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经学博采录
12325700000027

第27章 卷六(1)

冯展云学士誉骥,吾粤高要人也。自少肄业学海堂,道光庚子以经艺见重主司中举人。甲辰会试,次场《尚书》题为“同律度量衡”,学士本郑注“阴律阳律”立说,余艺亦经义纷披,迥异常卷。房考某公惊异以示同校某编修,编修曰:“此必吾邑陈兰甫孝廉卷,最深经学者也。亟宜荐之,以冀获售。”某公从之,竟得售学士。殿试卷列前十名进呈,得入翰林。连登上考,督学山东,即以阮太傅之法选士。淄川薛生玉书,仪甫处士凤祚①九世孙也,传处士天文算术之学,并知占验。特访之,延为上客,劝之应试,以弟子员屈之。又于经学、算学拔识掖县王生世基、南生成烈②,举王生孝廉方正,南生优行贡生。又于经学、小学拔识安邱刘生翊长、其弟恩长、泰安宋生传箕、宋生兰芳。刘生恩长能默写许氏《说文》,宋生兰芳深于小徐《说文》者也。又以阮太傅之法课士于济南,立经古堂。月必有课,专课经史,拟吾粤学海堂焉。曲阜孔生宪庚③、宪谷④,贾生元涛、靳生凤杲,皆堂中翘楚也。咸丰壬子,余以会试留寓都门。其秋,学士秩满还朝,适所居衡宇相望,互相过从,往返频数,无日不见,见必讨论经籍,讲求掌故。时以国家多故,论利害、决得失,甚或议武谈兵,果义之色见于眉宇。比予出都,而学士亦奉旨督学湖北,已感聚散之无常,冀晤叙之有日。追维旧雨,不胜离索之慨云。学士之弟名誉骢,字铁华,道光甲辰举人,官博罗县教谕,为《说文》谐声、《广韵》反切之学,著有《说文谐声表》、《广韵切语双声叠韵谱》。

国初以来,特科得人最盛。康熙己未,开博学鸿词科,所举如汤文正⑤尚书、施愚山侍讲闰章⑥、朱竹垞检讨锡鬯[1][1]“锡鬯”,《辛巳丛编》本作“彝尊”。、毛大可检讨奇龄、潘稼堂检讨耒、吴志伊检讨任臣⑦、冯山公征君景⑧、阎百诗征君若璩,皆德行文学之俦。六十年至乾隆丙辰,又开博学鸿词科,所举如陈勾山通政兆仑⑨、杭大宗编修世骏⑩、齐次风侍郎召南、胡稚威征君天游,亦儒林、文苑之选。又六十年至嘉庆己未,虽未开特科,然是科会试正总裁为朱文正相国,属副总裁阮文达相国先尽阅二三场之卷,而后阅首场四书文。是科中式如王文简尚书、张皋文编修、郝兰皋户部、许周生兵部、胡春乔司马、陈诗庭大令,皆湛深经学之士,论者比之康熙己未、乾隆丙辰焉。嘉庆庚辰许给谏乃济请开博学鸿词科,道光庚戌张京卿锡庚又请开博学鸿词科,王侍御茂荫又请分科取士,毋专尚时文、试帖、小楷以锢闭人才,皆为部驳不行。贤豪之出处,固有其时;俊杰之显晦,盖开世运欤?

江都焦里堂孝廉循,江北大儒也。阮文达尝称孝廉博闻强记,识力精卓,于学无所不通,著书数百卷,尤邃于经。于经无所不治,而于《周易》、《孟子》专勒成书云,可以知其所学矣。孝廉所著《易通释》二十卷、《易图略》八卷、《易章句》十二卷,《孟子正义》三十卷、《周易》、《尚书》补疏各二卷、《毛诗》、《左氏春秋传》补疏各五卷、《礼记补疏》三卷、《论语补疏》二卷,文达并刊入《皇清经解》。此外尚有《易余籥录》二十卷、《易话》二卷、《易广记》三卷、《禹贡郑注释》二卷、《毛诗地理释》四卷、《论语通释》一卷、《群经宫室图》二卷、《毛诗鸟兽草木虫鱼释》十一卷、《陆玑疏考证》一卷,录当世通儒说《尚书》者四十一家为《书义丛钞》四十卷,都为八十五卷[1][1]实为八十六卷。,皆治经者所不可缺也。

孝廉思深悟锐,尤深于天学算术,尝撰《释弧》三卷、《释轮》二卷、《释椭》一卷、《加减乘除释》八卷、《天元一释》二卷、《开方通释》一卷,共为《里堂学算记》十七卷,而孝廉之子廷琥所撰《益古演段开方补》附焉。又撰《北湖小志》六卷,因分修扬《州府志》撰《扬州足征录》一卷,《刊记》[2]六卷。又编读书手记为《里堂道听录》五十卷,自订《雕菰楼集》[3]二十四卷、《词》三卷、《诗话》一卷。

