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热爱父母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
12360000000020

第20章 学生热爱父母教育故事推荐(10)

郭沫若满以为母亲会夸他俩呢,可没料到母亲听了非常生气,怒斥道:“你俩都给我跪下!”兄弟俩二话不敢说,赶紧就跪下了。母亲叹了口气说:“娘生下你们这样不懂事的孩子,竟敢偷摘天后圣母的花,娘倒不如病死好了!”

父亲听说后,怒气冲冲地进了屋,把兄弟俩拉出去,责令他俩跪在祖宗灵位前,狠狠打了他俩一顿。郭沫若一边挨打,一边理直气壮地辩解:“摘芭蕉花给母亲治病有什么不好?管它是谁的花,只要治好母亲的病就行!”他委屈地哭了。

郭沫若自幼孝敬母亲,长大依然如此,就是在他晚年的时候,也常常怀念着已故的母亲。

30年代,郭沫若受国民党反动派的一再通令追捕,不得不远离祖国,东渡日本,此时,他时常思念年迈的老母。1932年,母亲病逝,他身在外乡,无法为母送葬,深深地沉浸在悲痛之中。他在日本流亡期间,写了很多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些着名论文,用的是“杜衎”笔名,因母亲姓杜,性格刚直,取笔名“杜衎”,为了永久纪念母亲。

郭沫若在50岁那年,还撰文深情地回忆说:“我母亲事实上是我真正的蒙师。”

56.金善宝砍柴养家

金善宝是为培养和推广中国优质小麦而奋斗了一生的着名的小麦专家。他曾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南京市副市长。可他不愿意呆在政府机关做官,他心系祖国大地,大地上有他干不完的事业。他这种勤劳的工作作风是跟幼年时长年劳作在家乡的土地上和父母对他的培养分不开的……

1895年7月2日,金善宝出生在浙江省会稽山麓的诸暨县石峡口村。他的父亲是个乡间的秀才,在村中私塾里任教,母亲是个劳动妇女,在家里种桑养蚕。

在父亲的教育和母亲的熏陶下,善宝成长为一个懂事的孩子。他很小就体贴父母的辛苦。幼年的善宝就懂得上山帮母亲干活。从劳动中他渐渐体会到,一衣一食,都来之不易。

到了上学的年龄,善宝进入父亲任教的私塾,他读书特别认真,在学堂里成绩总是最好的。

从学堂里回来,善宝经常一放下书包就背着筐子上了山,他不是去玩耍,而是去帮助采桑的母亲干活。母亲见了儿子,心疼地说:“善宝,你读书辛苦,还是回家歇着去吧!”“我不辛苦,母亲日夜劳作才辛苦呢!”善宝坚决不下山,要帮母亲干活。母亲见善宝越来越知书达理,孝敬父母,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欣慰地笑了。

南方的天,有时一阴起来就是几个月,山乡的人,没事都要到山里去砍柴,晾干,以备阴天时烧饭用。

善宝的父亲教书很忙,没有时间上山砍柴,一家人烧饭用柴的担子就落在了善宝的身上。

善宝经常扛着一把斧头,腰里系一根绳子,带几块干粮,就进山砍柴去了。

用于烧火的树木,不像桑园里的树长在半山坡,全在大山里,每次进山都要走很远很远的路。

一天,太阳落山了,善宝还没有回家,母亲焦急地站在村口悬望。

过了好久,母亲看见老远的地方有一座小山似的柴禾垛往村口这边移动,垛下有一个小小的身影,正是善宝。母亲急忙迎了上去,接过善宝身上沉重的柴禾垛,嗔怪地说:“吓死人哦,为什么搞得这样晚,明天不要去了!”

“不,还要去!”善宝执拗地说,他觉得自己已经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他背的不是一大捆柴禾,而是一副生活的担子!他认为自己真正地长大了!

第二天,从学堂里回来,他又像以往一样,系着绳索,扛着斧头进山了。

这条蜿蜒曲折的小路,引导他走上了人生的旅途。沿着这条生活的小路,他走出了大山,走遍了全中国……

57.汤飞凡为父送饭

1981年5月11日,国际沙眼防治组织在巴黎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把一枚金质奖章授予世界上第一个分离出沙眼病毒的中国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可惜,汤飞凡早已不在人世了,没有见到这枚奖章。

汤飞凡1897年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县的一个偏僻的乡镇。他的父亲是一位正直和善的农村知识分子,母亲是一位贤惠、勤劳的家庭妇女。

飞凡家里很穷,全家靠父亲当乡间私塾的先生过日子,没有别的收入。飞凡从小就很懂事,从不惹父母生气,有空儿就跟父亲学习写字,一写就写好几篇,读书不到背熟了不停止。

家里的日子太苦了,为了节省开支,母亲每天把午饭做好后,让孩子们把饭送到学堂。这样,父亲既用不着来回跑路,又节省了家里的开支。

飞凡在几个孩子当中,是往学堂里给父亲送饭最多的一个。他把饭送到学校后,父亲要留他在学堂里一起吃饭,因为母亲经常在给父亲的饭里放一只鸡蛋,或者放些蒸咸肉。飞凡为了让父亲有一副好身子骨,不肯与父亲同吃。他坚持回家,跟母亲和兄弟姐妹们吃糙米饭和腌菜叶。

