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高考满分作文分类大全
12324900000063

第63章 杂(1)

(2003年上海卷)

作文试题

杂的含义很多,有褒有贬。请联系生活或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以“杂”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试题分析

“杂”这个话题很有个性,个性体现在命题者的独特视角。考生初看题目可能无从下手,心理准备可能不怎么充分,但仔细分析后却还是有话可说,有理可说的。这个话题虽出人意料,却十分有利于引导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杂”的文章,其实就是天下事皆文章,书里面的事是文章,社会上的事也是文章,平日注重积累,考试的时候就自然有话可说。从题目本身来看,“杂”的包容性非常强。世界百态,无所不包,可以涉及到科学、文化、艺术、生活的各个方面。“杂家”是大家,题目的大气就在于它揭示了规律,即人类生活和自然界是丰富多彩而不是单调贫乏的。从命题选拔的角度来看,能综合地考查考生的素质。不仅能够考查考生的知识面宽广不宽广,思维开阔不开阔,还可以考查考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

写作思路提示

“杂”有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广度,也有情感上的褒贬之分,更有科学立意的高下之分。考生所写的“杂”的事物,可以是杂而有序、杂而不乱的有规律的事物,从而写出事物的真、善、美来;也可以反过来,写杂而无序的事物给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而写出人们求真、求善、求美的毅力和精神来。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考生只要回绕一个中心来组织材料,大的方面可以写艺术的百花齐放、科学的百家争鸣、民族文化的兼容并蓄、城市的海纳百川!……小的方面可以写个人阅读的广泛、游历的丰富、兴趣爱好的多样……总之要写出人生的感悟和哲理,揭示出“杂”的深刻内涵。

满分范文

“杂”的感慨

(上海一考生)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杂”,相信大家一定都认得我,今天,我要借此机会,向大家吐露自己的心声。

众所周知,五千年前,我的老爹仓颉,一日突发奇想,想到造什么字,于是乎,我,连同我成千上万的兄弟姐妹便来到了人间。起初,我和我的兄弟们一样,长得并不如此难看,但孰知我一生下被定义为“混乱”“杂乱”,被打成“贬”派,为世人所鄙视。于是,逐渐的,我就被越改越丑,名声也越来越差。

几千年来,大家只要看到我和由我组成的词,像嘈杂、杂乱无章等等便皱起眉头,这大大地刺痛了我。于是,在这几千年中,我只能背着大黑锅,躲在字典的角落里。

不久前,我外出溜达了一圈,到家后不禁“归来泪满襟”,感叹科学与民主的伟大。

事情是这样的,我去书店探望一个弟兄,在门口,便看到出售××杂志,我一惊:我的名字居然在上面。见了那位老兄,问及此事,他拍了拍我,笑道:“老弟,现在社会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快,信息的更新与生产也日趋频繁,人们为了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需要了解各方面的信息,那么多东西汇到一块儿,就成了杂志,供人们参考学习。”看到我在得意地笑着,他说:“走,到其他地方看看。”

迎着春风,迈着轻盈的步伐,我们来到了科学院。那位弟兄指着一位专注于书本的长者对我说:“他就是研制出杂交水稻的科学家袁隆平。杂交水稻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它用两种不同的稻子各自有优势的基因,利用转基因技术,合成高产水稻,如今,杂交水稻一词已经家喻户晓,你的名望也越来越大,而且,大家对你的印象,也渐渐变好。”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昂着头离开了科学院,来到了附近的一所高中。在一节生物课上,我突然听到那位生物老师跟学生们讲述着“杂种的优势”,我一听,不禁心中一股无名怒火:这不是嘲笑我吗?看到我一脸怒容,弟兄扑哧一笑,道:“我看你是老观念,生物中所谓的杂种,是指生物具有Aa两种等位基因,而且这种生物往往更适应环境。”我听后又羞又愧。之后,我又听了一堂化学课,聆听着化学老师讲述着“杂化”的定义与其优点。