[2]“《刊记》”,当作“《邗记》”。焦廷虎《先府君事略》:“府君修《图经》,取笔记录之,次第为六卷,名曰《邗记》”。

[3]原作“《周菰集》”。

[4]“经论”,《周易》原文作“经纶”。

[5]《贲》六四爻辞作“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南海为《尧典》南交之地、《禹贡》衡阳之域,两汉无以经术显者。其传汉儒经学,晋时有广州儒林从事黄氏颖,尝为《周易注》十卷,著录《经典释文》。《释文》云“《屯·象》‘君子以经论’”,黄云“经论[4],匡济也。以,从禽也。”黄子用反。《贲》“白马翰如”[5],黄云“马举头高卬也”。“贲于邱园”,黄本“贲”作“世”。”“束帛戋戋”,黄云“戋戋,猥积貌”。“剥床以辨”,黄云“床,箦也”。“井渫不食”,黄云“治也”。’《中孚》“豚鱼吉”,“豚”,黄作“遁”。《系下传》“作结绳而为网罟”,黄本作“为网罟”,云“取兽曰网,取鱼曰罟”。黄氏以来,其传微矣!二千载而后能嗣其音者,以文灿所闻,盖自曾勉士学正始。学正名钊,南海九江堡人也。为诸生时,即以经明行修闻。阮文达公开学海堂,学正首膺授经弟子之选。道光乙酉,以拔萃贡成均,旋补合浦县教谕,调钦州。学正所著有《周易虞氏义笺》、《诗毛郑异同辨》、文集,共若干卷。或以经解经,或援据精确,不袭故说,不尚新奇,最为世所推重云。

《诗·鄘风》“定之方中,作于楚宫”,《传》“定,营室也;方中,昏正四方”,《笺》云“定,昏中而正。谓小雪时,其体与东壁连正四方”。“揆之以日,作于楚室”,《传》“揆,度也。度日出日入,以知东西。南视定,北准极,以正南北”。《异同辨》云“按,《春秋》僖公二年:‘春,王正月,诸侯城楚邱[1][1]“诸侯城楚邱”,经文无“诸侯”两字。邱,经文作“丘”。。’卫徙居之时,《传》虽无文,要在正月之后,安得至小雪时乃营立宫庙乎?郑又以定中为咏卫文得时。按,《左氏》庄二十九年《传》‘水昏正而栽’,《周语》‘营室之中,土功其始’,盖以常制言之。卫为狄所灭,仓卒迁徙,城而封之,皆诸侯之力,而非自主。若谓营室庙,必俟土功之时,非事理矣。窃谓‘方中’当作[2][2]“作”,曾钊《诗毛郑异同辨》卷上作“斥”。

[3]“言”,曾钊《诗毛郑异同辨》卷上作“知”。‘旦中’,为夏时四月。言者,[3]二章言降观于桑,三章言说于桑田,则非小雪时甚明。《三统历》‘五月之节,旦室三度中’,《三统历》刘歆所撰,距卫文六百七十八年,恒星六十九年强半而移一度。日躔于恒星,亦六十九年强半而差一度,则六百七八十年尚迟十日。刘歆时五月节旦室中,上推卫文,则四月中旦室中矣。《月令》‘季春,蚕事毕’,而此四月以后犹有桑者,《月令》蚕事乃后妃亲蚕之事,其实民间犹未毕也。《豳·七月》云‘八月载绩’,《传》云‘丝事毕而麻事兴’[4][4]“丝事毕而麻事兴”,《传》文原作“丝事毕而麻事起矣”。是其证。《传》云‘南视定’者,营楚邱宫庙。时定中于南,故视以正南北,非正南北必视定也,中星改则南视之星亦改矣。《正义》乃谓经传未有以定星正南北者,故上《笺》以定为记时,异于《传》也。用此申郑难毛,失之。[5][5]清人管世铭作有“定之方中说”,载《韫山堂诗文集》卷一,可参考。”程春海侍郎见而韪之。典试粤东,欲举学正以魁多士。学正适以居忧未与试。比榜发,侍郎大失望。彻棘后,侍郎访学正于家,学正乃偕吴石华学博等数十人约侍郎为白云山之游,于展重九日饮于蒲磵之云泉山馆。侍郎为学正序所著《周易虞氏义笺》,又绘《蒲磵雅集图》,并系以诗,有云“我友吴曾两学博,招我郭外寻秋山”,又云“吴喜雄谈曾喜默,曾如香象吴青鸾”,又云“粤东风高不可攀,学希马郑文扬班。思深力厚取舍正,尽采荪蕙遗榛菅”,“我求明珠向南海,离朱喫诟惊愚顽。昆仑第一未即得,羊须首捋缘希悭”,皆为学正咏也。

