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热爱社会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
12360600000003

第3章 学生热爱社会教育理论指导(2)

今天的少年儿童,在家庭中是一名成员,他与其他成员一般都是父子、母子关系,当然有的还有爷孙等关系,他们处于晚辈的位置。父母对他们都具有抚养、教育、保护、关心爱护的责任,而接受教育、受到保护、听父母的话、孝敬父母,替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在父母抚养下茁壮成长则是少年儿童的责任;在学校生活在班级群体之中,是这个群体的一名成员,和其他成员之间是同学关系。

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努力学习,共同维护班级的集体荣誉,遵守学校的一切纪律是他们的共同责任。明天他们将分别参加社会各行各业的活动,辛勤地工作,这就是他们将来的责任;在社会生活中少年儿童的衣、食、注行、用等基本需要是社会上各行各业人们分工合作供给的,通过这种供求关系,使少年儿童和从事各行各业的千千万万的工作人员发生了关系。尊重从事各行各业工作的人们,尊重他们的劳动,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爱护他们的成果,珍惜我们生活必须品则是少年儿童的责任。

如在《节约用水》一课的学习中,使学生知道人们用的每一滴水的来之不易,它要经过自来水厂广大工人把水源处的水提到贮水池,经过沉淀、过滤、消毒等多道工序处理,再送上高高的水塔,水由水塔流入事先铺设好的自来水管,最后送人厂矿、机关、学校、每家每户等需水的地方。如此繁杂的工作,如此众多的人分工合作才能将一滴滴的净水送给我们使用,满足我们需水的要求。

在用水问题上应教育学生一是要尊重供水工人,尊重他们的辛勤劳动。二是要关心他们,为减轻他们的劳动负担,必须节约使用每一滴水。从另一个角度看,在水充足的时候要节约用水,在供水紧张的情况下更要节约用水。我国现在是一个缺水的国家,用我们所学习的知识来解决缺水问题则是我们少年儿童将来的责任。

通过对社会事物和人际关系的认识,使学生知道没有社会各行各业人们的分工会作,我们是无法得到生活基本需要(衣、食、注行、用)的各种物品的,我们是无法生存的,今天,我们尊重为我们提供生活基本需要的人们,节约使用生活必须品,以后用我们的知识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则是少年儿童将来的责任。所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是社会课教学的最终目的。

3.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培养什么人”一直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最关注的问题,这也是由教育的阶级性所决定的。这个问题在党的教育方针中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恐怕只是这个问题的底线而已。那么,“培养什么人”的底线是什么?先看杜威先生的标准,他认为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良好行为的人,一个在社会中有生产能力和愿意与人合作的成员,对政府履行他的政治责任和义务。”姑且把杜威先生的最后一句话作为底线吧,“对政府履行他的政治责任和义务”——简单说就是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看看每天的新闻报道:老人当街摔倒无人扶,儿童溺水众人围观无人就,小偷车上偷盗乘客视而不见……

是什么原因造成人的社会责任感缺少?追根求源可从两个方面说起:一是学习动机,一是教学方法。

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成因分析

(1)在学生学习动机引导上背离社会实践。漠视学习动机或进行错误引导是目前教育存在的最大弊端,几乎所有的家长和老师只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考试成绩怎么样。至于学生为什么而学,已经没有人去追问了。考个好学校寻个好前途,已经成为家长和老师教育学生的招牌语言。即便是学校和基层教育主管部门,他们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同时,更关注本单位的排名,更关注本地区的高考上线率和综合目标考评。谁还有精力和兴趣再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我们不能指望家长来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家庭教育的动机与国家教育的动机终究是有差异的。家庭的教育动机一般表现为:“考高分”、“找一个体面的工作”、“做白领”、“像个人样”。学校教育正在于弥补家庭教育之不足,通过设置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来矫正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境界。马加爵现象折射出的正是学习动机的缺失,法庭推断了他的杀人动机,却没有追寻他的学习动机,但我们设想一下,如果马家爵具备较高境界的学习动机,也许不会产生杀人动机。不论这个假设是否成立,教育,已经不能再漠视学生的学习动机了。

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境界,防止学生学习动机过于狭隘和功利化,必须在社会实践体验中才有可能获得。在课堂上学生只会使把道德教育抽象化和教条化。因此,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帮助学生体验到自身的社会价值,才能唤醒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在教学活动上脱离了社会生活。教育虽然是以接受性学习为主并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的认识活动,但接受性学习所学到的间接知识如果不和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进行感性体验,就严重脱离了社会生活,学生就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那么所学的知识也就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知识,所以,教育不能脱离生活。

目前课程设置和学科内容所容纳的知识技能太多,学生的学习压力太大,加上教学方法的单一,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有些教育专家也认识到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其实在将来并不能学以致用,因此文理出现分科。问题是,文理分科后,促使课程知识进一步精细化、精深化,学生负担不仅没降反而加重了。那么,如何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如果再回到文理分合上去动脑筋,其实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这与文理分合根本没有关系。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的社会实践时间太少,整天关在教室内学习那些脱离社会的、抽象的“纯知识”,只会使学生感到沉重和厌烦,学生在“纯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也必然对社会责任感到麻木直至淡忘。

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策略

(1)综合实践课程的现状。很多教育专家已经看到这一问题,所以在第八次课程改革中增设了综合实践课程,主要由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板块构成。但由于应试教育影响,加之安全因素和操作上的难度等原因,这一课程在实际上基本缩水成电脑课了,前三个板块特别是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基本没有实施起来。

