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语言简洁流畅,体现了作者扎实的语言功底,较深厚的文学修养。谋篇布局严谨巧妙,作者充分调动思维,颠倒时空,大胆想象,特意选取了文学史上才华横溢、仕途坎坷的大文人苏轼、李白,与其对话,从他们在逆境中的坦然面对而深受启迪,进而解开心结,自信地面对眼前的挫折。行文颇有起伏,扣题紧密,收放自如。
满分作文6
那一次,我读懂了他们
成都考生
曾记得化学课,老师在课堂上告诉我们,中国的资源浪费多是因为开采得不合理,小煤窑的开采率只有百分之二十几,当煤窑废弃后,那百分之七十几的原煤,就这样被浪费了,当时同学愤慨地说:“都是那些地区的人素质差,根本就不知道保护资源环境的重要性。”
我们固然有学识,我们固然知道保护资源环境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不是他们,我们尚未读懂他们。
当我翻开《乌蒙矿工》,当我看见一副副陷在乌黑中的面孔,当我看见老矿工脸上纵横的黑色沟壑,当我看见小矿工黑乎乎的已经失去光泽的脸——这些照片只有黑白二色,犹如炭笔画的素描。但这就是他们真正的颜色,他们的生活只有黑白二色,怎可能如我们般万紫千红?
周奇元,我记得这样一个名字,照片上的他看起来不过十岁年龄,与我的表弟相仿。表弟是家里的独子,他可爱、天真。然而到了周奇元身上,我却看不到这般年岁的孩子的一切妄想和天真,在他和原煤一样黑的眼里有着百分之一二的体现。照片里的周奇元在吞云吐雾,十岁的他烟瘾极大,给他一根烟,他一口气能吸掉三分之一。从边角注释上,我还知道了周奇元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然而无奈却要到煤窑上赚钱贴补家用,工人们唯一的欢乐便是在收工后喝酒、抽烟,于是周奇元便也学着……读到这我不禁要落泪——喝酒?吸烟?他还是未成年人!
但他同时是一个矿工,每天要让煤从自己身边倾泻而下,浑身是煤粉留下的乌黑,这样也就遮掩掉了他圆脸上的稚气,磨洗了他初生时和我们一样的憧憬……
乌黑的煤磨出了“周奇元”这个名字的老成和粗俗,而不是城市里我们彩照的艳丽、名字的富贵浮华——惨淡黑白!
复杂地注视着那张图片,周奇元的双眼茫然地望着远方。
那一次,我读懂了他,读懂了他们——矿工们。
当我们在走进考场前畏惧地想着希望的时候,课堂里走神想着放假在哪里玩的时候,矿工们已经在“现在”里挣扎了许久。
我们有“未来”,他们却只有“现在”,因为“现在”才是“生存”。
而“生存”在他们只是挖煤,因为不挖煤就没有生存。既无法生存,怎么去想教育,怎么去想未来。
那些对未来美好的梦,即便有,也被黑色吸收、埋葬。
我读懂了。
当被硒肺病折磨着要跪着死去的矿工的眼泪流淌而下的时候,我明白了。
请让我们,找到他们的未来,背负着这“两份未来”在长大,然后还给他们。
我读懂了,因为我们同是生命,当生命痛苦的时候,一个生命会去寻找另一个生命。他们的沧桑,他们的复杂,他们的黑白不再与我们的彩色相去很远的!
点评
一张黑白照片,作者以小见大,读懂了矿工们的艰辛。把“我们”与“他们”对比,表现出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和拯救他人的责任。除此之外,文章给人一种心痛的感觉,到底谁能拯救这些只有黑白两色的矿工?
