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优秀职场男人是甲壳虫
12361900000025

第25章 瓢虫的群落——白领的圈子

“圈子”这两个字最早出现于中国某些地区的方言,发展到现在,其语义在狭义上是指具有相同爱好、兴趣或者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而联系在一起的人群;在广义上则指一个人在社会中所有的人际与社会关系的总称。故此我们常听到“某某圈子”或者“我的圈子”这类话。

关于人脉问题,几乎是职场中的永恒话题,作为一个白领尤其是白领男性,仅仅把目光放在公司内部的一小撮人上显然是不够的。当我们迈入中层成为一个白领后,打造属于我们的圈子,维系和发展我们的圈子,就成为了一个白领男性要重视的问题。

还是先让我们来看看瓢虫。

之前我们曾经谈到过瓢虫群落中的一些相互关系和原则,比如益虫不和害虫通婚,吃得越快的瓢虫越容易存活等,这些法则在圈子问题的处理上也同样适用。而除了这些瓢虫法则之外,在瓢虫的群落中还有一条更重要的法则:

越是食性相似的瓢虫,越容易扎堆!比如喜食蚜虫的瓢虫最喜欢凑在一起,不管它们是一星瓢虫、二星瓢虫还是七星瓢虫或者纵条瓢虫。

这与我们之前所谈到的瓢虫会迅速吃掉自己身边的食物,然后去抢吃其他瓢虫身边的猎物是不是有点矛盾?

其实瓢虫就是这样一种矛盾却又统一的生物,就像职场中的白领男士一样。瓢虫一方面为了基因优化而互相争食,而另一方面食性相似的瓢虫则喜欢聚集在一起,这在为觅食提供方便的同时,减少了更多瓢虫寻觅不到食物的危险,这有助于整个种群的发展和壮大。

职场中也有类似的道理,对于拓展圈子来说,如果除去本公司内部以外,谁和我们有类似的“食性”?答案很清晰,一是同行,二是同业。

“同行是冤家”,然而在当今的商品社会中,同行未必是冤家。随着市场的细化和反垄断程度的不断加深,瓜分市场成为了越来越常见的现象。多和同行接触,更有利于我们了解整体行业和市场的变化,八小时以内的竞争未必要带到八小时以外去。行业型的展会、论坛、会议,都有可能是我们在同行中建立圈子的良好机会。何况今天的竞争者未必就是明天的对手,今天为了一个客户争得你死我活,又焉知明天大家不会一起去联合投标?职场中的男性尤其是白领男性往往具有非常强烈的排他性,然而行业中的信息往往并非是一家独有,能够建立或是加入一个行业性的圈子,对我们将来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好处。更何况你做销售他可能是做技术,从个人角度而言,如果能够建立一种“行业中的产业链圈子”,也是一种相当不错的选择。

拓展自己的同行圈子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尺度。尤其是在小节上要检点,贸然收受礼物或者参加一些不必要的饭局都可能不是一件好事,若是落下了“与竞争对手交往过密”的口实,那就有些不妙了。

同业的圈子则更加微妙和有益,好比我在甲公司做财务,你在乙公司同样也做财务,两家公司并不一定发生交集,但是大家都是做财务的,自然更容易找到一些共同话题。在现代职场中拓展这些圈子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某某地区的同业者协会,某某职务培训班等。在这种地方能够轻易地建立起自己的圈子。

拓展同业圈子的意义有很多,比如交流工作经验,学习长处等,更能结识很多高手,学习他们的长处。但是要注意,在这种圈子里请一定把“不与有害瓢虫通婚”的原则把握清楚。

这是我们又一次提起不与有害瓢虫通婚的问题。在这里我们讲“通婚”,更主要的是需要警惕其他同业者身上的缺点和问题将我们同化,所谓学好三年学坏三天,一旦沾染上了某些同业者身上的“老油条”的不良习气,就偏离我们建立圈子的初衷了。而且一些有毒的圈子(如某些传销)往往进去之后再想往外拔就难了,不“通婚”也得“通婚”。因此在建立同业者圈子的时候,“学先进”这三个字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讲到对自己都自我催眠了才好,把它变成一种本能,这样会使我们整个的职场之路受益无穷。

如果说同行和同业的圈子代表了我们在职场圈子里的“深度”和“专度”,那么瓢虫的另一群落行为则代表了职场圈子问题上的“广度”。

瓢虫实际上是一种迁徙性昆虫,有时瓢虫们会汇集成由成百上千只瓢虫组成的庞大群落,进行数百公里的大规模迁徙。对于瓢虫的迁徙,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食物、温度、湿度乃至地磁变化等原因都可能构成瓢虫迁徙的理由。在英国、德国和我国的扬州一带,近年来都曾经发生过数百万只瓢虫集体迁徙的情况,不过与蝗群那种所过之地寸草不生的危害性相反,瓢虫的迁徙则是让那些可以作为瓢虫食物的害虫一只不剩,这对于我们这些人类而言,是大有好处的。

瓢虫迁徙有着很强的从众性,一旦一股瓢虫形成集群迁徙之势,在它们经过的迁徙道路上的瓢虫,会迅速地加入它们的队伍中,一起迁徙到远方。这种迁徙的习性则给了我们另外几个职场圈子的启示:

一是多加入大圈子,二是要能够广泛地突破地域性,三是要有容纳力。很多时候,我们加入一个小圈子和加入一个大圈子的成本是一样的,在白领阶段这种情况会很多。因此,在我们调配自己精力和时间比的时候,一定要更有目标性和对比性。作为中层的白领阶段与作为高层的高管和老板阶段刚好相反,后者更倾向于“贵精不贵多”,而白领阶段则往往是职场人拓展自己圈子与建立人脉广度的最佳时机,这时候“多”比“精”更重要,大面积撒网是中层白领尤其是白领男性的重要任务。

与此同时,现代社会交通工具的改善与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使我们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建立更大范围的圈子。互联网对我们是一项非常有利的工具,无论是博客还是个人网站乃至MSN和QQ群,都能够让我们突破空间的限制,大规模地拓展自己的圈子。同样是卖电脑,上海人的卖法和深圳人有什么不同?而一个北京的白领男性在理财时是不是也更应该了解一下中国香港资本市场上的一些消息走向?至于出差就更不用说了,请记得一个原则,在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不要忘记拓展你的圈子,结识新朋友,也许某一日你意想不到的合作者就在其中,无论是职场上的,还是生活上的。

容纳力则是很多男性在建设圈子的过程中经常会忽视的一个方面。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圈子”这两个字已经被加上了越来越多的功利色彩。就像瓢虫的群落一样,职场和生活是一对充满矛盾却又高度统一的结合体,增强自己的个人修养和增加自己的见识,两者是我们都需要的,这更是一个男人永恒的命题。在建立自己圈子和加入他人圈子的时候,切忌把什么都与工作或利益挂钩,保持圈子的多样性,同样是一个白领男性应该重视的事情。

瓢虫的忠告:

无论是建立自己的圈子还是加入已有的圈子,都不要太过于谦卑。为了进入圈子而过分谦卑反而会让其他人瞧不起你,不卑不亢反而能够让建立圈子和构架圈子变得更加容易和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