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总论
一、近年来高考作文发展趋势
年份:2004200520062007
试卷总数:15161718
话题作文:14974
材料作文:0345
命题作文:1469
高考作文的传统形式本来就是命题作文,1999年之前主要是命题作文,1999-2003年,话题作文独步天下,直至2004年北京卷要求以“宽容”为题作文,首次重新打出了命题作文的旗帜,而后2005年的语文高考,辽宁、北京、天津、重庆等地给命题作文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到了2006年有六个省市加入到命题作文大军之中,2007年有九个省市继续着命题作文的篇章,今年依然有七个省市命题者有意在命题作文的传统道路上行进。由此看来,命题作文有回归的趋势。所以高考作文复习时,必须根据命题作文的特点有序进行复习。
二、命题作文的特点
1、什么是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是指命题人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
2命题作文的特点
(1)限制性。命题作文给出作文的题目,要求所有考生用同一个标题写作,这是文章标题限定。实际上,在限定标题的同时,也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定了选材的范围和文章的立意方向。因此高考作文就多了一些比较点,对评卷而言,便于比较,容易分出优劣。
(2)富于启发性。命题作文只给一个概念或者短语让考生写作,要考生根据这个概念或短语联想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想象未来的生活情景,并对此作理性的思考。
命题作文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文章的思路。因此,我们在构思行文时,既要看到题目限制的一面,也要看到它未加限制的广阔空间,并在这个广阔空间里拓展文章的思路。
三、命题作文的分类
1、根据题目是否完整可分为全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
(1)全命题作文: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完整的题目,让应试者按照题目要求写作。这个题目可以是一个词语,如“季节”、“肩膀”,也可以是一个短语,如“诗意地生活”“我能”,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不要轻易说不”、“我想握着你的手”等等。
(2)半命题作文: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不够完整的题目,应试者自己必须先补全题目才能写作。半命题作文就是命题人限定题目一部分的内容,学生根据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半命题作文的灵活度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间,对学生来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性,在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给考生适当的选择余地。半命题形式既有利于考生个性的张扬,又能较好地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填词式,如“以的风”、“我的”,还有填句子,如“雨中,”、“失去后,”。
2、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词语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词或者是词语。如《尝试》《肩膀》《眼光》《季节》等等。
(2)短语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如《北京的符号》《留给明天》《怀想天空》《诗意地生活》〈〈一步与一生〉〉。
(3)句子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我想握住你的手》《有句话常挂在嘴边》《提篮春光看妈妈》《我能》。
3、从题目的构成形式来分,命题作文有两种类型:(1)纯命题作文 :只给命题与写作要求,没有其他文字材料加以说明,是纯命题作文的样式。
例如:(2007年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以“提篮春光看妈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1.题目自定。2.文体自选。3.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不得抄袭。
(2)材料式命题作文:题目前有材料提示,再给题目和要求。
例如:2007年江苏地区高考作文题为:
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紧密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望。
请以“怀想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从作文题目的内涵上来分,又有三种类型:
(1)观点型命题作文
命题就是我们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如《今年花胜去年红》《人生处处是考场》《必须跨过这道坎》《创新需要坚持不懈》。
(2)论题型命题作文
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进行分析和切割,如北京卷的《说“安”》《谈意气》《对春夜喜雨的不同评论》《论科学家的创新与创造》《酸甜苦辣说高考》。
(3)寓意型命题作文
命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有隐含意义,如《门》《路》《考场》《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水》。
四、命题作文写作总体指导
当你在写作命题作文时,不要看到题目就忙于动笔,要养成动笔之前想周全的习惯。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认真审题,明确题意
仔细地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这是做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第一步。
1、审清题眼,确定重点
例如:天津卷。请以“有句话常挂嘴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有句话”最为重要。1.可以从本人的感触来写,如妈妈或老师期望和激励自己的话。2.批评一些不良的口头语,对社会风气提点建议。3.写自己印象中的某个成功人士,反映出其精神面貌的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2.把握内涵,梳理关系
例如,2007年安徽省的高考作文“提篮春光看妈妈”。题目中的“春光”可以是实实在在的自然界的景色,也可以虚指个人的成绩、成就、进步、贡献等。“看妈妈”侧重指报答、感恩、感激等,不单纯指平日、母亲节、妈妈生病时送给妈妈的礼物。“妈妈”更是有多重含义,可以是生我养我的母亲,也可以是山川、河流、大地、党、祖国、学校、老师、家乡等具有母性特性与情怀的事物。该文的写作应侧重从两方面下笔:一是写“妈妈”对我的付出,二是表达我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和报恩的具体行动。
对于关系型命题作文,审题的关键是要在把握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找准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梳理出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的关系。