飞凡的母亲在操持家务之余,很注意对孩子们的教育和培养。她忙完了家务,晚上在灯下教孩子们识字,有时还给他们讲古代英雄豪杰的故事。母亲是飞凡最敬重的人,他经常帮助母亲担水、洗菜、做饭,使劳累不堪的母亲减轻了不少负担。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小飞凡做梦也没有想到,像母亲这样好的人竟染上了病,母亲病得很厉害。乡间缺医少药,飞凡刚刚进入少年时代,母亲就离开了人世。

母亲的死使飞凡家失去了一个主心骨。善良的父亲遭受了这一打击之后,过早地苍老了。他家的日子更加艰难了。

母亲的病故是小飞凡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一个严重打击。几个孩子在房间里望着外屋发愣的父亲,心里都很难过。小飞凡和弟兄们商量说:“母亲不在了,父亲每天中午吃饭都成了问题,我们一定不能让父亲饿着……”

弟兄们都同意飞凡的主意。

第二天将近中午的时候,父亲正在上课,突然发现在学堂里读书的小飞凡不见了,感到很纳闷儿。当他讲完了课,穿起外衣正准备赶回家去为孩子们做饭的时候,房门突然开了,是小飞凡提着一个篮子赶来了。他见了父亲笑着说:“父亲,我给您送饭来了,快趁热吃!”

一切全明白了,小飞凡是在最后一节课回家给父亲做饭去了。父亲一下子严肃起来:“你的学业可不能荒废呀!”

飞凡说:“我们都商量好了,每天中午轮流回家做饭,拉下的课,晚上补,有不明白的,再问您,这样行吗?”

孩子们把今后的日子竟安排得这么周到,父亲还能说什么呢?再说,如果不用这个办法,又怎么解决中午吃饭的问题呢?

父亲打开盛饭的篮子,照例,碗中有一个腌鸡蛋,几块咸肉,一切和妻子在世时的一样。

小飞凡向父亲告辞,跑回家去吃饭。

望着小飞凡远去的背影,父亲的眼眶流出了眼泪。

58.杨开慧自幼孝敬父母

杨开慧,1901年11月6日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县风景如画的板昌。其父杨昌济先生世居板仓,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进步知识分子。杨先生眼看中华民族处于苦难深重之中,对后一辈寄托着殷切希望,他给女儿取名开慧,号霞,字云锦,期望孩子在阳光照耀下,有如灿烂的云霞,美丽而火红。

开慧没有辜负父亲殷切的希望,一生追求真理,为真理而奋斗,直至1930年11月14日昂然赴刑场,还高呼:“劳苦大众联合起来,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等革命口号。

杨开慧忠孝两全,她自幼孝敬父母的故事也是十分动人的。

杨开慧不满3岁,父亲就远涉重洋,出国留学去了。小开慧跟着母亲在乡下度过了童年时代。

她7岁上小学,学校放学很早,她见母亲一人忙碌,就主动帮助母亲扫地、择菜、刷锅、洗碗等。有时还上山砍柴,供家中烧火用。有一天,她同哥哥到家旁边棉花坡上去扒毛柴,一不小心,踩蹋了脚,滑到塘里去了。哥哥急忙把她救上岸来,见她一身水淋淋的样子,便说:“霞,你年纪还细,莫去扒了。”霞姑娘摇摇头说:“不怕,扒得,只怪我自己不小心哩!”以后还是照样扒柴。

1918年初夏,杨先生接受北京大学聘请,出任伦理学教授。1919年因病在北京西山卧佛寺疗养,全家也都住在那儿。此间,杨开慧终日守候在父亲身边,精心侍奉父亲。有时读点小说、散文或诗歌给父亲听,更多的时候是读报纸、谈时事,替父消愁解闷,减轻病痛。就这样,直到1920年元月17日父亲病逝。开慧在深深的悲痛之中与家人一道扶柩南下,将父亲遗体归葬于故乡——长沙板仓。

提起杨开慧忠孝的事,人们称赞她是“芙蓉国里尽朝晖,红霞灿烂照人间”。

59.孙敬修尊从母亲教导

孙敬修,生于1901年。着名教育家、儿童故事专家。他小的时候,家境很苦。他父亲、母亲原来都是北京德门外的普通农民。连年的饥荒,逼得他们沿路乞讨,流落到北京城。

孙敬修9岁丧父,由母亲一手将他带大。他的母亲叫宿玉恒,是个温和善良的劳动妇女。因外祖父曾是农村的一位私塾先生,耳濡目染,识了不少字,什么《三字经》、《女儿经》、《名贤集》的故事,她都会讲。她从不打骂孩子,孩子有了什么错误,她就把从父亲那里听来的故事讲给孩子听。如《孟母三迁》、《嫦娥奔月》、《曹冲称象》、《孔融让梨》、《木兰从军》、《岳飞抗金》等等。她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儿子身上,希望他长大成为一个善良的人,诚实的人,勤劳的人。

