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宝宝入园常见问题百问百答
12357200000062

第62章 教师告状,父母怎么办

宝宝上了幼儿园以后,父母们随时都可能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的告状。这个年龄段的宝宝,不论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他们做出的行为往往都是无意识的,甚至有时会叛逆。面对宝宝存在的问题,作为父母的你,是对他大发雷霆,还是放任不管,又或者是对教师有看法呢?那么父母又如何帮助宝宝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小朋友呢?

幼儿园教师告状的主要原因

1.宝宝喜欢我行我素,不听教师的话,甚至上课时也会乱跑乱动。

2.经常欺负小朋友,和小朋友抢玩具。

3.中午不肯睡觉,给别的小朋友捣乱。

4.不乖乖吃饭,有时会抢别的小朋友的零食。

5.管不住自己的大小便,有时会尿床。

6.不听教师讲课,注意力不集中,喜欢东张西望,爱做小动作。

7.和小朋友合不来,性格内向孤僻,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

琪琪今年三岁了,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小男孩,同时也是“大风车幼儿园”小班的新生小朋友。九月中旬的一天,正在上班的琪琪妈接到琪琪班主任的电话,教师告诉琪琪妈:“琪琪自从上幼儿园以来中午还从来没有睡过午觉,经常不是自己玩玩具就是给睡觉的小朋友捣乱。中午要安排一个教师专门照顾琪琪,有点力不从心。”琪琪妈听到教师的“告状”以后,也明白了教师的意思,赶紧请了一个下午的假赶到了幼儿园。到了幼儿园以后,教师又把情况向琪琪妈详细地说了一遍,琪琪妈诚恳地向教师说道:“谢谢您对琪琪的照顾,琪琪确实没有睡午觉的习惯,也可能是由于刚到幼儿园感到新鲜不愿意睡觉,我想和您交流一下,一起帮助琪琪养成睡午觉的好习惯,您说好吗?”

如果宝宝的这些“恶习”不能及时改正,时间长了,教师自然会对宝宝产生不好的印象。一旦宝宝被教师和小朋友不喜欢,那宝宝的成长就会受到影响。

教师告状时父母要这样做

1.客观地认识宝宝

当教师向自己反映宝宝这样那样的情况时,父母首先要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宝宝是不是真的犯了错,还是宝宝的行为和其他小朋友相比,差距比较大。不要对教师的告状和宝宝的问题置之不理,否则会使问题越来越严重。应该找出问题出在哪里,放大宝宝的优点,帮助宝宝改正缺点,让教师和小朋友看到宝宝优秀的一面,淡化宝宝的小毛病。

2.通过和教师沟通了解宝宝

父母是最了解宝宝的,但是宝宝在幼儿园的情况父母就要向教师来了解了。父母要主动和教师沟通,不要等到教师告状了才意识到应该向教师了解情况。要想全面客观地认识宝宝,就需要父母和教师的共同作用,形成家园互动。父母对教师的告状要认真对待,不要觉得教师小题大做,要找出自己在家庭教育上的疏忽和失误,和教师共同探讨育儿方法。然后做好平时的工作,把宝宝在家的表现和言行举止记录下来,及时和教师进行交流,也让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宝宝。

3.和教师一起帮助宝宝改正

父母一定要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不要把责任一味推给幼儿园,要配合教师及时帮助宝宝改正这些坏毛病。当教师反映宝宝有进步时,父母要肯定宝宝的进步,给宝宝充分的赞许,鼓励他继续努力,也要感谢教师对自己和宝宝的帮助。同时,父母也要听听宝宝的心声,了解宝宝的真实想法,给宝宝一个发言的机会,并耐心地向宝宝指出不足之处,让宝宝对自己的不足有一个认识,告诉他改正的方法。

4.不要责怪教师的告状

当教师向父母反映宝宝在幼儿园的不良表现时,父母一定要冷静处理,要相信教师的告状是出于好意,如果教师什么情况都不反映,那才是最糟糕的。教师是为了宝宝的进步和健康成长才把问题提出来。有的父母很不喜欢教师把自己请到学校,认为自己很没面子,同时还责怪教师太小题大做。父母要设身处地地为教师想想,幼儿园教师既扮演着教师的角色,同时还是几十个宝宝的“妈妈”,她们的辛苦可想而知。父母要发自内心地感谢教师的付出。

专家提示

宝宝调皮捣蛋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不提倡父母用暴力解决问题。这样不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还会使宝宝感到不服气,从而导致宝宝的“恶习”越演越烈。帮助宝宝纠正错误的最好办法就是和教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