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文学读本(二)
12324000000010

第10章 盛极一时的宋元古文(1)

在六朝隋唐时期,中国的文章曾经以骈文为主。骈文就是基本上由对偶句构成的文章,与此相反,不追求对偶,甚至故意破坏对偶,使句式参差不齐的文章被叫做“古文”。中唐的韩愈、柳宗元领导了“古文运动”,使它开始取代骈文的主流地位。到宋代,通过欧阳修等人的努力,古文完全成为文言文的主流。但骈文也没有从此消失,至清代时还出现了骈文复兴的气象。所以,从历史上看,除了六朝隋唐的骈文时代,其前的先秦两汉,和之后的宋元,都是古文的时代,两个古文时代相距时间颇远,人们的用语习惯很不一样,因此有的评论家把后者叫做“新古文”。这种“新古文”开始于中唐的“古文运动”,而成熟于北宋作家之手,代表人物就是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北宋的欧阳修、苏洵、曾巩、王安石、苏轼、苏辙。南宋和元代的古文作家越来越多,但都没有像八大家那样受人关注,这不是因为他们写得不好,而是因为适合于这种文体的表现手法都已经在他们之前被成熟地运用过了,使他们不能分享创造之功。

创造之功要归属于中唐和北宋的作家,比较而言,中唐韩、柳的古文还比较难读,而从欧阳修开始,语言平易、笔调流畅成为宋文的基本风格。不但如此,除正规的议论、记叙、碑志之外,北宋作家还大量写作了书信、题跋、随笔等篇幅简短、形式自由的“小品文”,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当然是苏轼。这种“小品文”对后世散文的影响,即便从“五四”以后的白话文中也可以看得出来。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①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②西北隅,雉堞③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④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⑤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⑥,戴华阳巾⑦,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⑧、落星⑨,高则高矣;井干⑩、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注释】

① 刳:剖开、挖空。

② 子城:附属于大城的小城。

③ 雉堞:城墙的泛称。

④ 月波楼:楼名,在黄冈县西北城上。

⑤ 阒:幽沉寂静。

⑥ 鹤氅:鸟羽做成的裘衣,用作外套。

⑦ 华阳巾:道士所戴的头巾。

⑧ 齐云:齐云楼,唐代建筑。

⑨ 落星:落星楼,在今南京市东北。

⑩ 井干:井干楼,汉武帝所建。

丽谯:丽谯楼,曹操所建。

稔:谷熟为“稔”,谷一年一熟,故一稔即一年。

齐安:即黄州齐安郡。

题解:

王禹偁信服儒家政治理想,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把自己的文集题作《小畜集》,就是表示有“兼济天下”之志。他不满晚唐五代的浮靡文风,其散文言之有物,清丽疏朗,在宋初文坛上独树一帜。《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以韵致超绝的笔调,记述所造的竹楼,抒写了自己悠闲自适的贬谪生活。

编后小语:

一座荒山僻壤的小竹楼有什么值得一记呢?原来,古人吟咏景物的诗文无一例外为了言志。那些生动描写竹楼外幽静深远的环境和竹楼内怡然自适的谪居生活的文字,无非是为了显示诗人宽广的胸怀。至于文末列举古时的种种名楼,并对建造者的骄奢淫逸生活进行否定,更鲜明地表现出自己不同于达官贵人的超然淡泊的气度和志向。当然文中含而不露的政治失意和身居僻壤的感慨,就像一坛陈年老酒,要细斟慢酌方能品出其中三昧。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①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②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③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刬削消磨④,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⑤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⑥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⑦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⑧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释】

① 修既治滁:庆历五年(1045)八月,欧阳修被贬知滁州。

② 滃然:水势盛大的样子。

③ 李景:即李璟,南唐中主。

④ 刬削消磨:指凭险称霸之人已被消灭或投降后老死。

⑤ 畎亩:田间,田地。畎,田间小沟。

⑥ 涵煦:惠恩泽,施教化。

⑦ 掇:拾。

⑧ 刻露:指秋冬之景。

题解:

丰乐亭建于琅琊山风景名胜区丰山东北麓的幽谷中,这里依山傍水,古木参天,风景秀丽。欧阳修命人在此疏泉筑池,辟地建亭。泉名“丰乐泉”,亭名“丰乐亭”,取“岁物丰成”、“与民同乐”之意,后又写下此文。

编后小语:

这是一篇游记,人称《醉翁亭记》的姊妹篇。文章着意于山水,却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复杂情感。他紧扣“丰乐”两字,追记北宋开国之功,今昔对比,忧深而思远。欧阳修因为受到诬陷,被贬知滁州。在滁州两年多的时间里,秀美的山水开阔了他的胸襟,因此他虽身处逆境,却又能在逆境中褪尽伤感。“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时值丰年,政通人和,欧阳修“与民共乐”的政治理想在文中清晰可见。

