、利协议是必须的,但不是万能的,好多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中既败了事业又伤了亲戚,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一碗水端不平”。兄弟朋友之间的公平和感情就像一柄双刃剑,为了感情而忽视了公平往往导致创业中的企业运转不畅,为了公平而忽视了感情则经常导致创业中的兄弟们心怀怨气。

尤其在这类问题中必须谨记的是,朋友间的创业最容易因为创业发起人的“独断专行”而导致失败。比如创业团队的老大认为挣了点钱应该继续投入公司的发展中,而一些一同创业的兄弟们则是眼巴巴地等着分银子拿回去筹办婚礼。这时候矛盾可能就不可避免。

如果笔者在这种情况下是创业团队的老大,一定是先分红后发展,因为在兄弟组成的创业团队中,关注兄弟们的个人需求,绝对是稳定团队的第一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