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2008年高考满分作文
12324700000008

第8章 2008年山东卷(2)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题记

每到那个季节,过了立春,心里就会感到一阵的悸动,总会觉得有些啥子事情要发生,可我就是等啊,整个春天过去了,好像还是没有发生什么,我这个时候就会特别的失落。电影《立春》的这段开篇语,在蒋雯丽的河南口音下说出来,有些搞笑,也有些戏谑,更多的是一种期待和失望后的无奈。

大家都在等自己的春天。春风拂动过后,杨柳絮飘满了天空,南来的鸟寻找着筑巢的屋檐,冰雪化作潺潺细水寻着它的路途,枯了一冬的草也抽出了新芽。那是怎样的一种新绿,让人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春来草自青,青草的那种涩涩的味道,还有大地散发出来的芬芳,充满了心膛,沁心润肺。这样的季节里面怎么能让人不去期待着啥子事情要发生。

可整个春天都过去了,红得过了的花,绿得过了的叶,烦闹的知了躁动着天空,让人静不下心来去回味。我才发现我的春天就那么过了,白驹过隙,一闪念,就找不到春姑娘的影子了。只有那青青的草告诉我,春天来过这里。哦,春天已经过了,我等到了什么呢?是夏的绚烂吗?这个绚烂是我所期待的吗?

惆怅,别一样的滋味记录了我的春。一去不回的春。

生如四季,春最美,亦给人无穷回味。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春,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感受,唯一相同的,是你必然有过那个季节。可能你已经走过春天,或者正在春的怀抱里面呢喃,春天都不会忘记你,无一不把她的温柔和美丽赐福于你。而有的春,长得有些让你厌烦,春草无边,春花绚烂,春风细细,你就沐浴在这其中,陶醉在这其中,流连忘返。而春天来得早的那些人,总是会感叹春的短暂,如我。我去抓住它的尾巴,才发现它已经拉我走了好远好远。我努力地去追都追不上,够都够不着。

我弯着腰,双手撑在膝盖上,嘴里喘着粗气,心想,你怎么就不等等我啊。可春会等谁呢?每年到这个时候,我就以为她又回来了,草绿了。可我才发现,来的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属于我的春了。春来草自青,每年的新绿都是相同的,每年看到新绿的人都是不同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青草无涯,嘲笑着我的轻狂,而我已再不年少。

点评

诗一样的感觉流遍本文经络。淡淡的惆怅随风而去,作者却最终学会了坦然,赢得了成长。文笔细美,结构自然,情感真挚,堪称佳作。

满分作文5

春来草自青

山东考生

春色是寒冬雪地上的一抹青草,春色是闹市人行中的一袭微笑,春色是春江水暖鸭先知,春色是马丁·路德·金在讲演《我有一个梦想》时张开的手臂。

春天来了,自然草色青青;春天来了,自然“红杏枝头春意闹”。

面对不幸,史铁生曾在地坛上徘徊,看蚂蚁,找蝉蜕,仰望蓝天的一行雁群,聆听地坛的荒草萋萋的低吟。眼望着妈妈的弯曲的背影在想:我没有双手吗?我这一辈子就光依附于瘦骨伶仃的妈妈吗?不能啊,因为你是“铁生”。

春天来了,当史铁生走出了地坛,一支文学之笔放在了他的手边,于是他写下了《我与地坛》,于是他写下了《病隙杂记》,一棵枯草自青了,一位中国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诞生了。这春天是如何来的?这草是如何青的?这春天来自他彷徨中的坚毅;这绿草之青,来自他母亲那双深刻、深邃又深凹的眼睛啊!

春天来了,那是来自政治家甘地的非暴力行动;春天来了,那是来自《汤姆叔叔的小屋》平等人权的呐喊;春天来了,那是杰克·伦敦《热爱生命》里与狼的呼吸在一起的希冀。

悠悠碧草,自然青青。林则徐有一句名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他虎门销烟之后呢?他被发配来到新疆当了一名普通百姓。他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于是他不是草,却成了一颗“青草”,引导人们打井储水;他不是官,却成了一位“清官”,为民造福,不计名利。他又是草,你自青,又让天下草青;他又是官,你把百姓放在心头。

泰戈尔说:“做一棵草吧,从草根到草叶都延伸着美丽。”春来草自青,春天的到来自然碧草青色如茵,如茵的草地永远洋溢着青春的律动。春天是美的,绿草也是美的。

忘不了温总理给那位汶川地震小女孩说的那句话:“这是一场灾难,你幸存下来,就要好好活下去,不要哭。”要坚持,坚持自然演绎生命。忘不了袁隆平高高的雨鞋与他面带微笑的坚毅的脸:“我做了一个梦,水稻像玉米棒子大。”要梦想,梦想自然成理想。忘不了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描述,他在倾诉,也在告白:“人类呀,要永远记住责任。”责任,自然是人之必需。

程颢诗云:“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它告诉我们,静观万物,思接千载,春来草自青,秋去叶归根,自然之趣,生活之理,当令人深思。

春来草自青,面对纷繁生活,你可做到碧草自青,你可做到芬芳自溢。

点评

春天如何到来?草色如何自青?作者行文中既在感受,也在沉思,最终的答案既发人深省,亦在情理之中。坚持、梦想和责任,是它们承载了自然的宿命,延续了生命的希望,又点缀了我们的生活。小作者紧扣这一主题,又能旁征博引、发散文思,令文章显得别有风味。

