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热爱科学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
12360700000019

第19章 学生热爱科学教育故事推荐(10)

回国后,黄伯云把研究目标锁定在当今世界航空制动领域最先进的材料——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研制上。飞机的起降和滑行离不开刹车副。目前,国际上使用的航空刹车副有金属盘和炭/炭盘两种,用炭/炭复合材料制造的炭盘,具有重量轻、性能好、耐高温、寿命长等特点,使用寿命是金属传统材料的4倍,重量是金属传统材料的1/4,被西方国家称为“黑色的金子”。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英、法3国已生产出该材料,垄断着生产制备技术。多年来,我国大量的飞机依靠进口。这些飞机所采用的炭/炭复合刹车装置是消耗性器材,全部依赖进口,每年国家要花费大量外汇,而且还得受制于人。

尽快掌握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成为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技术课题,也牵动着中南工业大学一批教授、专家的心。1986年,当时的中南工业大学粉末研究所就着手这一重大技术的准备工作。

黄伯云率领的课题组成员咬紧牙关,查阅了大量的与炭/炭复合制动材料密切相关的文章、资料。当时,世界制造炭/炭复合材料的生产都是采用均温式炉。炭/炭复合材料的工业生产实验炉,究竟是采用均温式炉,还是梯度式炉?均温式炉,设备简单,沉积速度慢,已经明显落后,但它是一项成熟的技术。热梯度炉,当时只能应用于航天制动材料,不能用于生产航空制动材料,但它容易应用于工业生产。采用它,存在巨大风险。经过反复的权衡,黄伯云觉得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应该以国家利益为重,抛开个人得失,敢于为祖国的强大进行技术创新!他说:“发现人家的技术并不是最先进的,还要跟着人家后面走,即使成功了,只会永远落后。为了国家,我们要敢于技术创新,敢于冒险,即使失败也在所不惜。”

到了1996年,经过无数次试验,黄伯云们终于完成了“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制备技术”的实验室基础研究,但他并不满足。在黄伯云看来,科研成果只有转化为产品,真正地为国家所用、为人民造福,科学家才是完整意义上的科学家。

从实验室到工业化试验,从小样品到大样品,课题组必须付出更多的智力和精力,经历更加艰难的实验过程。2000年9月,在模拟飞机多种着陆状态过关后,中止起飞试验中刹车片温度急剧升高,摩擦系数下降得很厉害,课题组在最后关头的试验失败了。实验失败后的那段时间,被黄伯云称作是最黑暗、最痛苦的日子,但他很快就从失败的阴影中振作起来,他意识到,这个试验的意义并不在于个人的成败得失,更重要的是国家航天航空战略安全的需要。一遍遍地推倒重来,一项项检查、一点点琢磨,改进工艺、添加新的材料……1年多后,成功终于降临,黄伯云终于让无数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碳原子听从指挥,有序排列,形成了完整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

2003年9月20日,大型民用飞机上的试飞试验全部完成,中国飞机依赖进口刹车片才能“落地”的历史被改写了。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中南大学研制成功的炭/炭刹车副使用强度提高30%,耐磨性提高10%,综合成本降低21%。而且在此过程中,共形成11项国家专利,其中已授权9项,同时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6大类30多台套成套关键工艺设备。

15.学贯中西的大科学家徐光启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徐光启以其毕生的精力推动中国科学的进步,推动中西文化的融汇与交流,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他在天文学、数学、农业科学、机械制造、军事学等领域都卓有建树。他的《农政全书》,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同为明末科学的四大高峰。这样一位献身科学的伟人,是怎样确定自己的人生道路,又是如何在科学的险径上艰难攀登的呢?

