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热爱社会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
12360600000021

第21章 学生热爱社会教育故事推荐(11)

上海浦东新区的远东大道位于东海之滨、浦东国际机场西侧,全长136公里,双向8车道,中间为10米宽绿化带,两侧绿化带各29米宽,是上海巨变的标志性道路之一。如果你走在这条宽广、平坦、洁净、美丽的大道上时,你是否会想到,它是数千名工程建设者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创造的硕果呢?这里有许许多多的感人事迹。俗话说得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将帅是战役成败的关键因素。下面要介绍的,便是这项工程建设的指挥,一位名叫庄少勤的年轻人当时的创新故事。

1996年下半年,庄少勤感到担子特别沉重。

他被任命为远东大道工程建设指挥部的指挥,而这是多么困难的一项工程啊!

由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期工程建设即将启动,因此,这条为机场配套的,包括两座立交桥、三座跨河桥和一个地道在内的138公里的远东大道,其工期只有一年时间,仅为正常工期的三分之一;

远东大道是浦东新区成立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市政重点工程,作为上海市东大门的“门户工程”、滨海发展带的主要通道,市和新区领导明确指出:要把远东大道建设成为上海最好的道路之一;

上海土地湿软,远东大道更是位于滨海湿软地带,地下水位标高29米,土质天然含水量大于35%,平均不到100米就有一条明浜或者暗浜,这样的条件就是建一般的道路也难,不要说建一流的大道了。

面对如此工期紧、质量高、难度大的道路建设,所有参建者都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设计过南浦、杨浦大桥的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的设计人员也表示:按常规设计,已解决不了这一工程所面临的问题。

怎么办?

庄少勤1995年同济大学博士生毕业后,一直在浦东从事市政工程建设。此时他觉得自己遇到了一个比攻读博士学位更难的大课题。

“按过去老一套的办法是无论如何不行的。”庄少勤想。

“要创新,只有创新才有出路!”身负的指挥重担和面临的严峻挑战,使他毅然作出决定。

庄少勤还想到,关键是解决技术难题。但有了好的技术也还需要大家同心协力去做。因此,作为工程指挥,必须抓好两个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庄少勤想,“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解决技术难题,抓技术创新,首先必须对技术难题在何处做到心中有数。在上级领导和有关方面的重视、支持下,庄少勤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既出外学各地之长,又聘请了十几位国内的专家权威协助,组织专题工程技术研讨会,学习研究国内外有关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对远东大道建设的特点、难点和重点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关键技术难题。在此基础上设立“远东大道道路工程实用技术应用研究”课题,分专题组织技术攻关。

庄少勤身体力行,义无反顾地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围绕每个难题,学习有关资料,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敢于担风险,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连续不断地向一个又一个技术堡垒攻去。

在工期紧迫的情况下,这可不是一般的技术攻关。它真像打仗一样,在规定时间里这个山头非攻下不可,没有一点退路。对每个难题,包括新冒出来的问题,都必须抓紧一一攻克,不得有任何拖延和犹豫。真不容易啊!这需要有怎样坚忍不拔的精神!

他们首先面临的,是解决河浜多的问题。按传统的做法,是用道砟间隔土来填没河浜。但这种老办法不仅花费时间长,不适合目前工期紧迫的情况,而且由于地下水位高,它容易造成施工后沉降,严重影响道路质量。于是,庄少勤他们经过反复商量、实验,首创了运用无纺布包裹石灰、粉煤灰来填堵的措施。这种工艺的材料轻、水稳性强,施工方便、速度快,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然而,刚攻克了河网交错的难关,紧接着新的问题又来了:土地湿软,施工机械根本无法进场作业!时间不等人,非立即解决不可。他们连续作战,经过紧张、认真的研究,又首创了排水育沟加石灰稳定土综合处理软土路基的新工艺,克服了路基土湿度高的不利条件。

就这样,他们硬是依靠顽强的意志和技术创新,一个个地、成功地解决了上海湿软地区建设高等道路的一系列难题,创造了上海市政道路建设史上的多项“第一次”。除了前面介绍的两项以外,诸如:

第一次全线采用新配比小三渣新式拌和与施工工艺,为路面建成后平整度达国内领先水平奠定基础;

第一次全线实施浇铺透油层工艺,增强基层与面层的连接,减少裂缝。

第一次采用摊铺一厘米下封层结构,防止雨水渗入基层,大大提高了路面使用寿命……

所有这些“第一次”,都通过了专家的论证和质量检查部门的检验。

质量当然是第一流的。就拿道路的平整来说,如果拿一把3米直尺放在远东大道路面上测量,你竟会看不出直尺与路面有丝毫缝隙!