(2)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体验式学习,把学生的发展置于比课堂、比学校生活更广大的社会背景中,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空间。让学生走入社会生活,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有助于学生获得正常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生活技术以及心理品质、价值观和信念,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改变学生“只在课堂学,不到实践中做”的弊端,并从社会体验入手,将道德信条转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情感进而成为他们的道德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社会化。

(3)加强综合实践课程的策略

①加强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力度。高考是省为单位组织的,所以省政府的教育策略是关键。加强综合实践课程的力度在于树立一个风向标。如果继续把应试教育的典型地区南通市树为“素质教育”的典型,就不要再谈什么“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相反,恰恰要从南通改起,在南通试点综合实践课程。

②县区编制地方性综合实践课程。将课程内容规范化。这一学科的特殊性在于:省编课程不能适应地方的资源实际,校本课程又得不到地方社区资源的配合,最终使综合实践课程走向形式主义。如果由县区政府出面编制课程和教材,可以有效地协调本地区工、农、商、文等各种社会资源,将这些资源纳入课程,课程教学就能得到保证。就可以因地制宜地、有计划、有部署、有组织、有检查、有考核的开展各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深入工厂、农村、社区进行参观、义务劳动或者进行生活体验,让学生从亲身体验中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体会到生活的艰辛,懂得应当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学生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精神。

③促进学生评价多维化。首先要淡化只以学生文化成绩评价学生的单一评价制度,要建立学生长效评价机制,包括从入学到毕业的发展档案。其次,要引入社会相关机构如社区居委会、小区保安或家长委员会之类的代表来评议学生的办法,让学生的社区行为也纳入成长评价,这样,学生的一言一行都被社会监督,直接影响到自己评价,将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④强抓课程实施的基础。综合实践课程在组织上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比如教师的课前考察、学生的课前准备、活动组织、资源地接待、活动总结等等。课程组织的难度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班级学生人数过多,特别是一些重点中小学,学校顶不住社会压力和择校费的诱惑,大量扩招造成班额过大,使课程的组织难度成倍扩大;其次是学生纪律意识淡薄给课程组织带来一定困难;再者是学生安全问题,很多学校和教师担心万一出事就无法承担事故后果。所以,要确保综合实践课程开起来,一要控制班级人数,二要提高教师组织能力,三要政府出台相应的实践课程实施法规。

4.引导学生感恩回报社会方法指导

中华民族自古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说法,也有不少感人肺腑的“感恩”故事,曾经熏陶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然而,现在是现实是:感恩意识在学生心中逐渐淡化,只懂得索取不懂得付出,只知道别人给予是应该的,而不知道回报恩情,甚至由爱生恨,更有甚者还恩将仇报。这一切并非错只在学生身上,其实根源还在于我们自己,在于整个社会,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和成长环境,使他们学会感恩,健康成长,将来回报社会。

然而,我们现代社会“独生子女时代”,“4+2+1”家庭成为社会的主导,感恩意识在学生心中逐渐淡化,只懂得索取不懂得付出,只知道别人给予是应该的,而不知道回报恩情,甚至由爱生恨,更有甚者还恩将仇报,在报纸上电视上经常会看到孩子杀父母、学生杀老师、大学生杀同学等一系列悲惨事件的报道。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在哪里去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该怎么办,该怎么拯救我们的下一代,拯救中华民族的未来。

我们现代社会“独生子女时代”,“4+2+1”家庭成为社会的主导,父母以及祖辈过分的宠爱、溺爱,造成有些孩子由娇而横,唯我独尊,感恩意识在学生心中逐渐淡化,只懂得索取不懂得付出,只知道别人给予是应该的,而不知道回报恩情,甚至由爱生恨,更有甚者还恩将仇报。学校教育由于存在并过份强调竞争,过于注重文化知识教育,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导致“重视道德教育”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整个社会过于强调竞争,强调“您进我退”和“您生我灭”的竞争生存意识。淡薄了人与人之间本来应有的互依互存及亲情,友情关系。

要想唤起学生的感恩意识,并让他们能付诸行动,我们应针对以上三个方面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好的生活和成长环境。

(1)要使孩子有感恩意识,健康成长,良好而正确家庭教育不可缺。

不错,现代社会“独生子女时代”,“4+2+1”家庭成为社会的主导这一客观事实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能给他们以良好的教育,能给他们良好的生活和成长环境。孩子不会天生就不具有感恩之心,也不会天生就具有感恩之心。“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异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场合或时机在孩子的心底播种善的种子,让孩子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孩子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间的亲情、友情和恩情,在接受他人关爱、支持和援助时,给他人以回报,不要只图索取和享受。教育孩子将他人恩惠铭记在心,增强责任感,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懂得怜悯,懂得尊重,懂得负责,与人为善,善待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让孩子不再认为别人为他做什么事都是应该的,让孩子知道自己所得的一切都是与别人的付出相联系的,没有别人的付出,他不会获得任何东西,甚至是生命。

(2)要使学生有感恩意识,促进其健康成长,科学而有效的学校教育必不可少。

①根除学生的错误认识。学校要通过有效的教育使学生明白:现在的社会竞争是很激烈,这也是人类得以发展的原因,但是,人与人之间并不只有竞争,更重要的还有合作,还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任何人都是生活在集体中,任何人生存所需的一切东西都要依靠集体,每有一个人能在只有一个存在的星球上生存。每一个能够在这个社会上生活都是因为许许多多的人在为他付出,他每天所喝的每一滴水,所吃的每一粒粮食,所吃的每一粒盐,所穿的衣服,所住的房子等等,如果没有别人的付出,这些都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