例如:
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
还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人与路”是一个思辩性话题,考生思维的第一步是要搞清楚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抓住第一条启发语,考生可以谈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可以谈筚路蓝缕,以开荒荆;可以谈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
抓住第二条启发语,考生可以谈人不应当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亦步亦趋、盲目模仿;而应该开拓创新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顺着这个思路思考下去,人与路的关系还有另外几个“版本”。
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少了,也还是没路。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少了,也便没了路。这两个推理让人联想到中国的一句古话:“众人拾柴火焰高。”一般说来伟大的道路大都需要人的合力开拓,单打独斗力量毕竟有限,时代的发展要求人与人之间学会通力合作,使路越走越宽,路上的人越来越多。
拟虚想象是抓住“路”比喻义,运用发散性思维将“路”分解成奋斗路、求学路、成名路、人生路、富民路,强国路、爱心路、失败路、成功路等等。
“退路”和“出路”,提醒人们“人在得意时给自己退路,失意时给自己出路”;智慧的考生会发现“人”与“路”有着惊人的相似点:比如路路相通才有活力,人与人沟通,才有生机。
3、看清限制条件
例如:2007年湖南省的高考作文题: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1注意题目中的“地”字。2不得抄袭。
写这个题目,除文体限制外,还有两个注意点:一是须“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不能大写特写古人、伟人如何诗意地生活。二是注意题目中的“地”字。当然,细细想来,“诗意的生活”与“诗意地生活”似乎并无相当严格的区分,但相对而言,可能前者侧重于指一种固定的美好的生活状态,而后者更具有主动选择的意味。
二、拓展思路
命题作文的限制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章的思路。因此,我们在构思行文时,既要看到题目限制的一面,也要看到它未加限制的广阔空间,并在这个广阔空间里拓展文章的思路。
1、添加语素,构成语境
有些命题,如词语或短语式命题,审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构成语境”的办法来完成审题,即在所给定的词语前或后添加词语或短语,丰满所给的词语,来显示自己要表达的主旨。要尽可能多角度添加,以便自己有筛选的余地。
例如《尝试》:
可以在词语前面添加一定的内容:危险的尝试、成功的尝试、失败的尝试、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一次难忘的尝试、……
可以在词语后面添加一定的内容:尝试投稿、尝试游泳、尝试自立、……
再如《北京的符号》:
可以在短语前再添加内容,使命题更明确,如“留住北京的符号”“创新北京的符号”“设计北京的符号”“什么可以称为北京的符号”等;也可以在短语后添加内容,使命题更具体,如“北京的符号是什么”“北京的符号有什么特点”等。
2、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我们需要化实为虚,抽象概括;有些命题比较抽象,我们需要化虚为实,找到抓手;还有些命题可能虚实兼备,我们则需要虚实结合。
例如《肩膀》:
“肩膀”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属于虚实兼备的形式。
实指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的办法来确定立意,在它前面添加必要的定语,如“父亲的肩膀”,写一曲亲情的颂歌。
如果“肩膀”虚指,则要理清它虚的内涵。比如:①依靠;②承担责任(“身肩重任”“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③团结协作(“并肩作战”);④基础(英国科学家牛顿说过“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再如《我想握住你的手》:
命题中的“你”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
实指时,“你”就必须是一个具体的、身边的事物或人物,如“父亲”“同桌”“友人”等,来抒写动人心魄的亲情、友情乃至书写美好纯真的爱情等。
虚指时,“你”就应该是一个抽象的事物,或超越时空限制的事物、人物。如由虚处着墨,写想与某位历史名人握手,想握住某部文学名著主人公的手,或是握住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甚至外星人的手;也可以想握住“节约”的手、“诚信”的手或“青春”的手等等。
3、由表及里,揭示寓意
任何作文命题都有明言和隐含两个部分,有些命题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审题时不能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应该抛开表面意义去挖掘隐藏在背后的寓意。
例如《过河小卒》:
这道题很显然是不能够照“过河小卒”的表面去理解、构思的,必须准确揭示出它的真正的指向,也就是寓意。俗话说:“过河小卒胜过车。”由此我们可以明白:未过河的小卒微不足道,但过河小卒力量强大,因此,小可以变大。
再如《提篮春光看妈妈》,“春光”是美好的事物,是无形的而又可感的、令人愉悦的东西。
又如《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一泓清泉”指语文带给我的心灵的润泽。
需要注意的是,在审题过程中,以上几点往往需要我们综合运用。
三、确定一种文体
写命题作文确定文体,可依照下面的三个原则:一是符合命题要求。二是题目本身适合哪种文体。比如,福建卷“季节”适合写记叙文、散文等,而四川卷“一步与一生”需要我们阐明二者的关系,就比较适合写议论文。二是看自己所拥有的材料适合写哪一种文体。三是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如果说写记叙文,可多问几个“是什么”,如人物性格、品质、是什么,事件的开端、经过、结果是什么,事件中蕴含的情和理是什么。如果写议论文可多问几个“为什么”,如作者的观点、主张为什么成立,为什么用这些材料证明道理,论述问题为什么有先有后。若写散文可多问几个“如何”,如取材如何广泛,广泛的取材如何结合,文章如何表现作者感情。小说可多问几个“有”,如有人物吗,有人物间的矛盾冲突吗,有故事情节吗,写文章有编故事的感觉吗,等等。文章可以设定的文体虽然很多,但一篇文章只能选定一种文体。
四、强调自由创造。这是针对目前作文教学“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现状提出的。作文是最能体现考生才华的部分,考生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因此构思要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就是在审题准确的前提下,想别人想不到的,想别人不敢想的,想别人想不透的事物。写记叙文,要使情节的设计和材料的安排新奇巧妙,写议论文,要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从新的角度提出创造性的见解。
考场作文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考生带着镣铐的舞蹈。我想,通过以上分析,或许能对考生命题作文的写作有所帮助。
第二部分分类指导
(一)全命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