满分作文7
那一次,我读懂了自己
成都考生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后花园,当我们感到烦忧或困惑时,打开后花园,里面春光明媚,行云流水,里面搭着逍遥桥,流着忘忧泉,飞着天堂鸟。走进里面,让心灵放飞……
——题记
清晨,被包裹在狭窄公交车上的我,穿梭于薄暮下的围城之中。不管是寒风暴雨,独自一人走在这条大街上已有无数次了,不知为什么这次觉得脚步如此沉重,仿佛脚下穿着铁鞋走在宽阔无比的磁物中,寸步难移。
大概是受了早上那件事的影响吧!得知被认为是稳坐宝座的我,被挤下了英语导优班的名列,顿时如五雷轰顶,辉煌一下子离我远去,心仿佛进入了深秋季节的树林。我像是在捡起落叶的那个人,我在苦笑着怀念那逝去的青翠。
我无力地走着,路仿佛格外漫长,突然,一束阳光强烈地刺痛我的双眼,这是多美的一景啊!太阳挣扎着想逃脱地平线的束缚,那是一种不愿服输的性格啊!在阴云的笼罩下,太阳的光芒逐渐消失,取代它的只是令人恐惧的阴影。难道太阳还是无法战胜那无边的黑暗势力?然而,我想错了,一缕缕微光再次展现出来,它拼命地履行着那份执著,“皇天不负有心人”,阳光照向每一个角落,阴云屈服了!
我顿时醒悟了过来,自己的境遇和这景象不也如此相似?原来自己不过是那没认识自己的青年人。有一个青年人常常埋怨自己的才能无法得到发挥,哲人便告诉他:“你能把地下的那一粒沙捡起来吗?”“这当然不可能!”青年人鄙夷地说。“如果地下是一粒珍珠,你还会担心捡不起来吗?”青年人明白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这就是自己,真实的自己。有“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愤懑,却依然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面对人生,我是不是从中得到了些感悟呢?
真感谢那次我走进了自己的后花园,读懂了并叩问了自己内心的那个答案。
一样的我,头顶着变幻的日月星辰,奔着脚下不停的步履,带着自己的特殊感悟,在属于自我的道路上奋勇追逐……
点评
看似平凡的“走出沮丧心境的感悟”题材,在作者的笔下却可以有如此曲径通幽后的豁然开朗。平中见奇,不落俗套。排比、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在文中运用自如,心理刻画细腻真切,尤其是描摹沉重心情的那一段,令人感同身受。
满分作文8
那一次,我读懂了母爱
成都考生
人们都说,母亲是一本书,薄薄的几页,你却可能一辈子也无法读懂。
——题记
读懂母亲,还是一年前的事。
那个早晨好冷!北风吹在粘满冷霜的玻璃缝里发出瘆人的声音,路上稀疏的行人,把头包得严严的,只露出两只眼,匆匆忙忙地走过。家里却十分地暖和,望着窗外,我不禁皱起了眉头,早上骑车又该打滑了吧!但我的担心十分短暂,闻着家的温馨的气息,不禁想:“妈妈在干什么呢?”这念头一闪而过,继续我的晨读:“春天像小姑娘……”读着读着,觉得有些累,想去取冷毛巾醒醒脑,便起身了。
我取来毛巾,路过过道时,不经意向小院看了一眼,不禁愣住了。这是一幅怎样的感人的画面啊!
小小的院子里,水龙头里的水哗哗地流着,冒着寒气。一个暗红塑料盆,盛着满满的脏衣服,叠起来像一座小山似的。旁边放着一张板凳,妈就坐在板凳上,半弯着腰,拿着板刷使劲地刷。她双手冻得通红,准确地说,应该是红中透出暗紫来,明显地有些僵硬。膝盖以下的裤子已经全湿了,皱巴巴地贴在内裤上。额头却不住地冒着热气,头发有点湿,分不清是汗还是塑料盆溅上来的水珠。冷风一吹,她禁不住打了一个寒战……
我的心一紧,像有什么东西顶住我的喉咙,眼睛有点湿,忙用手中的毛巾擦了擦,跑了过去:“妈,我来吧,你先歇会儿,擦把汗吧!”妈没有抬头:“妈不累,你去读你的书吧!”用满是肥皂泡的胳膊肘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继续用那暗紫得有点乌青的手使劲地刷着,看到这,我的心突然有点痛,感觉自己的视线有点模糊,便一把夺过板刷:“你歇歇吧!”“你看你这孩子……”妈笑了起来,抬起头看了我一眼,似乎从我的脸上发现了什么,那笑容突然凝住了,注视着我,我注意到她的眼睛亮了一下,明显有点湿,但很快那笑容又重新出现,比起先前的笑容更灿烂,她拿过我手中的毛巾,擦了擦我的眼睛:“好,好,你这傻孩子!”说完,便站了起来,把位置让给了我……
