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
12359900000003

第3章 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指导(2)

(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实现共同理想也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共同理想的规划和行动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规划和行动。中华民族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曾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但在近百年来,内忧外患,从泱泱大国沦为落后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我们要正视这个差距,珍视今天的发展机遇,坚定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立志攀登科学高峰,掌握建设祖国的过硬本领,自觉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学习,辛勤工作。做到了这些,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争取对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再创中华民族新的辉煌。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也是形成和实现共同理想的理论基础。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就必须旗帜鲜明地批驳“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邓小平说“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任何理论体系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

英国政治家莫尔在1516年发表《乌托邦》一书,构想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蓝图,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有益的思想材料,但它停留在伦理道德层面,具有空想性质。

到了19世纪,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从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工业阶段,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历史局限性更充分地暴露出来,于是,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为认清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提供了最具说服力的崭新论断,为在扑朔迷离的社会发展迷雾中探索最为理想的未来蓝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

马克思、恩格斯最重大的理论贡献就在于他们在研究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的过程中,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这两大理论体系,从而为社会科学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人们观察和分析历史现象与现实问题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

因此,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并不仅仅因为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指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而且在于马克思主义在分析问题时所坚持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的科学的分析方法,已经经历了历史、理论和实践的检验。我们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就应当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要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下工夫。

在构建理论体系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肯定了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历史进步性。但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是一个剥削社会,其固有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巨大矛盾。

当前,南北差距的扩大、强权主义、霸权主义、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等问题和现象,都是这个固有矛盾的不同表现。诚然,资产阶级在解决其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推行一系列改良措施,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阶级结构、社会结构普遍发生了一些变动,实行所谓“资本民主化”、“管理民主化”、“生活福利化”、“劳动人道化”、“雇佣终身制”,等等。

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呈现出垄断资本、中小资本等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态势,在社会再生产的运行机制、国家调节以及国际垄断和竞争等方面,也出现了不同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情况。资本主义社会呈现出一种相对稳定和繁荣的局面,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资本主义还可能有较大发展空间。

认真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这些变化的实质及历史真相,不难看出,这些变化同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带来的巨大冲击有关,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仰仗其科技、军事、经济优势对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推行新殖民政策,从而以更加隐蔽的形式对这些国家加大经济掠夺和剥削、政治控制和文化侵略有关。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关系即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剥削关系并没有发生任何实质的变化,只是这一关系更加稳固而已。

“白领阶层”人数的增加,工人生活水平的相对提高,也没有改变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实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各种矛盾,资本主义社会依然弊病丛生,不断产生出威胁人类社会生存的包括战争、社会畸形发展在内的一些致命因素。

当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得票高居榜首者是马克思。据新华社伦敦1999年12月29日电,在千年交替之际,西方媒体纷纷推出自己评选的千年风云人物,马克思在多家西方媒体评选千年风云人物的活动中名列第一或第二。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情况下,这些评选结果不能不令人深思。马克思主义历经一个半世纪风霜雨雪的考验,始终充满活力,主要原因是这一理论是严谨科学的,其鲜明品质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在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传遍世界。

无论是敌视者的攻击和诽谤,还是误解者的质疑和责难,都不能阻挡马克思主义前进的步伐。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以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和科学态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2.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儿童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天真活泼,好动、好强,好胜、好奇,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意志,学习能力,自我修养等方面都处在幼芽时期。正确的引导,良好的教育氛围是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利于他们在将来的成长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一名有用的人。

良好行为习惯是学生实现自主发展的需要。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知识经济,知识爆炸已成为人类发展的主流,人类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就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实现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教育。

理想信念薄弱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正是学知识、成品质、长身体关键时期。学校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环境,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学会学习,学回生活,学回做人。使他们今后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干什么,都具有健康的心态,积极进取的精神。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坚强意志。使他们终身受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为他们人生发展储备一笔可贵的财富。

现在的孩子,他们生活在无忧无虑、衣食富足的家庭里,大多数孩子除了爸爸妈妈的疼爱外,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溺爱,使他们养成了贪玩好耍,不思进取的不良习惯,生活上只图舒适,缺乏目标,学习上懒惰,没有吃苦精神,多数孩子自私、任性、以我为中心,缺乏一种推己及人,推己及物,爱人爱自然的博爱精神。养尊处忧,有一种强烈的优越感,甚至具有某种破坏欲和攻击欲。对人态度冷淡,缺少爱,不关心别人,对长辈不够尊重,没有礼貌,这些孩子情绪波动大,想干啥就得干啥。不顾及别人,为所欲为,我行我素,往往自私而不自立,任性而又懦弱,好强而缺乏意志。学习生活中,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做事不认真,懒懒散散,随随便便。缺少责任感,他们怕脏、怕累、怕苦,做事常常虎头蛇尾,半途而费。