而这一系列的“第一次”,又凝结着庄少勤和他的伙伴们多少勇气、心血和汗水啊!

科技如何更快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要靠高效的管理,靠管理上的创新。庄少勤说:“我们要打两场战争,除了打好科技仗,还要打好管理仗。”

远东大道就像十几路建设大军大会战的战场。全线20个标段,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单位20多个;4000多名建设者,作业人员80%是外地民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必须依靠高效管理,把每支队伍、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都集中起来,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人的素质。

党的领导是保证。1996年10月25日上午,工地上的127名共产党员,在党总支书记、副指挥虞才根的主持下,在指挥庄少勤的带领下,背靠川杨河,面向党旗,庄严地举起右手宣誓:“我们是战斗在远东大道工程建设中的共产党员,我们向党宣誓:吃苦在前,团结拼搏,廉洁自律,勇挑重担,为把远东大道建设成浦东的一流道路而奉献一切!”在党内开展了以“让党旗在‘远东人’闪光”为主题的工作竞赛活动。

在党的领导和党员的带动下,管理创新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管理创新的一个突出内容是创办“工地夜校”。夜校偏及每一个标段、每一个角落。工地上点亮不灭的灯光,指挥部请来专家、技术人员当老师,4000多名劳累了一天的建设者,积极投入到学理论、学技术、学本领的热潮中去。

他们在为把整个施工队伍建成学习型组织而努力。工地夜校以“贴近工程”,贴近工人”为特色,明天就要实施的新工艺、即将展开的新工序、施工中的难点等,都成了最好的教学内容。既授课,又十分重视发挥学员集体的力量,组织学员讨论、交流,让一些个人的心得体会成为集体的收获。

原来民工们只把自己看成是每天被人管着、做一天工拿几十块钱的打工仔。通过夜校学习,他们的精神生活充实了,不仅增长了知识,并且感到自己是这个工程真正的主人,感到工程建设的好坏与自己联系在一起,激发了上进心和对工程的责任感。

工地夜校开办一年左右时间里,参加学习的建设者超过10万人次。许多学员还撰写了自己学习的体会,包括上百篇有价值的技术论文和技术总结。

于是,工地建设队伍上下呈现出一种群策群力、团结战斗、争创一流的动人景象。推动了工程建设,又促进了精神文明。

同时,庄少勤他们还把优良的传统经验和现代工程管理的理论结合起来,创立了以“试验先行,样板引路,规范工艺,控制过程”这16个字为要求的“标准化施工管理模式”,严加实施。从而在参建队伍多、人员素质不齐的情况下,切实加强了管理,有力保证了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

庄少勤的工作,也得到了指挥部几位副指挥和工程技术人员们的大力协作与支持。他们一般年龄都比他大,搞工程建设的年数也比他长。庄少勤动情地说:“他们是工程指挥部的脊梁。远东大道一系列的创新与提高,正是站在这批‘老市政’的肩膀上才得以实现的。”

两个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在一年来的建设过程中,庄少勤和指挥部的其他同志全身心地投入,几乎是“三没有”: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天,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他们中也没有一个人接受施工单位的宴请;没有一个人收过施工单位的礼物。

在庄少勤和工程建设者们共同的努力下,远东大道建设高速、高质地胜利完成了!1998年这一工程获“中国市政工程金杯奖”。“远东大道道路工程实用技术研究”课题通过上海市科委组织鉴定,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五年来,庄少勤个人获得“上海市建设功臣”“上海市青年岗位能手”“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浦东开发建设杰出人才”“浦东新区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他仍在继续为我国的道路建设竭力奋斗着。

