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热爱父母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
12360000000022

第22章 学生热爱父母教育故事推荐(12)

董存瑞小的时候,他的家乡南山堡成了这一带抗日斗争的“堡垒村”。当时八路军的工作队深入到这里,宣传毛主席的抗日主张,帮助这一带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青年人参加了民兵,孩子们组织了儿童团,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工作队的同志还常常给儿童团讲“狼牙山五壮士”等故事。在这种环境影响下,他很快成为一名思想进步,积极抗日的好少年,在家里还是个孝顺的好儿子。

他不仅平日听父母亲的话,自觉帮助父母做零活,而且在紧要关头,不忘父母。

一天夜里,五更刚过,董存瑞就被一阵狗吠声惊醒了。父亲见了,让他再睡一会儿,他说:“不,今天我值班,我睡不着。”说着,他穿好衣服,背上木制大刀,拿起红缨枪,奔向村头。

他小心翼翼地观察动静。就在这时,山下传来阵阵细微的石子碰击声。董存瑞霎时紧张起来,提起警觉,他想,一定是鬼子又来要粮要钱,搜捕八路军游击队了。果不出所料,董存瑞探头一望,狡猾的敌人,隐蔽在密林里,正在向山上爬。董存瑞把锣敲得震天价响,并大声喊:“老乡们,鬼子来了,快转移呀!”寂静的山庄沸腾了。几个民兵扛着“震天响”土炮,手持红缨枪,占领了村后高坡,伺机而动。家家户户扶老携幼,背着包袱、赶着牛羊,往南山转移。

这时的董存瑞,观敌报信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他完全可以径直朝南山转移。可他没有,在这大敌当头的紧要关头,他挂记父母的安危,飞快地朝家跑去,想看看父母是否已经转移。鬼子的枪声爆豆般地响起来。董存瑞匆匆忙忙从夹道跑回家,见母亲正提着包袱焦急地东张西望,不知如何是好。董存瑞忽地扑到母亲怀里。他知道母亲在等他。母亲见儿子回来了,激动地说:“虎子,快走吧!”董存瑞忙问:“爸爸和姐姐呢?”“早赶着牛进山了!刚才民兵通知说,他们也撤进山了。”董存瑞接过母亲的包袱,母子二人急急忙忙朝村后走去。

董存瑞的妈妈喘着粗气,不小心脚下石子滑了一下。董存瑞很心疼妈妈,赶忙上前扶住妈妈,娘俩一起往山上爬去。

孝是忠的根基。正因为董存瑞有一颗笃厚的孝心。所以,后来在战争需要的关键时刻,他才能为人民舍身炸碉堡以尽忠义。成为了战斗英雄,模范党员。

66.刘胡兰侍奉母亲

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1932年10月8日生,1946年6月年仅14岁的刘胡兰就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1947年1月12日,因叛徒告密,不幸被阎锡山匪徒逮捕,英勇牺牲。

刘胡兰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充分表现了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

伟大领袖毛主席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高度评价和赞扬了刘胡兰短促而光辉的一生。

刘胡兰生的伟大,其表现之一就是从小孝敬老人,为父母分忧解难。

刘胡兰的父亲刘景谦是个忠厚老实的农民,一年四季手不离锹,肩不离担,母亲操持全部家务,就连老奶奶也整天摇车纺线。一家人这般辛勤劳动,勉强度日。

刘胡兰体谅父亲的辛劳,每当晌午或傍晚,她知道是父亲该从田里回来的时候了,便乖乖地坐在门口,迎接父亲,帮他擦擦犁锹上的土,给他打盆洗脸水,递毛巾,然后再给疲劳的父亲点上一袋烟。父亲每当这时,深深地吸上几口烟,望着心爱的女儿,心里甭提多高兴了,一天的疲劳即刻消除了。

她见老奶奶纺线,就偎在奶奶身旁,为奶奶唱歌谣:

交城的山来,

交城的水,

不浇那个交城浇文水。

交城的大山里,

没有好茶饭,

尽是那个莜面烤饹饹,

和那个山药蛋……

有时她唱着唱着,听见奶奶长长地叹气,她好像懂得奶奶的心里,就不再出声了。

一旦奶奶停车出去,她便坐下来,学着奶奶的样子,嗡嗡地描起纺车来。奶奶听到声音进屋阻止她说:“胡兰子,这可不是孩子家耍的,糟塌了棉花不说,弄坏了纺车可咋办?”刘胡兰淘气地看着奶奶,待她消气了,才说:“奶奶,你不说少不学老不会吗?现在你不让我摸纺车,我怎么学会纺线啊?”奶奶听了,又好气,又好笑地说:“鬼丫头,嘴犟!”

