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文学读本(一)
12323500000006

第6章 先秦史传(1)

中国古代文化是一种“史官文化”,朝廷专门设有一种“史官”,来记载国家大事和君王的言行。先秦史籍最有名的是《左传》、《国语》和《战国策》,它们能用极其简洁的文字,记述和描写重大的事件和重要的场面,更不简单的是在记述和描写的同时,还能隐隐包含对这些人和事的态度和情感,让读者玩味不止。所以,读古代的历史散文时,不能放过每一个字的意义和作用。这对写作很有帮助。

左传(三篇)

题解: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基本与《春秋》重合。《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说是左丘明,并说他是鲁太史,后人对此或有疑义。《左传》的观念接近儒家,表现出“民本”的思想。有的记载揭露了统治者的残暴,有的体现出爱国思想。《左传》叙事生动,富于戏剧性,善于刻画人物,语言简而精,曲而达。

延伸阅读:

子产:春秋时代郑国贤大夫,心地仁厚,敬上恤下,为孔子所称道。每当有人赠送活鱼,从不忍心烹割以享口腹,而总是命人把它放生在池塘里。

子产不毁乡校①

郑人游于乡校②,以论执政③。然明④谓子产曰:“毁乡校如何?”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⑤,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⑥怨,不闻作威⑦以防怨。岂不遽止⑧?然犹防川⑨,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⑩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

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注释】

①本文选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即公孙侨,郑国贵族,后为上卿,执国政,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

②乡校:古时乡间的公共场所,既是学校,又是乡人聚会议事的地方。

③执政:主持政治的人。

④然明:郑国大夫鬷(zōnɡ)蔑,然明是他的字。

⑤退:工作完毕后回来。意思是那些人早晚到这里休息、活动。

⑥忠善:忠诚尽力地做善事。损:减少。

⑦作威:摆出威风。

⑧遽(jù):很快,迅速。意思是假如作威防怨,岂不是能立刻制止。

⑨然犹防川:但是犹如防止河流决口一样。

⑩克:能。

道:同“导”,疏通,引导。

药之:以之为药,用它做治病的药。

吾子:对对方的敬称。信:确实,的确。可事:可以成事。

小人:自己的谦称。不才:没有才能。

二三:这些,这几位。

仲尼:孔子的字。孔子当时只有十岁,这话是后来加上的。

曹刿论战①

十年春,齐师伐我②。公③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④曰:“肉食者⑤谋之,又何间⑥焉?”刿曰:“肉食者鄙⑦,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⑧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⑨玉帛,弗敢加⑩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注释】

①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本篇记鲁国以弱胜强的长勺之战。

②我:指鲁国。作者站在鲁国立场记事,所以书中“我”即指鲁国。

③公:指鲁庄公。

④乡人:指同乡、邻居。春秋时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一乡。

⑤肉食者:指做大官的人。

⑥间(jiàn):参与。

⑦鄙:鄙陋,指见识短浅。

⑧衣食所安:我所享受的衣食。安,安逸。专:专有,独占。

⑨牺牲:祭祀时用的牲畜,如牛、羊、猪。

⑩加:夸大。

信:真实,诚实。

孚(fú):信任。

狱:诉讼案件。

情:情理。这句意思是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忠之属也:这是尽心办事的一项。

乘:乘战车。这句是说庄公和曹刿同坐在一辆战车里面。

长勺:鲁国地名,今山东省曲阜市东。

鼓:击鼓进军。

三鼓:击鼓三次。

辙:车轮经过留下的印迹。

轼:车前供乘者扶手的横木。

作气:鼓足勇气。

再:第二次。

彼竭我盈:敌人已经丧失了勇气,我军勇气正充沛。

惧有伏焉:怕有伏兵。

靡:倒下。

烛之武退秦师①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②,且贰于楚③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④。

佚之狐⑤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⑥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⑦。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其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⑧。越国以鄙远⑨,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⑩,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注释】

①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记秦晋围郑,郑烛之武说秦退兵,使敌人内部分化,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险之事。

②以:因为。其:指郑国。无礼于晋:指晋文公重耳流亡经过郑国时,郑文公未以礼相待。

③贰:两属,同时亲附对立的双方,怀有二心。贰于楚:倾向于楚国。

④军:驻扎。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汜南:郑国的汜水南面。汜水在今河南中牟南,但早已干涸。

⑤佚之狐:郑国大夫。

⑥烛之武:郑国大夫。

⑦缒(zhuì):用绳子吊着重物。这里指把烛之武从城墙上吊下去。出:指出郑国都城。

⑧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实际指秦穆公本人。

⑨秦国在西,郑国在东,晋在其中。烛之武指出,如果秦把离秦很远的郑作为边境,必然要越过晋国。他说:“您一定知道,这样做是很困难的。”越:超越,越过。鄙:边邑。这里指把远地作为边邑。

⑩东道主:东方路上的主人,因郑国在秦国的东边。后世用这个词作“主人”的代称。

行李:使者,外交官员。

共:同“供”,供给。乏困:指资财粮食等物品的不足。

这句说,秦穆公曾对晋惠公施以恩惠。尝:曾经。赐:恩惠。晋君:指晋惠公。

晋惠公答应把焦、瑕二邑许给秦国,但是惠公早晨刚渡河归国,晚上就设版筑城,修建工事,准备和秦国对抗。焦:晋国邑名,在今河南三门峡市附近。瑕,晋国邑名,在今河南灵宝东。济:渡河。版:筑土墙用的夹板。设版:指建筑防御工事。

厌:同“餍”,满足。此言晋永远不会满足。

封郑:以郑国为疆界。

肆:放肆。这里的意思是极力扩张。意思是,假如晋国灭郑以郑为东面的国界,必然要接着向西扩张。

阙:损害。焉:从哪里。

说:同“悦”,高兴。

意思是派这几个人驻军帮郑国守卫。使:派。杞(qǐ)子、逢孙、杨孙:三人都是秦国大夫。戍:驻守。

子犯:晋大夫狐偃的字。

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帮助,我是到不了这样的地位的。晋文公曾流亡国外,靠秦穆公的军事力量支持才回到晋国成为国君。微:要不是。夫人:那个人,指秦穆公。

因人:依靠他人。敝:伤害。

所与:指友好国家,盟国。知:同“智”。

这句是说,以互相冲突代替了步调一致。乱:分裂。易:代替。整:团结一致。

不武:没有威武。

编后小语:

子产不毁乡校,给百姓以说话的权利;曹刿论战,先论定庄公“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可作为“战”的资本和战胜的先决条件。透过这些,我们看到了儒家“以民为本”的理念。当然,允许百姓议论朝政并不等于给他们决定政事的权力,争取民心的目的也还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

《左传》的辞令之美一向为人称道。《烛之武退秦师》不到两百字的说辞,却打动了秦穆公,使他不但退兵,还留军队助郑守卫。细细体会烛之武抛开郑之存亡分析秦晋矛盾的高明说辞,不由得让人慨叹文字的力量。

战国策(三篇)

题解: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时代上接春秋,下迄秦并六国。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其中对纵横家、士人追求功名富贵也有生动的反映。全书文学性很强,写人记事十分细致,文辞铺张,气势充沛,喜用寓言说理。

冯谖客孟尝君①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②,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③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④?”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⑤。”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⑥。居有顷,倚柱⑦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⑧!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⑨。”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⑩,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曰:“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金、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详,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