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
12359900000009

第9章 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指导(8)

此外,朗诵过程也要多样化,要在反复比较中才能彰显效果。通过学生自由朗读,常识划分节奏,圈出押韵字、重读字,把握语速快慢与情感基调;通过齐读让学生初步感知;播放录音带作示范朗诵,让学生在对比中自查区别,缩小差距,逐步融入词人的情感世界,从而把握整首词慷慨激昂的情感基调;通过学生个别朗诵正音并检验朗诵效果。

(2)赏在赏析中感悟词人积极向上的豪情壮志,情由景而发,景因情而选,情因人而定。这首经典词作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在于词的上下阙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完美结合之中。在词的赏析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词蕴涵的理想信念挖掘出来,加认领悟,是重中之中。

词的赏析一般先找出典型意象,然后抓住关键词分析体会。双调间上、下两阙的行文思路,一般是上阙写景。下阙抒情,本词也有相似之处。

上阙写景,看近景,有山之红、林之染、江之碧,有静态事物的色彩美;看动景,有舸之争,鹰之击、鱼之翔,有动态事物的强健美。“万类霸天竞自由”,这是一幅绚丽多彩、生机盎然的湘江秋景图。面对如此多娇而当时又如此多难的祖国河山,早年立志要有所作为的词人怎能无动于衷?“怅寥阔,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很显然,这里的“怅”,并非消极无能地惆怅与困惑,而是久经思索的发奋与呐喊;这里的“问”也并非茫然地求答,而是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是革命者就要勇当引导人民前进的先锋战士。

如果上阙展示的是一幅湘江秋景图,那么下阙回忆的则是一幅长沙求学图。词人是借回忆往事达到抒情的目的。长沙曾经是毛泽东早年求学、进步、闹革命的地方。在这里,毛泽东首先重视学校小课堂课本知识的学习,以科学理论充实自己,在此基础上“携来百侣曾游”,同学结伴而行,接触优美大自然,面向社会大课堂,志存高远有抱负;在这里,毛泽东组织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学习和传播革命真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在这里,毛泽东“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重视体育锻炼和革命意志力的磨炼,逐步练出“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身体素质和胆识魄力;在这里,毛泽东从德、智、体多方面打下了投身革命、改造社会的良好基础;在这里,毛泽东稳健扎实地走出自己人生道路上和人才成长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步,实现了志存高远的大目标同脚踏实地的打基础的完美结合。

赏析整首词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写作特点,感悟词人积极向上的豪情壮志,我引导学生以一幅对联来概括整首词的主题思想:

上联:忧国忧民忧天下

下联:求学求知求真理

横批:壮志凌云

一个人有理想信念,才会有精神支柱,才会有所作为。当时,毛泽东处于无职、无权、无钱的“三无”状态,但他有理想、有信仰、有毅力、有骨气,所以“身无分文、心忧天下”,胸有大志,能成大业。

(3)背在背诵中找到作品催人奋进的力量,背诵本词,有利于加深记忆,更有利于加深对作品主题思想的理解,从中找到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而背诵本词,可以讲究一些背诵方法:

①抓住行文线索的动词如“立、看、问、忆、记”等,“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的“粪土”,在这里是名词的意动用法,视“万户侯”为粪土,有藐视、鞭挞之意。

②抓住描写的景物及特征如前面提到的山之红、林之染、江之碧、舸之争、鹰之击、鱼之翔。

③抓住押韵的字如上阙的“秋、兴、透、流、由”,下阙的“游、稠、遵、侯、舟”。

引导学生通过背诵,将词熟记与心头,反复欣赏与领悟词人青年时代的博大胸怀与扎实功底,从中找到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然后对照自己,提升一次境界,净化一次心灵,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自觉地接受理想信念教育。

我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并非苛求他们都成为伟人,但要求他们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要做一个既有远大理想、又有脚踏实地作风的人。

(4)移在迁移对比训练中加深对作品特色的理解与把握自然景观同词人心境是否交相辉映,总是同作者当时的处境及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息息相关的。为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词的感情与词人的心境,有必要将本词与其他词放在一起,作迁移对比训练。当然,反过来这也是对学生是否掌握赏析此类词方法的检验。

本词开头第一句就是“独立寒秋”,在“寒秋”中“独立”的词人,并没有“秋风扫落叶”的那种“悲秋”情绪,而是具有知难而进,在逆境中奋起的激昂斗志。同样面对秋景,古代着名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就很有“人比黄花瘦”的“悲秋”情感: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是一个情感细腻、多愁善感的女子,在经历国破、家亡、夫死的磨难打击之后,虽然也为国家命运前途忧虑,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她的忧虑是充满困惑的,无可奈何的,最终也只能用笔抒发自己内心的苦与忧,选取的抒情景物也是凄凉、悲切的“黄昏、黄花、西风”之类。而毛泽东作为一个投身革命、改造社会的政治家、思想家兼诗人、词人,自然就有“忧国忧民忧天下,求学求知求真理”的凌云壮志。