刘胡兰的妈妈是个勤劳而开明的妈妈。刘胡兰最早认识的字,“抗日救国”、“毛主席万岁”是妈妈一边纺线一边教她的。

根据斗争需要,党要培训大批干部,中共文水县委决定在汾河西的贯家堡村举办“妇女干部训练班”,各村选送妇女积极分子去学习。刘胡兰找到训练班负责人吕梅,要求参加学习。吕梅见她态度坚决,就说:“好吧,你回去说服你奶奶,她同意,你就来。”

谁都知道她是奶奶的宝贝疙瘩,奶奶说什么也不会让13岁的胡兰子离家外出学习去。“怎么办?”刘胡兰心急如火。可开明的妈妈帮了她的忙,替她说服了奶奶。刘胡兰该是多么爱她的妈妈呀!是啊,刘胡兰5岁的时候,就知道侍奉重病的母亲。她围在母亲身边,问寒问暖,察看病情。当她发现妈妈发烧时,就赶忙用湿毛巾给妈妈擦擦脸,当妈妈渴了的时候,她就给妈妈倒杯水。每当奶奶煎好了药,她就小心翼翼地把药端到妈妈跟前,有时用力把妈妈扶起来,给妈妈倚着,待妈妈把药吃完,扶妈妈躺好,然后再拿毛巾给妈妈擦擦嘴角。为了让妈妈安静养病,她又把妹妹爱兰子带到外面去玩。

后来,刘胡兰渐渐长大了,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了,对支持她、理解她的好妈妈,感情也就更加深沉了。

67.高小霞少年早当家

高小霞是中国着名的女化学家,业绩卓着。

小霞出生在浙江省萧山县。她的童年充满着艰辛和苦涩,没有欢乐。

小霞的父亲写一手好字,是个被旧社会埋没的书法家,在上海中华书局当编辑。

为了让小霞读书,在小霞8岁那年,父亲把她从家乡接到上海。

小霞年龄虽然不大,可是非常懂得关心人。父亲体弱多病,小霞每天悉心照料,问寒问暖。她知道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每天抓紧时间刻苦读书,仅用8年的时间就读完了12年的学业,在她19岁那年考取了有名的西南联合大学。

可是,年迈的父亲却失业了。小霞接到录取通知书,却没有去四川上大学。她知道家境艰难,她要靠自己的劳动养活一家人。于是,她进了一所中学当老师,挣钱补贴家用,照顾父母。

她一边教书,一边学习。两年后,她又报考大学,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

偏偏在此时,父亲经不起贫穷和疾病的折磨,不幸去世了。残破的家失去了支柱,小霞全家又一次陷入了窘境。

母亲含泪问女儿:“小霞,妈妈不想拦你上大学,可是,你那学费上哪儿弄啊!”小霞掏出手帕,为母亲擦去泪水,安慰她:“妈妈,您不用着急,我早想好了,白天我去听课,晚上给人家当家庭教师。这样,学费也有了,还能养活您老人家!”

高小霞知道,这是她所能想的自己不再失去上大学机会的唯一办法了。

听了女儿的话,母亲哭得更伤心了:“小霞,那样你太辛苦了,你会吃不消的!”

小霞脸上勉强露出一点笑容:“妈妈,您别为我担心,我苦惯了,不要紧的。只是我在家的时间少了,照顾不了您,挺不放心的。”

就这样,高小霞鼓起生活的勇气,走进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大门。每天,她和同学们一起专心地听课。上完课,别的同学可以在学校里娱乐、休息,高小霞只能闷在教室里赶作业。

到了夜幕降临的时候,她匆匆赶去家教。若来不及吃饭,肚子饿了,就用一块铜板买一块烤红薯充饥。

她披星戴月地赶到有钱人的家中,为有钱人家的孩子辅导功课。有的孩子脾气大,自己学不好功课,还要怪家庭老师讲不明白。小霞总是小心翼翼地施教。她知道,若稍不注意,惹恼了人家,工作就有可能随时丢掉。

小霞在奔波劳碌中熬过了一个月,她终于拿到了几块银元。她把工资带回家,如数交给母亲。

高小霞硬是这样半工半读,一边上学,一边赡养母亲,坚持了几年大学的学习。交大同学中,有的念不下去,中途退学了。最后全班只剩下21位同学,高小霞是其中唯一的女生。同学们都称赞她:“高小霞在学校里是优等生,在家是孝女!”

高小霞在毕业考试时,总成绩排在全班第五名!

68.蒋筑英千里探母

蒋筑英是新中国自己培养起来的优秀科学家,对光学精密机械的研究有杰出的贡献,同时又是孝敬父母的楷模。

1967年初,蒋筑英的妈妈得了癌症,重病缠身,十分想念儿子。蒋筑英接到家书,请假从长春乘车南下,千里迢迢回到江南老家,探望母亲。

他回到家后,一方面为母亲寻医问药,一方面抽空挎起菜篮子到市上为母亲选购爱吃的菜肴。他拿回家洗净、切好,把各种佐料配全,然后用纱布盖好。等妈妈想吃时,立刻烧出来。接着他又提水,又收拾屋子。做完这些家务活,他才拿出一本书,守候在母亲身边,听候母亲差遣,总之,他不离母亲身边。

妹妹小林看哥哥晚上守半宿,白天又这样操劳,太累了,就劝他去躺一会儿。蒋筑英则说:“平常日子尽你们在家侍候,这次我回家住几天,就让我多干点吧,也算我对母亲尽一份孝心啊!”

