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宝宝入园常见问题百问百答
12357200000078

第78章 教师限制宝宝喝水是真的吗

不少父母反映宝宝的幼儿园不让喝水不让上厕所,乍一听感觉不敢相信,不过确实有这个情况存在,但只是个别幼儿园。正常情况下,幼儿园不应该限制宝宝喝水和上厕所的次数。因为此时宝宝新陈代谢旺盛,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加上宝宝不像大人一样自控能力比较强,有需求就会直接表现出来。如果幼儿园在喝水和上厕所方面对宝宝进行限制,是不对的。但会有一些特殊原因不能满足宝宝喝水、上厕所的要求,这是为什么呢?

1.习惯发生改变

从熟悉的家庭到陌生的幼儿园,环境的改变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让宝宝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尤其现在的宝宝在家里都是娇生惯养的,父母对宝宝的生活照顾得面面俱到,甚至吃饭喝水都由父母喂。到了幼儿园以后,很多事情要自己独立完成,这就为难了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的宝宝。平时在家,父母追着让宝宝喝水,他就喝两口,如果父母疏忽了,宝宝也会忘记喝水。可是到了幼儿园以后,为了方便管理,幼儿园有自己的生活安排和作息时间,什么时间休息,什么时间吃饭,什么时间喝水,都是有固定要求的。当然,如果个别宝宝有生理需求,幼儿园也不会加以限制。所以,在家没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宝宝到了幼儿园以后,安排喝水的时候不喝,安排上厕所的时候也不去,而教师也忘了提醒宝宝,最后宝宝就把“问题”都带回了家。

2.宝宝“故意”不喝水

如果宝宝回家以后和父母说教师不让喝水,不让去厕所,父母先不要着急,听听宝宝是怎么说的,这里面也许存在着误会。父母要耐心询问,了解宝宝的想法。

因为有的宝宝在家习惯了喝饮料,不喜欢白开水,当教师安排大家喝水时,宝宝就拒绝喝。或者有的宝宝不爱喝水,平时饮水量很少,小朋友都喝水时,他就把水偷偷倒掉。当宝宝真正感到口渴的时候,教师这时候可能就要制止他们的行为。至于不让上厕所也是有原因的,比如说教师组织小朋友去厕所,宝宝没有便意没有去,当大家都做别的事情时,宝宝又想去,教师可能就会制止宝宝去厕所。

李女士的宝宝瑞瑞在一所幼儿园上小班,最近她发现,每次接宝宝回到家以后,宝宝第一件事就是去喝水,连着喝几大杯才满足,好像非常渴的样子。李女士不禁想:难道幼儿园都不给水喝吗?

“而且,瑞瑞喝完水以后接下来就赶紧去厕所,按说刚喝完水也不至于这么快就排尿啊。”李女士说。同时她还发现宝宝的尿液很黄,大便也很干燥,在家喝完了水以后情况会有所好转,尿液不那么黄了。于是,李女士就问瑞瑞:“你在幼儿园没喝水,没去厕所吗?”宝宝点了点头。李女士一听当即愣住了,问为什么没有。宝宝说:“老师都是让小朋友一起喝水的,我也喝了,可是又渴了,老师说放学以后再喝,我就没敢再要。”李女士听完以后,感到很担心,也不明白幼儿园为什么限制宝宝喝水。

3.不敢和教师反映

这个情况发生在刚入园的宝宝和年龄较小的宝宝身上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刚入园的宝宝处处不适应,表现得比较内向,胆子比较小,口渴了或者想去厕所了也不敢和教师说。年龄小的宝宝在语言上表达不清楚,没有及时和教师说出自己的需求。宝宝上厕所、喝水都是人的生理需要,这样“忍着”“憋着”对宝宝的身体健康很不利。父母要及时引导宝宝,当有需求时,不要害怕说出来。

加强和教师的沟通

为了避免父母对教师产生误会,为了宝宝的健康,一定要及时和教师沟通,使问题尽快得到解决。一方面,向教师了解幼儿园的饮水和如厕时间,还有宝宝在幼儿园的生活情况。另一方面,把宝宝在家的生活习惯如实地反映给教师,让教师更多地了解和关注自己的宝宝,比如宝宝的喝水习惯,上厕所的时间规律等,以方便教师掌握宝宝的生活习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专家提示

宝宝在生长发育阶段,对水的需求量很大,缺水会影响到宝宝的身体健康。父母判断宝宝是否缺水,可以观察宝宝的嘴唇是否干裂和小便的颜色。如果嘴唇脱皮,小便偏黄,那说明宝宝需要多补充水分了。如果担心宝宝在幼儿园的饮水情况,父母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个小水壶,放入凉白开,保证宝宝每天的饮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