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热爱父母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
12360000000013

第13章 学生热爱父母教育故事推荐(3)

父亲去世之后,他为了减轻母亲的思念、悲痛和孤独感,侍奉母亲更加周到,待人接物,为人处事更加谨慎,以免母亲为自己操心,或觉得生活不便。每天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到母亲屋里去请安,问寒问暖,问睡问食。直到母亲说:“忙去吧!”才肯离去。之后,他便和妻子一起安排好母亲一天的饮食。总不忘嘱咐妻子一定要把饭莱做好,香甜可口,好好让母亲吃得高兴。每天晚饭后,不论忙或闲,都要到母亲房里去坐坐,谈谈家务,说说见闻,为母亲解闷,听母亲教导,了解母亲起居和身体情况。邻里们常在孔母面前夸孔奋孝顺,孔母听在耳里,乐在心里。孔奋对母亲的孝心在当地影响很大,他在当地的名望越来越高。

后来,当了地方官,他廉洁奉公,崇尚节俭,在当地形成了风气。他当了官,身价高了,对母亲的孝敬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无微不至,细心周到。他把每月领到的薪俸,首先给母亲买足食用的物品,保证母亲吃得可口,穿得舒适,余下的钱,全家才能动用。因此,他和妻子、孩子经常吃粗食淡饭。

孔奋紧衣缩食孝敬母亲,博得了乡里、亲友和同僚的普遍称赞。人们议论道:“孝敬老人,让老人吃好穿暖,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愿望。但各个人的情况不同,一家人生活的物质条件又是人人有份的,像孔奋那样,从家人身上节俭下来钱去孝敬母亲,确实是很难得的啊!”

13.江革背母逃难

江革,东汉临淄(山东临淄)人。他家里很穷,父亲又早逝,江革总是想方设法侍奉好母亲,宁可自己忍饥挨饿,也让母亲吃饱穿暖。

汉章帝时,临淄地方很乱,从山里流窜来的土匪很厉害,到处抢劫杀人,弄得人心惶惶,经常得外出逃难。

连日逃难,四处奔波,常常饥无食,渴无水,母亲经不住忧劳,病倒了。时值黑夜,上哪去找医生呢?江革跑了半夜,好不容易才找到个医生,抓了付草药。母亲吃过一剂,病情稍有好转。天刚亮,江革就给母亲煎第二付药,药还没有煎好,就听有人喊:“土匪来了,快跑啊!”

江革出门看时,只见逃难的人流,在飞扬的尘土中流去。江革忙回到屋里,提起药壶,背好母亲,便连跑带颠的朝逃难的人群赶去。

跑着,跑着,江革母子就被逃难的人群给拉下了,不一会儿,土匪们就追上来了,拦住了江革,只见江革手里提着一个药壶,背上背着一个面如土灰的老太太,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地,就问是怎么回事。江革说:“我是个穷百姓,母亲有病,我不能扔下母亲,自己去逃命,就背母亲,带药壶逃难。真的,身上没带什么钱财,就开开恩,放过我们母子二人吧!”土匪们听他说的是实在话,见他提着药壶,背着母亲,累得疲惫不堪,确实是个大孝子。江革的孝心,竟打动了土匪,土匪们一时良心发现,不但没有杀害江革母子,而且还指给了平安的去处,孝心使江革幸免于难。

为了挣钱供养母亲,江革给人当了长工。有时入不敷出,还得借钱。但不管生活怎么困难,江革总是让母亲吃饱穿暖。有时怕母亲天天倒在床上苦闷,就用车拉着母亲村里村外的走走。他关心体贴母亲,说话总是和颜悦色,使母亲愉快地度过晚年。乡里的人都称赞他,给他送了个外号:“江大孝子。”

14.班固孝继父业

班固(公元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是中国古代着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出生于封建官宦家庭,又是儒学世家。其父班彪,字叔皮,为人性情沉静稳重,博学多才,善于着述。班固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着名的历史学家,与班彪的教导和影响是分不开的。

班固在父亲教导与影响下,自幼聪明伶俐,9岁就能作文。16岁入洛阳太学读书。青年时期博览群书,对于诸子百家各种学术流派的观点,细心加以探讨。班固治学注重了解文章大意,而不在分析字章上下工夫。他为人宽厚、谦虚,从不以自己才学过人而自恃,因而深为时人所敬慕。

班固23岁时,其父因病逝世。当时他正在洛阳太学读书。当他听到父亲病逝的消息后,悲痛至极,他匆匆赶回家中为父居丧。在此过程中,他一面缅怀父亲生前对自己的教诲,一面潜心阅读父亲遗作。在通读《史记后传》之后,他发现很多地方记叙的还不够详细,于是,他决心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以尽孝道。

