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木兰溪 木兰江 木兰河
12359700000019

第19章 木兰船(2)

新中国成立初期,莆仙间公路运输飞快发展,但大宗货物仍由溪道进出,溪运仍是仙游县的主要交通运输线。县里在城关、坝下、杉尾设立了航运管理处,编制有管理人员、船工和专职的装卸队伍。为了保障航道畅通,1954年和1960年,先后两次用炸药爆破沿途的将军石、晒谷石、溪口门、龙喉石等多处暗礁,扫除航道障碍。这期间,木兰溪中游的溪道运输,发展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巅峰。全线有溪船近300艘,航线涵盖度尾、大济、龙华、鲤城、榜头、盖尾、华亭、荔城、西天尾、梧塘、涵江、黄石、渠桥、笏石等地。仙游县志上说,1958年,单是石马木帆船运输社,就有溪船84艘,船工169人。那时的木兰溪中游沿线和南北洋河道上,时时都可以看到这种独特的溪船在穿行。记得20世纪60年代初,我们在莆田二中读初中时,同学们到水关头的河面上游泳,偶尔还会爬上停泊在那里的溪船和“汽船”(来往城涵的小型客船)船舨上,调皮地反复着蹩脚的跳水。

溪运的辉煌,只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的前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公路交通发展迅速,加上木兰溪上游各支流兴建了不少中小型水库,河道枯水期明显加长,溪运已显现出了无可挽回的衰退颓势。资料显示,1967年,仙游县境内的木兰溪航运大都停顿;1972年(也有资料记载是1992年),全境只剩下10余艘溪船,在杉尾以下的河道上苟延残喘、断断续续地航行。以至于是什么时候,是整体还是逐艘退出,彻底结束溪运,木兰溪两岸的人们,已没有几个能说得清楚。绿水幽幽,溪草萋萋,千载溪船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淡出了木兰溪,给母亲河的子民们留下了无尽的记忆和唏嘘!

在木兰溪中游两岸行走,溪运的遗迹还随处可寻,因溪运而兴盛衰落的古渡口、古街肆也还残存不少。与溪道平行的长长的杉尾古街两旁的房子,每隔一小段,便有一个缺口面向溪道,缺口处总有花岗岩条石铺起的阶梯直通溪道,一看便知这些全是溪船的古渡口、古码头,当初一定都停满了急需装卸各种货物的来去匆匆的溪船。窄窄的古街虽然破旧残缺,但透过铺砌着的圆滑滑光溜溜的鹅卵石,似乎依然可以看到当初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繁华。不过,无可讳言,在悠悠的古岸边行走,已到处是现代的气息扑面而来。快速富裕起来的村民们,急切地盼望着尽快改变自己的住房和生活条件。沿岸似杉尾古街这样的残存,可能将步溪船的后尘,很快地在木兰溪两岸销声匿迹,成为母亲河子民们且喜且憾的追忆。沟船高原人总爱把湖称为海,莆田人却把南北洋河道叫做沟。想想也是,既然木兰江、木兰河都成为木兰溪了,南北洋上由原来纵横交错的河海交汇的咸水港道改造成的内河,自然就是沟了。于是,相较于溪船,把在这些河道上行驶的船只称为“沟船”,便更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沟船造型与溪船完全不一样。沟船两头平平,有两块比船舷稍低、略斜过渡到船舱的对称的小平台,便于人们负重上下船。船舱基本是全敞开式,很少有加盖船篷的,除非有特殊需要。造船的材料以松木为主,因松木富含油脂,耐水耐浸,不易腐烂。船的载重量一般在3000公斤左右。20世纪60年代后期,莆田造船厂技术革新,建造生产出钢丝水泥的沟船,由于坚固耐用价廉,且载重量提高至4000公斤,颇受百姓欢迎,为南北洋各地普遍应用,大有取代木质沟船之势。20世纪70年代末,更是出现了“挂机”沟船,即把动力机与螺旋桨相连,直接挂在船尾,推进沟船行进,完全取代人力双桨,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沟船的设计建造,朴实无华,讲究平稳、方便、载重,但无法抵御风浪急流,像是为兴化平原量身定做似的,只适合在平静如镜的南北洋水系上行驶。