少小游学,志在天下

关于徐光启的祖先,由于流传下来的材料有限,我们知道的不多。相传徐光启的先世是在中州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一带人。他的高祖徐竹轩是个家世清白的秀才,从这一代始迁居沪上。到他的曾祖徐殉的时候,家道中落,靠务农为生。徐光启的祖父徐绪弃农经商,家境日渐富裕。徐绪去世较早,家政遂由祖母尹氏主持,请来内家兄弟尹某经商,并为长女择婿俞氏,产业居然不断发展,比徐绪时扩大了十倍,使他的父亲徐思诚可以专心读书。徐思诚大约在十七八岁时结婚,夫人钱氏也是读书人的女儿。嘉靖年间,倭患甚烈。一些日本商人勾结武士和浪人,到中国沿海各地,或直接进行掠夺,或者用走私的手段窃取中国的财货。上海地当东南沿海门户,更是在所难免,屡遭洗劫。据史书记载,从嘉靖三十二年到三十五年的四年间,倭寇多次犯上海,大肆抢掠,其状惨不可言。为逃避倭寇,徐光启的祖母和母亲四处流离,徐思诚被派为大户,参加地方政府组织的抗倭武装。徐家产业也蒙受了损失。此后,经过数年的经营,家业又有恢复。尹氏便把家产一分为三,徐氏和尹、俞两家各得其一。不幸的是析产之后徐家又遭了窃贼,加之徐思诚不善于理财,又生性乐善好施,家道迅速中落,最后竟到了出卖田宅的地步。1562年徐光启的出生,给这个处在困厄中的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徐光启的幼年时代,由于家境贫困,他的祖母、母亲无论寒冬酷暑,日夜纺织不辍,以维持生计。连他的父亲也不得不课农学圃,下田耕作,以图自给。上海本来就是广原腴壤的富庶之地,资本主义萌芽最先在这里产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较快,民风也比较勤劳。徐光启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一方面亲眼目睹家人们辛苦劳作,一方面也免不了亲自动手做些辅助劳动,这对于养成他日后勤劳、节俭的性情大有好处。他对农事园艺的兴趣,也应该是这个时候发生的。徐光启年幼时,倭寇来犯的事仍时常有之。他的母亲经常对儿辈回忆当初避倭的情形,并议论御倭措施的得失。他的父亲参加过抗倭斗争,结识了许多名将奇士,闻知一些战守方略,并通晓阴阳、医术、星相、占候、释道之书,且喜语旧事。耳濡目染,也在徐光启幼小的心灵里播下博学强记、留意兵事的种子。徐光启七岁时便到龙华寺的村学读书。少年徐光启身材矫健,活泼好动。一次,他爬上龙华寺的古塔捕鸽子,偶一失足,旁观的人失声惊叫,他却若无其事,举着鸽子说:“你还能在塔顶飞来飞去,惹得我想了好几天吗?”他还曾爬到塔顶,与鹳鸟争得地方,端坐在顶盘中,对下面的人嬉笑自若,浏览四周风物,像是神游云霄。但不同于一般顽皮儿童的是,少年徐光启便怀有远大的志向。有一天,老师外出,同学们畅谈自己的抱负。一个讲长大后要做富翁,另一个讲想当道士。徐光启说:“这些都不值得做。说到做人,应当立身行道,治国治民,崇正辟邪,不可枉活一世。”那时,读书人都是走的科举的路子,徐光启也不例外。他的主要功课是诵读《四书》、《五经》的章句,学作八股文、律诗,练习写字。因他聪敏好学,章句、帖括、声律、书法的成绩都很好,甚至塾师出题作文,他也能不假思索,出口成章。后来他又师事当地的着名学者黄体仁,钻研心性之学。此外,他也常读些兵法方面的书籍。

1581年徐光启20岁的时候,考取了金山卫的秀才,并于同年娶吴氏为妻。依照当时社会的风俗,考中秀才之后,可以从县学中得到一定的钱粮资助,同时也可以找个村学或家馆去教书。徐光启因家境贫寒,除了应付县学的作业之外,便开馆授业,教授里中子弟,以便挣些银两贴补家用。课余,他常到田间参加一些农业劳动。由于从小就接触农事,徐光启表现出非凡的经营才干。他看到有几小块荒芜废弃的空地,便动手稍加整治,种上柳树,然后卖柴取利。看到家乡时常遭受水患之苦,大雨一降,禾苗被毁,屋宇坍塌,饿殍遍野,徐光启开始留意水利,对农田水利的利弊,不断周咨博访。这些活动为他日后研究农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徐光启的科举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多次参加乡试,都未能考中举人。其中最为艰难的是1588年(万历十六年)那一次。其时徐家生活十分拮据,他的母亲为供养老小,劳作一天之后居然没吃上一口饭,最后从篱笆上摘了一只王瓜充饥。9月徐光启与友人结伴往太平府赴乡试,因囊中羞涩,乘不起车马,只得挑着行李,趟着积水,从句容沿江步行百余里到太平。这次应考失败,使徐光启有淡然名利之志。正是备尝了这种穷困与艰辛,才使得徐光启日后做了高官仍自持俭约,不去贪图个人享受,而是专心致力于科学研究。这个时期徐光启虽屡试不中,可学问却大有长进,人称其“少年以文章名天下”。像徐光启这样怀抱真才实学,却难以通过乡试,足以说明科举取士的制度到了晚明已走上了衰败的末途。当时的考试内容纯为章句之学,只注重空洞的词藻和繁琐的格式,忽视实际内容,自然难以发现和选拔真正的人才。到了晚年,徐光启还对此感触良深,批评八股文“直是无用”,称科举为“爬烂泥路”,虚掷光阴。

