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名师讲析高考满分作文
12322100000004

第4章 全国卷Ⅱ(2)

偶尔的一次网上阅读,改变了我的看法。

当轻动手指就可以看见《诗三百》的随文注释,拭去蒙于蒹葭上那层不解的迷雾,当拖动鼠标就可以阅读少陵之生平,知道他“新停浊酒杯”的内外原因,当知道普希金流亡的困苦,与金庸先生写萧峰所表现的侠之大者的用意,我发现这样的阅读仿佛坐上一辆无往不利的战车,让我全面地、更深刻地理解了,如同导师在侧。

阅读,是情感交流的载体,只要能达到阅读的目的就足够了,我们为什么要强求阅读非要以书的形式出现,而不能更现代、更舒适?

浩荡的阅读大军从我面前走过,我见到的发黄的书页、带注释与评论的网页,都是那么亲切、那么可人。我们正在阅读,以更好的、更多的方式阅读。你没看见千古文人正站在云端点头称许吗?他们也不正为更多元化的阅读载体而开心吗?

得分指数

审题:★★★

立意:★★★★

语言:★★★

结构:★★★★

名师点评

这篇作文立意准确,根据阅读的“载体”展开联想,事例典型,富有文化意蕴。根据材料准确提炼出“阅读的不同载体”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叙述。文中,为突出主旨,作者多次举例,确保了文章中心鲜明,体现了考场作文的根本要求。

【优秀作文5】

进与退

甘肃考生

人类在不断地通过前人的经验在改进,在进步。而先前的各种社会经验总是通过各类书籍而延续了下来,所以进步总是脱离不了与读书的干系。

——题记

历史的车轮,飞快而过。从猿人到现代文明的现代人,一眨眼间,一晃而过。

我们通过古人留下来的“四书五经”学会了孝敬父母、老师;也懂得了众多生活阅历,使华夏儿女在“孝、敬”等方面卓然于世。通过古人的《三十六计》学会了种种战场经验。通过阅读古代名著、世界名著,了解了曾经的人生百态。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人类的不断努力中,我们一直进步到了今天。

今天也就是所谓的一种现代化,出门以车代步,上楼以电梯代步,曾几何时就连阅读书籍也变成了简单的网上阅读。这个社会逐渐趋向速成化,有众多的人认为网上阅读更方便了。不用翻页,不用抱着沉甸甸的一大摞书本翻来翻去地找……1993年网上阅读率为3.7%,2003年到了18.3%,然而到了2005年上升为27.8%,这个数据在日益渐长。我们可以从这个并不复杂的数据发现社会的进步、国家的进步、人类的进步。然而在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不小的隐患……

退

课本上曾讲过,历史的车轮不停转动,永远地向着前方驶去。

而通过图书阅读率的下降这个数据又在证明,我们有些事是在往“后”退着的,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组数据:1999年图书阅读率为60.4%,而到了2005年阅读率首次低于50%。当了解众多原因影响阅读率后,我们发现因素不一。有人说没时间,有人说没地方借……

社会前进的时候,人们只发现,只看见了进步的、新颖的那些东西,而忽视了某些本质问题,这就是我们的所退之处。

让我们在前进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那些传统的,但带动我们前进的,对我们有益的东西,比如阅读书本。只有这样,新旧结合,相互弥补,才能加快社会的发展、进步。同时对人类文明不断加以补充。

创新和继承结合,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这就是明智的选择。

得分指数

审题:★★★★

立意:★★★★

语言:★★★

结构:★★★★

名师点评

作者把文章分为三个板块,分别冠以一个字的小标题,既给人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感觉,又可避免单调的过渡,构思新颖不俗。作者紧扣材料,明确指出,网上阅读率的日益增长,表明了社会的进步,国家的进步,人类的进步。同时也不能忽视前进中的问题,图书阅读率的持续走低,则表明人类在某种程度上的“退步”。

文章思维缜密,结构清晰、完整。先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论述,最后加以总结。作者写道:“创新和继承结合,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这就是明智的选择。”结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优秀作文6】

书与网

甘肃考生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找一个恬静的树林,泡上一杯香飘四溢的清茶,边品茗边沉醉于书海中去遨游、去探索、去追寻古色古香的文化。

网络却让我们“不出自家门,便知天下事”,用鼠标轻轻一点击,想要的文章,想了解的内容,不到一分钟,便可检索出来,这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为人们节约了很多时间,让人们可以干一些其他的事。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随着文化的出现,它逐渐地发挥着巨大作用,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它有着一种无法估量的潜力,在整个社会发展中也功不可没,人类的进程中离不开它。因此,我说,书不可丢弃。

自从原始社会至今日,农具从石器到铁器,变化巨大,我们难道能用收割机、播种机完全取代它们吗?没有,只有大面积地推广,而非绝对的取代。

网络也自有千秋,以存储量大、容易查找而被人们所喜爱,但其容易被人误删,且在阅读过程中,无法找到愉悦的阅读感,而不被老年人所采纳,小学生坐在电脑旁,却无法抵挡游戏的诱惑,网上阅读成了一个空头支票。

图书与网络在我们身边都很平常,但随着网络文化的日益繁衍,阅读图书的人数逐渐下降,而网络阅读却直线上升。这让我们又欢乐又忧愁,欢乐的是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求知渠道的快捷,忧愁的是把祖先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逐渐丢弃。

书中苦乐参半,网中形象真实,两者好像是敌手,其实是友人,网中吸收的是书的精华,借助别人而使自己发光,这不就是月亮吗?但月亮也为夜行人洒下一片皎洁,照亮前行之路,书离不开网,网也离不开书。