小学生理想信念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网络教化的正面作用弱化,负面作用强大。

二是学校理想教育重视并且擅长静态的概念定义,但是在个人行为和理想目标的过程联系和工具价值方面缺乏系统的教材、教法和教学体系准备,这样的教育可以应付考试,可以形成审美意义上的向往,但是不会成为真正的人生奋斗目标。

三是现在学生的理想信念有向世俗化转变的倾向,但是又缺乏世俗化所要求的竞争意识、实力意识、机遇意识、合作意识。由此形成的是缺乏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的个人主义,这样的个人主义还称不上世俗化的个人主义。

四是现在学生对于正统理想观念的偏离不是证伪意义上的理性见解,而是一种欠缺抽象思维能力的情绪化反应。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灵魂。在新形势下,加强小学生道德教育首先要抓住理想信念这个根本。具体做法是:

(1)开展诚信教育我们在小学生中开展了诚信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坚持崇德求实、关注情感、关注生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的工作方针。给诚信教育活动注入时代的内容。坚持把诚信教育与落实行为规范相结合,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链接,与养成教育相融合,为学生开拓了诚信高雅的文明世界,互助互爱的人际世界,优美善良的心灵世界。

(2)确立远大志向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在教育实践中,广泛进行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实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前途和命运,把个人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起来,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

小学生是未成年人队伍的主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对我校而言,说到底就是有针对性地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小学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3)激发学生兴趣在对小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时,应从发展学生的兴趣入手,开展各种活动,使理想教育渗透在各项活动之中,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拓展科技创新精神,不断进行全面系统的理想教育,结合学校、社会、家庭等实际召开“理想教育”的班会,利用各种宣传工具的形式进行理想教育,从而使小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远大理想。

(4)道德规范教育道德规范教育是形成理想信念的准绳,在道德规范的教育方面,认真贯彻《中小学生守则》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制定其相应的班级规章制度,让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受到道德规范的约束,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5)荣辱观教育在学生中树立起党的伟大形象,祖国的伟大形象,把新旧中国进行鲜活的对比,从而让他们了解中国的过去,且看中国的今朝,展望中国的宏图未来,尊强学生对祖国对民族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做到爱党,爱国,爱人民,树立一个为党为祖国为人民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和目标。

总而言之,理想是人们对有可能实现的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理想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宣传教育的手段,帮助人们树立积极的奋斗目标。小学阶段是富于理想、选择生活道路的良好时期,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鼓励成才,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愿望和志向,鼓励努力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让他们展开双臂载着那金色童年的梦想快乐地翱翔在蔚蓝的天空,将那美好的童年梦想变为真正的现实。

加强自信心的教育

(1)唤起自信心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这样比喻:我们面前有一块土地,土质不好,而且掺着碎石子,在农夫的眼里,它没有提供起码收成的希望。可是来了一批地质工作者,进行了一番勘探后,结果在地下深处发现了巨大的宝藏。它给我这样一种启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每个人身上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从不同的角度看,他们都有成功的愿望和成功的潜能,都能在多方面成功。

所以,我们要善于赏识学生,尊重差异,对每个学生的评价语言都应以正面鼓励为主,通过简洁、中肯的评价,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唤起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了解和重视自己的优秀。同时,还要积极创设各种机会,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看到自己的力量。

(2)产生自信心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立足学生原有基础、己有水平,选择适中的内容和目标。如果目标太高,内容难度大,学生感到困难,多次努力,还是没有收获,几经挫折,学生就会丧失信心,学习情绪下降,从而产生厌恶情绪。反之,目标太低,不能让学生产生求知欲,学生也会产生不良情绪。选择适中的目标,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获得多次成功的体验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

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个体差异,选择难易适中的内容,根据内容制定不同的目标,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能够完成自己的目标。从而产生成功后的喜悦感,形成积极心理,相信自己的能力,产生自信心。

(3)增强自信心成功是学生学习急需的动力。适当的成功和失败都可以增强后继学习的动机,一次或多次的成功会成为学习动机的激活剂。当学生学习取得成功时,可以使学生产生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产生一种“好了还要好”的自我激励、自我要求的心理,成功是促使其进一步学好的内部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