满分作文6

春来草自青

山东考生

春来草自青,秋来黄叶落。我更喜欢把“秋来黄叶落”改成“秋深枫叶红”。凉秋,悲悯中,却袭来几分颜色。

秦王扫六合,合纵连横的战国六雄最终归统于咸阳之下。时势造英雄,春天到来,告别雪化冰凝的时节,二世之后,项羽灭秦,成为天下的霸主。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理使然,众生随英雄而为。曾几何时,眼神定格在乌江畔,回旋于霸王别姬的悲凉,乌骓赠亭长,奈何霸王已看破江东之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西楚霸王永远都是无冕之王,青青草色是他“大丈夫生当如此”的豪气,是他“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雄气,是他“破釜沉舟”的勇气,春为他而来,秋送他而去。自古英雄皆寂寞,而他不寂寞。春来的时候,他不寂寞,秋深的时节,他也不寂寥。那抹枫叶的红,红透了虞姬的霓裳,红透了乌江滔滔江水。

高祖挺咸阳,却为汉中王。他知道春天还没有来到,黎明前的黑暗总为人所畏惧,冲破黑暗的勇气不是等待普照的轮回。他只是一颗平凡的小草,而他的周围却围绕着更多的小草。春天来了,一棵草不足以“又绿江南岸”,他是天明的号角,他是报春的鸟儿,他就是吹绿草儿的春风。帐下汉初三杰,手旁谋士如云。青青的草色是他“彼可取而代之”的凌云之志,是他“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气干云,是他“四面楚歌”的奇谋异略,萧何、张良、韩信……就是帮他把春染青的草儿,春天来了,群草争艳,青草的芬芳笼盖大地,青得彻头彻尾,芬得点点滴滴。

寻寻觅觅,万里江河,春色满园。野火不尽,春分又起,玉门关外,刘项英雄气概响彻云际。无关胜负成败,青青草色已然赋翠中原,休养生息,盛世繁花拂面翠翠湖岸,春泥护花,风住沉香,英雄与此永恒天地。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青青草色的春季留住芬芳,兴起艳丽。

点评

作者一方面巧妙限定并转换了题目,以“春天代表希望,秋天指向衰落”丰富了诗句寓意,另一方面说明不论希望或衰落,“英雄与此永恒天地”。先以“秋深枫叶红”喻项羽,再以“春来草自青”喻刘邦,将大自然的秋去春来与历史兴衰更替相比照,构思巧妙,并且顺利地引出点题句。起承转合如行云流水,文意古朴,无愧于满分作文。

满分作文7

找寻一份豁达

山东考生

“春来草自青”,这是佛家的一句禅语。春天自然会来,草儿自然会青,一切都是那么顺其自然,那么豁达。

古语说,“女思春,士悲秋”。倘若如杜甫陆游心念社稷,忧国忧民倒还罢了,可现实中却有许多人,并没有忧愁事,却生了忧人忧己的毛病。他们的忧是为功名、为利禄、为香车、为娇娃。心绪混沌繁杂,难得片刻宁静。他们不明白“春来草自青”,在滚滚红尘中追名逐利,“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关键的是要有那一份豁达。

有这种豁达不易,这要有一种胸怀。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也许将整个世界都装进胸膛,把心当天地,一切欲望对你而言都渺如蝼蚁;而待在墙角里孤芳自赏,一切欲望对你而言都硕大如天。

就如同那个“奋厉有当世志”的苏东坡,他科场得意,天子赏识,一时间几乎仕途似锦;可在历经官场磨难之后,为什么没有被摧毁得轰然到地,烟消云散?正是有一种博大的胸襟,也正因为这种胸襟,让他面对现实生活中种种不如意和个人的悲愁,从个人的情感上升到了理性的旷达。

在苏轼的思想里,有儒,有道,有禅。禅,与其说是宗教,不如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

“欲仕则仕,不以仕为高;欲隐则隐,不以隐为高。”这是苏轼评价陶公时说的。做官时,陶公没有把自己当成是稀世的珍珠,归隐时,自然泥土的清香扑鼻而来。我喜欢陶公的泰然、坦然、陶然、怡然。他就像南山脚下的泥土,为自己创造出一份宁静。他把自己当成泥土,但这泥土却盛开出菊花,散发出几千年不断的幽香……

封建时代的文人,几人能如陶翁?他们或如孟浩然郁郁寡欢,抱憾终身;或如阮籍、嵇康,终日“嗜酒”,佯狂煎熬。他们都不像陶渊明的归隐,保持着平和的心态,执著于田园生活,平静地拒绝着朝廷对他的再次起用。

又如周国平先生,他在“文革”期间被“囚禁”在一个偏僻荒凉的小县接受改造,这意味着其才华有被埋没的危险。然而他抛弃身边“积极分子”的冷嘲热讽,用那颗放大了的心去思索生命并努力学习和写作,最后以“哲学家”著称于世。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人们应该学会对人生中的挫折和不如意产生一点儿超越,因为也许人的生命本质上就是一粒土,一粒沙。一粒土的命运既然不能落到工匠的手中变成一件坚硬的陶器,那么就平静地钻进蚌壳,等待它发出耀眼夺目的光华。

美国人戴尔·卡耐基曾对人生做过这样的评说:“只要不把自己看得太重,一个人就会很快乐。”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你可以活成珍珠一样的人,但你不能把自己看得跟珍珠一样。把自己看成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泥土何不清香,道路才是永久。

点评

作者的文学史知识不俗,名言警句随手拈来,却能不坠俗套。格调既高妙,文风复炫丽,形散神聚,文章本身亦很好回应了“豁达”的主题。“泥土何不清香,道路才是永久”——如此结论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