我立刻捋起袖子,伸手到水里去拿衣服,哇!真冰呀,像有无数根针刺着我的手……
衣服洗好了,太阳从云里钻出来,照耀着大地。阳光下,妈妈紧紧地搂住我,我轻轻地依偎在妈妈的怀里,闻着她身上温暖的香味,看着妈妈满足的笑容,心里好像被什么撞击了一下:原来妈妈这么容易满足,做了一件我应该做的事就足以让她心情愉悦。
是啊!母亲对子女的要求并不高,哪怕是在她劳动时递上一杯水,替她捶捶背,母亲就满足了。
点评
母亲的心容易满足,这是作者一次偶然的体会。作者细腻地描写了母亲的神态和自己的心理,富有浓浓的生活情趣,尤其是以点及面的手法,揭示了天下所有母亲的心。主旨升华,内容深刻。
满分作文9
那一次,我读懂了老师
成都考生
已经升入初三的我,散漫依旧,时常因上课神游挨老师批,对老师的严厉充满了怨言。
很快期中考试就结束了。当我痛心地拿到写有刺眼的红色数字59的数学试卷时,那个整日板着脸的老师走到我身边,严肃依旧地命令我放学后去找他。
好不容易熬到放学了,我忐忑不安地走进老师的办公室。老师抬起头,脸上依然写着他惯常的严肃,右手轻轻推了推眼镜,严厉地问道:“你看看这些错题,应该吗?”声音不大,却让我不知所措,那不争气的眼泪也立马滑过脸颊。
老师见了,刚刚还多云的脸开始变得温和起来,柔声说道:“小翔,最近是怎么啦?有什么困难就坐下和老师说说。”说完,随手从身旁拽过一把椅子,轻推到我跟前,双手拉着我的胳膊,将我拽在了椅子上。见我没有说话,老师的眼里写满了更多的疑惑与不安,那认真看着我的眼神犹如一位疼爱孩子的母亲在安抚自己失意的孩子。
此刻,我的眼泪又开始像断线的珠子一样簌簌而下。见到这一幕,老师从椅子里抬起身来,拉开抽屉,取出纸巾,左手抚着我的肩,右手拿着纸巾,轻轻地为我擦拭掉脸上和眼角上的泪水,急切地问道:“是不是有什么委屈?说给老师听听!”看到老师的双眼里充满了疼爱,我感到万分内疚,低头用细弱的声音说:“老师,我最近上课没认真听讲,很多地方……没懂。”
见到我终于开口说话了,老师轻舒一口气,用右手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呀,早说呀,问题解决得越早困难就越小。这样吧,你先去洗把脸,然后咱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些问题,永绝后患!”
当我再次回到办公室时,透过门缝,看到老师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摇头叹息,时而用左手食指在我试卷上轻轻划过,时而用右手拿起笔做着标记,时而手抚下巴若有所思,时而昂起头似有所悟。我推开门走了进去,老师很高兴地拿起试卷给我讲解起来,时而在纸上画着图,时而眉飞色舞地讲解着,时而双手交错在空中比划着,时而侧过脸观察我的反应,时而在我卡壳的地方稍加点拨。渐渐地,看到我已经能熟练自如地运用这些知识后,老师的嘴角终于露出欣慰的笑容,眼睛里闪射出愉快的光芒,还不忘用双手拍着我的肩膀,口里连连说:“真不错,这样坚持下去的话,你一定会很棒的。以后一定要好好听讲哟!”我点了点头,眼泪不自觉地又流了下来。
从老师办公室里出来的时候,一弯新月已经挂上枝头,学校里也只剩下了老师和我。望着那弯月亮,我突然明白了,老师的严厉面孔不就如同这弯弯的月亮吗?其后面不都隐藏着一颗像圆月毫无保留地普照大地一样,无私地关爱学生、乐于为学生奉献的心吗?
点评
由对老师有怨言到感受老师的疼爱,作者巧妙地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很好地叙述了“读懂”的过程。老师的神态、语言、动作真切自然,老师的爱惜之意、奉献之心显露无遗,给人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