心存感动,我回到了家里,感慨这世间观念的变迁。曾几何时,我徘徊于汨罗江边,想效仿屈原,一了百了。而今,当我一处处看见自己的名字,一遍遍听闻自己的称呼,满足的同时,我终于感到,一个字是褒义贬义其实无所谓,只要能尽职尽责,为人所用,便算完成了应尽的职责。

得分点评

本文中,“杂”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游历经历,为传统所见之“杂”正名。文章以游历为踪,条理清晰,自然流畅;更为可贵之处在于考生能够学以致用,密切贴近现实,融文学、科技、农业乃至物理、化学等知识于一炉,信笔写来,灵活自如,充分证明了“杂”于当今科技发展之必须。

杂而不乱归于大同

(上海一考生)

翻开试卷,看到作文题——“杂”,不觉有些想笑,还真符合我现在的心情哪,复杂、紧张却又有些兴奋,不安但带着期盼,怎一个“杂”字了得!(见笑了)于是,我静下心来,闭眼冥想从头说“杂”。

有些吃力地,翻开历史那沉重的书页,不时会看到“杂”的踪影。先有春秋战国群雄割据九州,而后,秦始皇结束了这一混杂的场面,统一了天下;再后来三国鼎立,均分天下,之后被魏晋取代;然后是南北朝的混战由唐结束;接着五代十国的兵荒马乱被北宋终结,历史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由杂乱到统一的循环,仿佛这是个亘古不变的定理。而历史,在这不停转动的巨轮中,悄然已走过了漫漫千百年。

“杂”对我们的影响却远不止历史,若有幸游一游大江南北,看一看各地的民风民俗民习民居,你便会知道“杂”字的影响力是多么非凡。就拿各地民居而言,徽州是盐商麋居之地,所以那里的建筑“曲折如才子笔”,洁白的粉墙,黝黑的屋瓦,鳞次栉比的兽形斗拱,还有高昂的墙头和参差的造型,无不透露一股“贾而好儒”的气氛;如果是去福建,闽南客家的建筑会给人以坚如磐石、团团圆圆的审美感;若是来江南的园林,在幽幽曲径,翼然亭阁之中,你不禁吟哦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诗句;而要是你登上了巍峨壮美的长城,感受到的却是荡尽羁尘、豁然开朗的气势。仅是一个中国,建筑的风格就是如此迥异,气象万千。但就是这看似杂乱无章、毫不相关的构建风格,却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砖木结构建筑体系,在世界建筑之林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于是我们从中看出了建筑艺术的开朗,将“杂”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其艺术的包含性可见一斑。

我竟发现,这大千世界多的是杂乱却条理分明,不只从人文领域来看,在城市精神中“杂”也体现得如此清晰。从我身处的这座可爱的城市看,传统与洋派、时尚与怀旧,世上任何一种文化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落脚点。也正是因为有了一种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大气胸襟,上海杂而不乱,有条不紊,反倒散发出一股混合的迷人,让人为之陶醉。

还想苍茫中原大地,五十六个民族杂居在一起,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华儿女。

还想百家争鸣,三教九流,它们同被称为中华文化。

在时间与空间的交汇处,所有的“杂”融合到了一起,不分疆界,包含于这神奇的宇宙。

倒是真符合这样的一个标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们提倡“杂”,因为若是没有“杂”,也就不会有“大同”。由杂到同,这是我的一点感悟。

得分点评

文章从各地的民风民俗民习民居入手,来阐释“杂”字的影响力是多么非凡,得出“‘杂’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其艺术的包含性可见一斑”的结论,然后巧妙过渡,以“还想……还想……”荡开笔墨,联系现实,肯定“杂”的意义。作者思维开阔,运笔收放自如,文章止而读者思未已。考场作文至此,的确难能可贵。

熔炉

(上海一考生)

“杂”这个词,往往与“纯”对应,地位一向被忽视,诚如搞“纯文学”的见着“通俗小说家”,往往是昂着头走路;搞“纯艺术”的见着拍商业片的,更是把“艺术”两字大谈特谈,当然,“艺”是自己追求的,“术”是属于搞商业片的,不是别的,只不过赚钱有“术”罢了,殊不知,正是这些追求“杂”的人引领时代开拓了一个又一个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