书用网更好地去传播自己,宣扬自己,网借书更好地展现和发展自己,让自己日臻完善。只有两者有机结合,处理好相互的关系,才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书和网快乐地交融在一起,用各自的优点发展成共同的原动力,取长补短,以各自的不足去吸收对方的优点,共同开启属于“书网”的一片蓝天。

得分指数

审题:★★★★

立意:★★★

语言:★★★

结构:★★★★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之所以被评为优秀作文,就在于它完全符合题目的要求,能够全面理解材料。题目冠以“书与网”,则涵盖了材料的基本内容,牢牢把握了文章的主旨。作者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对书本阅读和网上阅读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指出:“书离不开网,网也离不开书”,“只有两者有机结合,处理好相互的关系,才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作者的观点充满辩证的精神。

【优秀作文7】

后子虚赋

新疆考生

时至二十一世纪,子虚不复为楚使,转而为书商,上售《二十四史》、《河图》、《洛书》,下贩《诛仙》、《火影》,有实无类。

一日,行至乌有先生所,会无是公在焉。子虚长揖:“一别两千余年,尚安好否?”无是公金牙微现,金圈略显,笑而不答。

“无公有奇货得焉?”

“唯网络耳。”无是公言,“网上阅读,其势正旺矣,书无论黄、暴、低俗,自有人好之。”

“先生此言差矣!”子虚长吁,“自改革开放至今,余贩书二十载,乐岁不能饱,凶年难免露宿,世人不复爱阅读矣!岂为奇货哉?”“公诚愚人也。今世之人不类大汉之民,读于网上,费少而择多,智者之举。”

“君谬言耳!”乌有先生叹。

“吾何谬之有?”

“谬在‘智者’二字。”

“愿闻其详。”

乌有先生仰天而语:“吾等三人生于高祖,历时千年,古今智者有如是乎?”

“智者当如孔圣,读书而有择焉。凡圣人之言,聆之可得教化;愚者之字句,过目即是作践,于心有所污,身亦被创耳。”

“智者当如匡衡,读书不辍,无光则凿壁,无时则夜读,其向学之心岂公所谓‘智者’可比焉?”

“智者当如吕蒙,读书可涉猎,然涉猎亦有所获耳!今之‘智者’纯乎消遣读于网上,其下劣亦以至矣!”

“智者当如周恩来,读书即为国之兴起,今之智者有此志耶?”

无是公惭,默然无以对。

子虚复问:“先生通古今,于今有良策焉?”

“书之一道,绵亘千古,先秦为甲壳,汉之为竹,后世之为纸张,其形有变,而道不变。今所谓网络者,亦书之一道耳,其根本不坏然用之有差矣。欲改善之,唯‘人心’二字。”无是公拊掌而笑:“先生此言得之,吾亦明矣。商者不唯利是图,黄暴俗者不登于网上,读者自可获益耳!”

子虚亦大悟:“非世人之不复好读,止吾等德行有亏,有害世人耳。致力于上品之书,自得其道也。”

乌有先生叹,复而致结句:“夫世之众人皆如吾等,则盛世何愁之远也!”

得分指数

审题:★★★★

立意:★★★

语言:★★★

结构:★★★★

名师点评

《子虚赋》,汉司马相如游梁时所作。作者借两千多年前的“旧作”,在考场上拟就《后子虚赋》。文章紧扣作文试题所给的材料,借子虚、乌有、无是公三人的语言,阐明了自己的立场、观点。文中“在焉”、“大悟”、“差矣”、“拊掌”等文言词语用得较为妥帖,显示了作者较为深厚的文言文基础。

【优秀作文8】

快乐的读书脚印

甘肃考生

记得董其昌在他的《画旨》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记得高尔基也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亦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当然,很多人读书有各自的目的,为考取功名、为博得众人的敬仰、为装点门面,甚至是为了在与人谈话时可以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好在我读书没有什么功利目的。我从来就是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常常觉得在书中自己的脚步正迈得轰轰作响。

我沉浸在书的馨香中。在其中,我可以感受司·汤达的深刻、杰克·伦敦的激情、雨果的忧郁;可以体会李太白的豪放、杜工部的沉重、李义山的秀逸;可以品味梁实秋的随意、钱钟书的睿智、朱自清的平和;也可以随李敖一起快意恩仇,甚至像王朔般着着实实过上一把“痞”瘾。每一次阅读都是与笔者心灵的交流,都是心头的一次洗礼,都是充满乐趣的。我可以无拘无束地细细品味个中精髓,也可以随性地“好读书不求甚解”。

在书中,我体味着俄国人对草原和河流的抚触,印度人对天空和飞鸟的咏叹,日本人对冰雪和草叶的凝眸,以及中国人对松林、大漠、孤烟、小桥流水、野渡横舟的深度感动。这一切让我有一种既充实又幸福的快感。每一种不同的民族的文化、历史在书中都那么清晰地显露,这时我便像那个在海边拾贝的小孩,那么欣喜,那么有收获。似乎清晰可见自己思想的野马正在厚实的大地上恣意地奔腾。

契诃夫说:“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其实书也是歌,只有快乐的读书人才能听到,才能吟唱。

读书于我是纯快乐的,因为快乐,所以自己脚下的路更绵长,自己的脚印更清晰;所以地平线并不遥远;所以能让人风雨兼程并迷醉其中。

得分指数

审题:★★★

立意:★★★★

语言:★★★

结构:★★★★

名师点评

本文内容充实,立意准确,语言优美顺畅,引用古今中外典型事例,体现了作者广博的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作者开门见山的提出要快乐的读书,接着用大量文字渲染读书的快乐,结尾卒章显志,呼应自己的观点。同时,作者的语言驾驭能力也值得称道,文中运用大量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特别是大量排比句的使用,富有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