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宝宝入园常见问题百问百答
12357200000019

第19章 如何培养宝宝的安全意识

不论是在家还是在幼儿园,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安全隐患。“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宝宝由于缺乏安全意识,所以经常会做出一些让父母提心吊胆的事。宝宝即将入园,少了父母的保护,这更加让父母担心宝宝在幼儿园的生活。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父母需要在平时多注重培养宝宝的安全意识。

带着安全意识入园

1.注意危险从口入

很多宝宝都有这样的毛病,见到碎小的东西,不管有没有危险,就往嘴里放。幼儿园有很多吸引宝宝的玩具,这些玩具上的小零件也常常会引起宝宝的注意,宝宝出于好奇和好玩,会在大人不注意时,把这些小零件放入嘴里,比如小珠子、橡胶圈等。所以平时宝宝在家玩玩具时,父母要提醒他不要舔咬玩具,并告诉他由此产生的危害。

不要给宝宝吃太多豆类和坚果,以防宝宝在跑跳的过程中,这些食物误入气管,引起窒息。还有在宝宝吃饭时,教育宝宝不要边吃边笑,也不能边吃边说话,以防食物呛入气管。

2.预防身体外伤

宝宝受外伤侵害的概率是最高的。由于宝宝自身的好动性加上宝宝之间的推推搡搡难免发生磕磕碰碰,所以父母要警告宝宝在玩耍时要注意一些事项。比如玩滑梯时不要倒着滑下来,否则如果掌握不好重心,头部就会先着地,轻则会引起头皮擦伤、出血,重则会造成脑震荡。

宝宝的手部肌肉发育不完善,控制不好力度,因此要告诉宝宝不要乱碰剪刀和木棍,如果上课时需要这些工具和材料,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如果使用不慎,会碰伤皮肤和眼睛。还有,宝宝经常忍不住用脏手揉眼睛,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教育宝宝如果眼睛进东西了,要用干净的手绢擦拭。

3.让宝宝有性别意识

儿童猥亵案和性骚扰的比例逐年上升,这是父母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由于宝宝年幼无知,意识懵懂,所以给了一些不怀好意的人以可乘之机,他们利用宝宝纯洁的心理,用小恩小惠对宝宝进行身体和语言上的骚扰,给宝宝造成了心灵上的伤害。父母要教育宝宝分清哪些人是好意的,哪些人是恶意的。如果有陌生人用糖果、玩具哄骗宝宝而做出一些下流动作,要教会宝宝应该马上逃开,或者告诉父母。

除了要防范大人的骚扰,还要防范其他宝宝的“骚扰”。当然,其他宝宝做出的骚扰行为并不一定是有意的,也许他们和宝宝一样都是由于缺乏性安全意识,只是出于好玩而做出一些不被大人注意而又不计后果的事情。所以,当宝宝在3岁时,父母就应该给他灌输一些必要的性常识,让宝宝有性别意识,知道身体不是随便让人看和触摸的。

4.不要跟陌生人走

父母要严肃地告诉宝宝,在爸爸妈妈来接他之前,千万不能和任何人走,哪怕是比较熟悉的人。因为近些年,熟人之间绑架勒索、拐卖儿童的事情也时有发生,父母不要大意。如果父母实在有事脱不开身,需要朋友或者亲戚接送宝宝,一定要事先给幼儿园教师打个电话,把这个情况通知给教师。同时,也要把这个情况告诉宝宝,让宝宝知道接他的人的名字,还可以告诉宝宝见到这个接他的人时,问他一个问题(问题事先要让宝宝牢牢记住),如果对方知道才可以跟他走,否则就不能。

即使平时都是由大人接宝宝回家,也要让宝宝知道父母的名字、电话、自己的家庭住址和父母的工作单位地址。在接宝宝回家的途中,有意识地让宝宝记住周围有特点的景物和建筑,同时指给他现在坐的是哪一路公交车。万一宝宝不幸迷路,通过这些记忆宝宝可以向教师和警察叔叔求救,在他们的帮助下找到回家的路。

如何培养宝宝的安全意识

1.跟宝宝讲道理

入园前的宝宝俨然是个小大人的模样,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想法,父母可以通过讲道理的方式培养宝宝的安全意识。和宝宝讲道理时不要急躁,要耐心地告诉他哪些东西是危险的,如果碰了会造成怎样的结果,同时做出害怕的样子警示宝宝。

2.在故事和游戏中培养

把安全问题穿插在故事中,以此引导宝宝树立安全意识,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宝宝都爱听故事,父母可以边讲故事边引出安全的话题,再引申到现实生活中,试着让宝宝分析如果生活中遇到此类事情该怎么做,让宝宝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在宝宝表达想法时就会对安全问题有个印象,经常引导宝宝,这种安全意识也就会越来越深刻。

3.通过实例进行教育

如果电视节目中有对安全问题的报道,父母可以借机对宝宝进行教育。结合活生生的事实,一边指给他看这个事故发生的后果,一边对他说:“你看,这个小朋友把腿伸到缝隙里,结果出不来了,如果宝宝也这么淘气,那爸爸妈妈多着急呀。”告诉宝宝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

专家提示

毫无疑问,对宝宝进行安全教育是每个父母都应该做到的。但是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度。教育宝宝时,不要带着夸张的色彩讲很多让宝宝害怕的事,这样会让宝宝很没有安全感,甚至失去对他人的信任。在强调安全问题时要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