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文学读本(一)
12323500000013

第13章 魏晋南北朝文

魏晋以后,散文从诸子百家的哲理文字和史传文字中独立出来,形成了抒发个人心情或表达一己见解的小品文,它们往往用骈俪的体裁,句子两两相对,灵巧而又典雅,读起来非常好听,既显示了个人的性灵,又蕴含着学问和哲理。这种文体和风格影响了唐宋元明清各代文学。与此同时,也有记人叙事状物的散体文章,有的写得十分简洁传神,成为后世笔记文学的楷模,如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即是一例。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①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②。每有会意③,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④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⑤去留。环堵萧然⑥,不蔽风日。短褐穿结⑦,箪瓢⑧屡空,晏如⑨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⑩。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注释】

①何许:何处。

②甚解:过分的理解。

③会意:有心得体会。陶渊明《与子俨等疏》说:“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与此同义。

④造:来到。

⑤吝情:感情上计较。

⑥环堵:四周墙壁。萧然:空空无物。

⑦褐:粗麻布。穿:破。结:打结。

⑧箪(dān):竹制食器。瓢:饮器。

⑨晏如:安然。

⑩自终:自己过完一辈子。

赞:史传体例,是史官评论传主的结语。

黔娄:春秋时鲁国的高士,不求仕进,独善其身。下引两句,各本都作黔娄的话,无“之妻”二字。按此二句见《列女传》,是黔娄妻所说,应作“黔娄之妻”。

戚戚:忧愁。

汲汲:竭力求取。

衔觞:口衔酒杯,指饮酒。

无怀氏、葛天氏:传说是上古帝王,当为原始氏族部落首领。这里指上古原始淳朴社会阶段,是作者的社会理想。

题解:

这是一篇用史传体写的自传性散文。五柳先生即作者自己。

延伸阅读:

东晋末年,政治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一时虚伪与欺诈风行。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官场不满,辞归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他隐居农村后,自号“五柳先生”,亲自从事耕种,与农人交朋友。

编后小语:作者自信的是自己的追求: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平和旷达,怡然自乐。居家不求荣利、读书但求会意、喝酒但求痛快,随心所欲,冲淡自然。

特别的人往往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特别的代价,也会因此得到特别的收获。对此,平常人大多只能仰望,是很难真切体味其中的深意和快乐的。

与宋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①,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②,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③,互相轩邈④,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⑤作响;好鸟相鸣,嘤嘤⑥成韵。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⑦者,望峰息心⑧,经纶⑨世务者,窥谷忘反⑩。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注释】

①富阳:县名,在今浙江杭州西南部,以县城位于富春江之北而得名。富春江沿岸为著名风景区。桐庐:县名,在今浙江杭州西南部、富春江沿岸。

②急湍甚箭:急流比箭还快。

③负势竞上:依仗地势,竞相争高。

④轩邈:高远。

⑤泠(línɡ)泠:水声。

⑥嘤(yīnɡ)嘤:鸟鸣声。

⑦鸢(yuān)飞戾(lì)天:比喻飞黄腾达者。

⑧息心:停息竞争之心。

⑨经纶:主持规划。

⑩反:同“返”。

柯:树枝。

题解:

这是南朝的吴均写给友人宋元思(也作朱元思)的一封信。信里生动简洁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的优美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淡泊心情。

作者信息:

吴均(469—520),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编后小语:作者写水,表里澄净,使人的心灵也仿佛变得透明起来。当然,在柔和明净的风姿之外,也让人领略到奔腾湍急的波涛带给人的壮美,好鸟枝头、鸣蝉、猿啼带给人的柔美。它刚柔和谐,动静生姿,变幻无穷,折射世间万象。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①竞跃。实是欲界②之仙都。自康乐③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注释】

①沉鳞:指水中的鱼类。

②欲界:指人世。佛家有三界之说,欲界是有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居的人间。

③康乐:谢灵运袭封康乐公,平生最喜登临山水。

题解:

《答谢中书书》是六朝书札名篇,与吴均《与宋元思书》可称双璧。谢中书即谢微,当时任中书郎。本篇可能是作者晚年所作。

作者信息:

陶弘景(452或456—536),字通明,南京人。南朝齐梁间道士,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出身士族,平生好学。

编后小语:陶弘景早年游历访道,足迹遍及江浙的名山胜水,三十七岁退隐茅山,后在江南美丽的山水中度过了四十四个春秋。从孔子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到魏晋时大批隐士在清山秀水间逍遥放达,作者也用本文表达了他对江南山水的激赏。最欣赏文中“五色交辉”四个字,仿佛书法艺术中的空间布白,以虚写实,用极富视觉形象和艺术动感的一笔,引发读者对绚烂的山林形象的联想和记忆。虚实相生,形成文字外涵泳不尽的意境。

《世说新语》(五则)

刘义庆

管宁割席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①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②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注释】