班固开始大力搜集材料,改订体例,准备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编撰《汉书》。可就在他埋头编撰过程中,有人诬告他私自改作“国史”,而被捕入狱,书稿也一并被抄去。

其弟班超闻讯上书,才救了他。当时明帝看了他的书稿,不但赞赏他的史学才能,而且召他到京师任兰台令史,掌管宫庭藏书,并进行校勘工作。第二年被提升为秘书郎。班固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典校秘书,编着国史。明帝非常高兴,命他继续撰写班彪未写完的《史记后传》。

这是他完成父亲未竟事业的大好时机,于是他又着手撰写《汉书》了。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到汉章帝时,《汉书》才大体写成。

《汉书》内容丰富充实,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而且语言精练,词简意赅,结构严谨,对人物的描写尤为细腻、生动,跃然纸上。它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现状与阶级矛盾,客观地反映了统治阶级的腐朽与罪恶,对民间疾苦寄予一定的同情,歌颂了一些英雄,爱国人物。总之,《汉书》不仅是一部有重要史料价值的优秀历史文献,而且也是一部杰出的散文巨着,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15.黄香扇枕温席

黄香,东汉时期江夏(湖北云梦县东南)人。

他小时候,生活很艰苦,九岁时死去了母亲,父亲年老多病,家务劳动的重担,多半落在小黄香的肩上了。

母亲去世前,病了好一阵子,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由于劳累和悲伤,身体消瘦了,脸色发黄了,母亲心疼得恨不得马上死去,好使黄香得到解脱。

母亲真的离开了小黄香——永远地离开了。小黄香悲伤得死去活来。身体彻底地垮了,几乎不能劳动了。亲友们劝他,父亲开导他。小黄香左思右想,终于想通了,人死不能再生,自己把身体搞坏了,父亲谁去伺候,不如把想念母亲的心,用到孝敬父亲上。从此,他关心照料父亲,家务活自己都承担起来,不让父亲操半点心。

他家住的房子很矮小,在骄阳似火的夏季,晚上屋里不但热气长时间不消失,而且还有蚊子。小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子,把父亲屋里的蚊子苍蝇扇跑扇净,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父亲早些入睡。

在寒风刺骨,雪地冰天的冬季里,屋里没有任何取暖设备,为了让父亲少受冷挨冻,早早给父亲铺好被,自己脱下衣服钻到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被窝之后,才让父亲睡下。

九岁的小黄香就是这样孝敬父亲。他自己在冬天穿不上棉裤,盖不上棉被,从不叫一声苦。他从不叫父亲为难,自己想方设法去克服困难。他整天欢欢喜喜,蹦蹦跳跳,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精神。

他孝敬父亲的品德得到了邻里的赞扬,还得了皇帝的嘉奖。他学习也很好,人们称他是“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他后来当过尚书令,创造了很好的政绩。

16.廉范笃行孝道

廉范,字叔度,后汉京兆杜陵(长安东南50里)人。年少时,父亲在四川遭遇丧乱,客死在异乡。他长到15岁时,就急于去四川接父亲遗骨归乡安葬。当时蜀郡太守,原来是他父亲的部下,拿出很多钱,资助他迎丧。他婉言相拒,认为用别人的钱迎骨,对父亲不够孝敬。

他步行背遗骨到了葭萌,后又乘船于白水江(四川昭化县西北),不幸小船触礁,别人都弃物逃命,他却抱着遗骨不放,眼看就要被淹没于水中。其它船上和岸上的人被他的孝行所感动,便七手八脚地用绳索铁钩把他捞到岸上。经多方抢救,他才脱险。历尽艰难险阻,他终于把父亲的遗骨安葬在了家乡的土地上。

后来,他到公府当了府椽(文书),正赶上他的老师薛汉因参与楚王谋反而被杀。没有人敢出面收尸,廉范左思右想,感到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自己的老师暴尸荒野,就冒着杀头的危险,前去收尸。后来被人告发,汉显宗特别恼火,问他为什么去收尸。廉范说:“薛汉谋反应该杀头,但他是我的老师,学生怎能让自己老师的尸体弃于荒野呢?收尸只是师生之情,绝没有其它任何原因,愿领受处分。”显宗知道他是廉颇的后代,也知道他和谋反无关,便放了他。从此,他得了个好义的名声。

永平(汉明帝年号)初年,他应陇西太守之请,当了公曹。到任不久,他就断定太守要蒙难入狱,便辞去了功曹,隐名埋姓,到洛阳去当了狱卒。时过不久,太守果然被解到洛阳下狱。在狱中太守得到了廉范的保护和无微不至的关照,少受了很多罪,内心十分感激。廉范说,你聘请我是情,我照顾您是义,人应该有情有义呀。后来直到太守死去,安葬完毕,他才离开洛阳。

廉范以孝义而出名,当了云中太守。这时正赶上匈奴入侵,他带领本部少数人马,孤军奋战,机智勇敢地打败入侵的匈奴。因功调迁蜀郡太守。到任后,顺从民意,兴利除弊,使蜀地百业俱兴,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颂扬。

廉范急功好义,忠勇报国,当时人们都说:“孝是做人的根本,廉范孝敬父母,对朋友竭尽忠诚;在国家有难的时候,机智勇敢,不怕牺牲,报效国家;在看到百姓痛苦的时候,能施恩于民,兴利除弊。这都是他笃行孝道的具体表现啊!”