孙敬修一生就是尊从母亲的教导,严格按母亲教他的许多做人道理去做。

孙敬修靠母亲到教堂做临时帮工的微薄收入度日,9岁才得以入小学读书。他深知这机会难得,学习非常刻苦,决心以优异成绩回报母亲。小学一毕业,母亲再也无力供他念书。他靠自己的聪明和勤奋,考进了卢沟桥畔的“京兆师范”——一所官办初级师范学校。孙敬修就在这所学校里敬业修身,直至1921年毕业。

毕业后,几经周折,来到北京汇文小学,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

俗话说,“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这种轻视教育的思想,当时在很多人的头脑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而孙母却不然。她苦了大半辈子,如今看见儿子当了一名小学教师,打心眼里高兴。她对儿子说:“当小学教师有什么不好,你要像那位弟子三千的孔老夫子那样‘为人师表’,做事要对得起良心,千万不能误人子弟。”

孙敬修牢记母亲的教导,决心做一个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教书人。他在汇文小学教语文、教算术、教图画、教唱歌,几十年如一日,勤耕不辍,整整度过了35个春秋。

这35个春秋,他播下的是数不尽的爱,换得是无数颗金子般的童心。

新中国成立以后,孙敬修被邀请参加了第一届文代会。亲耳聆听了周恩来总理的报告。这以后,他决心把余热献给新的国家,献给党的教育事业。

1956年,他被调到北京少年宫工作。从此他成了全国着名的“故事爷爷”。他每周三天在少年宫讲故事,三天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讲故事。他讲故事,深入浅出,妙趣横生,最受小朋友们欢迎了。孙敬修的故事,教育了几代人。听他讲故事的人,如今有的做了爸爸、妈妈,有的当了爷爷奶奶。他们当中,有的是科学家、工程师,有的是画家、演员、医生、教师……更有千千万万奋斗在不同岗位上的工农兵。

孙老真是“桃李满天下”啊!

每当提起孙爷爷是“讲故事专家”时,他都深有感触地说,我讲故事的功底是母亲在小时候常跟我讲故事打下的。

60.马本斋以忠尽孝

马本斋(1901-1944),河北省献县人,回族。他忠孝两全,是我国现代着名爱国者,是回汉各族人民的英雄楷模。

马本斋的母亲是村里有名的贤妻良母。她对马本斋自幼就要求得很严格。在劳动之余,她常常给马本斋讲一些古人精忠报国的故事,如“岳母刺字”、“苏武牧羊”、“木兰从军”等,以此来教育本斋,并节衣缩食,供他上学。

本斋在母亲的培养教育下,非常懂事,孝敬父母,远近闻名,是人所公认的大孝子。

他自知家贫上学不易,就加倍刻苦读书。在校认真听课,刻苦努力,回家赶忙帮助妈妈做零活,晚上常常读书至深夜,在母亲再三催促下,才肯去睡觉。他不仅对规定的课程背得滚瓜烂熟,而且还涉读了《幼学琼林》、《水浒》、《三国演义》、《古今奇观》等书,经过一段时间,他不仅文才出众,而且知识超群。当时的私塾先生本来瞧不起穷孩子,可对马本斋却十分器重。

一次先生郑重地对他说:“今天,咱们师徒共对一副对联,我作上联,你如对得准,我以个人名义推荐你到河间府上学深造,如何?”马本斋高兴地说:“弟子从命!”

先生稍加思索,挥笔写出:

“两城二塔双河水”

马本斋一看,是结合家乡地理特点而作,他思索了片刻,对句涌出:

“孤村一寺独木桥”

先生看了直呼:“贴切,贴切!”然后又大加赞叹:“出我所料也!奇才,奇才,奇才呀!”

马本斋体谅母亲,从来不让母亲为自己操心。他17岁那年,跟随父亲出外闯荡生活,母亲送了一程又一程。他停住脚步对母亲说:“您回去吧,大哥和三弟在家该不放心了!”母亲叹了口气说:“唉,娘就是不放心你的腿啊!前两天干活,把腿摔伤,还没全好,就走远路,哪行啊?”

马本斋见母亲不放心,牵挂自己,就故意使劲跳了两跳,说:“娘,您看,我的腿没事的!”母亲心疼地走到儿子面前,爱抚地为他擦着头上的汗水,说:“看你疼得这一脑袋汗,还能瞒得了我?”“娘,我真的不疼啊!”马本斋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热泪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