①捉:握、拿。

②席:坐席。轩冕:大夫以上的贵族坐的车和戴的礼帽。这里是指有达官贵人过门。宁、歆:上文称管,这里称宁,同指管宁;上文称华,这里称歆,同指华歆。古文惯例,人名已见于上文时,就可以单称姓或名。废:放弃、放下。

题解: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编撰的一部笔记体小说集。书中主要记载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士族阶层的遗闻、逸事、琐语,而以晋代为主。刘义庆杂采众书,把他认为有价值的趣闻逸事搜集起来,按内容分门别类,划为德行、言语、政事等共三十六门,为后人了解时人的思想、趣味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作者信息:

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著名文学家。为刘宋宗室,历任重职,喜好文辞。

延伸阅读:

魏晋南北朝小说有两大类,志怪小说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志人小说以刘义庆《世说新语》为代表。《世说新语》除了文学欣赏的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来笔记影响尤其大。

编后小语:

俗话说见微知著。地上有一小片金子,华歆只不过捡起来瞧了一眼,管宁便看出他对金钱的贪欲;门外有达官贵人驾车经过,华歆只不过跑到门外看了一看,管宁便判断他对权势心存向往。看重金钱富贵无可厚非,所以管宁并没有对华歆大加指责,但到底与自己清雅的个性不合,所以道不同不相为谋。但问题恐怕不止于此。

题解:

本篇和《管宁割席》均选自《世说新语》“德行”部分。

华歆对片金“捉而掷去”,“捉”字可见他对金钱的喜爱,“掷去”表露他对内心的掩饰,可见华歆是做作甚至虚伪的,因而管宁以“割席”的举动,无声地表达自己的蔑视。

华王优劣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①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②,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释】

①避难(nàn):这里指躲避汉魏之交的动乱。辄:立即、就。

②疑:迟疑、犹豫不决。纳其自托:接受了他的托身的请求,指同意他搭船。

题解:

本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部分。“雅量”指宽宏的器量。

编后小语:王朗虽然热心,容纳别人一起逃难,但遇到危急的情况,却想丢弃别人。华歆却不同,起初不同意,是他的谨慎;既然同舟避难,就有责任保护别人。这一行为可示他的诚信,所以比王朗高明。

王戎七岁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①,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②。

【注释】

①折枝:使树枝弯曲。

②信然:确实这样。

题解:

本篇选自《世说新语》“容止”部分。“容止”指仪容举止。

编后小语:当时的王戎年方七岁。每一个年龄段都有各自不同的人生主题,相对于七岁幼儿,嬉戏和贪吃是他们的人生主题。王戎参与嬉戏,可见与他年龄相符的活泼可爱的一面,但他不从众,眼光敏锐,而且能从直觉出发,运用对社会事象和大众心理的了解,作出冷静的判断,这就是他超于同龄人的所在。他的敏锐和理性,在成人世界里也属难能可贵。

魏武将见匈奴使

魏武①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②。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

“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③。

【注释】

①魏武:曹操。按:下文的帝、魏王都是指曹操,因为他生前封魏王,谥号是武,曹丕登帝后,追尊他为武帝。

②雄:称雄;显示威严。崔季珪:崔琰,字季珪,在曹操手下任职。他仪表堂堂,很威严。而据刘孝标注引《魏氏春秋》,曹操却是“姿貌短小”。捉刀立床头:指曹操手持刀剑作为卫士立在坐床边上。

③曹操认为匈奴使已经识破了他的野心和做法,所以把使臣杀了。按:此说不大可信。

编后小语:《三国演义》表述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大约身材不高大,眼睛又小,威武有余、俊朗不足。曹操自惭形秽可以理解。但凡为人,身份可以冒充、角色可以客串、举止可以模仿,内在的精神气质却无法“拷贝”。英雄自有英雄的气质风度,故曹操的不同凡响自然也不能被“床头捉刀人”的身份所遮掩。匈奴使者独具慧眼,看得分明,让人想见其国中有人,未可小觑。

陶母封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①②饷母。母封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题解:

本篇选自《世说新语》“贤媛”部分。这一部分所记述的妇女多为有才或有德的贤妻良母。作者依据当时的社会伦理道德对她们加以褒扬。

【注释】

①鱼梁:在水中筑的捕鱼的堰。按:《晋书·列女传》载,陶侃任寻阳县吏时,曾监管鱼梁。坩(ɡān):陶器、瓦罐。

②(zhǎ):鱼制品,如腌鱼、糟鱼之类。

编后小语:人们常常以为贤妻良母最大的特点是温和慈爱,殊不知深明事理、才智过人才是贤良母亲的重要特色。陶侃自幼家贫,陶母竭力抚养,自是为人母者的善良本性,而拒绝儿子送来的干鱼,则显示了她不同于常人的优秀品质。因为尽管占有的“公物”仅为一点干鱼,但陶母见微知著,懂得如何防患于未然,这就尤有见识。唯此,陶侃后来才能声望卓著,官至大将军、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