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优秀职场男人是甲壳虫
12361900000019

第19章 最好的食物——从领导的废话中找到关键

张鹏和王红卫都是一家公司的新进员工,这家公司是由中央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按照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也就是所谓的“央企”。两个人从中学到大学就一直是同学,毕业以后也是同一批应聘进入这家国有企业,只是学的专业不同,于是一个进入了策划部门,一个则进入了行政部门。

进入了策划部门的张鹏和进入了行政部门的王红卫都有想做出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在开始工作后,两人遇到的阻力和困难各不相同,闲下来的时候这哥俩也经常交流彼此的职场心得。一来二去,两人发现他们都对同一件事情非常反感。

这件事情就是开会!如果再说得精确点儿,就是会议上某些领导的讲话,什么国内的、国外的、党内的、党外的,这个月的、下个月的、今年的、明年的,而且就如相声中所说的那样,好容易领导甲讲完了,领导乙又一脸笑模样地站了起来,乐呵呵地说:“同志们,我再来补充两句……”

说得多不怕,关键是说了一堆之后,里面的空话、套话实在是不少,真正的“干货”却没几句,听了半天,觉得全都是废话……

“都说国企文山会海多,这回真加入国企了,咱算是领教了!”某日,这家公司又在礼堂里举行了一场长达数小时的大型会议,下班以后,张鹏对着自己的好友发牢骚。

“没法子!社会现实嘛!”王红卫苦笑一下,“进了这行,适应这里的环境吧!”

“从大学时就有无数的人告诉我们要适应!适应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张鹏不耐烦地说道,“你说一个大会几百人上千人地往礼堂里一坐,领导在上面作报告,下面的人真听假听都不知道,这种效率……嗨!光是领导讲话也就罢了,偏偏这些领导一讲起来还又臭又长,真正有用的又能有几句?反正我是在下面昏昏欲睡,有这工夫还不如回办公室实实在在地干点工作,这不纯属浪费时间吗?效率!什么时候才能有真正的效率?”

“你们策划部门还好点儿,不就一个月赶上那么一两次公司总部全体大会吗?”王红卫一声长叹,“我们行政部门才叫惨,一个月下来不知道有多少的大会小会都要跟着参加……耳朵里净是那些废话连篇的发言稿!真不知道还要经受这种洗礼多久……”

其实不仅是国企央企,民企乃至很多进入中国的外企,也沾染了一些文山会海的官式习气。这种习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员工的情绪,也会降低工作效率。

这种情绪在职场中的基层,尤其是基层男性中表达得尤为强烈。职场中的男人尤其是在职场中已经成为核心骨干力量的男人,往往喜欢追求一种更有实效而非形式主义的东西。当他们听到领导的所谓废话时,一种不耐烦和抵触的情绪往往会迅速滋生。

但是,对于我们这些职场人而言,废话真的“废”吗?让我们再看一眼虎甲虫。

虎甲虫不仅是一种食肉性昆虫,而且它可以说是一种食性很杂的食肉性昆虫,小到蚂蚁、蚜虫,大到蝗虫、蚰蜒,都是它的捕食对象。

有时候笔者在想,是不是昆虫比人类,更明白食物的意义?

把目光转回职场。

说句公道话,其实人家做领导也挺不容易的,尤其是在中国,领导说真话那叫不成熟,说假话那叫欺骗群众,发言时间太短了又被称作对工作不重视或准备不足,于是废话自然就多了起来。

在我们刚刚所讲的案例里,这两个人在此后的职场中的变化,就是由那些平常很容易被人忽视和厌烦的“废话”而产生的。

张鹏依旧不喜欢领导的那些长篇大论,每次开全公司大会的时候,领导在上面讲,他在下面琢磨他的事情,甚至有时候干脆把头一低,一副似睡非睡的样子,张鹏对自己的要求是,不打出呼噜声来就好。

王红卫是做行政的,由于经常要整理领导的发言稿和做会议记录,因此再“废”的话也得听、也得看、也得跟着整理,只是整理来整理去,王红卫渐渐地发现了门道。

领导的废话貌似也不是乱讲的,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很有讲究,一些看似无关的东西实际上与本公司的未来构想和战略发展有着微妙的关联。在发言中领导看似云山雾罩地东拉西扯,却往往预示着公司内部的某种变化。只是这种变化往往并不会立即发生,而是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会慢慢地显露出来,平均长达半年之久。

王红卫抓住了这个规律,逐渐调整了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重点,这样做的结果是,他总能在适当的时候以一副早有准备的状态出现在某些事情刚好发生的关口,一步步地都“踩在了点儿上”。

王红卫逐渐积累起了“头脑清晰,思路敏捷,有战略眼光”的名声,后来一步步地被重用提升,而张鹏却一心扎在了基层工作中拔不出来,直到某一天,张鹏忽然发现,王红卫这位老同学如今已经远远地甩开了自己,迈向了更高的阶层。

“真是同人不同命啊!”张鹏感叹,“我怎么就没有你那么好的运气?”“运气好什么啊!在你开会打瞌睡的时候,我在整天研究领导的那些废话!”王红卫笑骂道。

“领导的那些废话?”张鹏惊讶地睁大了眼睛。王红卫微笑,把他的一个心得告诉了张鹏。

人越缺什么,往往就越关注什么。领导也是人,那些废话也许和现在的工作一点儿关系也没有,但是它往往代表了一种诉求,通过对领导那些天南海北的话语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讲得多的东西,往往就是现在领导乃至整个企业最缺的东西,好好归纳、整理、研究“废话”,尤其是找出不同领导在说“废话”时的共同点,往往能够给自己很好地提供下一步的判断依据从而结合公司内外的各种情况做出合理的推理。企业经常会因为需求不满做出变动,而那个时候,往往就是领导希望有人能帮忙做事的时候。当这种变动来临之时,早有准备的王红卫总能把握时机“做正确的事”,焉有不被重用之理?

张鹏有些发愣地看着王红卫:“我当初怎么就没想到,一堆废话里还能研究出这么多信息来?”

王红卫笑着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其实在工作中,原本就没有任何信息是废的,包括那时候我们眼中领导的‘废话’,可是这些废话真‘废’吗?那要看咱们自己有没有从中寻找关键信息的意识了!”

虎甲虫的忠告:

在职场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很多貌似乏味的事情和看似无用的信息,这成为绝大多数职场基层人员甚至是核心骨干级的基层人员的一个误区。实际上,职场里没有无用的信息,乏味的事情也不一定就是枯燥而“除了重复性一无所有”,关键在于你怎么看,怎么想,用什么方法去分析,有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你做到了,你就比大多数人更容易出人头地。而要做到这一点,先学学虎甲虫不挑食的本事,切记,职场里没有“无用”信息,尤其是从领导那边传递出来的“无用”信息。先吃下去,消化好,积累住,准备足。说不定过段时间出现什么事,你就比别人起跑得快。而且请注意不要太过于在乎单一事件,你从“废话”里琢磨出来的信息越多,做的储备越多,就越会有事情撞到你的枪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