道光二十有一年,英吉利寇广州城,粤督高平祁恭慤公虚怀下士,共筹防剿,专委学正以总办团练之役,领众七千,布置完密,远夷卒不敢窥伺。积劳得旨,以知县选用加知州衔。学正之办团练也,日费千金,祁公抒诚相待,藩司不得驳诘。积饷至三十余万,适祁公薨于位,宗室耆英代之。信知府沈棣辉之谗诬,学正以不洁之词坐是落职,后竟典裘以自给,小人虽欲汙之,岂可得耶!文灿于学正为同邑后学,每有所问,莫不元元本本应答如流,而于古书之得失、古本之异同尤详道之。孔子云“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正有焉。今者学正虽不可复作,然泰山梁木之感,每令人不能释于怀云。

长洲宋宁庭大令翔凤,金坛段茂堂大令弟子也。以举人选授安徽旌德县训导,出宰湖南新宁县,深于经学。所著《四书释地辨证》,著录《皇清经解》。所著《周易小识》、《尚书小识》、《读礼小事记》、《四书纂言》、《小尔雅训纂》、《学案小识》、《畿辅水利书》、《洞箫楼诗》[1][1]“《洞箫楼诗》”,一名“洞箫楼诗纪”,《辛巳丛编》本作“《洞箫楼诗稿》”。

[2]宋翔凤原序“篇”前有“一”字。,共若干卷,先后梓行。其《小尔雅训纂·自叙》云:“尝考《七略》,有《小尔雅》篇[2],盖《尔雅》之流别,经学之余裔也。

说《诗》者毛氏,说《礼》者郑仲师氏、马季长氏,往往合焉。晋李轨作《小尔雅略解》传于唐世,书并单行,故隋唐诸志并著李轨《解》,而不著撰《小尔雅》者名氏。颜注《汉书》,此亦盖阙。盖是书出西京之初,儒者相传以求,占毕之正名,辅奇觚之绝谊,则其来已古矣。叠更五季,兹书遂佚。晚晋之人伪造《孔丛》,尝刺取以入于[1][1]宋翔凤原序“于”字作“其”字。

[2]宋翔凤原序无“之”字。书。宋人之[2]写馆阁书者,又就《孔丛》以录出之,当代书目遂题为孔鲋所撰,而李轨之《解》不传,则唐以前之元本不可复见。今既采自伪书,定多窜乱,根株粗究,泾渭易明。若夫条分缕析,举此证彼,两汉诸儒,门户不隔,乌可不知其同异、考斯雅训乎?今之为康成学者,恒谤讥此书,以为不合郑君,同乎俗说。然还按《诗》、《礼》,乃郑君之改易古文,非《小尔雅》之偭违经义。据其后以疑其前,明者之所不取也。汉之经师,咸有家法,唯在小学,义在博通。今就所传扬[3][3]宋翔凤原序“扬”字作“杨”字。子云、刘成国、张稚让诸家之作,多资旁采,尟获所宗,比之墨守,殆有殊涂。至于此书,则依循古文,罕见凌杂,檃括以就,源流合一。故中垒之《录》、兰台之《志》入于《孝经》一家,而不从小学之例,斯其足以贵宝者矣。余少识故训,略求津逮,见此书之传独遭厚诬,趋庭黔中,居多暇日,疏通证明,遂未敢后。爰阅编削,二时之久,五卷之说,甫能草剏,乃陈其恉趣以为叙云。嘉庆十二年正月。”观此亦可以觇大令所学矣。

大令有弟子曰王芝原,名佩兰,安徽旌德县人也。道光壬辰科举人,咸丰癸丑科大挑二等,选授安徽青阳县教谕。秉性谦冲,素履笃实。咸丰壬子,余因柳君宾叔识诸京师。适所居衡宇相望,朝夕过从,时或觞咏萧寺,时或看花丰台,并辔同车,互以经义相质难,皆忘其为旅客也。教谕专治《毛诗》,所著《毛诗肄》数十卷,博采群说而以己意折衷之。侈侈隆富,洵为巨帙已。安徽又有凌筱南者,亦博雅士也。名焕,凤阳府定远县人。道光癸丑科优贡,考取八旗官学教习,中甲辰恩科举人,庚戍[4][4]“庚戍”,《辛巳丛编》本作“庚戌”是。考取国子监学正。咸丰壬子,文灿因芝原识之于京师,互以经义相考辨。所著《醯兰经缀》二卷,精思妙义,多发前人未发云。

文灿少时闻闽中有陈侍御庆镛者,正色立朝,批鳞直谏。及读镇江柳氏《穀梁大义述序》,又知其深于经学。道光庚戌,文灿以会试游京师,闻侍御有起用之旨。咸丰壬子,文灿再游京师,则侍御已补原官,且奉命为监试御史矣。先是,何子贞先生以顾亭林处士尝游京师报国寺,因约同人建祠寺中。五月二十八日为顾君生辰,聿修祀事,文灿始识侍御于祠中。自后往还频数,捧手有授。维时粤西红巾贼起,蹂躏吴楚,每当花晨月夕,非愤激而谈国事,则倾盖而论经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