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文学读本(二)
12324000000004

第4章 丰富多彩的宋词(3)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③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注释】

① 纤云弄巧:指云彩变化多端,呈现出许多花样。

② 金风:秋风。秋天在五行中属金。玉露:秋露。这句指七夕相会。

③ 忍顾:怎么忍心回顾。

题解:

《鹊桥仙》原是为歌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这首词所写也正是这个题材。在古代作品中,有很多题咏牛郎织女的作品,但大多哀婉凄凉,而本词却别开生面。

编后小语: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是《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中的名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是杜牧《七夕》中的名句,而本词中最有影响的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两句。正是这两句,使本词立意高远,被后人吟咏不绝。只要两情相悦,真心相爱,又何尝要如漆似胶,朝夕厮守呢?这种感情,令整首词升华到一个高远的美学境界,同时又蕴涵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①,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②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③,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④江幸自⑤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释】

① 津渡:渡口。

② 可堪:那堪。

③ 驿寄梅花:引用陆凯寄赠范晔的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别信,聊赠一枝春。”作者以远离故乡的范晔自比。

④ 郴(chēn ):郴州,今湖南郴县。

⑤ 自:本身。

作者信息: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人。“苏门四学士”之一,以词闻名,词风婉约纤细、柔媚清丽,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之一。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题解:

这首词作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春。由于新旧党争,秦观以旧党的关系先被贬为杭州通判,再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后又被人罗织罪名,削去了所有的官职,流徙郴州。

编后小语:

全词句句精妙,而最为人称道的为上下两片的后两句。王国维特别赞赏,认为这两句是“有我之境”,在景物描写上充满了词人的感情色彩,情与景的结合极为自然。的确,在孤馆、春寒、鹃啼、斜阳的背景中,我们读到的是游子的感伤、被贬之人的凄苦。

而苏轼最为赞赏的是“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是啊,本来郴水应该是依傍着郴山的,为何流入湘江呢?从这里,你是否读出了词人的怀乡之心?他本想为朝廷大干一场,谁料竟会卷入政治漩涡而成放臣逐客呢?此种感慨引起和他同升并黜的苏轼的共鸣也就不足为怪了。

浣溪沙

秦观

漠漠①轻寒②上小楼,晓阴无赖③似穷秋④。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注释】

① 漠漠:弥漫的样子。

② 轻寒:薄薄的春寒。

③ 无赖:无可奈何。

④ 穷秋:指九月。

题解:

人称“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这首小令构思精巧,意境优美,充分体现了秦观词的特色,让人体味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编后小语:

词人以轻淡的笔墨刻画人物的内心情绪,通过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把那股淡淡的哀怨不着痕迹地流露出来,那漠漠轻寒中袅袅上升的是主人公那无法言说的寂寞与闲愁。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两句尤妙,比喻新颖而恰当。“飞花”之“轻”似“梦”、“丝雨”之“细”如“愁”。更妙的在于其一反常式,以抽象的情感来喻具体的物象,不是梦似飞花,而是飞花似梦,不是愁如细雨,而是细雨如愁。透过词句,你不难品出浓厚的诗意和清幽的画境。

体现“愁”情的作品在中国诗词中极为常见,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如“只恐双溪舴艨舟,载不动许多愁”等等,你不妨再找出几句,好好品味。

踏莎行

贺铸

杨柳回塘①,鸳鸯别浦②。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③脱尽芳心④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⑤语。当年不肯嫁春风⑥,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释】

① 回塘:曲折回环的水塘。

② 别浦:水流的叉口。

③ 红衣:指红荷花瓣。

④ 芳心:指莲心。

⑤ 骚人:诗人。

⑥ “当年”句:语出韩偓《寄恨》诗:“莲花不肯嫁春风”,显示出莲花不愿趋时附俗的个性。

题解:

前人谓贺铸“戏为长短句,皆雍容妙丽,极幽闲思怨之情”,这首咏物词也体现出这个特点,并把咏物、拟人和自寓三者融为一体。

作者信息: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省辉县)人。曾当过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以词著称,其词善于锤炼字句,兼有婉约豪放之风。

编后小语:

咏荷的诗词在古代作品中司空见惯,这首词自有其独到之处。词人将荷花比作一位高雅、圣洁、贞静却又寂寞的女子,而暗中又以荷花来自比。篇幅虽短,却佳句迭出。

“红衣脱尽芳心苦”一句,以拟人手法,借荷花褪尽红色花瓣,只剩下莲子苦味,来烘托人物内心芳华落尽的悲苦与寂寞。“依依似与骚人语”一句,仍将荷花暗比美人,点出在寂寞之外,毕竟仍有知音听其诉衷肠。“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两句,既体现出词人遗世独立的高蹈情怀,也隐含了对年华飘零的悲哀。

青玉案

贺铸

凌波①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②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③暮,彩笔④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⑤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释】

① 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

② 锦瑟华年:指青春时期。

③ 蘅皋: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

④ 彩笔:比喻写作才华。

⑤ 一川:遍地。

题解:

本词为词人晚年退居苏州时所作。他在城外十里处横塘有一住所,常往来其间,某天路遇一位女子,顿生倾慕之情与无限感慨,遂提笔写下此词。谁料此词问世以后,竞相传唱,成为历代传诵的佳篇。

编后小语:

这首词的题材本不新奇,但写来意味深长、优美动人,词人也因最后几句而博得“贺梅子”之美称。“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刘熙载在《艺概》中指出:“其末句好处全在‘试问’呼起,及与上‘一川’两句并用耳。”确实,此处的一问三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而草、絮、雨三答又是叠答,满地的烟草、满城的风絮、满天的梅雨,这愁怀恨绪哪里是笔端可以倾尽的呢!此愁比李后主“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绪更深更浓更难遣怀。

