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名师讲析高考满分作文
12322100000030

第30章 四川卷(2)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更多的知识。在电视里,知识性问答的节目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而网络里关于爱问的网站也是越来越红火。因为人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爱问才会赢。

一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总会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而且他积累的知识就像一个圆圈,知道得越多,圆圈的面积越大,不知道的东西也就越多,需要问的东西也就越多。走进滚滚的历史长河,看见许多智者向我们走来。对他们的故事我们先是感叹然后是沉思,最后悟出了一个真理:爱问才会赢。

荀子说过,知而好问然后能才。李时珍那个难得的医学奇才,就是一个善于提问的高手。他到全国各地去采集药材,不停地向当地的百姓打听、询问和当地药物有关的问题。最终他成了一代名医。王安石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也是一个爱问问题的人。他读经书,不能通晓经书的意义,于是他就翻阅百家诸子的书,以及《难经》、《素问》和许多小说,并且虚心向农夫和女工就教。这以后,他对于经书才算是能知道它的大体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也就凸显出来了。

郑板桥曾经说过,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万卷书,只是一条蠢汉。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然而,现在许多人都缺乏一种爱问的精神。在学校,每天我们都会学习很多新的知识。当然会有一些不是太清楚的地方。但是有些同学却不提出问题把这些知识弄懂。他们总觉得问问题是一件愚蠢的事。他们认为反正考试也不一定会考到,反而去问问题会让人觉得自己的智商很低。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想法。爱问才会赢。你不懂又不问,那么你永远不会知道,永远不会进步,永远不会取得成功。如果没有问题的产生,科学不会进步;如果没有问题的出现,社会不会发展;如果没有问题的解决,人类不会进步。爱问,然后去发现答案,才会有成功的希望。

爱问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是智者的选择。科学家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于是有了科学的进步;哲学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于是有了社会的发展;医学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使人们拥有健康的身体。爱问不是伟人头顶的光环,而是洒在你我身边的阳光。只有爱问才能拥有生活的智慧,才会取得成功!

得分指数

审题:★★★★

立意:★★★★

语言:★★

结构:★★★

名师点评

本文开门见山,在第一段就直接提出论点:爱问才会赢。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作者先后举了李时珍、王安石、郑板桥的典型事例将说理和例证有机结合起来,文章既有筋骨的支撑,又有丰富素材做铺垫。最后一段,作者加以总结,提升了文意层面,同时又呼应了文题。

【优秀作文4】

边走边问

四川考生

有人曾说过:问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更是通向真理大殿的捷径。这话一点儿不假。

孩童时期,父母、老师就教导我们:“要多多提问,不懂就问。”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发懂得这个浅显的道理:发问可以让我们把不明白的问题弄懂,从而使我们真正掌握知识。也正是在数十年的求学路上,我们紧握“问”这把神奇的钥匙,不断地开启了一扇扇闪耀着智慧之光的科学大门。

随着生命之花一点点的绽放,年轻的我们渐渐明白,原来除了知识的获取,我们需要问的其实还很多。小到服饰的搭配、发型的设计,大到志向的选择,人生方向的确定,许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向“过来人”询问经验,以此让我们做出最佳的决策,少走一些弯路。我们会向大学生咨询志愿如何填报,会向父母探询社会中的处世之道,也会向有所成就的人们打探他们的成功秘诀。我们就像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需要向当地人问路。

一个爱问的人一定是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人生苦短,我们能做的事其实并不多,如何让有限的生命绽放出最美的花朵,每个有识之士不断探求的问题,对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这更是一个严肃而重要的话题。如果这时身边有一位白发苍苍饱尝人生磨难的长者,听他一席对人生的独到见解,相信定会对我们的人生起到难以估量的影响。常常向有经验的人提问,从他们身上学习人生的宝贵经验,我们会有更大的可能走向成功。

一个爱问的人一定是一个善良的、热心肠的人。回想一下,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面对来来往往的人群,很想开口问问那个地方怎么走,可却感到难以开口,结果只有打出租车到那个近在咫尺的地方。正是因为现代社会中少了许多“问”,我们才会觉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遥远。当有一天,你能微笑着去向一个、看起来很凶的陌生人问路,那时,你一定会感到原来这个世界很美好,而他——陌生人,也很可爱。

一个爱问的人一定是一个充满社会责任感、正直的人。

“问”会让生命闪耀,让人生光芒。边走边问,无悔今生。

得分指数

审题:★★★★

立意:★★★★

语言:★★★

结构:★★★

名师点评

本文审题准确,文章开门见山,对“问”做了理性的分析,阐述“问”对人生来说所包含的意义,文中条分缕析,在语句中有意用排比段,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在说理上渐次深入,提升了文意层面,结尾干净利落,与文题呼应。

【优秀作文5】

善疑,可贵的素质

四川考生

适当的疑惑被称为智者的火炬,同时是搜查恶汉底蕴的明灯。

——莎士比亚

学贵疑,疑则进。但怀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要求人们在相同的东西里找到不同,在没有疑问的地方提出疑问。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疑问也许只是一个方法、一个技巧,而提出疑问则必须突破旧的东西,必须具备创新的能力。

南宋大教育家朱熹谈读书经验时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则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读书,从不能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是一个顺理成章的过程。只有完成了这一过程,才算把知识学到了手。

古今中外,一切真理的发现,无不从“疑”字开始。众所周知,伽利略正是因为对维持了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石块、羽毛下落问题的谈话生疑,并经过反复实验,才得出了轻重不同的物体同时落地的正确结论的。可以说,没有“疑”,就不会有真理,就不会有人类文明的进步。

敢于把自己的疑问公之于世,那是难能可贵的。有人害怕别人嘲笑自己的无知,有人则出于对权威的附会,总之,他们的出发点不是为了追求真理,正本清源,而是出于患得患失的心理。敢于表白自己的独到见解,是需要非凡的胆略和勇气的。布鲁诺坚持“日心说”,触犯了教皇,被活活烧死;李四光提出了东北储油量丰富的观点,遭到世俗的讥讽。可见,敢于生疑,敢于表白,需要从坚持真理出发,置个人得失于不顾的勇气。而这又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

当然,我们提倡创新,敢于怀疑,绝不是毫无根据地否定前人的辛勤劳动成果,而是为了使前人的发现和创新和学说更臻完善。我们今天向课本学习,就是为将来向自然学习、向社会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过去无数事实昭示了: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在今天这样自主创新的时代,不疑将会后退,我们要超越前人,要在学习上取得一点成绩,就得提倡一个“疑”字。

得分指数

审题:★★★★

立意:★★★★

语言:★★

结构:★★★

名师点评

本文立意深刻,结构严谨。作者选取古今中外的事例,强调“提倡创新,敢于怀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从而引出自己的观点,“问”是一种人生态度。

文章思辨色彩浓郁,精辟妙喻运用得当,论证有力,选材精当。历史人物的背影与现实世人的身影相互印证,使观点得以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