在徐光启31岁那年,他的母亲钱氏去世了。第二年,徐光启应他人之邀,远行广东韶州教授家馆,开始了“经行万里”的旅程。徐光启南行之际,西方传教士已经叩开中国的大门,在中国的南方进行宣扬基督教的活动,因此他同西方传教士有了初步的接触。利玛窦是最早深入中国内地传教并取得成功的耶稣会士。这个来自意大利马塞拉塔城的传教士,于1582年(万历十年)抵达澳门,第二年到端州。在此地利玛窦潜心学习汉语,钻研六经子史等书。后行迹遍至肇庆、韶州、南昌、南京等地。徐光启在韶州教书期间,一次偶然到城西的教堂,没有见到已经北上的利玛窦,却与接替利玛窦主持堂务的郭居静谈得很融洽。这是徐光启与西方传教士的第一次直接接触,萌生了对传教士和西学的好感,由此开启了与传教士长期合作共事的先河。

1596年(万历二十四年),徐光启应担任浔阳知州的同乡赵风宇的约请,由韶州移住浔州,教授赵氏家馆。几年之内,徐光启由上海到广东,又由广东到广西,长途旅行,饱览山川形胜,阅历越来越丰富,文章也写得越来越好,尤其擅长说理和抒情。当然,一个穷书生长途跋涉,其情形也是够狼狈的,衣衫褴褛,全靠自己缝缀。次年春天,徐光启远上北京,参加顺天府的乡试。这次他不但考中了,而且还被取了头名解元,名声大振。说起这次考中,应当庆幸徐光启遇上了名重一时的大学者焦竑。据说,初判时徐光启仍是名落孙山。到发榜前二日,主考官焦竑还为没能发现可取为第一名的人选叹息,当他看到从落选试卷中选送的徐光启那一件,不由击节赞赏,认定此为名士大儒,拔置第一。此番中举,既靠徐光启平素博览群书,好学深思,凡六经百家之书,无不遍读,能写出文辞宏美、义理精深的好文章,也多亏焦竑慧眼识人,全力举荐。此后,徐光启一直视焦竑为恩师。中举之后,徐光启留在京师等候会试。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会试,徐光启未能考中进士,于当年4月离京返乡。这一年徐光启已经37岁,却在科举的泥路上滚爬了20多个春秋。

翻译西学,会通中西

徐光启回到家乡继续以教书为业,同时更加刻苦地读书学习。这个时候的徐光启,对背诵章句已没有多少兴趣,而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现实生活方面。他广泛阅读古今经史和科学典籍,研究历代王朝政治的成败得失,寻找富国强兵的良方。他在写给老师焦竑的信中说到自己的心情。他说自己因感愤故里屡遭倭寇蹂躏,生灵涂炭,故于六经子史以外,也常研习兵法和农学。看到国家比南宋灭亡时还要衰弱十倍,因此每每对人谈论富国强兵的方略。他认定,只有重视农业才能使国家富足,只有整饬军备才能使国家强盛。关于徐光启的这段读书生活,与他一同读书的程嘉燧曾有生动的记载:那时他们住在山中的一间小屋子里,书案旁边的瓦罐里只有米粥用以果腹,即便生活条件这样艰苦,他们却每天咀嚼诗书之精华,畅饮文章之美醪,抚琴吟唱,十分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