在莆田,整个农耕时期,沟船始终都是兴化平原上老百姓的重要运输工具。木兰陂水利枢纽工程,成功地带动了南北洋平原上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整理活动。此时的南北洋平原,一片片平整整的肥沃农田,有规则地绕行着一条条相连相通的河道,村庄临水而建,百姓临水而居。这种得天独厚的特殊地理环境,给沟船开辟了广阔的用武之地。祖先们创造的这种沟船,似乎万能,什么都可以往上装,就像埋头勤勤恳恳耕耘的老黄牛,是种田人的好帮手。农事来时,平时蓄积的粪肥,一挑一挑的往船上倒,直到吃水线已临近船舷,人们方才罢手,然后便撑着它,慢慢悠悠地驶向田头;大田收获的稻麦,一捆一捆的往船上垛,即使堆得比人还高,只要能过得了无处不在的桥涵拱洞,人们便不在乎,照样不紧不慢地划着双桨,稳稳当当地驶回村里;送往集市的瓜果蔬菜,一筐一筐的往船上装,为了确保新鲜,每每五更天就起程往城里赶,回程时还要捎上左邻右舍嘱托代购的种种物品;夏秋两季,运送交给国家公粮的沟船,一艘接着一艘,往往会排成长长的船队,那是南北洋水系上一道壮观的风景线;甚至,大小暑前后,水边的荔枝成熟时,有的人也会在沟船上架起长长的竹梯,搭到岸边的树上,就踩着晃晃悠悠的梯子,陶然自得地采摘一串串红红的荔枝。许多时候,一些沟船还会碰上极其惬意的美差。比如,重大节庆时,有的沟船会被装饰成千姿百态的彩船,参加各种规模、各种类型的水上游行;每年的中秋节,装扮一新的沟船,总是载着自己村里最有声望的十音八乐队,一边在船上尽情演奏百姓耳熟能详的“莆仙音乐”,一边缓缓地穿行在纵横交错的荔林绿水之间,从南北洋各处,纷纷向涵江白塘湖汇聚,参加著名的一年一度的“白塘秋月”赏月盛会;至于成群结队的男女老少,乘坐沟船出门观看赏心悦目的莆仙戏,更如家常便饭般……沟船深深地融进了临水百姓的生产与生活,南北洋上的老百姓什么时候都离不开沟船。

史书上说,沟船始于宋代。同溪船一样,它的发展完全得益于木兰陂水利枢纽工程,只不过它较之溪船,发展得更迅猛、应用得更普及。明代中期,兴化府还设立了河泊所,专门管辖南北洋沟船运输,足见当时沟船应用之盛况。民国期间,虽然陆上交通已有较大发展,且也出现了“汽船”运输,但沟船仍是南北洋水上交通运输的最重要工具,老百姓出行、生产、生活,仍得处处依仗它。新中国成立后,沟船的数量逐年显著增加。特别是人民公社时期,沟船的发展史无前例。各地纷纷组建沟船社,成长为运输的专业队伍。同时,各村仍相应保留有相当数量的日常用船,农闲时还可以从事集体副业生产经营活动。尤其是1968年起,技术力量雄厚的莆田造船厂,开始建造钢丝水泥沟船,更是让沟船的发展和应用,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改革开放后,工业化的浪潮,以急风暴雨的方式,猛烈地撞击着延续了几千年的农耕生产与生活,瞬间打破了南北洋上田园诗般的宁静。农村劳力快速转移,走出大田,走进工厂,走向商场;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快速提高,化学肥料几乎完全替代了农家肥;陆上水泥路、柏油路,如蜘蛛网般快速覆盖着南北洋上的每一个角落;各种现代的交通运输工具,快速地在农村普及……所有这一切改变,只能用“快速”两个字来概括!它以空前的速度,促使着南北洋陆上运输快速地替代水上运输,千年的沟船正以眼睛看得见的速度急剧减少。可以断言,在很短的时间内,南北洋水网上的沟船,将重复木兰溪中游溪船的同样命运,很快地在兴化大地上消失,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对于溪船与沟船的这样结局,人们该是庆贺,还是感慨,或是眷恋?甚至伤感?

溪船与沟船,就像母亲木兰溪膝下的一对孪生兄弟,自从哇哇坠地之日起,便与母亲河的子民们紧紧地融合在一起。在千年的时光里,这一对兄弟,无声无息地为母亲河的子民们,承担起了繁重的各种劳务,默默地为莆阳大地的繁荣昌盛无私地奉献着。如今,他们已是“功德圆满”,在普天工业化、现代化的大潮中涅升华。母亲河的子民们,应该虔诚地为这两兄弟合掌颂扬,对这两兄弟深深地表达心中的感恩之情!或许,在举国旅游、崇尚自然的大潮中,两兄弟又将在兴化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