对“恰同学少年,风化正茂”中的“少年”,也可作迁移对比训练。开头提到这首词写与1925年,当时毛泽东32岁,正逢年富力强之时。词中所追忆的往事,主要是他青年时代在长沙求学求知求真理的生活经历。因此,可以说,这里的“少年”,泛指青少年,又侧重于青年。但我们把这里的“少年”同影片《少林寺》的主题思想“自古英雄出少年”想对照,就可见这里的“少年”用得好,用得妙。因为我们可从中领悟出一个道理:一个人不宜输在起跑线上,立志要趁早,要立长远之志,而且坚信有志者事竟成,“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可见,从青少年时代起尽早尽快打好综合素质基础之必要。

12.以科学发展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科学发展观理论对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系和实效性有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全面深刻理解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职责,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统筹兼顾、科学全面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承担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在新的形势下,要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胜任能力,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职责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中央民族大学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中央民族大学大学生辅导员条例》(试行),辅导员实行专兼职结合、以专职为主,按照学校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管理和生活服务指导。

国家、高校都对辅导员角色和工作职责做出了比较明确的界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只能对辅导员有一个大致的认识,无法使辅导员对自己形成明确的预期。并且,部分家长、学生甚至老师本身对辅导员角色的理解存在误区,以致辅导员在具体工作中存在诸多不足。

这具体表现在:首先,辅导员很容易仅仅被理解为“再生父母”、理解为学生各种问题的解决者。学生往往容易把辅导员当成家长,各种事情都会依赖辅导员来帮助完成或者代替完成。大学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小麻烦,有些学生常常倾向于在碰到麻烦时才来找辅导员,而平时则很少与辅导员联系。辅导员在其中充当了“清道夫”的角色,负责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各种麻烦事。但辅导员如果既当“爹”又当“妈”,看似关心学生无微不至,实则助长了学生的依赖性,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其次,辅导员也容易把自身当作呼号施令者。大多数辅导员在以前上学期间担任过各种学生干部,有时会不自觉地像学生干部一样,亲自承担班级的各项组织管理工作,把包括班长在内的班委、团支部看作是自己的手下。这样辅导员自身降格为班级学生干部,不利于学生自我管理,同时也损害了辅导员在学生中的威信,带来负面影响。最后,辅导员很容易被简单理解为事务工作者、“打杂人员”。辅导员处于高校学生管理体系的最基层,日常工作中的大部分事务都是执行学校和院系部门安排交办的各项事务,并且还要负责处理学生方方面面的事务,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学校多个部门交涉。辅导员很容易陷入大量细节的事务工作之中,而很容易忽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德育工作等当前教育缺失的问题。

辅导员不应是一个全知全能、超越学生的权威,不再是仅仅从事各项繁琐的事务性工作,而是一个侧重于引导学生追求自身道德建设,激发学生潜能,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并与学生们共同解决问题的参与者,并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熏陶学生思考如何做人和做事。

首先,辅导员要时刻牢记自身的“辅导”、引导角色。不能只充当学生的“保姆”,而要做盏“指航灯”,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内心的需求,完善人生计划;帮助学生实现从学校向社会的转变和适应,在就业设计、职业能力训练、择业指导等方面给学生予以指导。

其次,辅导员要以学生为本,牢记自身的服务性角色。学生的发展是最终目的,不能把自己确立为班级的权威核心,一切工作都要为了引导、保证和促进大学生的发展,注意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最后,辅导员要牢记教育工作者的角色。除对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之外,辅导员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引导。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学生的个人素养、社会道德观念等一些常常被我们忽视的东西,恰恰是目前我们最应该重视的事关教育的最根本性的一些问题,是事关我们要培养出怎样的学生(或者是怎样的人)的最根本的问题。因此,辅导员务必要注重学生健全人格及灵魂的塑造和培养。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原则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的鲜明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对学生的终极关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辅导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与多样性,尊重学生的个性,由说教式、单向灌输模式、一刀切的工作方式向启发式、引导式、渗透式转化,并积极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创造条件。

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处理好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从整体上看,当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呈现出多元化,部分人关注个人眼前理想缺乏远大理想、社会理想。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目标大而空,亲和力不强,有书本化、教条化倾向等。我们应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的个人价值,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引导学生关注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以人为本,也不可忽视对辅导员自身的培养。辅导员工作涉及的部门多广、面对的学生多、工作强度大、责任压力大。学生工作的千头万绪、培养和奖励机制不完善、对前途的迷茫和对未来选择的不确定等,都影响着辅导员工作的热情。仅凭热情是难以支持一个人长期奉献于一项事业的,只知埋头苦干而没有对自己的前途进行科学的规划,往往是工作几年后会感觉迷失了自我。学校应做好各项配套设施和工作,真正保障辅导员自身的成长。在身份地位、职称评定、福利待遇、培养激励机制等方面做出切实可行、合理的保障措施。只有有一系列的制度保障,才能提升辅导员队伍的素质,也才能使得辅导员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促进自身的成长。

科学全面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注重理论说教,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缺少实践的感受与激励,感染力不强。新时期的理想信念教育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多方面、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

(1)加强自身的理论素质与修养高校辅导员首先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注重榜样的力量,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最“近”的人,要率先垂范,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在无声中影响和教育学生。近代教育学家夏尊先生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辅导员是爱心大使,要有高度的奉献精神。要深入到学生中去,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做到爱在细微中,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引导学生。

辅导员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做到以情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