32.一项发明

大发明家爱迪生曾说过:“发明是1%的灵感加99%的血汗。”全国劳模、“五一”奖章获得者,上海宝钢集团的孔利明以他的成功印证了这句话。

少年时代的孔利明是一个经常让老师头疼的顽皮孩子。可是当小学5年级上自然常识课,老师谈到闪电、刮风、下雨,谈到瓦特、伏特、爱迪生等许多科学家的名字,还有我国的4大发明的时候,小利明听得是那么的安静、如痴如迷,他暗暗地发誓,长大了也要当个科学家。

有一次上手工课,做小电动机。应该说手工是他成绩最好的一门课。他按照老师的提示第一个完成了任务,接上了电池后小马达立即转了起来。一位代课老师对他的手工产生了兴趣,叫他把原理写出来或者说出来,好给同学们作个示范。其实这位老师并不知道他是班上学习最差的学生,当时他憋了半天没写出几个字,更说不上一句话,引起了同学们的一场哄笑。但是这位老师仍然表扬了他,勉励他今后要把文化学习补上,长大了当个工程师、科学家。他第一次感到羞愧难当。

从此他开始用功读书,初中时已成了一名好学生,各门成绩名列前茅。学习的长进,更加深了对求知的渴望,他经常把家中的电器钟表进行拆装,有时还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改装。这不仅培养了他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他凡事总要为弄个明白而刻苦钻研的个性。

进宝钢工作后,他非常热爱自己的那份电器修理工作,常常带着问题,一个人去图书馆、去书店查阅大量的资料。他认为知识如果不经常去充实,经验不经常去积累,那么现实中的许多谜团,就永远无法破解。

孔利明的第一次发明是在1990年。那时,宝钢厂内几百辆从日本、美国等引进的重型汽车开始逐渐老化,频繁发生故障,其中线路短路尤其令人头疼。因为现代高档汽车的线路非常复杂,而且又安置在转弯抹角的隐蔽处。为判断一个短路故障点,孔利明和他的同事们每次都要拆卸许多部件,费财费力不算,更浪费时间,工作效率非常低。孔利明心里很着急,他想:“要是能发明一种仪器,能迅速、方便地判断故意的原因,该有多好!”

于是,他决心付诸行动。

搞发明谈何容易!开始阶段困难非常多,每次试验都以失败告终。时间一长,有些人不理解了,还产生了非议,孔利明自己也感到压力,甚至想:“我这是何苦呢?费了精力不算,还得不到别人认可,再说谁也没给我下达过这项科研任务,算了吧!”

但是,每当他进入美丽的宝钢,走近那些熟悉的车辆,顿时他对宝钢的感情、维护设备的使命感、强烈的好胜心又油然而生,他又重新拿起那扔掉的线路板,重新回到了研究中。

多少个日日夜夜,他已记不清经受了多少困难;有时花几十小时新做的线路板,一试验却在几秒钟内化作一股青烟,可他却始终相信自己离目标又近了一步,一次次的失败和挫折没能使他失去创新的勇气。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他每次都从失败中去认真总结,再去思考新的设计方案。他从红外测定法、磁场定位法,逐步伸展为电振荡谐振跟踪法。按当时的实验效果,用他的手中小仪器,已经能测出隔离层厚度在10公分内的线路走向了,但还是无法在短路的故障点上定位,他再次遭遇了失败。思维又一次进入了迷茫。这段时间的孔利明简直是着了迷,脑子里始终有几百个“为什么?”因为他心里明白,关键问题还在于没有找到突破的灵感。同时,电振荡谐振的正确跟踪效果也给了他极大的启发,并使他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说也巧,那一天孔利明带7岁的儿子去影剧院观看革命电影《地雷战》,当看到影片中日本鬼子用探雷器探测地雷的情景时,他突然间找到了灵感:那鬼子的探雷器不正是自己设计中可以借鉴的吗?于是他急忙赶回家,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在忙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他才想起儿子还在电影院里。当他急忙赶到电影院,电影早就散场了。急得满头大汗的他,终于在电影院办公室里找回了泪流满面的儿子。

孔利明的心血没有白费。他从“探雷器”的信号发生与接受的原理中获得了定位的灵感,很快就有了最新的方案,终于发明了“汽车电路短路检测器”。这项发明大大提高了汽车电路维修的效率,它的成功使原先令人头疼的线路短路维修成了一种工作乐趣,效率提高了几十倍。该发明于1996年获得国家专利,1997年获中国第六届专利新技术博览会的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