古人云:“忠臣出于孝悌之家”,一点也不假呀!

17.李密孝敬祖母

李密,三国时蜀武阳(四川彭山县)人。在他刚满六个月的时候,父亲因病早逝。母亲一人既要抚养密儿,又要伺奉婆母。生活虽苦些,但看着密儿一天天长大,也就不觉得苦了。

天有不测之风云,在李密四岁的时候,他舅父非逼迫妹妹何氏改嫁不可。母亲拗不过舅父,只好含着热泪嫁人了。从此李密便成了一个孤儿了。他家里就只剩他与祖母了,抚养他的重担就落到祖母的肩上了。

祖母刘氏年老多病,但她是个有志气,十分刚强的人。望着自己可怜的孙子孤苦伶仃,心像被针扎,难过极了。她鼓励自己要顽强地生活下去,一定要把孙儿抚养成人,绝不能断了李家的香火。

李密小时,因过早地失去了母爱,曾一度体弱多病,九岁时才能自己走路。但他非常聪明,读书能过目不忘。他和祖母相依为命,从小就知道心疼祖母,听祖母的话,从不惹祖母生气。他和祖母形影不离,还常常逗祖母发笑,用笑声去安慰祖母。自己能干活了,就帮祖母多干些家务活,尽量减轻祖母的负担。他勤恳劳动,用心读书,处处事事都让祖母宽心,获得欣慰。

有一次,祖母病了,他周到备至地侍候祖母,晚上不脱衣裳睡在祖母身旁,给祖母吃药、喂饭、喂水,都是自己先尝一下冷热,然后才喂祖母,给祖母洗脸、更衣、端屎、倒尿,一刻也不离左右。在李密的精心护理扶侍下,祖母的病终于治好了,李密别提多么高兴了。祖母逢人就夸自己的孙子孝顺,说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

李密44岁那年,祖母已96岁了。这时,晋武帝启用他当侍奉太子的东宫洗马,并命令地方官催他上任。李密想到祖母享受人伦之乐的时光已经不多了,自己自幼就在祖母的身边,一但相别,对年事已高的祖母肯定是一次严重打击,思念会使老人躺倒的。于是他写了一篇《陈情表》给晋武帝,诉说他的处境,说明不能到任就职的原因。他在《表》中热情洋溢地写道:“没有我的祖母,就没有我的今天,今天祖母没有我,就没法度过晚年了。我和祖母互相依靠,相依为命,才得以活到现在。现在祖母年迈,我必须侍奉她老人家。”李密孝敬祖母的真心诚意,深深地打动了晋武帝,不但没加怪罪,而且批准了他的请求。

后来,祖母病故了,李密痛不欲生。直到服丧终了,他才应召出来上任做官。

18.马钧孝母改织机

马钧,三国时代魏国人,家住陕西凤县,是“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马钧的母亲就是织绫的。

因家境贫寒,无钱上学读书,马钧就在劳动中学习手艺,如雕木偶,结鱼网,修理农具、家具等等。他对母亲非常孝顺。

母亲织绫用的织机,十分笨重。为了织花,人们把织机上的经线分成60综,每一综用一个小踏板操纵,60综,就用60个踏板来操纵,每织一根纬线,要踏60块踏板。这样,操作起来既费力,又低效。

马钧见母亲每日操作这样笨重的织机,累得疲惫不堪的样子,心里非常难过。心想:“自己整日修这修那,为什么不改进改进织机,来减轻母亲的劳动呢?”

有一天,他看见一个小男孩用一根绳子系在核桃树上采核桃,只用力一拉,核桃便哗啦哗啦往下落。马钧想:“这要比上树用手一个一个去摘省劲儿多了!”这时,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扭头就往家跑。进屋后,一头扎到织机旁,摸摸这,看看那,最后目光落到踏板上。“对,就从这里下手来改进!”于是便开始量尺寸,试样子,之后将锛、刨、斧、锯全找来,动手制做。忙了好几天,终于做出20块踏板,外加一些关联部件。经过紧张地安装之后,他亲自坐上织机试踏。他踏下一块板,经线就能提起10综来。马钧一看,心想:“有门儿!”母亲见马钧如此高兴的样子,也喜在心头。她想:“儿子为了减轻自己的劳累,不辞辛苦,改进织机,真是个孝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