说到这儿,他不由得回忆起往事:

1954年父亲被作为“历史反革命”判刑入狱,两年后,自己考上了北京大学物理系。母亲一人带着两个弟弟和三个妹妹,依靠糊纸盒艰难度日,而自己靠助学金完成了历时6年的学业。他感到母亲太辛苦了!

如今,他回到母亲的身边,不仅满足了母亲日夜思儿之情,而且要多多侍奉母亲,以尽孝母之情。

蒋筑英假满回单位后,还非常惦着母亲的病,经常给家里写信,了解母亲的病情,要母亲多多保重。

不仅母亲有病时如此,就是平常日子,他也总是惦着家里老人和弟弟、妹妹,每月寄钱给家里。就是在他读研究生的时候,也省吃俭用,从每月40元的助学金中,给妈妈寄回15元钱,有时寄20元钱,贴补家用。

1967年母亲去世后,自己又成了家,他与爱人月收入百余元的工资,要维持四口之家,可他每月还给待业的妹妹寄去20元钱的生活费。

1982年,他父亲的错案纠正了。他得到消息,立即提笔给父亲写信。他在信中引用了一句德国谚语,大意是:结局好,就一切都好了。还劝慰父亲,要向前看,争取美好的未来。而且开导家人,不要有怨气,父亲的问题是历史造成的。他体谅国家困难,告诉父亲不要伸手向组织要钱,父亲的生活由他和弟、妹负责。于是他每月给家寄钱。用他自己的话说:“孝敬父母,补助家里生活,是儿女应尽的义务,是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美德。”

69.浩然不忘母训

浩然,现代着名作家,原名梁金广,浩然是革命战争年月的化名,以后沿用下来,成了现用名和笔名。祖籍河北省宝坻县山药庄村。1932年3月25日出生在开滦赵各庄矿区的一个贫苦矿工家庭。

浩然少年丧父,生活无依,母亲带他和姐姐寄居在舅父家。母亲思想开明又要强,常常教育浩然说:“人活着要有正气,要有志气,不然就等于白活一世。”这话一直铭刻在浩然的心上,成为他茫茫人生前程的一盏明灯,伴他至今。

少年浩然深念母训,他想:正气和志气,就是要好好念书,长大了去做官。他带着这样的想法进了本村的私塾学校。可是书还未念,母亲病到了,他只好与姐姐一起侍奉母亲,日夜守候在母亲的身边。不久,母亲病逝,他和姐姐便成了孤苦无依的穷孩子,哪里还谈得上念书。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艺术的诱惑,新生活的鼓舞,他爱上了写作。由于热爱生活,深入生活,刻苦努力,所以写得快,写得多,写得好。这时他已被选拔为《河北日报》新闻记者,前程似锦。

一次偶然错误,他被撤掉新闻记者职务,被“发配”到读者来信科负责拆阅信件。这时,他又想起母训:“人活着要有正气,要有志气,不然就等于白来一世”这句话支撑着他的精神,使他抓紧业余时间,练习写作,向命运抗衡。他在报社附近租了一间民房,买了一张小炕桌,和一盏小油灯。每天工作一结束,就钻进那间四、五平米的小屋,不是读就是写,终于写成入门之作——《喜鹊登枝》,发表在《北京文艺》上。自此,一发不可收,很快成长为我国现代着名作家。

“十年动乱”,他又同遭恶运,受专案清查。用他自己的话说:“在人生的道路上,我重重的摔倒了,摔得我昏天黑地,从肉体到灵魂都疼痛难挨。”

“人活着要有正气和志气”,母亲的话又给了他勇气,使他振作起来。他决心要张正气,鼓志气,从摔倒处爬起来。他想:“一个孤儿,一个半文盲的农民,在人生的崎岖道路上,能从昨天走到今天,我就有信心和力气从今天走到明天。”

母训,再一次使他战胜人生旅途上的坎坷,他先后发表了长篇小说《山水情》(拍成电影改名《花开花落》)和《儿童故事集》、中篇小说《浮云》、《勇敢的草原》等。以后他又陆续发表了《晚霞在燃烧》、《乡俗三部曲》、《迷阵》、《苍生》、《老人和树》、《赵百万的人生片断》等等。

就在他60岁高龄,疾病缠身的情况下,他仍牢记母训,决心用自己的正气和志气,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期,大展才华,再干一番事业。

浩然就是这样,几十年不忘母训,母亲那句“人活着要有正气,要有志气”的话,伴随他至今已整整60载,这60载,他历尽坎坷,而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