瑞龙吟

周邦彦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华桃树①。愔愔②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因记个人③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④,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惟有旧家秋娘⑤,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⑥,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⑦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注释】

① 试华桃树:桃树刚刚开花。

② 愔愔:安静貌。

③ 个人:那人。

④ 浅约宫黄:淡施脂粉。宫黄:宫人用于涂眉的黄粉。

⑤ 秋娘:杜秋娘,唐金陵歌妓。

⑥ 露饮:露天而饮酒。

⑦ 官柳:大道旁的柳树。

题解:

这首词是周邦彦的代表作,绍圣四年(1097)春,周邦彦出任外官期满后,回到京师,旧地重游,追怀往事,思念并寻找当年爱恋过的一个歌妓,由此引发了无限的感触。

作者信息: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精通音律,能自度曲,词律细密,在大晟府审古乐,制新调,对词乐的提高和发展有一定贡献。词风浑厚和雅,富艳精工,极铺陈之能事,为北宋婉约词之集大成者,在词史上有深远影响。词集名《清真集》,又称《片玉词》。

编后小语:

这首词融抒情、写景、叙事、怀人于一体,被视为周词的压卷之作。词中的那位坊陌人家的娇小女子是词人昔日爱恋的歌妓,词中对她外貌的描绘极为传神:她“乍窥门户”,“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传达出的是少女化着淡妆,倚着门户向外偷看时,因春寒料峭、晓风多厉,而不得不以袖遮面的可爱情态。词人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位天真烂漫的少女形象,惹人怜爱。然而这些都只是词人的回忆,如今他故地重游,而斯人已去,一切旧情,都随孤鸿远远飞离,正是“桃花依旧笑春风”,而“人面不知何处去”。

兰陵王

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①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②。梨花榆火③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④。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⑤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注释】

① 隋堤:隋炀帝在汴京一带开通济渠,沿渠两岸筑堤,后人称为隋堤。

② 离席:饯别的筵席。

③ 榆火:寒食例禁火。唐时朝廷于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百官。

④ 数驿:几个驿站的航程。

⑤ 津堠:码头上的土堡垒。

题解:

这首词是周邦彦写自己离开京华时的心情。梁启超曾经评论本词“绮丽中带悲壮”。“绮丽”者,妩媚艳美也——言情写艳,既可诉儿女私情,离别相思;又可表身世悲欢,羁旅离愁。词人曾经偎红倚绿,多情公子的离别忧伤难舍难分之情是绮丽的,词人营造的伤感凄美的意境也属绮丽。然而本词“柔不显弱,丽不伤雅”,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花前月下的婉约中显出了一派“别样”的气氛。

编后小语:

“柳”者,“留”也,“柳”和“留”是谐音,因而古人折柳相赠,以表惜别之情。古人所处的环境与条件,使离别后的重逢成为十分不易的事情,生离如同死别,人们不得不承受空间阻隔的痛苦,承受与亲人故土告别的感情折磨。这一切,都使别离蒙上一层悲切、忧伤、痛苦、迷茫的情调。

本词写柳,内容亦为伤别,抒发了伤离别恨之情和身世飘零的喟叹,意境极为凄美感伤。风烟弥漫,绿柳茫茫,在长堤上一直延伸到望不尽的远方。我身为游子浪迹京华,却早已困倦不堪、疲惫思归。乘船离别,竹篙撑起,转眼便过了无数的驿站,而那位佳人已与我相隔迢迢千里。我心中只留一片迷茫怅惘,细想当初恩爱深情,宛若隔世遗梦,不禁悲从中来,潸然泪下。

少年游

周邦彦

并刀①如水,吴盐②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③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注释】

① 并刀:并州产的刀剪,特别锋利。杜甫有句云:“焉得并州快剪刀。”

② 吴盐:吴地产的盐,是为上乘。李白有句云:“吴盐如花皎白雪。”

③ 兽烟:兽形香炉中透出的烟。

题解:

这是一首描写恋情的词作。上片,烘托室内气氛,渲染室内的安恬静谧,纯净闲雅。下片,头三字直贯篇终,极写对恋人温存体贴和婉言劝留。

编后小语:

词人抓住了几个生活细节进行描绘,在寻常琐事之中寄寓深情:一是“纤指破新橙”,写的是女子破开新橙与情人共享,细腻温馨;二是“相对坐调笙”,颇有“未成曲调先有情”之感,情意绵长;三是“低声问”,含蓄委婉,表现情人之间的爱恋与体贴。其中“马滑霜浓”四字尤为后人所称道,清代谭献认为正是这四字使得这首词体现了“丽极而清,清极而婉”的特点。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①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②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

① 玉簟:光华如玉的竹席子。

② 雁字:指雁群飞时排成“一”或“人”字形。相传雁能传书。

题解:

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为思念初婚不久离家远行的丈夫赵明诚而作的一首抒情小令。它抒发了夫妇各居一方的相思之苦,集中表达了词人对丈夫的一片深情,感情真挚而深沉,格调高雅而清新,是李清照早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编后小语:

这是一首抒写离别之思的作品。相传李清照作此词时新婚未久,正沉浸在幸福美满的爱情生活之中。但是丈夫赵明诚离家远游,她只能把满腔深情寄寓在这首幽美而工巧的词作之中。

作者信息:

李清照(约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

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怨王孙》两首词,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

整首词意境清净幽然。在明月自满的夜晚,词人独上西楼,仰望云中,看见归来的大雁,心中涌起无限的遐想。词中充盈着浓得化不开的相思之情,可见双方情爱之笃。其中最后三句最为世人所称道,正因两人相隔天涯,词人心中已笼罩一层深深的愁绪,此情当然难以排遣,只能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①消金兽②。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③,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