木假山记

苏洵

木之生,或孽而殇①,或拱②而夭;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⑦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⑧,意气端重,若有以服⑨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⑩刻峭,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注释】

① 孽:树木的嫩芽,此做动词,犹萌发、抽枝。殇:未成年而死。

② 拱:指树有两手合围那般粗细。

③ 斤:斧头。

④ 汩没:沉没。湍:急流。

⑤ :水边高地。

⑥ 野人:村野之人,农民。

⑦ 数:指非人力所能及的偶然因素,即命运,气数。

⑧ 魁岸:强壮高大的样子。踞肆:傲慢放肆,这里形容“中峰”神态高傲舒展。踞,同“倨”。

⑨ 服:佩服,这里用为使动,使……服。

⑩ 庄栗:庄重谨敬。

岌然:高耸的样子。阿附:曲从依附。

题解:

据史料记载,苏洵祖上因五代之乱,多隐居山泽,故累世不显。苏洵本人“少不喜学”,曾因科场失意废学七八年,直到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后又多次不中,常年在家闭门读书。直到后来得欧阳修推崇,才以文章著名于世。这种历尽曲折,最终获得成功的人生经历,与树木摆脱种种厄运而被制成假山的遭遇是何等相似!因此写下了这篇《木假山记》。

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③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④,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⑤,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⑥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作者信息:

苏洵(1009—1066),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北宋散文家。他是宋朝文学家苏轼和苏辙的父亲。他们父子三人通常被称为“三苏”。其著作有《嘉祐集》等。

编后小语:

文章从木假山的形成过程写起。先说树木生长成材很不容易,而成材后还要遭受斧伐、风拔、水漂等等,无法预测的折磨,历经风化侵蚀而成的木假山,那是不幸之中有大幸。再写作者爱其家中收藏的三峰木假山,不只是因其似山可供人赏玩,更因其中峰意气端重,左右二峰庄严刻峭,凛乎不可犯,犹如他们苏氏父子的人格。

本文在咏木假山的背后蕴含着作者对人才问题的深沉的感喟与思考。树木的坎坷遭际实际上是隐喻当时社会上人才遭受到的压抑与摧残。苏洵一生政治抱负未能得到施展,于是在文中托物寓意,咏物抒怀,借题发挥,以不幸中有大幸的木假山为喻,抒发了自己郁郁不得志而又不愿与世浮沉,力图自立的思想感情。文中对三峰的爱敬,乃作者自颂三苏父子的人格,具象生动,寄慨遥深,耐人寻味。

同学一首别子固

王安石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①,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②,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③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④未尝相接也,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⑤。

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还江南,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予又知所谓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子固作《怀友》一首遗予,其大略欲相扳⑥以至乎中庸⑦而后已。正之盖亦尝云耳。夫安驱徐行,⑧中庸之庭而造于其室⑨,舍二贤人者而谁哉?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⑩,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辅而进之其可也。

噫!官有守,私有系,会合不可以常也。作《同学一首别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

【注释】

① 子固:宋代文学家曾巩字。

② 正之:即作者的友人,姓孙,生平不详。

③ 过:过往,即交游。

④ 辞币:辞,指往来的书信。币:帛,古人常以此作为相互赠送的礼品。此代指相互问候的书信及馈赠之物等。辞币未尝相接,犹云素昧平生,不相往来。

⑤ 适然:即宜然,犹言理所当然。

⑥ 相扳:同“攀”,援引,即相互切磋、纠正之意。

⑦ 中庸:语出《礼记·中庸》,指以真诚的内心修养把握纷繁复杂的外界事物。

⑧ :车轮辗过,此意为通过。

⑨ 造:往,到。室:古代住宅结构,开门见庭院,然后入室。这里指使自己得到更深的道德修养。

⑩ 这是作者自谦。

私有系:私人的事务。

题解:

王安石既是见识高远、眼光敏锐的政治家,又是北宋诗坛上少数几个成就可观的大诗人和散文巨子。子固、正之和王安石三人在青年时代是志同道合的好友,王安石23岁时作此文,不仅歌颂了三人之间的君子之交,又充满着互相勉励鞭策的真挚之情,表达了“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大志。与他后来的多数散文以斩截峭劲为特色不同,这篇文章显得从容安闲,娓娓而道,具有一种醇雅雍容的风味,在王文中别具一格。

编后小语:

人总少不了交友,以谁为友却人各不同。子固和正之是王安石的两位朋友,这两位朋友未曾相互拜访、交谈,或互致书信礼物,也没有共同的老师,却成了朋友,为什么呢?“学圣人而已矣”。可见,真正意义上的“同学”、朋友在于同道,在于“同学于圣人”,而不在形迹上曾否相对、相语、相接。是共同的志趣爱好把三个年轻人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这种朋友关系,比一般意义上的朋友关系要高尚得多,牢靠得多。

方山子传

苏轼

方山子①,光、黄间②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③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④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着帽,方屋⑤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⑥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